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1. 色彩感知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元素,人们通过色彩感知世界,表达情感。
色彩可以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有彩色则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和感受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个人经验、心理状态等。
2. 色彩混合色彩混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新的颜色的过程。
色彩混合有两种基本原理: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
加色混合是指通过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不同比例叠加来混合颜色,而减色混合则是通过黄色、品红色和青色三种基本颜色的不同比例叠加来混合颜色。
在色彩混合过程中,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调都会发生变化。
3.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放在一起,比较其视觉效果的过程。
色彩对比可以产生鲜明的视觉感受,如颜色和明度的对比可以使色彩更加鲜艳,色相和灰度的对比可以增强色彩的层次感,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则可以产生冷暖、轻重等感觉。
4. 色彩调和色彩调和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以获得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的过程。
色彩调和可以通过颜色调和和氛围调和来实现。
颜色调和是通过调整色彩的亮度、饱和度和色调来使颜色和谐,而氛围调和则是通过整体色彩的搭配和布局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5. 色彩心理色彩心理是指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如红色可以让人感到兴奋、热情,蓝色则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安详。
形状也是影响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如圆形可以让人感到柔和、舒适,而三角形则可以让人感到尖锐、紧张。
在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色彩心理的影响,以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作品。
6. 色彩模式色彩模式是指计算机中用于表示颜色的标准方式。
最常见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和Lab 等。
RGB模式是一种加色混合模式,它将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不同比例地混合在一起,以得到各种颜色。
CMYK模式是一种减色混合模式,它将黄色、品红色和青色三种基本颜色不同比例地混合在一起,以得到各种颜色。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3、 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 艳程度,也叫饱和度。 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 彩。颜色混合的次数 越多,纯度越低,反 之,纯度则高。
精品文档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纯度对比:因纯度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精品文档
色环
互
补
色
邻
近
色
对 比 色
能带给人冰凉、 清爽、安宁等 感觉的色彩
与
常见的对比色有
与
与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暖 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冷 色
精品文档
请观察下面两张图片有什么区别?
《鲁昂大教堂》 精莫品文奈档 (1840-1926
色彩的观察方法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源自于艺术 家对自然的观察感受,然后通过形象思维, 又借助于各种媒介,最终形成艺术作品。
同类色变化丰富、千姿百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冷暖色
色彩的冷暖倾向被称为色性。是人们看 到色彩所引起的心理上的反映。如看到 蓝色、青色会让人感到凉爽或寒冷;红 色、橘黄让人觉得温暖或炎热。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精品文档
能带给人温暖、 热情、喜庆等 气氛的色彩
对
暖色 比 冷色 色
精品文档
一、 水粉画的特点与工具
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的性能简言之为一个“水”
字,一个“粉”字。即是指用水调合粉质 颜料所作的画,称水粉画。因此对于颜料 的色量和水量的了解是初学水粉画首先遇 到并应掌握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技法运 用和画面的效果。
精品文档
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01
02
03
黑、白、灰
无彩色系中的颜色没有色 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变 化。它们通常用于强调或 中和其他颜色。
特点
无彩色系简约、低调,常 常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 感觉。
应用
在设计中,无彩色系常常 用于背景、文字或细节部 分,以突出其他有彩色元 素。
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
01
有彩色系中的颜色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属性。
单色搭配
单色搭配是指整个画面只使用一种颜色或同一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搭配方式通常用于表达平 静、安宁和低调的氛围。
在单色搭配中,可以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来创造层次感和立体感,避免画面过于单调。
类比色搭配
类比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两种或多种颜色 进行搭配,以创造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这种搭配方式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 觉。
应用
在室内装修中,空间混合广泛应用于墙面、地面、家具等的设计与搭 配。在服装设计中,空间混合也广泛应用于面料的染色与图案设计。
04 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的温度感
01
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通常 会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蓝 色、紫色和绿色等冷色调则给人 凉爽、清新的感觉。
02
色彩的温度感与人的心理联想有 关。例如,火焰和太阳是人们普 遍认为的温暖象征,而冰和水则 是冷感的象征。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空间感
色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 感,例如冷色调可以使 空间感觉更加宽敞,而 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馨、 亲密的氛围。
舒适度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 绪和舒适度,例如柔和 的色调有助于放松和休 息,而明亮的颜色可以 提高活力。
风格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也是 表达风格和主题的重要 手段,例如使用复古色 调可以营造出古典或怀 旧的风格。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PPT课件

色相和饱和度调整技巧
色相调整技巧
通过改变图像中颜色的色调来调整色相,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中的色相滑块或颜色选择器进行调整 。不同的色相可以赋予图像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饱和度调整技巧
类似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邻的色相进行搭 配。
效果
营造出柔和、温馨、自然的氛围。
示例
绿色与蓝色的搭配,如绿叶与蓝 天的组合。
类似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邻的色相进行搭 配。
效果
营造出柔和、温馨、自然的氛围。
示例
绿色与蓝色的搭配,如绿叶与蓝 天的组合。
对比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对的色相进行搭配。
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高,色彩越明亮 ;明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色彩心理学简介
色彩心理学定义
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
色彩心理学应用
通过了解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可以应用于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 计等领域,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色彩环境。例如,红色可以激发人的热 情和活力,蓝色则能使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饱和度调整技巧
通过增加或减少图像中颜色的纯度来调整饱和度,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中的饱和度滑块或颜色选择 器进行调整。提高饱和度可以使颜色更加鲜艳、明亮,降低饱和度则可以使颜色更加柔和、自然。
滤镜和特效增强表现力
滤镜应用技巧
使用滤镜可以为图像添加各种特殊效 果,如模糊、锐化、噪点等。不同的 滤镜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风 格。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 心理感受和联想,从而影响人的 情绪和行为。
色彩基础知识

蓝色系或者白色衬衫, 单从颜色就可以给人以凉 爽的感觉,所以,夏天不 仅要穿的薄一点,而且要 注意衣着的颜色。
色彩是最环保的空调
四: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一) 固有色
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 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固 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 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
色彩心理学
从下图中按照你的喜好挑选3中颜色,记录下你 喜欢的顺序
红色
橘色
黄色
绿色
土耳其蓝色
蓝色
紫色
洋红色
解读:
排在第一位的颜色 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质。它表达了你真实的一面,反射出你的基 本人格,并体现出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对各种情况的。这种颜色是你真实自我 的表达。第一位的颜色也代表了在当前时刻占据你主导地位的颜色。 排在第二位的颜色 呈现了你当前的状态。它跟你现在各个层次(心理、精神、情绪) 的现状相关。该颜色(或者与之互补的颜色)反映了你深层的、潜意识的需求、缺陷或 弱点,这是你需要立即着手处理的问题。同时,它也代表了你目前的主要挑战。 排在第三位的颜色 代表了你的目标,它可以告诉你该如何达成这些目标。该颜色
(二) 光源色
一切物象只有光源的存在我们才能观察到它的形象和色彩。光源有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颜色。如太阳光 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黄青的冷色光,火光是偏橙色的暖色光, 普通灯光是偏黄色的暖色光,另外有一些专用的各色灯光,光源的 颜色对物象的色彩影响很大,不同的光源色对于同一个物体会产生 不同的色彩效果。
红色:热情、活力、危 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彩基础知识

幼儿最不喜欢的颜色
棕色 黑色 灰色
色彩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 鲜亮的色彩如红、橙可以可以刺激幼儿心理活 动,使其兴奋,提高其敏感性和创造性,但是 如果长期面对这种刺激又会导致紧张、缺乏安 全、甚至暴力倾向。
• 蓝色、绿色等冷色可使幼儿安静,但过多运用 会造成幼儿抑郁内向的心理。 • 因此,幼儿园色彩搭配要科学,互补,和谐。
4、幼儿园色彩应用原则
• 幼儿园色彩除主色彩外,还应有其他辅助色,比如用 于空间导向、识别、安全警示、陈设及装饰等方面, 应采用鲜艳、醒目的色彩,便于营造一个欢快、活泼、 新奇的环境,以增强识别和突出的效果,体现幼儿园 的特点。辅助色既要同主色彩有区别与对比,又要考 虑相互统一和协调,这就要求使用的辅助色不能太多, 否则容易造成混乱、花哨的感觉。同时要考虑不同的 功能室、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色彩应有一定区别。 活动室及活动区域适合明快且丰富的色彩;卧室不宜 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过于鲜明的色彩会刺激幼儿的 大脑皮层和神经,引发兴奋和激动的情绪,影响休息,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阅览室及其区域宜用 单一明亮的色彩,有利于幼儿在明亮轻松的环境中专 心阅读图书;科学活动室及其区域宜用蓝色,以增强 科学感受和时代氛围,引导幼儿去探索,去观察,去 发现,去实践有关科学的原理和活动。
5、幼儿园各室内环境色彩设计的要求
(1)班级活动室(教室) 活动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最主要区域, 它的色彩设计是重点要求如下: 第一、墙面色是整个色彩设计的基础。 宜采用浅色调而不是高亮颜色,例如: 浅米黄色、浅粉红色、浅绿色使得空间有被 扩大的视觉感受。
• 室内装饰应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主要出发点, 如地板以暧色调的材料或上述色泽搭配的图案; 床应设计成天真、轻松的效果;内墙则可彩以 “粉”为主,如粉黄、浅粉蓝、浅粉红等,但 切忌造成具有压抑、严肃的效果。同时,建议 还是多走走其它幼儿园,吸取别人的经验做法, 取精去糟,这样才能做出合适幼儿成长的学习 环境。为有利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让其大脑 得到充分思考,环境是一个关键的条件,所以 幼儿园成为了幼儿成长的温室。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

色彩初学知识点总结图文一、色彩的基本属性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是由三要素组成的,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深浅;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即灰度。
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色彩的特性和变化。
2. 色彩的分类根据色相的不同,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
三原色是指红、黄、蓝,它们是其他色彩的基础;三次色是指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绿、紫;而六次色则是指橙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黄橙六种色彩。
3. 色彩的对比在色彩的组合中,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如红和绿、黄和紫等;明度对比是指明暗程度的对比,如浅色和深色之间的对比;纯度对比是指鲜艳和黯淡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运用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增强色彩的表现力。
二、色彩的基本理论1. 色彩的色轮色轮是色彩组合的基础工具,它将所有的色彩按照其色相进行了排序。
常用的色轮有传统色轮和现代色轮两种。
传统色轮将色彩分为三原色、三次色和六次色,而现代色轮则是将颜色分为主色、辅色和中间色。
2. 色彩的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将不同色彩组合在一起,以达到视觉和情感上的和谐。
常见的色彩搭配包括对比色、类比色、同色系搭配等。
对比色是指色相完全相反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类比色是指色相相邻的两种颜色,如绿和黄;同色系搭配是指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纯度组合。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黄色代表明朗、活泼和愉悦,蓝色代表沉静、冷静和安定,绿色代表生机、平和和安宁,紫色代表神秘、高贵和浪漫。
三、色彩的应用1. 美术创作在绘画、插画等美术创作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体验。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的情感表达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 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用暖色 调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用 冷色调来表达冷静、专业的形象。
色彩的搭配原则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色彩 搭配原则,如对比、和谐、统一 等,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
感表达。
色彩的运用场景
在不同的场景中,需要运用不同 的色彩来适应和表达不同的氛围 和主题,如商业广告、家居装饰、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 色彩的基本概念 • 色彩的感知与心理效应 •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 色彩的审美与文化差异
01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色彩
01
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 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线,通 过视觉感知而产生的。
02
色彩的形成与物体表面的反射性 质、光源的特性以及观察者的视 觉系统有关。
西方文化中的蓝色
代表沉稳、宁静,常用于表达深沉的 情感和信仰。
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趋势
色彩的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逐渐 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色彩设计风格。
色彩的心理暗示
现代色彩设计更加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通 过色彩调节情绪和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色彩
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使用可再生和低环境影响 的色彩材料,推动绿色设计理念。
家居装饰
在家居装饰中,应注重营造温馨、 舒适的氛围,选择柔和、自然的色 彩以提升居住品质。
04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色彩的混合
原色混合
原色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它们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 合得到。通过将两种或多种原色混合,可以得到新的颜色。
补色混合
补色是指两种颜色在色轮上互为对立,混合后会产生白色 或灰色。例如,红色和绿色互为补色,黄色和紫色互为补 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基础知识蓉- 2006-01-26 16:41:27 阅读:32351. 什么是色彩?色彩对于我们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从大自然中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它无时不有,它无处不在,可以说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东西了。
但是,如果认真地问起来,请你准确、科学地讲讲色彩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形成的?可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出来的了。
原来,色彩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物体天生所固有的,自然界中所有物体的颜色都是物体本身吸收和反射光波的结果。
当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于1676年用一只三棱镜将太阳光分离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光谱时,人们才第一次真正认清了色彩产生的原因;人们才知道白色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组成的,见下图。
当我们说:“这只杯子是红色的。
”实际是杯子表面分子吸收了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而仅仅反射红颜色光波的结果。
——个物体当它吸收了光波中的其它颜色,而唯独反射某一种颜色的光波时,这个物体就会呈现它反射出的颜色。
全反射的呈现白色,而黑色则是对光波全吸收的结果。
物体呈现颜色是光线照射的结果,光产生了色彩。
光是色彩之母,展现在我们面前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都是光的杰作。
2:色彩的情感象征色彩的情感象征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变化,能使我们产生不同的观感。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对不同的色彩也逐渐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
比如在生活中,白色往往给人以纯洁、高雅的感觉;绿色象征生命、青春与和平;黄色、红色给人以华贵、热情、温暖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宁静、清凉的感受;黑色则往往用来表现庄严、肃穆与深沉的情感。
当然,这些象征性的具有奉富感情色彩的颜色观念也会随着民族传统、欣赏习惯、文化修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映。
比如;黑色、白色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是人们哀悼死者时所穿的丧服颜色;在欧美则被做为高雅、庄重的婚纱或礼服的颜色;在罗马,最有权威的教皇的礼服也是白色的;而在中国,黄色才是皇帝富贵与最高权威的象征;在许多原始部落,红色往往象征着天地之神。
这些情感的产生,并不是色彩本身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
使某种颜色具备某些含义和象征,久而久之,这些因素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人们在观察色彩时往往是受着这些心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左右,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色彩感受。
色彩的这种情感象征.会使人们对颜色产生不同的好恶。
同时也给画家们利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气氛提供了方便。
世界著名大画家毕加索在运用色彩来表现情感方面就有“蓝色调时期”、“玫瑰色时期”、“黑人时期”等来体现自己的创作主题和表现风格。
人们对于色彩的所谓冷暖的感受也是从这种色的情感象征中演变而来的。
所以充分认识、理解和运用色彩的这种情感象征性,对于我们熟悉和掌握色彩的规律来进行绘画是十分重要的。
3: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一切物体的颜色都是由于光线照射的结果。
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习惯把物体在正常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叫“固有色”,以此同在有色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光源色”相区别!a:固有色:指物体在正常日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固有的色彩。
如红花、紫花、黄花等等色彩的区别。
b:光源色,指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蜡烛光等)照射到物体后所产生的色彩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
比如同是阳光,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早晨偏黄色、玫瑰色;中午偏白色,而黄昏则偏桔红、桔黄色。
阳光还因季节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夏天阳光直射,光线偏冷,而冬天阳光则偏暖。
光源颜色越强烈,对固有色的影响也就越大,甚至可以改变固有色。
比如一堵白墙,在中午阳光照射下呈现白色,在早晨的阳光卜则呈淡黄色,在晚霞的照射下又呈桔红色,在月亮下则呈灰蓝色。
所以光线的颜色直接影响物体固有色的变化,光源色在色彩写生中尤为重要。
图1:在室内自然光的条件下,由于天光的影响,物体的色调偏冷。
图2:光源改变为普通灯泡后,画面变成了暖色调。
图3:主要光源略微偏绿,整个画面调子随之改变。
c: 环境色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
尤其是光滑的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另外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
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
也大大丰富了画画的色彩。
对此,环境色的掌握非常重要。
由于背景色彩的改变,几个水果的颜色也呈现不同的变化,在以上三幅图中(依次为A、B、C图),A图中苹果与玫瑰红背景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B图中的水果受黄色衬布的影响,颜色偏暖;C图则较冷。
4: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和特征。
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很多,色相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
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等颜色的种类变化就叫色相。
如下图: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
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
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
如:白比黄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黑亮;二是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亮度就会逐渐提高,加黑色亮度就会变暗,但同时它们的纯度(颜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三是相同的颜色,因光线照射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
见下彩图。
图中罐子明度最高,其次为杯子中亮的部分和水果,明度最低的部分是衬布的暗部。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
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
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
原色中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即降低、变灰(如图1)。
物体本身的色彩,也有纯度高低之分(如图2),西红柿与苹果相比,西红柿的纯度高些,苹果的纯度低些。
图15:关于色调的解释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同颜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黄色所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的世界之中。
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色调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概括起来,色调的形成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光源:同样的物体如果在暖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就会统一在暖色调中;如果在冷色光线照射下,物体又会被统一在冷色调中。
当光线带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时,整个物体就被笼罩在这种色彩之中。
在戏剧舞台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对舞台色调的影响就是光线决定色调最明显的例子。
2:固有色;物体固有色对色调也起着重要作用。
也可以说固有色是决定色调最基本的因素。
例如:一片山林在春天时呈现出一片嫩绿的色调;而秋天则呈现出一片迷人的金黄色调,冬天叶落草枯则呈现出一片灰褐色调。
这些色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固有色的变化。
我们说某幅画是绿色调、蓝色调、紫色调或黄色调的,指的就是组成画面物体的固有色,就是这些占画面主导地位的颜色决定了画面的色调。
3:高调与低调:主要指色调中颜色的明度和亮度的对比。
在对一幅画的色调进行构思设计时,同样是绿色调可以有高调和低调之分,同样是冷色调或暖色调也可以有高调和低调的区别。
高调绘画的色彩亮度高,色彩之间的明度对比弱(明暗反差小),画面特点是清淡、高雅、明快。
而低调绘画在色彩上用色浓重、浑厚、亮度低,色彩的明暗对比强烈,画面特点深沉、结实,富于变化。
色彩明暗对比的不同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色调变化。
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绘画中色调的形成与变化,在实际绘画过程中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和作用,我们要学会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来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光源、冷暖、固有色、明暗对比这些因素是我们学习掌握色调的中心问题。
6:写生色彩和装饰色彩的区别①装饰色彩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
装饰色彩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
装饰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装饰色彩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一种需要.见彩图。
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大量的日用品、工业晶、工艺晶、现代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中充分领略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装饰色彩更多的应用在图案设计、装饰壁画、工艺美术、国画、民间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日用品等众多方面,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它几乎无所不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装饰色彩最为熟悉,在现代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最早接触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房屋建筑、家具、玩具等生活日用晶,人们的色感最初也是通过最早接触的这些物品的色彩而培养出来的。
所以人们对于固有色与装饰色有着某种最为敏感的直觉,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色彩审美情趣和标准,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许多色彩观念。
这些因素既给人们以后学习写生色彩打下了一些色彩基础,但同时也是许多人在写生色彩训练时,摆脱不掉固有色与装饰概念色影响的重要原因。
②写生色彩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不同,它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再现色彩关系的.它不仅仅研究物体的固有色,而是整体的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所有色彩关系。
写生色彩是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来表现的。
因此,评价一幅写生色彩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看它是否准确,真实,生动地表现出对象的色彩关系。
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写生色彩更多的偏重于再现客观自然的真实色彩关系.而装饰色彩则更多的偏重于表现色彩的抽象装饰效果。
一个是客观真实的再现,一个是主观审美需要的表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便造就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所以不能用装饰色彩的标准来衡量写生色彩绘画作品,同样也不能用写生色彩的标准来评论装饰色彩的效果.二者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则,千万不能混为一谈.做为画家,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借鉴融和二者的某些特点,追求创造某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则是容许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初学色彩的美术爱好者,应把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学习训练上,写生色彩可以全面培养与提高我们的色彩感觉能力,并且可以使我们从更高层次上去观察、理解、欣赏装饰色彩。
写生色彩追求的是在画面中表现出物体在一定光线下和在特定环境中色彩之间的综合效果。
光与色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所以人们把这种写生绘画叫做“外光画派”。
外光画派突破了传统古典画派的束缚,把绘画从画室中解放出来。
它强调光线对于色彩的影响,追求从大自然中获取色彩的第一感受,大大丰富了色彩理论与色彩绘画的表现力,也可说,是“外光画派”真正创立了写生色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