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汉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创设和优化-以越南太原大学中文系为例
试论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2)

试论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2)
试论目的语环境优势在对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5 小结
总之,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及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途径提高汉语水平,而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使然,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留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任务式教学融入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
掌握不同水平的留学生所热衷的语料,分国别、性别等归类整理,为不同目的和不同需求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努力引导并鼓励留学生自觉融入真实的汉语环境,充分利用课外丰富的汉语资源。
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言,有突破,就需要眼界更开阔些,知识面更广些,基础更牢些,实践能力更强些。
”②因此,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入做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来华留学生就要努力将自己融入汉语环境,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汉语。
【参考文献】
[1]仇鑫奕.目的语环境优势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2.
[2]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M].3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7.。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把握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语言环境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对词语的把握。
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环境。
它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以及讲话者、听者、读者和写作者之间的互动。
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语言输入,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并在语境中轻松学习词汇和语法。
此外,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到舒适和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创设语言环境的建议为了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提供语言输入提供适量的语言输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语言输入可以来自于课本、课外读物、媒体报道等多个渠道。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多看,增加他们的语言输入量。
2.创造积极的氛围一个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放松、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被重视。
3.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短语、歌曲和电影等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注重语言输出语言输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语言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布置适当的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让学生实践语言输出。
结论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积极创造积极的氛围,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试论高校普通话语言环境的营造

试论高校普通话语言环境的营造王慧香内蒙古医科大学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汉语是我国的基本语言,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学生存在使用方言的现象,高校没有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缺乏对普通话的推广与使用。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障碍,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
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就业的利器,能说合格的普通话是其必备的一项语言素质,因此,各个高校应该推广普及普通话,努力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从而提高高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高校普通话;营造语言环境;策略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地域的差异、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导致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出现“开口不能说,握笔不能写”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高校要重视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氛围,创建和谐的校园语言环境,提高全校师生的普通话语言能力。
本文基于对高校普通话的现状研究,对高校使用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一简要概述。
一、高校普通话使用现状(一)学生来源广,地域差距大,方言严重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域问题也存在自己的方言。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语言表达上有明显的民族倾向或地域倾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同,语言表达各异,在语法、语义、词汇等方面都有地方特点。
例如有些学生的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有些学生讲粤语、闽南语等,无法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有的学生来自农村,生活和学习环境缺少普通话氛围,地方方言严重,在大学不能较好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的意义与做法浅谈

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的意义与做法浅谈
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所处的语言使用场景和语言交际情境,为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有以下几个意义:
首先,创设语言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融入到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增强学习者语言实践的能力。
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能够了
解和掌握语言的使用方式、表达方式、语境模式等,使学习更加自然、真实和深入。
其次,创设语言环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和交流能力。
通过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在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习者可以
加强语言输出和交流能力,发挥自己的语言潜能,从而更好的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表达需求。
最后,创设语言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文
化背景和语言结构,推进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在语言环境的推动下,学习者可以更好的领悟文化差异,理解语言的成分和特性,体验语
言交际的奥妙之处。
在创设语言环境时,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创造积极向上的语言氛围和氛围气氛,营造学习者对语言学
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现实情境和模拟环境的切换,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创造
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从而更好的巩固知识和技巧。
3.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其他辅助方式来丰富语言环境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灵感。
4.加强师生间语言沟通的环节,设置互动环节和角色扮演等促
进互动和交流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设置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学习者能够自主选择语言目标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的教学策略研究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在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在多语种环境下,学生的语言背景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已经掌握了其他语言,有的则可能完全陌生于中文。
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背景。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配合口头教学和书面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在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交流。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演讲、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语言交流活动,如参加中文演讲比赛、加入中文学习俱乐部等,以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技能。
在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跨文化交际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中文的语言和文化,还需要了解中国的习俗、传统和价值观。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文化知识、组织观影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策略外,在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辅导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个性化辅导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多语种环境下的中文教育需求。
语言环境的创造与改善

语言环境的创造与改善语言环境是指人们在交流和沟通中所处的语言背景和语言氛围。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个人的语言能力提升和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语言环境的创造与改善进行探讨。
一、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个人的语言发展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优质的语言环境中,个体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输入、结识到具有高水平语言运用能力的伙伴、习得正确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环境既有益于促进个体的语言理解与表达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互动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积极倡导神秘语言:神秘语言是一种语境下的专用语言,有助于增加学习者对语言的兴趣。
可以组织神秘语言游戏或者编写一些谜题,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提供多样的语言输入: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是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的关键。
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资料、语言视频、外语歌曲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营造积极正面的语言氛围:创造积极正面的语言氛围对于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方式对待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同时避免过度批评和负面评价,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
4. 倡导多元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能够不断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拓宽视野和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三、改善语言环境除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语言环境:1. 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对于语言环境的改善来说,一种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个人在交流中要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模糊不清或者冗长罗嗦的表达方式,以使沟通更有效。
2. 注重语调和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也是改善语言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专业人士或者参加语音语调训练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语音语调水平。
创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的可行性策略

创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的可行性策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为了满足这个不断增长的需求,建立一个良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行性策略来创建这样一个环境:1. 建立专门的汉语语言学院或学校。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汉语教育,建立专门的学校或学院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汉语课程,覆盖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级别。
同时, 这些学校也能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教授汉语。
2. 培训和招募优秀的汉语教师。
优秀的汉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语言水平并增强他们的汉语技能。
因此,招募和培训优秀的汉语教师对于创建良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至关重要。
3. 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
一个理想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
其中包括汉语教材、多媒体设备、语言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
4. 促进丰富的文化交流。
为学生提供实践汉语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
为此,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中国春节、中秋节庆祝活动、汉语文化展览、中国电影节等等。
5. 建立汉语学习社区。
汉语学习社区是指一组学生和教师形成的小型组,学生可以在此共同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汉语技能。
这些社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他们在汉语方面的进步。
6. 制定系统的汉语测试方案。
汉语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汉语水平。
设计并实施一个系统的汉语测试方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评估,并鼓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汉语。
总之,在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时,需要启动一系列策略来确保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受益。
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培训优秀的汉语教师、促进文化交流等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和策略。
关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导读:中国与越南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越南人对汉语的学习也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在中小学阶段,华文教育在越南蓬勃开展,同时越南高校也在越中关系正常化之后就开始了正常化的汉语教学,为中越交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以上提到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大学中文系成了热门系,中文专业成了热门专业,于是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很快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一、汉语热的背景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开展,世界各国对通晓汉语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增加。
汉语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开展,各个国家都把中国作为潜力很大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失去了中国市场,将意味着丢掉了很大的开展空间。
所以说国外汉语热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的快速开展,没有人愿意错过中国时机。
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外贸行业,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
[1]第二、,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化撩开了以往神秘的面纱,走到各国友人的面前,汉学也因此成为显学。
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了解到中国的语言。
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和书籍了解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和庄子等;了解到中国的李连杰;了解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开展。
免费论文参考网。
这些都刺激每一个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学习汉语。
[2]这更多的来自一种个人的、民间的行为。
第三、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民众更想直接了解当代中国。
以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迅猛开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给汉语的学习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对于世界人民对汉语学习的一种需求,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中国政府也在有意识地推广这一汉语热潮,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开花的孔子学院就是专门向外国人推广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1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Nhomakorabea摘
要
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虽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环境是外部条件但是它 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学习者具备了怎么样的语言环境,他 就能够得到怎么样的学习效果。近年来,语言环境对汉语教学的作用及影响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语言环境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 重要的课题。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语言学习的环境因素,才能给学习者创造接近最 佳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采用理论研究、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汉语教学语言环境的创设和 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方法,试探归纳语言环境的概念 及分类、语言环境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对汉语教学的作用。 其次,本研究选取了两组学习汉语的学习者作为对象,以他们的学习环境作 为主要的区分依据,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语言环境给他们学习效果带来的正面和负 面影响及他们所利用语言环境来学习汉语的办法。然后通过总结分析,结合探讨 理论依据提出理想汉语学习环境因素。另一方面,进行以对汉语教学中构建语言 环境的设想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对象为在越南太原大学的汉语教师;总结分析调 查结果,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汉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问题提出 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通过研究调查,本文希望能找到汉语教学的最佳语言环境,提出一些创造汉 语教学的语言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汉语教学,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创设,优化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inguistics
By NGUYEN NGOC LUU LY Supervised by Yan Xiaorong Major: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2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环境构建的理论依据 ......................................................... 3
2.1 语言学习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3 2.2 语言学习环境对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 4 2.2.1 语言学习环境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4 2.2.2 创设和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必要性............................................. 5 2.3 创设和优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 ........................................................... 6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environment; language learning
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I 1 绪 论 ......................................................................................................................................... 1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Language learning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although environment is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and its importance to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Whatever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learners are in, they are to get results accordingly. In recent years,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on Chinese language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nly through a deeper study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factors, shall we provide learners the best language environment, help them enhance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pplies theoretical research, questionnaire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to research the cre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Firstly,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and influ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ly, the author selects two groups of Chinese learners as study objects and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the main basis for the distinc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readers may underst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that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bring about and the way how learners study Chinese. The research is to find the bes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some effective way 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3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环境构建的实践探索 ......................................................... 7
3.1 调查目标 ............................................................................................................................... 7 3.2 调查对象 ............................................................................................................................... 7 3.3 调查内容 ............................................................................................................................... 7 3.3 调查结果 ............................................................................................................................... 8 3.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8 3.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8 3.3.3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