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常用诗句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古诗词鉴赏的复习更要激发学生兴趣。
话说三遍不好听,要吸引学生,惟有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我会经常在课堂上引用一些诗词名句,如学习李清照的《醉阴花》时,我便引用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诠释;有时课前活动时有些女生胆小羞涩,在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才会走上讲台,我就说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啊,一旦讲到人的奉献精神时,我又常常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讲到父母之爱时就“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哟。
积累了这些诗句的同学便与老师有了默契的交流,其他同学就会问老师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呀。
于是我就趁机在课余让他们抄录这些诗。
我发现当教师把自己的这份热情传递给学生后,他们也会对古诗词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紧扣考纲内容来精当选材选题必须紧扣高考考点,有针对性。
高考一般考察的都是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初步鉴赏能力,从选题上看一般是相思、爱国、咏怀、立志、友情、状物抒情等方面的主题。
优秀的古代诗词中所张扬的是: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是我们的文学遗产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解读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执着;体味到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捕捉到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感受了屈原的坚韧,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纯真……古诗词中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激励着学生永远追求真、善、美,培养完整的、高尚的人格。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的分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风格。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创作简单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知识:介绍诗的分类,如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以及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诗歌的鉴赏方法:教授如何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风格,如何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3. 诗歌的创造力培养: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通过分析经典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诗歌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创作练习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经典诗歌样本:准备一些经典诗歌,用于引导学生进行鉴赏练习。
3. 创作纸笔:为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纸笔工具。
五、教学过程:1. 诗歌基本知识讲解:通过PPT讲解诗的分类和诗歌的节奏韵律等基本知识。
2. 诗歌鉴赏练习:让学生分析经典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风格,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3. 诗歌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创作活动。
2. 诗歌鉴赏练习:评估学生在诗歌鉴赏练习中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3. 诗歌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情感传达和艺术性。
七、教学拓展:1. 诗歌主题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2. 诗人访问:邀请诗人到校进行讲座或创作分享,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鉴赏。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形式等。
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分析3. 诗歌形式的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特点、主题分析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诗歌鉴赏教材或选集2. 经典诗歌案例3. 教学PPT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生动有趣的诗歌引起学生兴趣,提问:“你们对诗歌有什么印象?”2. 诗歌的基本概念:介绍诗歌的定义、分类、特点等,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诗歌主题分析:讲解如何分析诗歌的主题,以经典诗歌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4. 诗歌情感分析:讲解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5. 诗歌形式鉴赏:介绍诗歌的形式,如韵律、节奏、意象等,分析如何鉴赏诗歌的形式美。
6.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课下多读诗歌,提升鉴赏能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诗歌鉴赏心得,可选自教材或自选诗歌。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歌创作,提升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诗歌鉴赏作业:评估学生提交的诗歌鉴赏心得,检查他们对诗歌主题、情感和形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对诗歌的深入分析。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教师版)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一)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形象意境类【解题技巧】总体要求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
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
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
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
直奔鉴赏中心话题。
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一)形象意境类名词解释: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题目类型: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格式: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教案标题:诗歌鉴赏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对于诗歌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诗歌的基本要素和鉴赏方法。
2. 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2. 备有诗歌鉴赏分析模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可通过提问或背诵经典诗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诗歌的基本要素,如韵律、节奏、押韵等。
2. 解释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如古诗、现代诗、民族诗等。
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以一首经典诗歌为例进行鉴赏分析,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 分发给学生若干首诗歌,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鉴赏分析,并按照提供的模板进行填写。
四、合作与交流(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互相交流并分享各自的鉴赏分析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就鉴赏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展开讨论,并指导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布置一道诗歌鉴赏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并撰写相关的鉴赏文。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诗歌鉴赏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文学素养。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展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结合了理论讲解、示范实践、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提供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同时,个别学生需适当引导和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能够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表达技巧概述2. 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达技巧。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的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诗歌鉴赏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结合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诗歌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登高》、《静夜思》等。
2. 分析重点:针对每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如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感悟。
七、诗歌鉴赏实践1. 实践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
〖失误及矫正〗
比较评价题型容易出错的现象有:在整体把握上顾此失彼,就其中一首诗大力评价;不注重题干中提示的比较角度;在表述上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要点不全。
这种题型回答时要注意: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其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最后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示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春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3分)
答案应该这样组织:
首先回答:
然后回答:
最后解释:
三综合表述型
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分析评价诗歌。
这是一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文。
〖示例〗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写诗也颇有特点。
试就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写一段12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分析及答案〗该题为全开放性的题目。
扣住内容(作者阐明的道理)和独特的构思两个角度来回答。
〖失误及矫正〗
综合表述题型常见的失误有:一是对诗歌的分析评价失之肤浅,或分析字句,或分析修辞,或简要概括内容等;二是分析时逻辑不明,表述时思路不清。
在作答时,往往把内容和形式绞在一起,时而内容,时而手法,时而形象,角度不一,逻辑不清,缺乏条理性。
加上语言表达不简洁,答案给人一种模糊感觉。
三是分析评价牵强附会。
在理解诗词内
容、情感、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时,或脱离诗词背景作无端的想象或无据的推理归纳。
回答时要注意:①题干中若无分析角度,则按“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什么表达效果”思路来回答。
②若有分析角度,按题目要求答。
这种题型答案开放,表达自由。
若要答案精简完美,必须注意表达的条理性、简明性。
你最好依照题目提问顺序一问一问地答,最好采用数字序号来答,最好按照先总说(或具体分析)后分说(总说)的思路来答。
同时还要注意用语准确,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