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合集下载

2.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剖析

2.1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剖析
第二章各 论 2.1 橄榄岩一苦橄岩类
于晓辉讲授
(防灾科技学院) yuxiaohui@
一、基本特征
– 在化学成分上 • SiO2含量低,一般<45%,是硅酸不饱和的岩石,习惯上称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 ; • MgO和FeO:很高; • A12O3:低; • Na2O和K2O:极少; – 在矿物成分上 • 矿物成分中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无长石或含量很少(< 10 %),所以,就矿物成分而论,超基性岩的绝大多数又可叫 做超镁铁岩(ultramafic rocks)。 • 超镁铁岩的色率都>70,故色深、相对密度大。 – 在分布上,超基性侵入岩体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小,约占岩 浆岩分布总面积的0.4%,喷出岩更为罕见。
• •
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Kimberite) 是一种含金 刚石的超镁铁岩,以产于南非 洲金伯利地区的含金刚 石的岩管内而得名。我国山东、辽宁地区均有产出, 都呈岩脉状和 岩筒(岩管)等浅成一超浅成岩体分布。 颜色呈暗绿色,绿色、灰色或黑色。山东产者以 其结 构可分为斑状金伯利岩和金伯利角砾岩两种。前者主 要由橄榄石斑晶组成,其次有金 云母和镁铝榴石。其 中的橄榄石全部都变成了蛇纹石,量可达50%左右。 基质为隐晶质,由 蛇纹石化橄榄石和细小的金云母、 磁铁矿和镁铬铁矿、磷灰石和钙钛矿组成。金伯利角 砾 岩则由金伯利岩浆胶结的各种尖棱角状角砾组成。 金伯利岩都有强烈的蛇纹石化和碳酸盐 化。南非洲和 北美阿巴拉契亚地区产的这类岩石都有这种现象。
二、结构构造
• 橄榄岩类中最常见的结构为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 结构和反应边结构。 • 自形粒状结构(panidimorphie granular texture)(图1--37) 其特点是 几乎全由自形粒状橄榄石彼此镶嵌在一起而成。 • 包含结构(poikilitietexture)(图1--38) 是在一个粗大的辉石或角闪 石主晶中,包裹了一些自形的或浑圆形的粒状橄榄石客晶。 • 海绵陨铁结构(sideronitic texture)(图1--39) 其特点是在早先析出 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充填着不规则的他形金属矿物晶粒。 · • 反应边结构 在橄榄石周围有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反应边(图1-12)。 • 橄榄岩类的构造大多为块状或斑杂状,也有流动构造、层状构 造。

超基性岩、基性岩

超基性岩、基性岩

6
金伯利岩/图片1
产于美国阿肯色洲的金伯利岩,此标本已强烈蚀变, 多边形及菱形颗粒为残余的橄榄石
(引自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根据莫少龙等,2000)
7
金伯利岩/图片2
产于山东蒙阴, 具角砾状构造 的金伯利岩
(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莫少龙等,2000)
31
(6) 辉长岩的种属划分
(a)按暗色/浅色矿物划分:
种属 1.暗色辉长岩 2.辉长岩 3.浅色辉长岩 4.斜长岩 铁镁 矿物 >65 35-65 10-35 <10 硅铝 矿物 <35
进一步增加过渡 为超镁铁岩 65-35 典型辉长岩 Py:Pl=58:42 90-65 >90
橄榄辉长岩 角闪辉长岩

16
碳酸岩的种属划分:
碳酸岩矿物>50%才称碳酸岩,进一步可根据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命名。
方 解 石
白 云 石
0
方 解 石 碳 酸 岩
10
白 云 方 解 碳 酸 岩
50
方 解 白 云 碳 酸 岩
90 100
白 云 碳 酸 岩
17
碳酸岩的产状:
中心型碳酸岩杂岩体:多数与超基性-碱性岩 共生,与霓霞岩、橄榄岩等形成环状杂岩体。 脉状碳酸岩体:多数出现在杂岩体内或围岩中, 也有单独呈脉状体与偏碱性的超基性岩脉共生。
矿物成分: 以霞石等似长石类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
19
侵入岩主要类型
岩石名称 霞石 碱性辉石 磷霞岩 90-70 10-30 霓霞岩 70-30 30-70 霞霓钠辉岩 钛铁霞辉岩 30-10 70-90 <10 >90

第07章超基性岩资料

第07章超基性岩资料
呈黑色,致密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为具熔 蚀结构的Ol及Py,基质则由辉石微晶及铁矿物构成。
以不含或极少斜长石与玄武岩相区别。
4.化学成分特征
各种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学成分见表Ⅶ-1,由于 矿物组合不同、后期蚀变程度和蚀变类型的差异, 造成化学成分也有较大波动。但其总的特点还是十 分清除,表现为:
SiO2、Al2O3、K2O、Na2O含量低。 FeO、Fe2O3、MgO含量高
3.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岩性特征
(2)主要种属 橄榄辉石岩:
介于橄榄岩与辉石岩之间。主要由辉石+橄榄石 组成,辉石60-90%,橄榄石<40%,粒状结构或 包橄结构。进一步据辉石种类不同分为:
橄榄斜方辉石岩
橄榄单斜辉石岩
橄榄二辉辉石岩
3.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岩性特征
(2)主要种属 辉石岩:
主要由辉石组成,辉石>90%,其次可含少量橄 榄石、角闪石、黑云母等。黑色,粒状结构,进一 步据辉石种类可分为:
斜方辉石岩
单斜辉石岩
二辉辉石岩(简称二辉岩)
也可按辉石种属命名:如古铜辉石岩,顽火辉 石岩、易剥辉石岩等。
3.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岩性特征
(2)主要种属
角闪辉石岩:由辉石+角闪石组成,辉石明显多
于角闪石。
角闪石岩:由>90%的Hb和少量橄榄石、辉石及
别)。
斜长石组成(注意与“角闪岩”的区
浅成超基性岩——苦橄玢岩:
镁质超基性岩,m/f=6.5-14,与铬铁矿有关 铁质超基性岩,m/f =2-6.5,与硫化铜镍矿有关 富铁质超基性岩,m/f <2,其中:
m/f=0.5-2,无矿 m/f < 0.5,与钒钛磁铁矿有关
5.次生变化及原岩恢复
l常见次生变化类型:

岩浆岩分类

岩浆岩分类

(一)一般特征
1.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
含量极少(〈1%),CaO和Al2O3含量也很 少,富含FeO,MgO。 2.矿物成分:主要为橄榄石、辉石和角闪石, 一般不含长石或很少 (二)主要类型 :(侵入岩 、喷出岩 ) 1.侵入岩类代表性岩石为:橄榄岩类、辉石岩 类、角闪岩类、黑云母岩类。

四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一)一般特征 化学成分:SiO2含量53-66%,K2O和Na2O含量可达8-12%, CaO和Fe2O3,FeO,MgO的含量比闪长岩低。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为钾长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和 辉石,不含石英或很少。 (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侵入岩的常见类型有正长岩、石英正长岩、二长岩、碱性正 长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 (三)喷出岩的主要类型 喷出岩中常见的类型有粗面岩、碱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 角斑岩。
Na2O含量极少(〈1%),CaO含量可达 10%,Al2O3含量可达15%,FeO,MgO含量 比超基性岩低。 2.矿物成分:主要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橄 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一般不含石英或很 少
二 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
(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1.基性岩类的主要侵入岩是:暗色辉长岩、
一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金伯利岩是一种少见的不含长石的偏碱性超
基性浅成-超浅成岩,常见的原生矿物有橄 榄石镁铝榴石金云母铬铁矿等 1)橄榄岩类:橄榄岩、纯橄榄岩根据橄榄岩 中辉石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又可分为斜方辉橄 揽岩、单斜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与橄榄 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铁矿、铜镍矿、钒钛磁铁 矿和铂矿等
六 脉岩类
(一)一般特征

岩浆岩岩石学——超基性岩类

岩浆岩岩石学——超基性岩类

第六章超基性岩类超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SiO2含量为依据命名的,后者是以富铁镁矿物而命名的,绝大多数超镁铁质岩都是超基性岩。

但某些超镁铁质岩如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其SiO2应属基性岩的范畴,但它们几乎不含长石,且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一般放入超基性岩类中介绍。

一、超基性侵入岩类其主要代表有橄榄岩、辉岩等。

本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很低(<45%),贫K2O和Na2O,而富含FeO和MgO,故又称超铁镁质岩。

岩石中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主要是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是角闪石,黑云母则很少出现,不含或很少含斜长石(0~10%)。

常见的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和尖晶石等。

岩石颜色深,色率大于75%,比重大,常呈块状构造。

超基性侵入岩在地表出露有限,按出露面积计约占整个岩浆岩的0.4%。

按其主要矿物含量可分为: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和角闪岩。

(一)常见岩石类型1.纯橄榄岩岩石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岩石一般呈深绿、黄绿、褐绿色,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2.橄榄岩是本类岩石中最常见者,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当这些副矿物含量增高而达到工业开采价值时,则岩体即可作为矿石开采。

橄榄岩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

所谓包含结构就是辉石晶体中包含有许多小的橄榄石颗粒。

一般肉眼难于分辨,只有当辉石颗粒粗大而岩石又很新鲜时,在辉石闪闪发亮的解理面上可以清楚地见到镶嵌许多小橄榄石颗粒。

至于海绵陨铁结构则是在橄榄石或辉石颗粒的间隙中充填着磁铁矿等金属矿物。

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叫角闪橄榄岩。

05-2.1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05-2.1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超基性岩基本特征
颜 色 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 矿物成分 副矿物 次生矿物 绿黑色-黑色,暗色岩 橄榄石和辉石为主,角闪石少量 黑云母、斜长石 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尖晶石、石榴 石、磷灰石、自然铂 蛇纹石、纤维角闪石、绿泥石、滑石、菱 镁矿等为主,少量方解石
镜 侵入岩:全晶质自形等粒粒状结构,井下 具有包含结构和反应边结构, 以及海绵陨 铁结构
第二章各 论 2.1 橄榄岩一苦橄岩类
于晓辉讲授
(防灾科技学院) yuxiaohui@
一、基本特征
– 在化学成分上 • SiO2含量低,一般<45%,是硅酸不饱和的岩石,习惯上称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 ; • MgO和FeO:很高; • A12O3:低; • Na2O和K2O:极少; – 在矿物成分上 • 矿物成分中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无长石或含量很少(< 10 %),所以,就矿物成分而论,超基性岩的绝大多数又可叫 做超镁铁岩(ultramafic rocks)。 • 超镁铁岩的色率都>70,故色深、相对密度大。 – 在分布上,超基性侵入岩体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小,约占岩 浆岩分布总面积的0.4%,喷出岩更为罕见。
结 构 分
构构造 超基性侵入岩体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小, 约占岩浆岩分布总面积的 0.4%,喷出岩 更为罕见。分布在深大断裂中。
(一)侵入岩——橄榄岩类 一、矿物成分及其特征
• 超镁铁岩的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 偶见斜长石;副矿物常见为尖晶石,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磁黄 铁矿、磷灰石等。 • 橄榄石多为镁橄榄石或贵橄榄石。常呈自形粒状,有时则呈浑圆的 熔蚀状。易被蛇纹石、滑石、纤闪石、绿泥石、碳酸盐等矿物交代。 被蛇纹石交代时,可见尘状磁铁矿沿橄榄石裂纹或边缘分布。 • 辉石为富镁的斜方辉石(主要是古铜辉石、顽火辉石,紫苏辉石较 少)和单斜辉石 (透辉石、普通辉石)。 • 角闪石一般为原生的褐色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是浅褐色的富镁金云 母。 •

岩石学三大岩代表性岩石

岩石学三大岩代表性岩石

岩石学代表性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类:侵入岩:纯橄榄岩:颜色: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橄榄岩:结构: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

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辉石岩: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角闪石岩: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

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喷出岩:苦橄岩: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

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金伯利岩:颜色: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结构构造: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

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蛇绿岩: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时,洋壳下的上地幔随洋壳物质一起俯冲、拼贴到大陆边缘的构造岩片,因此常与岩壳物质相共生,总称为蛇绿岩或蛇绿岩套。

岩浆岩岩石学试题

岩浆岩岩石学试题

绪论1.岩石是天然产岀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2.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岀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3.结晶岩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组成,它们又称为结晶岩。

4.岩石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岀的岩石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5.岩浆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活动,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1、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炙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

2、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3、岩浆作用: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在其挥发分及地质应力的作用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又不断地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的总体为岩浆作用。

4、熔岩;指火山宁静溢流岀来的熔岩流,经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5、火山碎屑岩:指火山强烈爆发岀来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岩石。

二、填空1、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岩浆的成分,岩浆的温度,岩浆的粘度。

3、喷岀岩可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1、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2、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2、熔透式喷发是指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

4、裂隙式喷发指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岀地表。

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

5、中心式喷发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6、熔岩流是指线形流动、分布的熔岩,其形状决定于地形7、火山口指火山堆顶部中心常见圆形的漏斗状、盆状凹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橄玢岩 (picrite porphyrite)
辉长岩??
橄榄岩 (peridotite)
苦橄玢岩 (picrite porphyrite)
橄榄岩
苦橄玢岩 (picrite porphyrite)
第二章各 论 2.1 橄榄岩一苦橄岩类
邵龙义 讲授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 北京 100083) Sh分上 • SiO2含量低,一般<45%,是硅酸不饱和的岩石,习惯上称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 ; • MgO和FeO:很高; • A12O3:低; • Na2O和K2O:极少; – 在矿物成分上 • 矿物成分中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无长石或含量很少(< 10 %),所以,就矿物成分而论,超基性岩的绝大多数又可叫 做超镁铁岩(ultramafic rocks)。 • 超镁铁岩的色率都>70,故色深、相对密度大。 – 在分布上,超基性侵入岩体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小,约占岩 浆岩分布总面积的0.4%,喷出岩更为罕见。
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Kimberite)
金伯利岩是一种含金刚石的超镁铁岩,以产于南非 洲金伯利地区 的含金刚石的岩管内而得名。我国山东、辽宁地区均有产出, 都呈岩脉状和 岩筒(岩管)等浅成一超浅成岩体分布。 颜色呈暗绿色,绿色、灰色或黑色。
山东产者以 其结构可分为斑状金伯利岩和金伯利角砾岩两种。前 者主要由橄榄石斑晶组成,其次有金 云母和镁铝榴石。其中的 橄榄石全部都变成了蛇纹石,量可达50%左右。基质为隐晶质, 由 蛇纹石化橄榄石和细小的金云母、磁铁矿和镁铬铁矿、磷灰 石和钙钛矿组成。金伯利角砾 岩则由金伯利岩浆胶结的各种尖 棱角状角砾组成。 金伯利岩都有强烈的蛇纹石化和碳酸盐 化。南非洲和北美阿巴拉 契亚地区产的这类岩石都有这种现象。
结 构 分
构 造 布
块状构造,少数斑杂构造及条带状构造 超基性侵入岩体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很小, 约占岩浆岩分布总面积的 0.4%,喷出岩 更为罕见。分布在深大断裂中。
(一)侵入岩——橄榄岩类 一、矿物成分及其特征
超镁铁岩的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 黑云母,偶见斜长石;副矿物常见为尖晶石,磁铁矿、铬 铁矿、钛铁矿、磁黄铁矿、磷灰石等。
三、种属划分及其特征
• 超镁铁岩类岩石主要根据橄榄石、辉石、角闪 石的含量进行划分。 •
• 纯橄榄岩(dunite) 几乎全由橄榄石组成,可有少量辉石、铬尖晶石、铬铁 矿、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等。陕西商南松树沟有产. • 橄榄岩(peridotite)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其中橄榄石含量40一90%。 可依辉石种届及其含量进一步细分为方辉橄榄岩 (harzburgite),单辉橄榄 岩(clinopyroxene peridotite)和二辉橄榄岩(1herzolite)(图1— 42)。单斜橄榄 岩的辉石如为异剥石,可称异剥橄榄岩。 • 辉石岩(pyroxenite) 主要由辉石(> 90%)组成,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常
二、结构构造
• 橄榄岩类中最常见的结构为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海 绵陨铁结构和反应边结构。 • 自形粒状结构(panidimorphie granular texture)(图1--37) 其特点是几乎全由自形粒状橄榄石彼此镶嵌在一起而成。 • 包含结构(poikilitietexture)(图1--38) 是在一个粗大的辉 石或角闪石主晶中,包裹了一些自形的或浑圆形的粒状橄 榄石客晶。 • 海绵陨铁结构(sideronitic texture)(图1--39) 其特点是在 早先析出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充填着不规则的他形金属矿 物晶粒。 · • 反应边结构 在橄榄石周围有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反应 边(图1--12)。 • 橄榄岩类的构造大多为块状或斑杂状,也有流动构造、 层状构造。

橄榄石多为镁橄榄石或贵橄榄石。常呈自形粒状,有时 则呈浑圆的熔蚀状。易被蛇纹石、滑石、纤闪石、绿泥石、 碳酸盐等矿物交代。被蛇纹石交代时,可见尘状磁铁矿沿 橄榄石裂纹或边缘分布。
辉石为富镁的斜方辉石(主要是古铜辉石、顽火辉石, 紫苏辉石较少)和单斜辉石 (透辉石、普通辉石)。


角闪石一般为原生的褐色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是浅褐色 的富镁金云母。
超基性岩基本特征
颜 色 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 矿物成分 副矿物 次生矿物 绿黑色-黑色,暗色岩 橄榄石和辉石为主,角闪石少量 黑云母、斜长石 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尖晶石、石榴 石、磷灰石、自然铂 蛇纹石、纤维角闪石、绿泥石、滑石、菱 镁矿等为主,少量方解石
镜 侵入岩:全晶质自形等粒粒状结构,井下 具有包含结构和反应边结构, 以及海绵陨 铁结构
为他形粗粒粒状结构。可按辉石种属细分为斜方辉石岩、单斜辉石岩、二
辉辉石岩(图1—39). • • • 角闪石岩(hornblendite) 是由普通角闪石含量>90%和少量橄榄石、辉石
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
上述各类间可有一些过渡种属的岩石,例如橄榄岩和辉石岩之间为橄榄 辉石岩,角闪石岩和橄榄岩之间为角闪橄榄岩(图1—43)。四川攀枝花有产。 苦橄玢岩(picrite porphyrite) 为浅成的超镁铁岩。色黑,致密,具斑状结 构,斑晶为橄榄石和辉石,基质为细小的辉石、铁矿物等。多呈脉状产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