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厚的矿藏、丰富的水资源以及多样的动植物种类。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重要自然资源知识点。
1. 土地资源中国是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拥有世界第三大的土地面积。
土地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
农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是国家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基础。
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化发展、工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用地则保护和维护着中国丰富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风貌。
2. 矿产资源中国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各种类型的矿产资源。
其中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锌、铜、铅等。
中国的煤炭资源居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相当丰富。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水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资源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国家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也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4. 生物资源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拥有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域,例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
保护生物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地质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岩石、矿石、地下水、热能、地热资源等。
这些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建筑材料生产、能源开发等方面。
同时,中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基础。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来,共同建设美丽的中国。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5.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108张ppt)

发电、 取暖、 资源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国土 矿产 耕地面 河流年 森林面
资源 资源 积
径流量 积
总量居世 界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值占
世界人均 1/3 3/5 1/4 1/4 1/8
值的比值
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
(1)自然资源总量大。 (2)资源类型齐全。 (3)人均量较少。 (4)开发利用水平不高
③生活用水也注意尽量节约,减少浪费。
问题探究:
1.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2.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水 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中国地理 之
一、自然资源概述
1、自然资源的概念: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特征:
直接来自自然界;能被人类所利用.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
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分类(性质)
4.存在问题:
目前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 (1)水土流失严重,每年50亿吨以上,
世界之首。(滥砍滥伐) (2)土地荒漠化,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
(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 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不合理灌溉) (3)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4)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
5.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耕地主要分布在_东__部__季__风__区__(地理位置)的_湿__润__、__半__湿_(润干
湿地区)的平__原__、__盆__地__和__低__缓__丘(地陵形地类区型).北方以_旱__地___为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
中国地理 自然资源

1/5
4/5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 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河流径流量小,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 量大。
2、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 ⑴表现:
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 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⑵原因: 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石油、天然气
净出口国
净进口国
主要含油气区: 东部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包括陕、甘、宁和四川 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 海上含油气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塔中
北多南少
我国的主要油田
大庆 克拉玛依
塔中
辽河 华北
胜利
中原
风能
风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一项最有效 的能源技术,风能既可以化解温室效应带 来的气候危机,而且也可以解决并提供稳 定的能源供应。 据专家道: 地球上风能的蕴藏量是水 能的10倍,只要能够将地球上 1% 的风能 利用好,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 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⑵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①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平原土利用以地耕地为主。因为:地势低平耕地广阔;土壤深厚肥 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多位于东部季风区光热与水分 结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北方降水较少属于半湿润气候多为旱地, 南方降水较多属于湿润气候多为水田。 ②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 类型:耕地、林地、草地、 建筑用地、未利用地和裸 地,以及各类用地的后备 资源等几种类型。
八年级上册地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

八年级上册地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
1.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水资源量较少,且分布不均。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短缺。
2. 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等。
但其中,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且分布不均。
3. 矿产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但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应合理开采和利用。
4. 气候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气候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 生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
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海洋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污染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提到的自然资源,中国还拥有一些其他的资源,例如:7.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地带,其次是西南地区。
这些森林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还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8. 旅游资源:中国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这些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9. 能源资源:中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其他清洁能源。
10. 水产资源:中国的水产资源丰富,包括淡水和海水养殖以及海洋捕捞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土地面积以及多样的气候和地貌条件,赋予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载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一、能源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
其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1. 煤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也是主要的煤炭产出国之一。
煤炭资源广泛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能源,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能源供应作用。
2.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海沿岸地区。
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国家加大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同时也积极推动天然气的利用和替代。
3. 水力能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这使得水力能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长江、黄河等大大小小的河流以及许多湖泊都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了缓解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国也在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核电站的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为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矿产资源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其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煤炭、铜、铝、锌、黄金、稀土等。
1. 铁矿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产出国之一。
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河北、山西等省份。
2. 煤炭:前文已有提及,中国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不仅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 铜、铝、锌:这些有色金属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电力、交通、建筑等领域。
4. 黄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产出国之一,黄金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新疆等地。
高考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

高考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一、矿产资源分布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这些资源的分布也十分广泛。
以能源矿产为例,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铁矿石、铜、铝、锌、锡等,分布在全国各地。
在非金属矿产资源方面,石灰石、磷矿、盐矿等也遍布全国各地。
二、水资源分布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且资源分布不均衡。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是中国主要的水资源来源。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水量丰富,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则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但是,大部分水资源分布在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则处于水资源贫乏的状态。
这导致了中国南北地区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给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能源资源分布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在这些能源资源中,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分布广泛,尤以山西、河北等地煤炭储量较大。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地区。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
四、土地资源分布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耕地、森林、草原、沙漠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
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华南地区则以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出名。
此外,中国还有大面积的草原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而沙漠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克塔格沙漠等。
综上所述,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且多样化。
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既影响着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对人民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多样的地形,因此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拥有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等土地类型,这些土地资源是中国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其支流中。
然而,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也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森林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等地区。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2%,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工作。
能源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其中,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但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地理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分布。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等。
通过了解和认识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1. 矿产资源分布中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磷酸盐等。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东海、南海以及西南地区。
铁矿石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
铝矿石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等地。
磷酸盐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对中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水资源分布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主要河流流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水资源储量大,流经的地区主要涵盖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虽然水资源储量不及长江,但其流域是中国的农业重镇,对中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珠江和淮河等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3. 农业资源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袤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中国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
东北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中国的两个农业重镇,适宜种植大豆、稻谷、水果等农作物。
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农业资源分布较为有限,但仍然适宜种植茶叶、竹子等特色农作物。
4. 能源资源分布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也很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等。
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东海、南海等海域。
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适宜发展水电站。
太阳能资源分布较为均衡,适宜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
通过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各种自然资源上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益阳学业考)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记忆能力。
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不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2.(2013·齐齐哈尔学业考)内蒙古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草地的地区分布。
内蒙古高原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以草原为主,所以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3.(2013·红河学业考)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高原、山地
B.草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的平原地区
C.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南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
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即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水资源受我国降水、河湖分布的影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013·临沂学业考)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回答4、5题。
4.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有一处不应开垦为耕地,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 )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解析】4选B,5选B。
本题组主要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第4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图中乙处地形坡度大,开垦为耕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第5题,从画面看漫画的含义:人类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泥石流
等灾害发生;从漫画的深层内涵上来看,漫画要告诫人们: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会自毁家园;因此漫画的主题是自毁家园。
6.(2013·三明市梅列区学业考)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坡地植树造林
B.为增加经济收入,可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C.在陡坡上开垦荒地
D.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在荒坡地植树造林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占用农田搞经济开发区违反了我国土地基本国策;陡坡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超载放牧会破坏草地,导致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
(2013·青岛学业考)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7~9题。
7.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9.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南水北调
【解析】7选B,8选A,9选D。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各区域水资源分布的相关知识。
第7题,由图对比可知,南方区水资源总量最多。
第8题,由图对比可知,北方区耕地面积大,人口数量多,而水资源总量却很小,它们之间的匹配很不合理。
第9题,缓解三者之间匹配不合理的最有效措施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二、综合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约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淡水资源占世界的%,耕地资源占世界的%,人口约占全球的。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的矛盾尤为突出。
(3)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析】本题结合时事材料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直接读取数据。
第(2)题,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中可以看出,难以利用的土地占15.72%。
我国人口多且不断增加,耕地是有限的,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第(3)题,从“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由5亿人增加至16亿人,耕地由17亿亩减少至6亿亩,反映了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
第(4)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
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6 9 1/5
(2)多耕地(3)增长减少
(4)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