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名师教案2 新人教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讲述的内容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件对俄国、对世界都有着的重大意义的事件。
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竞学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教师:索契,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随着第22届冬季奥运会的召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俄罗斯,一个辽阔的欧洲国家,工业发达、美丽非凡,又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而在九十七年前,俄国这个名字更是响彻大地,震惊了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九十七年前,来看一下当时的俄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利用奥运会导入,调动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旧时代的终结——二月革命展示:材料一一战前,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社会动荡不安。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讲述的内容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这是一件对俄国、对世界都有着的重大意义的事件。
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竞学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教师:索契,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随着第22届冬季奥运会的召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俄罗斯,一个辽阔的欧洲国家,工业发达、美丽非凡,又一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而在九十七年前,俄国这个名字更是响彻大地,震惊了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九十七年前,来看一下当时的俄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利用奥运会导入,调动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旧时代的终结——二月革命展示:材料一一战前,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社会动荡不安。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内外措施等基本事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理由: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由: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理由: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三、教学策略通过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知道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与本课之间的关系,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讲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充分感知这段历史。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讨论中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学会学习。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学生讨论的素材,准备好网络资料。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发急发斗争,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课题
俄国十月革命
教时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基础知识: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
“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3.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5.苏维埃政权巩固的措施?
6.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三)组织学生自学: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4、动动手: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如对革命过程的细节了解不全面,对革命的影响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革命过程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革命的背景。
接着,教师讲述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为学生揭示革命的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原因一: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最弱。
②>>>多媒体课件展示上流社会和穷人的生活对比图片原因二: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材料材料: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战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
国家外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原因三:战争的灾难成为各种矛盾爆发的催化剂④>>>多媒体课件出示列宁肖像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为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做好了准备;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原因四: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2.二月革命>>>PPT出示如下表格3.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PPT播放二月革命期间有关图片4.提问:二月革命后,你觉得俄国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退出战争,实现和平;恢复经济,稳定社会。
)资产阶级采取的政策:面对人民群众提出的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既坚持战争,又没有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工人和农民的处境。
5.十月革命(1)七月流血事件>>>PPT播放七月流血事件有关图片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制造七月流血事件。
(2)>>>多媒体课件播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视频列宁:1870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校开除。
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
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991年,飘扬了69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
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
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俄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
展示课题:俄国十月革命。
二、新课学习(一)新时代的曙光1.提问:小组合作探究,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表原因一: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最弱。
②>>>多媒体课件展示上流社会和穷人的生活对比图片原因二: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多媒体课件出示以下材料材料: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
战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
国家外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原因三:战争的灾难成为各种矛盾爆发的催化剂④>>>多媒体课件出示列宁肖像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为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做好了准备;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从1918年到1920年,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
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出示《俄国比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
4.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板书)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那么此时的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
思考1: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5.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出现时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遇到了挫折。一切帝国主义国家都极端仇视、害怕苏维埃政权。他们千方百计欲置其于死地,而国内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也不甘心失败,他们妄图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他们所失去的一切。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1教学目标
1、记住二月革命时间、性质、结果;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2、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从不同角度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区别。
3、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比较欠缺,对于十月革命的知识知之甚少。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封面导入
展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图片。
导入语:“阿芙乐尔”在古罗马神话中是“司晨女神”的意思,她每天唤醒人们,为人类带来光明。
以“阿芙乐尔”命名的这艘巡洋舰在历史上也曾为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曙光。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一)展示预习提纲,学生自主读书预习
1、二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时间、结果?
2、二月革命后形成了哪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哪个政权掌握主要权力?
3、列宁在什么时间回到俄国?
4、临时政府执行什么政策?表现是什么?
5、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时间、领导人、指挥部、结果。
6、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采取什么措施?
7、新政府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的?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活动3【讲授】革命前的俄国
一、革命前的俄国(背景)
回顾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联系俄国在“一战”期间的状况,通过文字材料分析“一战”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展示:“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成为革命爆发的催化剂。
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活动4【讲授】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经过)
1、帝国大厦的坍塌—“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沙皇政府被推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四月提纲》
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出了新阶段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材料:“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列宁《四月提纲》
学生:“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力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3、七月流血事件:和平过渡的幻想破灭
由学生讲述事件经过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观看视频完成表格
活动5【活动】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比较
时间
革命任务
性质
结果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活动6【活动】中俄革命之比较
合作探究二:中俄两国革命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什么启示?(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7【讲授】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措施:
(1).政治: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经济: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4)迁都: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分析以上措施怎样体现人民的利益?
将以上内容简化为“建政权;收企业;颁法令;退大战;迁首都”
2、巩固政权(1918-1920)
(1)背景: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2)措施:
军事:通过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漫画和文字材料进一步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
①、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国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③、国际: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活动8【活动】我是小小普查员
课堂活动:“小小普查员”:学生说出列宁的活动,并简要进行评价
活动9【练习】课堂练习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