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8课远离暴力第1框《暴力影响生活》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7秋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8.1《暴力影响生活》ppt课件3

2017秋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8.1《暴力影响生活》ppt课件3
课前测试

1 、判断:中学生没有判断能力、自控能力和辨别 能力。 2 、如何预防不良行为?(自身、学校、家庭、社 会角度) 3、抵制不良诱惑的具体影响生活
自学提纲
1. 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受到暴力伤害?
2. 暴力伤害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的伤害? 3. 暴力伤害对未成年人造成了哪些伤害? 4、谈谈应对暴力伤害的方法。
选项是( B ) A、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 B、有的父母对子女采取过分溺爱态度 C、有的父母“限铁不成钢” D、有的父母信奉“棍棒出孝子理念”
看视频:校园霸凌案例一 校园霸凌案例二
思考:看完以后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青少年可能受到的暴力侵害主要有哪些? (1)我们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2)我们可能会遭受校园暴力的侵害。 (3)我们可能会遭受来自社会的暴力侵害。
家庭暴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 人以打骂、冻饿、关禁闭、捆绑、有病不医、 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侮辱人格、歧 视等手段,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对未成年人进 行迫害,都属于家庭暴力。
1、简要谈谈如何应对父母的粗暴管教?
2、如何避免校园和社会暴力的伤害?
当堂训练
1、有一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该剧说
的是只要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士一说话,该剧的男主
人公就会将妻子暴打一顿。此种侵害属于( )
A、家庭暴力侵害 B、学校暴力侵害 A
C、社会暴力侵害 D、其它侵害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家庭暴力侵害产生原因的
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升级,逐渐演变为具 有黑社会性质的恶性刑事案件,主要伤害形 式有:学生对学生实施暴力,教师对学生实 施暴力,校外人员在校园周边对学生实施暴 力等8类。
社会暴力

北师大版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8课 远离暴力 第2框 学会保护自己课件

北师大版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8课 远离暴力 第2框 学会保护自己课件

【解析】本题材料反映出青少年自我保护、珍爱生
命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下,生命与安全教育严
重缺失。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能力,
大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构建和谐社
会,亟须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与安全教育。③禁止
孩子去游泳的做法是不对的,在保护措施得当的情
况下,可以让孩子学游泳,排除③,故选B。
【答案】B
强化训练
1. 为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某市交警队联合城管局、 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各中小学周边环境进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项综合整治,疏通了交通、关停了小摊小贩,维 护了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这些做法主要体现了对 未成年人的 ( ) B A.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B.社会保护
D.法律保护
2.《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
C.只有国家级博物馆才有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义务
D.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社会保护只是国家级博物
馆的责任
7. 根据《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
为若干问题的意见》 ,监护人如有暴力伤害未成年
人等七种行为,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这有助于
( B)
①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家
庭保护 ③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④营造关爱 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远离暴力,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准确做出判断,
提高防范意识。 (2)积极寻求__________ __________。当我们受 他人帮助 和 社会保护 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 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也可以向公安机关
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8.1《暴力影响生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8.1《暴力影响生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8.1《暴力影响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暴力影响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暴力的危害,以及暴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容易冲动,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对暴力行为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暴力行为的危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暴力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分析暴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暴力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暴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如何预防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暴力事件,让学生了解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暴力行为的看法和经历,提高学生对暴力行为的认识。

3.视频教学法:播放相关暴力事件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暴力行为的恶劣影响。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暴力事件的案例资料。

2.制作PPT,包括暴力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危害等内容。

3.准备视频资料,展示典型暴力事件。

4.准备小组讨论的任务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暴力行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2.呈现(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暴力行为的恶劣影响。

观看完毕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了解,谈谈对暴力行为的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1《暴力远离生活》课件(共14张PPT)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1《暴力远离生活》课件(共14张PPT)
一· 激情导课
第八课
远离暴力
第一站 暴力影响生活
1.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2.青少年可能受到哪些侵害?
哪些人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十八周岁的公民。
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 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防范能 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 暴力侵害。
案例中的王超受到了来自哪方面的伤害?还 有哪些表现形式? 来自社会的暴力侵害
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法 定禁止的娱乐场所
这些社会暴力侵害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影响?
答:不仅直接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还会带来一些隐性 的心理伤害。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观看视频
校园人身侵害
我们可能会遭受校园暴力的侵害
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 由同学、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 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 害行为。简单分为八大类: 详见书本80页社会观察
13岁的王超,一直和母亲生活在海南。为了 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把他送到外地一 所重点高中就读。王超性格开朗,活泼好动 ,爱玩游戏,很快就在游戏厅里认识了几个 社会青年。王超经常向他们炫耀自己父母至 少有几千万的财产,这几个人就打起他的主 意来,一天中午,他们将王超绑架,向其家 长勒索四千万人民币。警方经过艰苦的努力 ,才把王超解救出来。
虐待儿童
未给孩子创造力伤害?
我们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恨铁不成钢 棍棒之下出孝子
对自己的孩子恶语相向、 拳脚相加、迁怒于子女、 恶意伤害子女。
家庭暴力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 人以打骂、冻饿、关禁闭、捆绑、有病不 医、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侮辱人 格、歧视等手段,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对未 成年人进行迫害,都属于家庭暴力。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预防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暴力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如何正确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人教版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教具: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校园暴力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提问:你们对校园暴力有什么了解和认识?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解说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校园暴力的概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分发案例材料,让他们阅读并讨论。

然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再进行集体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4.总结(5分钟)向学生总结校园暴力的特点和原因,并提醒学生加强校园暴力的预防。

第二课时:预防校园暴力1.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2.讨论策略(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分享各组的答案。

3.角色扮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暴力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并讨论应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暴力。

4.总结(5分钟)向学生总结各组的角色扮演情景,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思考校园暴力如何产生以及应该如何正确预防和应对。

第三课时:团队合作与处理冲突1.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校园暴力,你将如何处理?2.团队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一个团队合作任务。

例如:通过完成一个难题或任务,需要学生团队合作来解决。

在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讨论合作团队的重要性,并总结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方法。

3.处理冲突(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冲突的产生原因,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避免冲突升级为暴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8课远离暴力第1框暴力影响生活课堂十分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8课远离暴力第1框暴力影响生活课堂十分钟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
5/7
5. 以下行为中,属于校园暴力有( B) ①王某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 ②九年级学生 李某将新入校张某打伤 ③刘某违反校纪,班主任 通知了其家长,刘某回家后被父亲毒打一顿 ④小亮在学校被小强打伤,小亮父亲来到学校将小 强“教训”了一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8课 远离暴力
第 1 站 暴力影响生活
1/7
1.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各种办法保护未成年人正 当权益。从未成年人地位看,这么做主要是因为 未成年人( ) B A. 对事物认识水平受到一定限制 B. 是国家未来,民族希望 C. 年纪小,发展不成熟 D. 生活在复杂社会环境中
2/7

2. 下面漫画中父亲行为 ( D)
6/7
6. 10岁男童阿华非常不愿意提起自己姓氏。他告
诉老师,之所以不愿意提起自己姓氏,是因为他父亲
经常往死里打他。材料中阿华受到了 ( )
A. 家A 庭暴力侵害B. 学校暴力侵害
C. 社会暴力侵害D. 其它侵害
7. “体罚”是数千年来存在于我国家庭教育中管
教儿女落后方式。父母对儿女体罚 ( )
①侵犯了儿女人身权利②是一个家庭暴力侵害③
4/7
4. 对于暴力侵害,以下说法中正确有( D) ①有父母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迁怒于儿女,轻易造成 家庭暴力 ②校园暴力是学校生活一股暗流 ③校外 青年殴打在校学生是校园暴力一个表现 ④相对于 家庭和学校,社会生活更为复杂,未成年人往往轻易 成为暴力侵害对象,如抢劫、诈骗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是关爱儿女一个方式
C
④不利于儿女身心健康成长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7/7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8课远离暴力第1框暴力影响生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8课远离暴力第1框暴力影响生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
第3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8课 远离暴力
第1站 暴力影响生活
1/7
1.能说出生活中存在哪些暴力侵害。 2.知道未成年人轻易受到暴力侵害原因,树立自我
防范意识。 3.能归纳出暴力对我们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2/7
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十二届全国 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汇 报时说,年,检察机关严惩性侵、拐卖等侵害未成年人人身 权益犯罪,起诉16 078人。突出惩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 犯罪,起诉2 663人。
假如你是小楠班主任,你赞同小楠父亲做法吗?请说明你理 由。 不赞同。狼爸教育这种家教观念和方式,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 家庭暴力。它会给青少年身心带来严重伤害,不利2.小明为了解本校同学遭遇校园暴力侵害情况,制作了一 张调查问卷,随机发给了30名同学填写并回收回来。下面是他 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
5/7
(1)假如你也参加调查,对调查内容你会作出怎样回答? 依据本身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你认为校园暴力有什么危害? 校园暴力有可能严重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正常学习,破 坏校园秩序等。
6/7
7/7
调查问卷 你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过?回答“被欺负过”占26.58%,回 答“没有被欺负过”占73.42%。 你见过或者听说过同学被欺负吗?回答“见过(听说过)” 占37.55%,回答“没有见过(听说过)”占62.45%。 你在学校最怕人是谁?回答“一些坏学生”占66.24%,回答 “老师”占28.69%,回答“其它”占5.07%。
为何未成年人轻易受到侵害?
3/7
★互动交流 1.小楠在作文中写道:最近,老爸特地买了一件文化衫,上面
印着“中国狼爸,将孩子打进北大!”老爸强势地与我“约法三 章”,制订了严格“家规”。我不服。“凭什么?”“就凭我 是你爸,子不教,父之过!三天一顿打,儿子进北大。”老爸厉声 叫我站着不动,操起扫帚就朝我屁股打过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8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明辨善恶是非 第8课
关闭
B
答案
123456
2.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同时,
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下列各项中属
于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是( )
①未成年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②
未成年人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配合,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未成年人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法律知识,自觉守法,
3.必要时还需要寻求司法保护。面对可能的暴力侵害,我们应该 积极防范。当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还可 以向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或各级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学会利用 法律武器 来保护自己。
知识整理 知识概览
1.学会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树立自我保护意 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未成年人阅历不够 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 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侵害,因此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 力。学会自我保护要做到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树立安全意识和自 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学会求救和自救,采取灵活机 智的自卫策略,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并注意运用法律武器保 护自己;善用法律武器,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 事情,同时又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会保护自己
知识整理 知识概览
1.未成年人要提高 防范意识 和 自我保护 的能力。远离暴力,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 智慧 ,准确做出判断,提高防范意识。面对 不法侵害,我们也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善于采取 灵活 的方 式,保护自己。
2.积极寻求 他人帮助 和 社会保护 。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 要及时向学校、家庭或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 制止;也可以向 公安机关 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力影响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暴力侵害,培养学生防范暴力侵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暴力侵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

既有温馨的关爱,也有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的威胁。

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让暴力不再成为花季中的一道阴影。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或小刚,你怎样避免这类伤害的发生?
小明和小刚由耍闹发展为恶性暴力事件,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种类的暴力威胁。

如:(新闻聚焦)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纽约曼哈顿的摩天高楼以及华盛顿五角大楼的自杀式恐怖袭击。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

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

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山庄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

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

2001年0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美国被袭事件后死亡、受伤和失去联系的中国公民的情况,中国公民在事件中死亡2人受伤1人,并有35人失去联系。

二、新课学习。

1、青少年易受暴力侵害的原因: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防范能力有限,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因而面对暴力侵犯时往往处于被动而容易受到侵害。

2、我们青少年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
(1)我们可能会遭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使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打孩子除了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外,还会产生另外五方面危害。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

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各抒己见(讨论):如何看待父母对我们的管教?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中国自古对孩子的教育就信奉“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老子打儿子不犯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子不教,父之过”,即所谓“棍棒教育”。

虽然现代父母打孩子的现象已远远不如以前那么频繁和严重,但气急了或者认为孩子犯错了会打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2)我们可能受到校园暴力的侵害。

什么是校园暴力?
如:(新闻聚焦)2008年1月4日下午,在铜川市三中校园内举行的公开处理大会上,5名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因殴打在校学生被公开处理。

据了解,学生魏某,因其表妹孟某与班里的男同学小张有矛盾,便准备教训一下小张。

2007年11月2日下午5时多,魏某纠集同学陈某、白某、路某、张某及社会闲散人员十余人,在铜川市三中截住小张,将其拉到附近的河边,十多人对小张拳打脚踢,致使其身上多处受伤。

此事在学生中影响极大。

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七一路派出所等专门组织了此次校园公开处理大会,魏某等5名青少年分别被处以罚款及治安拘留。

(3)我们可能受到社会生活中的暴力侵害。

瓮安6.28暴力:瓮安事件中,黑恶势力正是利用群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扩大事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借机扰乱社会、趁火打劫,从而酿成了严重后果。

2008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三鹿集团的“三鹿奶粉”引起有婴儿结石病例,随后检出
其奶粉的“三聚氰胺”化学含量严重超标。

随后,报道出众多乳业公司,甚至是知名企业和国家免检产品都有不等量的“三聚氰胺”超标,因此引发国民的一场大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声讨。

此事件被称为,“三鹿事件”或“毒奶事件”。

活动平台:暴力侵害的影响?
三、小结:
全国“问题少年”大量出现并滑向犯罪边缘,目前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0%左右。

2007年5月,共青团长沙市委等联合倍腾学校,对近两万个家庭和一万名青少年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多是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缺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