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中速率自适应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技术研究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技术研究
析它们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下 的性能, 研究如何获取 和优化这些 P R门限值 【 E 引。 本文 提 出 的链路 自适 应 算 法 也是 基 于 P R E 的, 但不同的是 , 本方案 中采取的是可变的 P R门 E 限值 。
来的。它根据信道质量状况的变化, 自适应的调整
物理层 模式 , 以达 到尽 可 能大 的 网络 吞 吐量 , 并且
收到本 文时间 :05年 7月 4日 20
2 算 法描 述
链路 自适应算法就是研究如何采用一种 自适
应 的调制技术 , 根据 当前的信道质量来调整物理层
模式 , 满足服务 的 Q S需求。其 主要存在两个 问 O 题 :1如何根据 已知 的参数 ( () 本算法 中是 P R 来 E) 估计 当前 的信道质量 ;2 确定对物理层模式调整 ()
tnm so ,t a ba eh hr h uhu adsv esetm r ole Mo oe,h cnl yicaat sca s a ar r s i i iC otnt i e tr gpt aet c u e 1 . r vr tet ho g hrc rt s m lj e a s n n i h g o n h p r s. 1  ̄ e e o s e i li i
误差 , 这可能导致物理层模式的误 判 , 而引起吞吐 量 的损失。因此 , 后来又有很 多从另一个侧 面 P R E
来估计当前信道质量 , 根据 当前 P R值与 P R门 E E
限值的比较来确定物理层 的模式。不过前人大 多 采 用 固定 门 限值 的方案 , 即对 于所 有可 能 的物 理层
最大限度的节约系统资源 。 在链路 自 适应方面 , 前人 已经做出了大量 的有

第12章 链路自适应技术

第12章 链路自适应技术
11
BUPT Information Theory & Technology Education & Research Center
BUPT Information Theory & Technology Education & Research Center
在IS-95中由于上行(反向)采用的是异步码分体制,其性能比 同步码分的差,所以在功控要求方面要高一点;上行(反向) 功率控制方案由初控、精控与外环控制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 (1)初控:由移动台完成开环入网功率控制以实现初控功能; • (2)精控:由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闭环功率 修正的精控功能,采用精控是由于IS-95是CDMA/FDD体制, 其上、下行频段相差45MHz,远远大于800MHz频段上的相 干带宽200kHz,因此上,下行链路衰落是不相关的,仅仅 采用单向开环是实现不了精确功率控制功能的; • (3)外环控制:利用外环传送在一定误帧率质量指标下,闭 环精控中的门限阈值。
8
BUPT Information Theory & Technology Education & Research Center
• 12.2.3 功率控制的分类与方法
在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一般可以按照上、下行链路来分 类,若从功控的方法看,可以分为开环、闭环和外环控制。 1. 上行(反向)功控 在移动通信中,上行(反向)功控是指控制用户(移动台)的发 射频率,使得基站接收到的小区内所有用户(移动台)发射 至基站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比SIR基本相等,它可克服 “阴影”效应。 2. 下行(前向)功控 下行链路中的功控实质上是根据接收不同用户(移动台)导频 信号的强弱,对基站发射机功率的再分配,即为自适应 (慢变化)功率分配。 下行(前向)功控是根据信道,慢变化自适应的分配各业务信 道的功率份额,使小区中所有用户(移动台)收到的导频信 号功率或信号干扰比SIR基本相等。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链路质量监测与调整方法(一)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链路质量监测与调整方法(一)

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一层,负责物理链路上的传输管理和错误监测。

链路质量的监测与调整是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和效率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讨论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链路质量监测与调整方法。

一、链路质量监测方法错误检测错误检测是链路质量监测的基础。

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包括循环冗余检测(CRC)和海明码。

CRC是在数据发送端计算校验码,并将其附加到数据帧中,接收端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校验码与发送端传输的校验码进行比对。

如果两者一致,表示数据传输无误;反之,表示数据传输发生错误。

海明码采用冗余编码的方式,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纠错码附加到数据帧中。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帧后,通过解码和纠正纠错码,恢复出发送端原始的数据。

丢包率监测丢包率是指在网络传输中丢失的数据包占总发送数据包的比例。

对于数据链路层而言,丢包率是影响链路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监测丢包率,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确认应答机制。

发送端将每个数据包标记为有序编号,并等待接收端的确认应答。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应答,则认为数据包丢失。

根据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和未收到确认应答的数量,可以计算出丢包率。

时延测量时延测量是评估链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时延可以分为传输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和传播时延。

传输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是指数据在缓冲队列中等待发送的时间。

处理时延是指处理数据包的时间,包括错误检测、纠错等处理过程。

传播时延是指数据在物理介质中传输所耗费的时间。

通过测量数据包的往返时延,可以得到链路上的总时延。

二、链路质量调整方法自适应重传机制自适应重传机制是一种根据链路质量自动调整重传次数的策略。

根据链路状态的变化,自适应重传机制可以调整发送端的重传次数,以提高链路传输效率。

当链路质量较好时,可以减少重传次数,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吞吐量。

当链路质量较差时,可以增加重传次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动态帧长度调整帧长度是数据链路层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链路传输的效率和吞吐量。

TD-SCDMA中链路自适应方案的研究

TD-SCDMA中链路自适应方案的研究


2 0 S i eh E g g 0 7 c.T c. nn .
T .C MA中链路 自适 应方案的研究 DS D
王 军 王 长 龙 王 勇
(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 京 10 7 ) 北 08 6

要 对于链路 自适应技 术, 传输模 式的选择 策略是核心算法 , 确高效的选择 算法是该 技术得 以成功运 用的关键 。分析 准
量 指示数 据 由终 端进 行测 量 和报告 )快速 动 态 地确 定 当前 的 下行链 路 的速 率和 调制 方 式 ,实现 最 大 限
度 的传 输用 户数 据 , 进 系 统 容量 , 高 系统 利用 改 提
率 。在 A C系统 中, M 一般用户在理想信道条件下
用 较 高 阶的调 制方 式 和较高 的 编码 速率 ,而在 不太 理想 的信 道 条 件 下 , 用 较 低 阶 的 调 制 编 码 方 式 。 则 A MC特别适 合 于 高 突 发性 的分 组 数 据 业 务 。采 用 A MC对 处 于 有利 位 置 的用 户 可 以 具 有 更 高 的数 据 速率 , 而提 高 小 区 的平 均 吞 吐 量 ; 链 路 自适 应 从 在 过程 中 , 通过 调 整 调 制 编 码 方 案 , 不是 调 整 发射 而
究方 向 : 线 通 信 系 统 中 Q S技 术 ; — alw n u . ut 无 o E m i: a  ̄ n b p @
g i t m。 ma l o .
维普资讯







表 1 接 收信 号 S NR 与 MC S对 应 关 系
成功运 用 的关 键 。本 文 首 先 先 给 出 T —C MA 的 DSD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解析

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解析

自适应调制技术是数据链路层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作用是在传输数据时根据信道的特性自动调整调制方式,以最大化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进展。

一、自适应调制技术原理自适应调制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信道质量的变化自动调整调制方式。

在传统的调制方式中,通常使用固定的调制方式,如QPSK或16QAM。

然而,由于信道条件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固定调制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和容量,导致数据传输的性能下降。

自适应调制技术通过采集信道质量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常用的信道质量指标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

以信噪比为例,当信道条件较好时,可以选择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如64QAM 或256QAM,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而当信道条件较差时,可以选择较低阶的调制方式,如QPSK或BPSK,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二、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自适应调制技术可以提高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例如,在4G LTE和5G网络中,自适应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上行和下行链路,可以根据用户位置和信道条件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有线通信领域,如光纤通信和同轴电缆通信中,自适应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传输距离和带宽利用率。

通过根据光纤或同轴电缆的衰减情况自动调整调制方式,可以有效地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并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三、自适应调制技术的进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自适应调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化。

近年来,一些新的自适应调制技术被提出和应用。

一种是非一致精确自适应调制(NU-PAM),它可以根据信道条件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调制深度,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另一种是软判决自适应调制(SDAM),它可以通过在接收端使用软判决算法来减小误码率,提高系统的性能。

此外,自适应调制技术还被应用于一些新兴的通信领域,如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Autonegotiation

Autonegotiation

修复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链路故障 引言: 网络管理员将网络升级为”交换到桌面”,实现全交换的网络,进行网络分段后,可以阻止以太网错误的传播。

不幸的是,这种交换方式隐藏了某些链路性能问题,使得一线的技术人员去猜测网络连接问题。

所以当一线技术人员面对PC上网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看PC网卡上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是不是正常时的绿灯。

在此文中,你可增加对以太网自适应性能的经验,本文介绍了当网络不能运行时,如何诊断和修复链路问题。

 链路自适应如何进行 以太网中的各节点通过双绞线连接在一起,在进行通信之前必须在链路速率和全双工/半双工模式上达成一致。

这种过程叫做自适应,它由链路脉冲来实现。

当网络中发现新主机时, 链路脉冲发送”链路通告”以建立连接。

有两种类型的链路脉冲,一种是普通链路脉冲(NLP),一种是快速链路脉冲(FLP)。

如图所示: 图1、自适应 10BASE-T的链路脉冲(NLP) 由简单的半波脉冲组成, 当从+1到-1伏的数据信号发送空闲时,在发送线对(TX)上,一秒钟发送8个链路脉冲。

 图2、数据信号 快速以太网出现后,国际标准化组织很谨慎地保持了向后兼容性问题,为自适应选择了简单有效的物理信号协商机制。

快速链路脉冲(FLP)借助普通链路脉冲(NLP)携带着表示链路速率和双工状况的信息。

 快速链路脉冲以”1”来表示有效信息,”0”表示无信息,这些数据形成”链路字”。

数据脉冲在时钟脉冲之间发送,17个时钟脉冲为16个数据脉冲提供了机会,所以一个FLP可能具有17到33个脉冲。

 图3、快速链路脉冲 以太网设备会按照一定顺序选择适当的链路配置, FLP信号在自适应设备加电后自动产生,或者可以通过管理接口手工选择。

以下是自适应的优先选择顺序。

 ? 1000BASE-T 全双工 ? 1000BASE-T 半双工 ? 100BASE-T2 全双工 ? 100BASE-TX 全双工 ? 100BASE-T2 ? 100BASE-T4 ? 100BASE-TX 半双工 ? 10BASE-T 全双工 ? 10BASE-T 半双工 自适应机制可以充许设备使用多种FLP链路字,按照优选顺序可以很容易的使用三四种不同的FLP链路字来确定配置。

基于802.11的混合链路调制速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基于802.11的混合链路调制速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重 复速 率 抖 动 问题 的 出现 。仿 真 实验 结 果 表 明 , 论 在 快 速 变 化 的链 路 中还 是 在 相 对 平 静 的链 路 情 况 下 ,该 算 法 的 性 能 较 无 当前 的 知 名 算 法 都 有 明 显 的 提 高 。
关键 词:E E 0 . ; 多速率; 自适应 ;丢 帧率;信 噪 比;混合速 率 自适 应算 法 MR IE 821 1 A;重 复速率抖 动 RL Il 中图法分类号 : P 9 T 33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007 2 2 1) 619—3 10 —04(0 1 0—8 80
Ke o d: IE 8 21: mute t—dpie l rh ( A) e et yw rs E E 0 . 1 lrt dpi ; a r t ; i an i r i i e v eo ri g eao x d a a at g i m MR ;rp a re v aot rtjmp (R ) aeu RJ
( ot hn stt o o p t g eh oo y B in 0 0 3 C ia N r C ia ntue f m ui cn lg, e ig10 8 , hn) h I i C nT j
Abtat osl ss t t po l src:T v f twihr e rbe cls npo l a d e eta mp rbe i mayrt aat e rtclb sdo o e a c a m, ol i rbe n p artj o l n n e dpi o os ae n io m r eu p m a vp o
te ome,w i ss N le olin rbe d ssh c ai tafrid gs t rpartjm a pn i — h r r hc ue S Rt s v ls olm a e e f h o o c io p n u t meh ns h tobd i c i eetaeu php e .Smu m n wih f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网络变化自适应调节链路传输速度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场景,如实时音视频传输、云游戏、远程教育等。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特点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网络带宽的自适应调控。

这种技术是针对网络环境的实时变化而设计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动态调节传输速度,从而确保传输质量和用户体验。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

比如在实时音视频传输场景下,一般会采用WebRTC协议,而在云游戏场景下,会采用QUIC协议。

通过选择不同的协议,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传输效率。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传输协议的设计和优化。

如何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如何优化协议的传输效率、如何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次是网络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在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中,流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如何实现流量控制,如何适应网络带宽的变化,如何确保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对传输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监测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延迟、丢包率、带宽利用率等,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环境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传输策略,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

最后,还需要进行实验和测试。

只有进行实验和测试,才能验证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实验和测试需要基于真实的网络环境和应用场景进行,通过对比不同传输协议和策略的性能差异,才能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其中,实时音视频传输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实时音视频传输的需求越来越高。

自适应链路传输技术可以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带宽,提高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最佳 的 数 据 发 送 速 率
对 于 支 持 多 速 率 传 输 的 无 线 系 统 来说 采 用 速 率 自适 应 技 术 之 后 系
大 网络 吞 吐
统 能 够在很 好 地 保 证 服 务 质 量 的 同 时 有 效 地 增


提 高无 线链 路 的 利 用 率 更

好 地 利 用 时 变信 道 的 有限 带宽
而 它 的 速 率 自适 应 M A C 协 议 需 要 充
D A / a ta / C K 帧 传 输 序 列 的 特 征


应 也 就 是 在数据链 路层 通 过 最 佳 物 理 层 模 式来 进 行 传输 的

些 约 定 自适 应 地 选 择

RTS/ TS C

是 链 路 层 自适 应 算 法
程 。因此 信道质 量估计 阶段是 由信道状 态请求命 令
来完成 的 。而速 率 的选择 可 由寻呼 网控制 器 (NC) P
其 中 R S C S帧的传 输速 率是 在发 送节 点 统计 某 T/T

段 时间内的某些信道信息 , D t/ K帧的传输 而 aaAC
根据获得 的链路 质量信 息来计算 ,并在 每个超 帧 的



速 率 自适 应 过 程 主 要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信道 质量
设 备 向 目 的设 备 发 送 信 道 状 态 请 求 命 令 来 开 始 此 过
l -
警 赢 碥

c
h

o ll 】
t Mm n
-
'
哪,
35
e /
氘 溉 j 晶t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2期

所描
完 成 传 输 速 率 的 自适 应 过 程 具 体 来 说 信 道 质 量 估 计 需 要 基 于 这 些 帧进 行 测 量 或 统 计
层通过测量



因 此 研 究 速 率 自适 应 算 法 需 将 M A C 层 协


如可 以在物理

议 和 物 理 层 技 术 这 两 方 面 结 合起 来考 虑 述 的 是 速 率 自适 应 的 物 理 层 实 现
b ao ecn时刻广播 给各个设 备 。目前对 于速率 自适 应 方 案 的 研 究 大 都 是 基 于 无 线 局 域 网 I E 0 .l E E 8 21 D F协 议 .本 文的之 后 内容也 将 基 于 D F协议 来 C C 介绍 。


章 将 速 率 自适 应 过 程 划 分 为 信 道 质 量 估 计 和 速 率 选 择 两

个 阶段

并对 它 们 分 别进 行 了详 细 分 析 进
速 率 自适 应


得 出 了 速 率 自适 应 技 术 的 基 本 研 究 方 法


关键 词
无 线局
域网

无 线 个域 网
误 码
率; 信噪比
最 佳 的传输 速 率

种传输速 率 的 系 统 中

如 基 于 IE E E 8 0 2 1 1 的 无 线


在 无 线局域 网 中 M A C 协 议 普遍


局 域 网 或 IE E E 8 0 2 1 5 3 的 无 线 个 域 网 多 种 传 输 速


采用 的是
DCF
IE E E 8 0 2 1 1
在通 信 中
可 能 多 的数据

我 们 都 希 望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内传 输 尽 但 是 较 高 的传输 速 度 只 有 在 信道 质


量 良好 的 情 况 下 才 能 取 得 较 大 的 系 统 吞 吐 量

而在
信 道 质 量 恶 劣 时 选 取 的 速 率 越 高 产 生 的误 码 率 也

道 的 时 变 参 量 ( 如信 噪 比 ( S N R ) 误 码 率 (B E R ) 等 )
这 些 参量 用 来估计 信道 质量


速 率选 择 主 要 是 根 据
速 率 自适 应 技 术

般 应用 在 物理 层 能够提供 多

信 道 质 量 估 计 过 程 中得 到 的 信 道 时 变 参 量 值 来 选 择

越 大 因此 重 传 的概 率 也 将 越 大 这 样 将 造 成 系 统 吞
, ,
吐 量 的降低 甚 至 整 个通 信链 路 的损失


因此 在数

据 传输 的有 效性 与可 靠性 之 间存 在 着 复 杂 的制 约 关 系 而 速 率 自适 应 正 是 解 决 这


问题 的有 效方 法 速

的 分 布 式 协 调 功 能 (D C F )

率 是 由多种 调 制方 式 和 编码 速 率来 实 现 的
种 传输 速 率 对 应 着


因此

定义
A A C D 了 D a ta / CK 和 R T S / T S / a ta / C K 两

种 物理 层 传输 模 式


速 率 自适
种握手方式 分利用
维普资讯
2008 年 第 2 期






( 重 庆 邮 电大 学通 信 与信 息 工 程 学 院
重庆市 4 00065 )


速 率 自适 应 技 术 是


种 链 路 自适 应 方 法 它 在 特 定 时 间 内 根 据 信 道 质 量 状 况 选 择


1
R TS
C / T S 帧 的信 躁 比来估 计 信道 质

A 而在 M
C
层方
量 也 可 以通 过统计 A CK 帧的接收情况来估计
面 对 物 理 层 传 输 模 式 进 行 调 度 的 方 案 则 是 目前 速 率
率选 择信息也需 要 以 这些 帧来传递
CTS A M C


如可 以使用
此协议规
帧 捎 带速 率信息 给发 送 节点


而无 线 个域 网 的

白适 应 重 点 研 究 的 对 象 也 是 本 文 重 点 介 绍 的 内容


协 议 普 遍 采 用 IE E E 8 0 2 1 5 -3 协 议
微 微 网 中的任何设 备 均 可 使 用 信道 状 态 请 求 命 令 获 取 到 某 目的 设 备 之 间 的 链 路 质 量 信 息 发 起

率 自适 应 方 案 是 在

定 的信道 质 量 下

通 过 自适 应
图 1 采 用 自适 应 速 率 算 法 的 系 统 结 构 框 图
。 。
算 法 来 选 择 最 佳 的传输 速 率 以 取 得 系 统 最 优 化 它
是链 路 可 靠性 与传输速 率之 间 的

种折中

估计 和 速 率选 择
信道 质量 估计 主 要 是 估计 无 线 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