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普通型偏头痛30例

合集下载

针刺配合贴耳穴治疗偏头痛4例

针刺配合贴耳穴治疗偏头痛4例
关键 词 : 偏 头 痛 针 灸 疗 法 耳 穴 疗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5 — 0 0 8 7 — 0 2 偏头 痛是反 复或周期性 发作的一侧 或两侧搏 动性 头痛 , 池穴压痛( + ) 枕部有明显压痛点。x光片示 : 颈部生理 曲度存
8 7
时 只 有 轻 微 的 疼 痛 感 ,之 前 肿 胀 、结 节 的症 状 得 到 大 幅 度 改 善, 压痛 、 后蹬痛减缓 明显 , 即可判断为治疗显效 ; 患者压 痛感 并未得到大幅度 的减缓 , 局部疼痛情 况有所改善 , 步态逐渐 开 始正 常 , 小腿 疼痛感程度 有所降低 , 即可 判断为治疗好转 ; 患 者经过 治疗后局部 肿胀 、 小结节 的症状并未消失 , 步态 异常 , 局部压痛 、 疼 痛程 度并 未下降 , 甚至有患者 出现病情加重 的情 况, 即可 判 断 为 治 疗 无 效 。 2结 果 针对患有胫 骨疲劳性 骨膜炎 的新 兵采取 活血祛瘀 、 穴位 推拿 、 针灸加 拔罐 三项治疗后 有 4 0例 ( 8 0 %) 均已痊愈 , 分别 有 9例( 1 8 %) 和 1 例( 2 %) 治疗显 效和好 转 , 达到 1 0 0 %的总 有效率 。
常伴 恶心 、 呕 吐, 发作前可有先兆 , 为临床 常见 的特 发性头痛 , 女性发病 较多… 。笔者 临床应用针刺 配合耳穴 治疗偏 头痛 , 取 得较好 的疗效 , 现举案例 4则如下。 1案 例 案 1 : 王某 , 女性 , 4 3岁 , 2 0 1 2年 5月 8日来诊 , 诉左侧太 阳穴 搏动性疼 痛 2年 , 伴 睡眠差易醒 , 经 常失 眠 , 近来头痛加 重, 枕部及左侧太 阳穴均痛 , 伴颈部不适 , 情绪烦躁 , 双上肢无 不适 。 查: 颈部肌肉僵硬 , 风池穴压痛 ( + ) 枕部可扪及明显压痛 点 。x光片示 : 颈部生理曲度变直 , 颈3 一 颈 6椎体骨质增生 。 诊 断为①偏头痛 ; ②颈椎病 。予针灸治疗 : 取 印堂 、 风池( 双) 、 太阳 ( 双) 、 颈夹脊( 左右各两穴 ) 、 曲池( 双) 、 外关 ( 双) 、 合谷 ( 双) 、 太 冲( 双) ; 刺法 : 患者伏 卧或 坐位 , 常规消毒后 , 取3 O号 1 . 5寸长 毫针进行针刺 , 印堂采用沿皮刺 , 针尖向鼻尖方 向 , 有明显 酸胀 感 留针 。 刺 风池 时 针 尖 向对 侧 外 眼 角 方 向刺 入 1 寸 得 气 留针 ; 刺颈夹脊时针尖 向椎体方向刺入 1 寸得 气留针 ; 太阳 、 曲池 、 外 关、 合谷 、 太冲采用直刺 , 得气 留针。 治疗 2 0 mi n后取针。 进行针 刺后配合贴耳穴 ,把医用胶布剪成边长 0 . 6 m m的正方形小块 , 把王不 留行籽粘放 在小胶 布中央 , 耳部常规消毒后 , 以探针取 肝、 胆、 肾、 神 门、 枕小神经 阳性反应后 , 用镊子揭取粘有王不 留 行籽的小胶 布块贴于 阳性反应点上 , 用手加压贴牢。针刺及耳 穴每天一次 , 耳穴两耳交替粘贴 , 治疗 1 次后患者诉 当晚安睡 , 头 痛情 况 缓 解 , 治疗 3 次 后 头痛 好 转 , 治疗 6次 后症 状 消失 。 案2 : 杨某 , 女性 , 3 8岁 , 2 0 1 1 年 9月 1 1日来诊 , 诉头痛 1 年, 每 日午后两侧太 阳穴如 电钻般 疼痛 , 起先持续 几秒钟 , 自 行好转 。近来持续 时间变长 , 发展到一小时 , 不堪 忍受。喜熬 夜, 颈部时有 酸胀不适 , 双上肢无不适 。查 : 颈部肌 肉僵硬 , 风

六神丸耳穴贴敷治疗顽固性头痛36例_金一定

六神丸耳穴贴敷治疗顽固性头痛36例_金一定

六神丸耳穴贴敷治疗顽固性头痛36例_金一定1T3,00,4,0:,511,,m,,1l,,5:,,090,(2,2,2,5,4,0,,;,,1,1.0,4,;,:0,1,2,20,,4 41,0,6,~,0,02,l,51.052>2,1,043m1l01,0,173,,,;4,1,,l:5:112535;242,1. ,,1,,64(0P0>804,0.,0C5,):.,1,.,,,2,甘琳协妙八届全国研汇第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讨会论文编、、、。

一时呈四遇生累头顶阵发性胀跳痛伴肢无力侮激动气劳时发作或加重每次发作约。

己器血显左正右左示血头痛小时检查排除颅内质性病变脑流图示侧波幅常侧侧提管扩张性。

予耳穴贴症即显治以固疗随一遂给六神丸敷疗法状当明减轻疗次巩效访年未复发讨论、”“”“医认五之华又六腑清阳之皆上注于头故阳之阳之之论中为头为脏精气有诸会清府头痛由或症反映而耳穴能反出整个人或化的异这些异性包多体内头部病变映体躯体内脏变特性特、、、括了低电阻温并具有理及生学性易被人们握形高电位高皮高敏感性的许多物化学物特掌、、、。

成了耳穴基础且无速适且易于医患诊疗保健的学创快操作简易痛点定位等用性广接受、、治必进血压眼及经反必要注意事项疗前须明确诊断行常规检查底神系统功能射等时应、、。

血查做脑流图脑电图头颅或核磁共振检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生穴面观位注法经疗察脑素射治疗神炎例效悦芳李院西医海省宁青中。

穴治面面经例目脑生位注法疗经炎的效法选确的炎患【摘要」的观察素射神疗疗方择诊神者。

治例穴治面随分组疗组于侧足三里注脑生程后的效果疗组经功能恢机成患射产生结果神。

注面临治明显优于对照组脑生穴位射法治疗经炎疗效可为疗方法复结论素神较好作床面经脑生穴注法炎【关键词」紊位射神、。

经见经治重面神炎属临床常病多发病治疗面炎方法颇多如何提高愈率减少后遗症尤为神。

现月月治经组生要将我院自年年诊的例面神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脑素穴。

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次1次/d,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治疗,以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疗效评定及生存质量评估。

结果天麻钩藤饮配合耳穴压丸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GD with ear pressure pill hyperactivity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patients were oral felodipine tablets 5mg / times 1 times / d,the treatment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this Tianma hook vine drink with ear pressure pill to continuous medication a month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efficacy,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evaluation. Results TGD with ear pressure pills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blood pressure,improve symptom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role.Key words:Hypertension;TGD;Ear pressure pills;Hyperactivity;Felodipine tablets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主要以血压升高、头晕等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近7年应用耳穴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近7年应用耳穴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近7年应用耳穴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贾晓沛;王晓平;冯雅娟;周丽军;杜书林【摘要】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points ( AAP ) in treating migraine during 2005 to 2011. Commonly used AAP were Shenmen, Sympathesis, Liver, Gallbladder, Occiput, Temple, Forehead, Subcortex, Endocrine, Heart and Ear apex. The treating methods include pasting and pressing on AAP,bod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AP, AAP comprehensive therapy , AAP combined with Skin scraping and so on.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overall researches were relatively at a low level and the criteria of therapeutic effect were not unified.%综述了2005~2011年期间应用耳穴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概况.耳穴治疗偏头痛多选用神门、交感、肝、胆、枕、颞、额、皮质下、内分泌、心、耳尖等穴位,治疗方法有单纯耳穴贴压或埋针法、体针配合耳穴法、耳穴配合中药内服、耳穴配合刮痧、耳穴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体研究层次较低,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等.【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1(004)006【总页数】3页(P494-496)【关键词】耳穴;耳针;偏头痛;综述【作者】贾晓沛;王晓平;冯雅娟;周丽军;杜书林【作者单位】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理疗科;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输血科;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理疗科;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理疗科;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理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7.2偏头痛是原发性颅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头痛, 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怕声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头痛宁胶囊联合耳穴压豆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头痛宁胶囊联合耳穴压豆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分 为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各 4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治疗 组 3 6倒 ( 脱 落 4例 ) 予 头 痛 宁肢 囊 口服 , 1 . 2 g / 次, 3次/ d , 联合 耳穴压豆治疗 ; 对 照
组3 4例 ( 脱 落 6例 ) 予 盐酸 氟桂 利 嗪 胶 囊 口服 , 5 mg / 次, 1次/ 晚; 2组 疗 程 均 为 8周 。 疗 程 结 束 后 第 1个 月 末 、 第 6个 月 未 随访 观 察 患 者 头 痛 缓 解 情 况 及 临 床 疗 效 。 结 果 2组 治 疗 前 头 痛 指 数 、 头痛 程 度 、 持 续 时 间 比较 差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消 毒 后 采 用 王 不 留 行 籽 贴 贴 于 双 耳 所 选 穴 位 上 。第 一 次 由医 务 人 员 示 范操 作 , 以拇 、 示 指 指 置 于选 定 穴 位 的 正 面 和 背 面 进 行对 压 , 手 法 由轻 到重 , 至局 部 出现 酸、 胀、 麻 等感 觉 为“ 得
头痛 宁胶 囊联 合 耳 穴 压 豆预 防性 治 疗 偏 头 痛疗 效 观 察
赖 吉珍 , 李 可文 , 宋 宁
( 1 .广西桂 平 市 中医 医院 , 广西 桂平 5 3 7 2 0 0 ; 2 .广 西 中 医药大学 ,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1 )
[ 摘要] 目的 观 察 头 痛 宁胶 囊联 合 耳 穴 压 豆预 防 性 治 疗 偏 头 痛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偏 头 痛 患者 8 0例 随机
意, 现 总结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照组 3 4例 ( 4 0例 中 脱 落 6例 ) , 男 1 1例 , 女2 3例 ; 年龄 1 8— 5 1 ( 3 5 . 5± 2 . 5 ) 岁; 病程 ( 4 1 . 5±5 . 5 ) 月( 8个 月 ~1 4年 ) 。2 组年龄 、 性别 、 病程 、 头痛程度 、 头痛 发作频 率 、 头 痛 持 续 时 间 等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均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在偏头痛干预中的效果

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在偏头痛干预中的效果

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在偏头痛干预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在偏头痛干预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80例,均行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中医症候积分与伴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可使偏头痛患者症状得到更为有效改善。

关键词:偏头痛;耳穴压豆;耳尖刺络放血;中医护理;中医症候积分偏头痛发病率高,其会导致出现反复头痛症状,且可导致恶心、呕吐与畏光症状,其属于一种慢性神经性血管疾病。

目前研究报道中,对于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无统一定论,疾病治疗方式主要为对症治疗,并实施积极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的头痛症状得到缓解[1]。

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为常用的偏头痛中医治疗方法,可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以促使干预效果提升。

本次研究就选取偏头痛患者80例,探讨中医护理配合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在偏头痛干预中的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5(42.85±4.61)岁,病程1~5(2.62±1.23)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65(42.92±4.80)岁,病程1~5(2.68±1.15)年。

两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2];知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偏头痛;耳部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全部患者均行耳穴压豆与耳尖刺络放血治疗,穴位压豆:对耳廓充分暴露,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穴位(耳尖穴、皮质下穴、利眠穴以及贲门穴)上,实施按压刺激,以患者感觉到酸胀为宜,每次3~5min,每天3~4次,交替治疗;耳尖刺络放血:耳尖消毒后,以梅花针快速针刺,深度1~2mm,挤出3~5滴血,每天1次,连续1周。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30例偏头痛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观察中药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中,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0例。

治疗组服用中药试剂及适量的止痛药剂,对照组选取安慰模拟药物及适量的止痛剂。

观察这两组患者的发作的天数、次数、程度及中医证候的积分变化等。

结果:随访期中药治疗组的头痛发作的天数、次数及缓解头痛的程度上都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的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上均得到改善(p<0.05),但是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中药;偏头痛;缓解头痛前言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发病率高,迁延难愈的反复发作的搏动性頭痛,有单侧发病,疼痛剧烈等特征,往往严重的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属于中医“头痛”“脑风”的范畴,常伴有畏风、恶心呕吐等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定义为最为严重的慢性功能病之一。

本病常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偏头痛的防治应经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的工作重点[1]。

1临床材料1.1一般资料将本院收治的3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

其中治疗组中男8例,女12例;病程0~6个月者11例,7~12个月者9例。

对照组中男4例,女6例;病程0~6月者6例,7~12月者5例。

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检测标准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神经系统、头部CT或是MRI排除颅内组织占位或高、低血压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头痛。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中药治疗药方: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僵蚕10g、红花10g、白芷10g田七3g(冲服)痰浊中阻者另加陈皮、胆南星、法夏各10g、茯苓15g;肝风挟淤症另加石决明30g、夏枯草15g、钩藤12g;寒凝血症加羌活、川乌各6g;淤血中阻者加重田七和川芎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服用,五天为一个疗程。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30例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30例
有效翠为 9%。 8
人 , 目上视 , 两 四肢抽搐 , 口中做猪羊叫声 , 时而醒 , 如常 或 移 便
人 为 特 征 , 发作 前 常 有 眩 晕 、 力 、 闷 等 。 眩 晕 重 症 方 可 仆 且 乏 胸
倒, 但无吐涎、 吼叫、 抽搐、 昏不知人等。还应与厥症 、 中风相 区
别, 中风有 口 眼 歪 斜 、 身 不 遂 、 言 不 利 。厥 症 是 昏仆 不 知 半 语
外 , 病需与癫痫相鉴别 , 痫 以突然仆倒 , 本 癫 口吐 白沫 , 昏不 知
4 1 经 上 治 疗 调 理 : 床 症 状 全不 可
且月余不复发 , 为治愈 ; 此 上述症状 显减 , 有头 昏 目眩 , 偶 临床
症状减轻 , 时有 头 昏 目眩 , 显 效 ; 床 症状 没 变 化 为 无 效 。 为 临 42 治 疗 效 果 :6例 为 治 愈 ,o例 显 效 , 有 效 , 无 效 。 . 3 2 3例 1例
疗 和 预 防 本 病 的 发生 。
王某某 、 、5 、 男 4 岁 大荔许庄 人 , 做生 意出身 , 体肥 胖 , 形 喜
嗜 烟酒 , 活无 规律 , 睡迟 起 , 酬 繁 多 , 牌 喝酒 , 常 咳嗽 生 晚 应 玩 经 吐 痰 , 闷 脘胀 , 三 月 来 , 晕 , 重 如 蒙 , 闷 泛 恶 , 多 而 胸 近 眩 头 胸 痰 白 , 睡倦 怠 , 少 不食 , 苔 白腻 , 沉 滑 , 高 血 压 病 史 。西 嗜 纳 舌 脉 有

1g 0 。若 兼 阳虚 , 肢 冷 怕 寒 , 肉桂 、 姜 等 。 见 加 干 34 肾 精 不 足 型 : 证 要 点 , 晕 日久 , 神 萎 靡 , 鸣 健 忘 , . 辨 眩 精 耳 腰 膝 酸 软 , 落 齿 动 , 五 心 烦 热 、 汗 、 红 脉 细 数 , 形 寒 肢 发 或 盗 舌 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减少偏头痛综合评分 方面均较治疗前有 明显 疗效( P<00 ) 而治疗组优 于对 照组( .1 , P<00 ) .5 。结论 : 中药
内服 配 合 耳 穴贴 压 治 疗普 通 型 偏 头 痛 疗 效 显著
关 键 词 偏 头痛 : 中 药 内服 ; 耳 穴 贴 压
偏 头痛 是 一种 临 床 常见 疾病 。 主要 表现 为 一侧 或 双侧 头 部 搏 动 性 疼 痛 . 多伴 有 恶 心 呕 吐 , 往 反 往
实用 医学杂 志 21 第 2 0 0年 6卷 第 1 1期
中药 内服 配 合 耳 贴 压 治疗 普 通 型偏 头 痛 3 0例
谭 大 刚
摘要 目的 : 察 中药内服 配合耳 穴贴压与单 纯 中药 内服 治疗普通型偏 头痛的疗效 。方法 : 6 观 对 0例普
通 型偏 头 痛 患者 进 行 随机 对 照 观 察 . 疗 组 3 治 0例 以 耳 穴 贴 压 配合 中 药 内服 治 疗 . 照 组 3 对 0例 单 纯 内服 中 药 治 疗 , 程 3 。观 察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和 头 痛 综 合 评 分 。结 果 : 疗 组 总有 效 率 为 9 % , 照 组 为 7 - 。两 组 疗 0d 治 0 对 33 %
限 。 ( ) 合 上述 普 通 型偏 头痛 诊 断标 准 和 中医辨 3符 证分 型标 准 , 于 发作 期 的患 者 。 4 神 经 系统 物理 处 () 检查 和影 像 学检 查 无异 常 发现 。 1 . 排 除 标 准 ( ) 血 压 、 外 伤 后 综 合 征 、 .1 3 1高 脑
明 了 , 尚缺 乏有 效 的 防治 药物 。中 医药在 治 疗偏 故 头痛 方 面积 累 了丰 富 的 经验 , 治疗 方 法 较 多 。笔 者
在 20 0 5年 8月 至 2 0 0 8年 9月 运 用 中药 内服 配 合 耳 穴 贴 压 治疗 普 通 型 偏 头 痛 3 0例 , 与单 纯 内服 并
颅 内器 质性 病 变 及 头 面 部 神 经 痛 所 引 起 的 头 痛 。 () 2 眼科 疾 病及 全 身性 疾病 引起 的头 痛 。 3 精神 病 () 患 者 。( ) 4 妊娠 或 哺乳 期妇 女 。( ) 5 其他 特殊 类 型 的 偏 头痛 。
1 治 疗方 法 . 4
1 . 治 疗 组 口服 中药配 合 耳穴 贴压 治疗 。 .1 4 口服 中药组 成 及煎 服 法 : 芎 1 , 川 5g细辛 6g法 半 夏 1 , 2 g 枳 实 1 、 , 2g 陈皮 1 , 0g 茯苓 1 ,胆南 星 1 、 5g 2 g 白 芷 1 、 花 1 , 七 1 、 蝎 6g 蜂 房 1 。 0g 红 0g 三 0g 全 、 0g 加减 : 肝郁 气 滞 加柴 胡 1 、 附 1 ; 血 虚加 黄 0g香 2g气 芪 3 、 0g 当归 1 。每 E 1 , 0g t 剂 上药 煎 煮 2次各 取汁
上楼 梯 等其 他类 似 日常躯 体 活 动而 头 痛加 剧 。( ) 5
发 作 期 间伴 有 恶 心 和 ( ) 吐 , 伴 有 畏 光 和 畏 或 呕 或 声 。 ( ) 除其 他 器质 性病 变 。 6排
复发 作或 两 侧交 替发 作 , 现 周期 性 、 作性 、 呈 发 剧烈 性 、 动性疼痛的特点 , 搏 因其 病 因和 发 病 机 制 尚不
闷恶 心 、肢 体 困重 等 症状 ,舌 质 暗或 伴有 瘀 斑 、 瘀 点, 苔腻 , 滑或 涩 。 脉
1 纳入 和 排 除标 准 . 3 1 . 纳 入标 准 ( ) .1 3 1 年龄 l 8~6 5岁 。( ) 2 性别 不
中药 作对 照 。现 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收集 2 0 . 0 5年 8月 至 1 0 1 8年 9月 0 我 院 中医科 门诊 的普 通 型偏 头 痛 患者 6 0例 。随机 分 为 中药 内服 加 耳 穴 贴 压 组 ( 简称 治 疗 组 ) 中药 和 内服 组 ( 简称 对 照组 ) 。其 中治疗 组 3 0例 , 8例 , 男 女2 2例 ; 龄 1 年 8~6 5岁 , 均 年 龄 ( 9±1 .) 。 平 3 14 岁 病程 2~1 5年 。头痛 程 度 : 轻度 头 痛 1 4例 , 中度 头 痛 1 0例 , 重头 痛 6例 。 照组 3 严 对 0例 , l 男 0例 , 女 2 0例 ; 龄 l 年 9~6 3岁 , 均年 龄 (8±1.) 。病 平 3 05 岁 程 2~1 。 头痛 程度 : 度 头痛 1 6年 轻 6例 , 中度 头 痛 9例 , 重头 痛 5例 两组 患 者性 别 、 龄 、 程 、 严 年 病 头 痛程 度 等方 面 比较 , 异 均无 显 著意 义 ( 差 P>00 ) .5 , 具有 可 比性 。 1 诊 断标 准 . 2 1 . 西 医诊 断标 准 .1 2 根 据 19 9 8年 国 际头 痛 协会
约 2 0mL 混 合后 分早 晚 2次温 服 , 0 . 连用 3 。 0d 耳穴 贴 压 方 法 : 取穴 处 方 : 、 门 、 胆 、 、 颞 神 胰 肝
制定 的偏 头 痛 的诊 断标 准 l 和 《 1 l 中药 新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原 则 》2 拟 定 。 普通 型 偏 头 痛诊 断标 准 如 下 : _ ( ) 复发 作性 头 痛史 6个月 以上 。 2 偏 头痛 发 作 1反 () 至少 5次 以上 。 ( ) 次 发作 持续 4~7 。 ( ) 3每 2h 4具 有 以下 特征 中 2项 以上 : ①单 侧 性 ; 搏 动性 ; 因 ② ③
1 . 中医 辨证 分型 标 准 参 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 中药新 药 临床 研 究指 导 原则 》 拟 定 。风 痰上 扰 , 阻脉 络之 偏 头痛 瘀 临 床 表现 : 头 痛 反 复发 作 ,头 痛呈 紧绷 感 或束 带 状, 甚则 胀 痛 、 刺痛 , 经久 不 愈 ; 或伴 有 头 昏头 重 、 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