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期末测试试卷 (1)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不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的是()。
A.无籽西瓜B.瘦肉型猪C.新型草莓D.三叶草长成四叶草2.下面哪个因素对我们的相貌特征影响最大()。
A.穿着打扮B.父母遗传C.生活环境D.饮食习惯3.同学们在给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桃树、梨树分为一类,把海带、铁线蕨、葫芦藓、泥炭藓分为一类,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按是否开花分类B.按种子的形态结构分类C.按水生还是陆生分类4.有三个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瓶子,但装的水量不同,()会最稳定地立着。
A.装满水的瓶子B.装一半水的瓶子C.空瓶子5.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A.墙B.楼房C.单元D.房间6.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A.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油B.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C.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D.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一光年就是()所走的距离,大约是9.5万亿千米。
2.科学家按动物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动物和()动物。
3.四边形框架具有不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提高稳定性。
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根斜杆。
4.()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它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5.()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经常应用于大型框架结构中。
6.科学家按植物是否开花,把植物分成不开花植物和()两大类,不开花植物包括()、()、苔藓类。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没有变化。
()2.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3.蝙蝠会飞,所以在分类时我们把它归为鸟类。
()4.在水中游泳或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鱼类。
()5.豆子和沙混合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
( )6.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土星,离太阳最近的金星。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左边化石的种类与它的实例用线段连起来。
琥珀昆虫化石实体化石三叶虫化石特殊化石鱼化石模铸化石尖齿特尔马叶化石遗迹化石苔藓化石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哈雷彗星上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一个小朋友10岁时曾看到哈雷彗星,当他第二次看它时是多少岁?2.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3.请你说说日食是怎样发生的?4.六(1)中队搞军事通讯游戏。
统编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组卷四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订…………………………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从( )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2.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它的优点( )。
3.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 )。
4.没有( ),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没有( ),生物世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5.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 )和人们的( )相适应。
6.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7.北斗七星位于( )星座,为我们指示方向的北极星位于( )星座。
8.太阳系中最亮、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9.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变化产生的( )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10.我们身体的生长需要( )和( ),这些物质主要来自食物。
二、判断题(20分)1.上大下小的物体比较稳定。
( )2.只要用三角形来建高塔,建多高都不容易倒。
( )3.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 )4.地球上生物很多,灭绝几种没关系。
( )5.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6.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只有地球有卫星,其他行星都没有。
( )7.海王星由于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被降级为矮行星。
( ) 8.一年四季,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 ) 9.酵母可以用于制作蛋糕馒头等面食。
( ) 10.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 ) 三、选择题(把相应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4分) 1.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塔台承重部分的是( )。
A 、钢管B 、铝管C 、塑料管2.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搭建塔台时,三角形结构越多越稳定B 、测塔高时,读数应该平视C 、搭建塔台时,底部大且重不容易倒塌D 、塔台底部重量,不影响抗震能力3.对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与生锈无关。
A.铁受潮B.铁被煅烧C.瓷盘少了一块2.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A.玉米B.花菜C.萝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月的农历初一都会发生日食B.日食分为日全食和日偏食两种C.发生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4.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变化中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是()。
A.铁钉生锈B.在淀粉上滴碘酒C.火柴燃烧D.食盐溶解在水中5.下面不属于工程的是()。
A.建设港珠澳大桥B.造一艘船C.完成一课作业6.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结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人类已经拥有了()、()、()等探索宇宙的先进工具。
2.太阳系中唯一自己会发光的恒星是();太阳系还包括八大行星,在这些行星中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是()、()。
3.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更容易弯曲和断裂。
4.生物体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5.如图所示,苹果形状大致都是一样的,属于生物的()现象,细看他们又有区别属于生物的()现象。
6.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常和太阳同时出没,有非常稀薄的大气。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中国国家大剧院建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更美观。
()2.鲸属于鱼类,蝙蝠属于鸟类。
()3.同一材料的纸梁,把它的宽度增加一倍与把它的厚度增加一倍,两种做法梁的材料总量是相同的,但是厚度增加一倍却使梁的抗弯曲能力提高更显著。
()4.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5.四边形框架比三角形框架稳定性好。
()6.底部越大越轻的物体,越不容易倒。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荣誉或成就用线连接起来。
“杂交水稻”之父张衡“遗传学”之父袁隆平《物种起源》瓦特发明了地动仪孟德尔发明了蒸汽机达尔文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为了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2.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举例说说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至少三个)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哪两类?5.画出日食的形成示意图。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哪种物体最不容易倒()A.上大、重,下小、轻B.上大、轻,下小、重C.上小、轻,下大、重D.上小、重,下大、轻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第三的是()A.金星B.地球C.水星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变成液体的糖B.先变成液体的糖,最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4.下列产生新物质变化的是()。
A.蜡烛融化B.馒头发霉C.铁水变钢锭5.关于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遗传现象B.杂交水稻利用了遗传现象,保留水稻的优良基因C.所有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的食物几乎全部取自于各类生物B.许多动植物都可以作为药材入药C.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2.像高压线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它的优点是()。
3.红砖主要由()烧结制作而成。
4.()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其赤道的巨大光环。
光环主要是由一些冰、尘埃和石块混合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
5.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颗以上。
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和()。
6.具有脊椎的动物叫(),没有脊椎的动物叫()。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点成一线时发生的。
()2.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片草原等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3.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的脚印不属于化石。
()4.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5.天文望远镜可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6.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9分)1.将下列科学家与他的成就连起来。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考试试题 教科版(含答案)六套

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多的物理变化才 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3、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 ) 5、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 ) 6、石头、水、空气是物质,声音、光、电不是物质。( ) 7、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北极星。 ()
一、1、细胞,罗伯特·胡克。 2、凸透镜,厚,薄。3、晶体,石英,
云母,长石。4、只改变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不产生新物质;
产生了新物质,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5、
气体,二氧化碳。6、物理变化。7、红褐,铜。8、卫星,自西向东。
9、不发光,不透明,太阳。10、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
有害垃圾。11、沉淀,过滤。
二、1,√2.×3.√4.√5.×6.×7.、8.×9.√10.√
三、1,.A2.B3.B4.B5.B 6.A7.C8.BD9.B10.A
四、1、清水
下雨
喷水
土层
细石子、沙子
地下水
浸过墨水的纸巾
填埋的垃圾
2、水结冰,水蒸发
在米饭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
铁生锈
混合沙和豆子
化学变化
易拉罐压扁
水结冰,水蒸发
在米饭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
铁生锈
混合沙和豆子
化学变化
易拉罐压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五、问题城堡(20 分)
1、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5 分)
(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
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溶液颜色变深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附着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A.横杆B.斜杆C.竖杆3.关于星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亮度看起来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的远近也差不多B.同一个星座中的其它星星,会围绕着主星不停地运动C.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星星,实际上彼此之间毫无联系4.()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5.博物馆存放的一把古代铁犁生锈了。
下列处理方法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把它完全浸没在盐水里B.在它表面包一层塑料薄膜C.在它表面涂一层食用油D.把它放到干燥透明的展柜里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第三的是()A.金星B.地球C.水星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2.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引起的。
A.自然灾害B.人类活动C.水自身变化3.在四边形框架上加一根斜杆可以()其稳定性,这是因为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
4.要想使高塔更稳定,就要做到上轻下重、()。
5.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6.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世界的《》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成圆顶形,这样既坚固又增加内部空间。
()2.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3.月季、肾蕨都属于开花的植物。
()4.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地搅拌豆子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 )5.铁锈虽然不能导电,但可以被磁铁吸引。
( )6.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各生物与其进化的原因连线。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1

5. 二氧化碳 6. 物理 变化 7.200 8. 微生物 三、判 断题 (共 8 小题 ,每小 题 2 分, 计 16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四、 综合题 (3 小题 ,共 20 分)
1. (6 分)
培根
首次 发现细 胞并命名
列文虎克
设计并 制造出能增 进视 力的眼 镜
罗 伯特·胡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 显微 镜
2. (6 分)
( 1)眼睛 报纸
6/7
( 2) 报纸 ( 3)凸透 镜 公安人 员观 察现场 找到的指 纹和 纤维 等;精密 仪 器修理工 观察 小型的零件; 农业 科技人 员观 察植物的花或 种子;等等(2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 合理即可) 3.. (每 填对 1 个 1 分,共 8 分)
4. 在实验 中,观察到“没有明 显变 化”没有观 察到“明显变 化”的现象重要。( ) 5.
水分是使 铁 容易生 锈的唯一原因。 ( )
6. 两个 凸透 镜组 合起 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 数增大。( )
7. 微生物 对 人类只有好 处没 有坏 处。( )
8. 物质变 化 与人类 的生 产 生活有着密切的 联系,人 类可以利用物 质的变化解 决生
(1) 放大 镜的第一 种 使用方法: 让眼睛和 报纸 之间的距离不 变 ,手持放大 镜 在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 间来 回移 动,直至 报纸 上的字大而 清 晰。
4/7
(2) 放大 镜的第二 种 使用方法:把放大 镜移至眼前,移 动____________,直至 报 纸 上的字大而 清晰。 ( 3)放大 镜 也叫做 ____________( 填“凸透镜 ”或“凹面镜”),小明的爷爷 之所 以能借助放大 镜将报纸 上的字看 清楚,主要是因 为放大 镜能将 物体的 图像放大。 你还 知道生活中 哪 些工作 经常要用到放大 镜吗 ? 请写 出 2 个具体的例子 来。 3. ( 8 分)生活中,我 们经 常看到一些 铁制品生 锈 ,观察比 较铁 和铁锈 ,把它们 的特点 填在下表中。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的发明和创造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石器B.粮食酿酒C.使用火药3.星空随着地球四季变化而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却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天狼星B.北斗星C.北极星4.输电线路上的铁塔是框架结构,它的一个重要优点是()。
A.抗风能力强B.观赏性好C.导电性好5.下列常见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小麦B.水稻C.杨树6.有三个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瓶子,但装的水量不同,()会最稳定地立着。
A.装满水的瓶子B.装一半水的瓶子C.空瓶子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通过实验,增加横梁的()和()都可以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但增加()比增加()更有效。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横梁一般都是()放的。
2.要想使高塔更稳定,就要做到上轻下重、()。
3.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当三脚架顶端受重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压力,下面水平杆受()力;当两边斜杆受力时,下面水平杆又受()力。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谚语说明生物具有()现象。
5.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镂空结构等。
6.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星; 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星。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北斗七星勺柄两星延长线5倍距离就是北极星。
()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3.铁架桥属于框架结构。
()4.在长方形框架的对角加斜杆可以使长方形更牢固不宜变形。
()5.苔藓类植物属于不开花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长方形的框架比三角形的框架更稳定。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人们观察到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生锈。
怎样做实验研究铁生锈与潮湿有无关系?2.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出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吗?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的?3.4.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防锈的方法?5.什么是化石?化石有何意义?六.综合题(共2题,共12分)1.指出下列每组生物中,哪一种生物跟其余两种不属于同种生物类别,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期末测试试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0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3.蚜虫的天敌是。
4.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
5.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6.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小世界。
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上。
8.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9.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
10. 和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
A. B. C. D.
3.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
A.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
B.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
C.法国物理家埃尔·拉法兰
4.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A.回收标志
B.交通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5.1969年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
B.“月球”号
C.“神舟”六号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7.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环食 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
8.下列垃圾中不可以自然分解的是…………………………………………()
A.杂草和菜叶
B.蛋壳和纸屑
C.电池.空罐头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3.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
5.水星是自转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 )
6.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
………………………………………()
7.金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
8.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
9.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10.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6。
…………………………………………()
四、连线题(20分)
1.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10分)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月球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举着皮球的同学逆时针走动一圈被阳光照亮的月球
小圆里的几个同学太阳
黑
板
月球的亮面朝着太阳
2.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10分)
镊子盛放剩余洋葱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染色
载玻片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夹取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