原电池Microsoft Word 文档
常见的11种类型原电池

11种类型原电池(电极反应及易错点)离子共存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高频考点,虽然难度不高,但是每年都会考,同学们应该要注意!应该对比掌握11种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格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氧化还原类型)1、铜锌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伏打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稀硫酸)(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 = zn2+ + h2↑(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
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so(运载电荷)向锌片移动,h+ (参与电极反应)向铜片移动的电子放出氢气。
2、铜锌强碱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片和锌片,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 +2oh- =zno22- + h2 ↑(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①正极(cu):2h+ +2e-=h2↑(还原反应);修正为:2h2o+2e- =h2 ↑+2oh-②负极(zn):zn -2e-=zn2+ (氧化反应);修正为:zn +4oh--2e-=zno +2h2o意义:在标准状况下,正极每析出2.24升氢气,负极质量就减小6.5克。
(3)微粒移动方向:①在外电路:电流由铜片经用电器流向锌片,电子由锌片经用电器流向铜片。
②在内电路:oh-(参与溶液反应)向锌片移动遇到zn2+发生反应产生zno22- ,na+(运载电荷)向正极移动。
3、铝铜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的原电池(电极材料:铜和铝;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1)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 = 2al3+ + 3h2↑(2)电极反应式及其意义正极(cu):6h+ +6e- =3h2↑(还原反应);负极(al):2al -6e-=2al3+ (氧化反应)。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学案:4.1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会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子的移动、阴阳离子的移动、氧化反应及还原反应的发生、电流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认识,了解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一、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1.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3.原电池形成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电解质溶液两电极必须浸在电解质溶液中.(3)形成闭合回路用导线(或盐桥)分别连通外电路、内电路。
(4)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性非物质形式条件。
二、原电池的设计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能设计成原电池。
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外电路负极(还原性较强的物质)错误!正极(较稳定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2)内电路将两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使正、负离子作定向运动。
(3)闭合电路探究点一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具有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此电极本身不变。
(2)具有电解质溶液。
(3)具有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组成的闭合回路.(4)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电流产生时需具备此条件)。
a.不要形成“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式,如下图甲池中Mg作负极:Mg-2e-===Mg2+,Al作正极:2H++2e-===H2↑;乙池中由于镁不与强碱反应而Al和NaOH溶液的反应能自发进行,所以Al作负极:Al-3e-+4OH-===AlO-,2+2H2O,Mg作正极:2H2O+2e-===H2↑+2OH-。
人教版选修第一节《原电池》word学案

第一节 原电池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能说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3、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4、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学习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学习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复习回顾: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 n +H 2S O 4 Fe+ Cu S O 4Fe+ FeC l 3新课思考:如图装置中1、 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铜片插入稀硫酸呢?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实质: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__________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__________ ,便能形成电流。
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
3.原理:(1)当铜片与锌片不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铜溶液时,锌直接把电子给了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把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
(2)当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一同浸入稀硫酸铜溶液时,由于锌比铜活泼,锌容易_____电子被_________成Zn 2+进入溶液,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片上的电子通过________流向_________,溶液中的______从铜片上______电子,被______成______.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是将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资料P65基础巩固1、二、归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三、有盐桥存在时的原电池工作原理1、如图所示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即有_____通过电路,说明该装置是____________,他的反应原理是,在硫酸锌中______________锌片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稀硫酸 锌 铜铜片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电子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若取出盐桥,______________2、盐桥中装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原电池学案(doc)

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考点分析】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往往以新型能源电池或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或电流的方向及溶液pH的变化等;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原电池的设计、电化学腐蚀以及解释某些化学现象等.预计实物图分析、新型电池分析、电解池与原电池的联系以及设置趣味电化学实验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课前延伸】一、原电池1.概念: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3.构成条件(1)两个的电极.(2)将电极插入中.(3)用导线连接电极构成.(4)能自发进行反应.二、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2.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电池总反应:Pb+PbO2+2H2SO4 === 2PbSO4+2H2O(1)放电时负极材料是,正极材料是.①负极反应:②正极反应:(2)充电时①阴极反应:②阳极反应:3.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的定义金属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金属腐蚀的实质金属电子被。
3.金属腐蚀的类型(1)化学腐蚀:金属直接跟周围的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2)电化学腐蚀:当两种金属相接触且又同时暴露在潮湿空气里或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形成而腐蚀。
电化学腐蚀很普遍。
5.金属的防护(1)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加上耐腐蚀的油漆、搪瓷、陶瓷、沥青、塑料、橡胶及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
(2)电化学防护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如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锌块:锌作原电池的极(阳极),铁作为原电池的极(阴极)。
②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如钢闸门被保护:阳极为惰性电极(如石墨),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为,与电源负极相连。
(3)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如不锈钢。
【课前检测】1.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2.(2010·广东高考)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 Zn 2+ + 2e- B.电池反应为:Zn+Cu2+=== Zn 2+ +Cu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3.(2009·上海卷)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人教版选修4第一节《原电池》word学案

第4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学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表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3.能设计原电池装置。
学习重点:①原电池原理及构成条件;②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习难点: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感悟教材学与思一、原电池原电池装置,是借助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a是极,b是极,外电路电子由电极通过导线流向电极,请分别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a极:;b极:;总反应方程式:。
问题探究1:盐桥内盛放的是什么物质?其作用是什么?二、原电池工作原理1.原电池工作原理是把反应分开进行,还原剂在极上失去电子发生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极,氧化剂在极上得到电子发生反应。
2.原电池形成的条件(1) 电极,其中一个相对来说较活泼,另一个相对来说较不活泼。
(2) 溶液。
(3)形成。
(4)能自发地发生反应。
3.原电池电极及电极反应特点(1) 极为电子流出极,相对活泼。
通常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或某些还原剂,电极被,发生反应。
(2) 极为电子流入极,相对不活泼,通常是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一般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性较强的离子被还原或电极上附着物本身被,发生反应。
问题探究2: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是原电池?核心突破 导与练要点一 原电池的判定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一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
二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
四看本质——有无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特别提醒: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例 1 如图所示的番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 流向(A 线所连接的电极)电极Y(B 线所连接的电极),若X 为铁,则Y 可能是( ) A .镁 B .铜 C .石墨 D .铂 变式训练:一个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Cu 2+===Zn2++Cu ,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要点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原电池(一)Microsoft Word 文档

C硫酸铜溶液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原电池的设计条件及有关简单的计算3、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课前导学】一、原电池例1、右图原电池装置中,Zn是______极,Cu是______极(填电极的名称),外电路电子由________通过导线流向_______;溶液中_______离子向Cu极移动,________离子向Zn极移动。
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Zn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__例2、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把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样的一个装置中实现:即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还原剂在_______极上失电子,发生______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________极;氧化剂在______极上得到电子,发生_______反应。
(3)一般情况下:较活泼金属做负极,负极本身失电子,现象();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做正极,()得电子,现象()。
2 4(4)整理画出不符合上述一般情况的原电池装置(5)小结原电池的判断(注意多池相连的情况)及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练习1( )A BC D练习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原电池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复习必修2原电池工作原理:1、原电池是是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你记得吗?必修2教材中的简单原电池装置如下图,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和总反应离子方程式,完成表格。
【实验探究一】探究简单原电池发现问题1、从工作原理分析。
原电池工作时的预期现象怎样?完成下列表格。
2【交流讨论】分析问题从原电池的装置设计上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解决?归纳总结带盐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带盐桥原电池装置的构成:2、分析带盐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总反应及带电微粒的移动,与简单原电池对比,有什么异同?(1)带盐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与简单原电池(“相同”或“不相同”)。
3、盐桥的作用:【课后探究作业】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如下系列实验:实验中铜片、锌片表面均有固体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但较短时间内电流即明显减小。
实验结束 时测得锌片减少了3. 94g ,铜片增重了3.84g ,则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是 (指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 占反应总量的百分率)。
2、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Cu(s)+2AgNO 3(aq)=Cu(NO 3)2(aq)+2Ag(s)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1) 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2) 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3)正极材料只能有一种吗,可以有哪些选择?负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有哪些选择? (4)盐桥中的溶液是什么?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活动:将氧化还原反应:2Fe 3++2I - = 2Fe 2++I 2,设计成盐桥原电池。
提供的试剂:FeCl 3溶液,KI 溶液;其它用品任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电极名称及电解质溶液。
(2)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电路导线中 (填有或无)电流通过。
(4)平衡后向FeCl 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 2固体,当固体全部溶解后,则此时该溶液中电极变为 (填正或负)极。
常用原电池和电解池方程式

常用原电池方程式1.Cu─H2SO4─Zn原电池正极:2H++ 2e-→ H2↑负极:Zn - 2e-→ Zn2+总反应式:Zn + 2H+== Zn2++ H2↑ 2.Cu─FeCl3─C原电池正极:2Fe3++ 2e-→ 2Fe2+负极:Cu - 2e- → Cu2+总反应式:2Fe3++ Cu == 2Fe2 ++ Cu2+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O2+ 2H2O + 4e-→ 4OH负极:2Fe - 4e-→ 2Fe2+总反应式:2Fe+O2+2H2O==2Fe(OH)24.氢氧燃料电池(中性介质)正极:O2 + 2H2O + 4e-→ 4OH-负极:2H2- 4e-→ 4H+总反应式:2H2+ O2== 2H2O5.氢氧燃料电池(酸性介质)正极:O2+ 4H++ 4e-→ 2H2O负极:2H2- 4e-→ 4H+总反应式:2H2+ O2== 2H2O6.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正极:O2 + 2 H2O + 4e- →4OH-负极:2H2-4e-+ 4OH-→ 4H2O总反应式:2H2+ O2== 2H2O7.铅蓄电池(放电)正极(PbO2) :PbO2+ 2e- + SO42-+ 4H+ → PbSO4+ 2H2O负极(Pb) :Pb- 2e-+ SO42-→ PbSO总反应式:Pb+PbO2+4H++ 2 SO42-== 2 PbSO4+ 2 H2O 8.Al─NaOH─Mg原电池正极:6 H2O + 6e- → 3H2↑ +6OH-负极:2Al - 6e- + 8OH- → 2AlO2-+ 4 H2O总反应式:2Al+2OH-+2 H2O ==2 AlO2-+ 3 H2↑9.CH4燃料电池(碱性介质)正极:2O2+ 4 H2O + 8e- → 8OH-负极:CH4-8e- + 10OH- → CO32-+ 7 H2O总反应式:CH4+ 2O2+ 2OH- == CO32-+ 3 H2O 1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Li2CO3和Na2CO3熔融盐作电解液,CO作燃料):正极:O2 + 2CO2+ 4e- → 2CO32-(持续补充CO2气体) 负极:2CO + 2 CO32-- 4e- → 4CO2总反应式:2CO + O2== 2 CO211.银锌纽扣电池(碱性介质)正极(Ag2O) :Ag2O + H2O + 2e- → 2Ag + 2OH-负极(Zn) :Zn + 2OH- -2e- → ZnO +H2O总反应式:Zn + Ag2O == ZnO + 2Ag锌-锰干电池(1)铵型锌-锰电池:电解质以氯化铵为主,含少量氯化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5、电池符号:
合探二、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可获得电流。①、在这类电池中,用物质作为负极,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的物质作为极,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中,并通过定向运动而形成内电路。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复习回顾]:
1、原电池是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Zn电极是(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该反应是(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Cu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该反应是反应。
B.锌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锌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锌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归纳小结]: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据电极材料:
②、据电极发生的反应:
③、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
⑤、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
[归纳小结]:5、原电池的主要应用:
①、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②、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粗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新型化学电池
[质疑再探]:
[运用拓展]:
练习: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归纳总结]:1、实验现象:有盐桥存在时:。
取出,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归纳总结]:2、盐桥的作用:(1)、
(2)、。
[思考教流2]:上述原电池装置是将什么反应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指出电池的正负极,并分别写出其中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以及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什么?试画出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例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a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B、a>c>d>bC、c>a>b>d D、b>d>c>a
[典型例题]:例1、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例2、判断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为什么?
[归纳总结]: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②、。
③、。④、。
[典型例题]:
例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课题:原电池(1)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和使命感。
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难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原电池电极名称的判定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补充修改
课后反思: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例4、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归纳小结]:4、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⑴、电解质溶液:
⑵、电极材料: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②、金属和非金属。
③、金属和化合物。④、惰性电极
[典型例题]:
例7、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 +2 Fe3+= Cu2++ 2Fe2+设计成原电池。你有哪些
可行方案?并写出正负极的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是什么?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
⑥、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
例6、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 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4.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解疑合探]:
合探一、对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书P21实验1-3-4,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时:Zn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该反应是反应;Cu电极是极,其电极反应为,该反应反应.
3、原电池原理:填写页表中的空白
[情景导入]:
我们在化学必修2中已经认识了一种可以让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设疑自探]: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例5、.常用的钮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它分别以锌和氧化银为电极.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2e Zn(OH)2,氧化银极上的反应是:Ag2O+H2O+2e 2Ag+2OH-,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