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近年来,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有效结合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要鼓励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二者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将立德树人概念渗透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接受特色文化教育的也能够提升其道德素养。
在学校特色课程的设置中,可以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机制。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个零散的活动,而是要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机制,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学校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并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统计学生的品德成绩和特长发展情况,对学生的立德树人能力进行评估,形成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要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衔接。
家庭是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阵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衔接。
学校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和家长会等形式,与家庭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互相支持和协助。
家庭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活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的积极配合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形成合力,提升教育的品质和水平。
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结合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有效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这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可以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关系,并分析有效结合的具体方式和实践意义。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
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则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特征,是学校的灵魂和基因。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有力的舞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观,这些特色文化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校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到更多的人文熏陶和精神洗礼,从而培养出更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
立德树人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能量。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通过立德树人,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传承学校的文化传统,践行学校的精神价值观,从而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二者的有效结合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一)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文化内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要深入理解和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内涵,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等。
只有深入了解了学校的特色文化,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让学校的特色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领会学校特色文化的精髓。
(二)积极打造具有育人功能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传承和发扬学校的特色文化。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演进,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培养。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术特长和创新能力。
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道德品质的培养的也能发展自己的学术特长,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校可以通过特色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的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风光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可以通过特色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品质,使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地生根。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也可以成为立德树人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挖掘,提炼出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了学校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外,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以身作则,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精神,成为学生立德树人的典范。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
家长也是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校的特色文化和立德树人的理念,并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德育和学术能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通过特色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学术发展,教师和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前沿视角Frontier Perspective I?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孙静茹(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河北?石家庄050043)摘要随着多种文化内容进入到高校校园之内,对校园文化造成了诸多影响,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局势下,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来构建校园文化,并且在构建中要明确“立德树人”对校园文化构建的意义以及基于此理念的构建原则,进而规划出合理的建设路径.关键词玄德树人校园文化价值观念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doc/1c13795579.html,ki.kj dkz.2019.04.001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SUN Jingru(Mechanics Engineering Department,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43)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cultural content into the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ny influences have been exerted on the campus culture,which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 ideological dynamics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In such a sit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campus culture with the basic idea of"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and in the construction,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significance of"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is idea,so as to plan a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ath.Keywords cultivate people by virtue;campus culture;values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面临着多种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
美四个方面的素质,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有用之才。
此外,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当
前一种流行的教育模式。
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应该如何与立德
树人相结合呢?
首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本,强调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这个目标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才能实现。
因此,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关怀教育是学校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其次,需要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强调学生个体化的培养。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应该注
重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展
示学校特色文化的优势和魅力。
最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也需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
全面发展指的是学
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素质;自主发展指的是学生应该自主思考、自主决策、自主发展。
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等问题,更是要把握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大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理论支持:推动立德树人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方面,我们必须首先要有理论的支持。
其中,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强调的是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强调的是人的品格和素质的培养,倡导着一种高尚的道德、文化和学术风尚。
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理论支持下,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二、文化建设:建设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一味追求成功和功利,并不能带来可持续和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应该是多元化、开放性的,它要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因此,我们应该以大学为切入点,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场所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和体验。
三、资源整合: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平台除了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平台的建设包括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推广、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它能够促进校内外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目的。
四、形式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规划,推进创新实践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需要重视形式创新。
这里有两点具体的体现: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规划,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以统一思想、引领导向、落实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推进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与消费性实践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自我发掘、自我体验、自我创新”,后者强调“享受、欣赏、消费”,因此,实现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也将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方向。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1. 引言1.1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特点的重要体现。
通过建设具有独特特色的学校文化,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入学校,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特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校特色文化还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作用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
只有让学生秉持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情感品质。
通过立德树人,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只有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正文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首先,学校需要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确定学校的特色文化方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应该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
只有明确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在文化建设中贯彻这一理念。
其次,学校需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规章中。
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融入立德树人的元素,开展一些以品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立德树人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注重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而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内涵,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有效结合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在学校获得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努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品牌。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既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吸引优质生源和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特色文化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何使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出互相促进的作用,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要注重立德树人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它们都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校特色文化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 22— 1 32 2 /C
长 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2期 J .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 T e c h . ( S o c . S c i . E d i . ) , 2 0 1 3 , V o 1 . 1 4 , N o . 2
摘 要 : 在立德树人视角下 , 着重论述 了应用型高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分析 了新形势下应用型 高校 大学 文化建设 的特 点 , 探讨 了应 用 型高校 在推进 大 学文化建 设过 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 并结 合长春 工程 学院 在 大 学文化 建设 实践 中的一些 经验和 做 法 , 提 出 了应 用 型高校 大学 文化建 设 的措 施 与路 径 。 关键词 : 立德树人 ; 应用型高校; 大学文化 ; 建设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8 9 7 6 ( 2 0 1 3 ) 0 2 - 0 0 5 5 - 0 化建设的现
实 意义
一
1 . 提升 学校 的文 化意 蕴 所现 代大 学不 仅要有 现代 化 的楼堂 馆所 和高
精尖的仪器设备 , 还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更应有 能展现 自 身理想 目标、 精神信念 、 历史底蕴 、 学术风 范 和行 为准 则 的大学 文化 。大 学文化 的繁 荣与 发展 是推 动大 学蓬勃 发 展 的持 久 动 力 , 也 是 深 化 素质 教 育 的重要 手 段 。 由于 我 国应 用 型 高校 办 学 历 程 较 短, 缺乏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 同时这类高校多为理 工科 大学 , 多 年来 受 “ 重理轻文” 思 想 的影 响 , 普 遍 缺乏人文精神。所 以, 应用型高校可 以通过不断加 强大 学文 化建设 来实 现 自身文 化意 蕴 的提升 。 2 . 提 高大 学生人 文素质 和道 德修 养 对于大学文化而言 , 其 内容涵盖 了文学、 历史、 哲学 、 政治等多方面知识 , 构成了一个知识“ 群落” , 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由于我 国长
大学 具有 与生 俱来 的传 承 和创 新 文化 的能力 与 使命 。同时 , 大学 在传播 大学 文化 的过 程 中 , 已经 自 觉 地肩 负起 “ 立德树人” 的社 会 职 能 。大 学 文 化 的 核 心 内容就是 大学 精 神 , 大 学 精 神 是 大 学文 化 的根 本 。精 神 是 指 “ 人 的 内心 世 界 现 象 , 包括 思维、 意 志、 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 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 意 识 的方 面 ” - 】 J 。大 学精 神是 指 大 学 的 一种 办 学 理 念和价值追求_ 2 J 。本文 就是站在立德树 人的视角 下, 对 以长 春工程 学 院 为例 的这 类 应 用 型高 校 大 学 文化 建设进 行思考 , 提 出有关 建议 供 同类 院校参 考 。
1 7 / 47
5 5— 5 7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8 9 7 6 . 2 0 1 3 . 0 2 . 0 1 7
立德树人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的思考
— —
以长春 工程 学院为例
于 淼
( 长春 工程学 院 党委 学生 工作 部 , 长春 1 3 0 0 1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 0 9 作者简介 : 于淼 ( 1 9 7 9 一), 男( 汉) , 吉林 四平 , 讲 师
期 以来 教育体 制等 方 面 的 问题 , 导 致应 用 型高 校学 生普 遍对 人文 学类 课 程 的学 习兴趣 不 高 , 常 因找不 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致使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知识的 贫乏, 某 种程 度 上 阻滞 了 思 考 能 力 、 创 新 能力 的 拓 展, 不利 于学生 全 面 发展 。在 大学 文 化 的建 设 过程 中, 势必 带动包 括 人 文氛 围、 校 园 文化 、 基 础 设 施 的 建设 , 能 够让 学生有 更 多 机 会接 触 各类 人 文科 学 知 识, 让学 生在 浓郁 的大 学 文 化 氛 围 中 自由地 探 寻 与 思考, 从 而提 升人 文素质 和道德 修养 。 3 . 促 进人 才培养 理念 的转变 不 同 的 国家 、 种族 对 大 学要 培 养什 么 样 的人 和 怎么样培养人 的理解各有不同。针对这个 问题 , 西 方 国家 的大学 曾有过 多 次争 论 , 并 主要 形 成 了三 种 观点 , 第 一种 观 点 是 唯 “ 知识 ” 论, 认 为 大 学 应 该 用 科技文化知识武装人 , 使受教育者具备高深 的学问, 成为“ 知识人 ” ; 第二种观点是唯“ 政治” 论, 认为大 学应该主要为国家、 民族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让受 教育者探究高深学 问背后 的使用价值 , 成为 “ 经济 人 ”; 第 三种 观点是 唯 “ 人本” 论, 认 为 大学 教育 应该 注重受 教育 者 自身 的发 展 诉 求 , 大学教育应该 “ 全 人教育 ” 。第 一种 和第 二 种观 点 都是 以高 深学 问为 起点 , 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 , 作为本体的人被游离 在主体之外 。第三种观点是 以人 的存在 为起点 , 但 有时会过份强调了人 的主体性, 存在否定知识真理 性 的可 能 。对于 这 三种 观 点 , 过分 强 调 哪 种 观点 都 是不科学 的。大学教育是 大学文化 与人 的互动交 流, 人是大学教育和文化 的连接点。所以, 大学文化 建设势 必对人 才 培养理 念产生 极大 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