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写县志初稿[1]
县委书记给县志写的序言

县委书记给县志写的序言续修《县志》序“郡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
一方历史变迁、政治沿革、山川地理、经济文化,常以志记之,以求贯通古今,明察兴替,鉴往知来。
县作为都京畿,帝师故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文脉绵长,历来有编史修志的传统。
自明永乐迄今,五百余年间,曾九次编修县志,今存康熙、乾隆、光绪三种版本传世,是县珍贵的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续修县志,历经十年寒暑,完成了社会主义时期县第一部志书。
光阴荏苒,从当年筹划修志至今又是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改革开放的锐气、科学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的干劲,栉风沐雨,奋发图强,今日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改善堪称空前,发展成果泽被百姓,往昔山乡小城旧貌换新颜,成为镶嵌在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0年春华秋实,30年沧桑巨变,凝结成这部志书,与其说是编者在记录历史,不如说是人民群众用智慧和汗水抒写了历史。
这是一部展示县三十年辉煌发展历程的成就展,重现了大地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这是一部记述开拓进取推动时代变迁的奋斗史,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挥洒激情干事创业的心血结晶;这是一部描绘儿女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创造生活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我们以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继续谱写县美好未来的壮丽诗篇。
青山常入梦,锦绣总牵情。
对于曾经工作过三年的县,我始终怀有深挚的感情,县的干部群众以及那里的山川草木仍不时牵动我心。
续修《县志》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县志办一班人的辛勤付出,数易其稿,终于成书。
付梓出版之际,县志办的同志送来志稿一阅,并嘱余作序,展卷阅读,豪情满怀,为县的发展变化深感欣慰,对县的未来也更加充满信心。
遂不辞浅陋,欣然命笔,直抒胸臆,语短情长,真诚祝愿县的明天更加美好!是为序!县委书记二○一二年十月。
地方志范文模板

地方志范文模板第一篇:地方志范文模板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地方志是一种记录地方历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科技力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
地方志的编写内容涵盖面广、记述详实,是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一、编写标准地方志编写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一般来说要符合以下要求:1.主题鲜明,内容充实。
地方志要准确地反映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变迁,不泛泛而谈,不虚华描绘。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地方志要分类明确,内容安排有序,各项内容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和衔接。
3.语言清晰、简明,应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读者轻松融入其中。
4.图文并茂,鲜明生动。
地方志要配以有关地区的地图、图片,使读者通过图文的形式了解地方的风貌、历史。
二、内容要素1.行政区划,包括地方的名称、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数量等。
2.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介绍本地的历史和文化,如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古代历史等。
3.地理环境和资源,包括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情况等。
4.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现状,介绍本地近年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特点。
5.艺术文化和习俗民风,反映本地区的艺术文化传统和习俗民风。
6.重要人物和事件,记述本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著名战役、重要发明等。
三、参考书目地方志编写需要丰富的文献参考资料,常用的主要包括:1.史籍类:史书、地方志、宣传册,等等。
2.地理类:地图、风景图、气候图等。
3.社科类:人文地理、社会学、经济学等。
4.研究文献:研究论文、专著、学刊等。
四、范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志》是一部全面、系统、准确反映永宁县历史变迁、文化风貌和城乡发展的地方志著作。
本书内容包括:一、县域概况;二、永宁历史变迁;三、永宁自然环境;四、永宁主要经济;五、永宁社会文化;六、永宁旅游业;七、主要城镇介绍;八、永宁乡村建设等,全书图片和文字内容互相呼应,难能可贵。
本书不仅给读者展示了永宁县的多彩风情和丰富内涵,同时也为永宁县的地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编写县志的几点建议

编写县志的几点建议关于资料及其收集1.资料的载体形式及其收集方法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大,是修志的重要资料。
要注意收集。
应注意收集的具体形式有:档案资料。
档案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一件事情办理完毕后归档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
这既有本部门的档案、也有专职档案部门馆藏档案、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人头档案等。
本部门档案应注意收集复制,其他部门档案,应抄录、复制与自己编写内容有关部分。
如果要编写独立的专业志或部门志,更要兼收并蓄,多多益善,广泛地收集有关本志的资料。
图书资料。
如地区志、原县志中本部门的内容,原《水富县志》上限整体上是1974年,下限是1994年底,续志与原志上限一致,有21年的交叉,而且是各单位提供的,并经原提供单位审查,是较为准确的,如果有错讹,则在此次编修时纠正,这次修志可以充分利用;市、县年鉴中关于本部门的资料;政协文史资料;本部门编写的专题图书资料等。
这些图书中的有关资料,一般都较准确、真实。
报刊资料。
《昭通日报》中关于本部门的报道;本部门所办的工作简报、刊物等。
总结报告。
单位历年所作计划、工作总结,也有许多具体的内容可用。
实物资料:建筑、产品图片及音像制品等。
比如广播电视制作的录像带、VCD等,是可视可触的实物资料。
2.资料的收集范围空间范围,即地域范围。
一是本区范围内的部门状况及资料;一是本区向外辐射的情况,如本部门在外地进行的演出、招商引资等。
时间范围。
以志书断限为要求收集资料。
专业范围。
只收与本部门有关的资料。
3.资料的归类在一开始收集时,就应注意归类。
首先参照县志办设置的篇目,按性质归并,如农业部类,就可以按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农具、农业管理4类归并资料,而在种植业类,可以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子、植保、检疫等小类归并资料;又如工业部类资料,可按体制、行业、管理3大类归并,在行业中,又可按化工、采矿、电力、建材、食品、机械、服装、印刷等归类;而在电力门类中,又可按发电、电网、供电、用电等再分别归类,以此类推。
县志序言范例

县志序言范例自古以来,县志一直是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特点的重要资料。
它记录了一个县的发展轨迹、风土人情、重要事件等内容,是了解一个县的历史演变、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地方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本县志的编写,旨在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我们所在的这个县的悠久历史、多样文化、独特风情和丰富资源,凝结我们这片土地上无数勤劳智慧的百姓的心血和智慧,旨在为后人提供一本真实、准确的百科全书,使之成为我们这个县宝贵的文化瑰宝。
我们这个县位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从古代的物产丰富、文明灿烂,到近代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县志将全面展示我们这个县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篇章。
县志不仅将详细记载我们这个县在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历程,还将介绍我县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内容。
通过对本县的历史和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挖掘出更多宝贵的历史材料和文化遗产,为后人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智慧。
在编写县志的过程中,我们将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并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原则,力争将这本县志编写成为一部全面、可靠、权威的资料,为后人提供一个研究和了解我们这个县的重要参考。
最后,感谢所有为编写县志付出努力的人们,无论是编者还是提供资料和支持的各界人士,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使得我们能够编写出这部县志。
同时,也希望这本县志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使之成为推动我们这个县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参考书。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编写一本优秀的县志而努力吧!愿我们这个县的辉煌历史和丰富文化永远流传下去!本县志的编写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解读,对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观察和分析。
我们将以客观、全面、准确的态度,通过不断努力,力争将本县志打造成一部有实际价值,对读者有实际帮助的权威性资料。
编写志书初稿基本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

• 又如:“回顾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 信心百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 地”; “海南乡镇企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落后的,差距是 悬殊的。造成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是主要地由于海南岛地处国防前哨,长期 备战。地方工业落后,基础差,商品经济 不发达,没有大的工业辐射。”此话均属 空话套话,写了则显得累赘。失去志书语 言的简洁性。
• 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 如:(1)总结报告式语言 • 在送来的志稿中有这样写的:“这些私招工人的单
位,违反了劳动法令,必须及时纠正。”在这句话 中“必须及时纠正”明显是领导作批示的口气,如 果说我们想用这个材料来反映当时的这种情况,那 么应改写为:“这些私招工人的单位,违反了劳动 法令,被责令纠正。”
• (4)教科书式写法。
• 如:送来的志稿有这样写的:“年度计划 是根据国家下达的指导性的计划任务和市 场需求编制的年度内有关生产、技术、财 务等方面的计划。”这就是对年度计划作 解释。
• 第二条,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 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 不用第一人称。
• 志书是记事、纪实的资料性文献,它的价 值在于真实和科学。这就决定了志书行文 中不能滥用形容词,有什么就记什么,该 详的详,该略的略,尽量做到文约事丰, 同时文字语言还要让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 (七)录:就是附录,凡门类志中不便收 录而又有存史价值的文件、文稿、名录、 奇闻轶事等,均可收录。
• (八)索引:起指引查阅的作用。因此要 名称概念清楚,标注页码准确。
二、志书的行文规范
(一) 文体、文风要求 • 第一条,志书的记述,除引文外,一律使
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文言文、 文白相夹的半文言文、方言、土语、俗语 和口头语。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 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县志(2001—2021)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县志(2001—2021)编纂工作实施方案自2001年以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总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教化的社会功能,修志为用,服务当代,垂鉴后世,决定全面启动《县志(2001—2021)》的编纂工作,为确保编纂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志书断限内自然风貌的变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切实做到观点正确、体例科学、结构合理、内容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真正把志书修成“经世致用”之作,更好地为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建设“美丽、美好”服务。
二、工作体制《县志》编纂工作贯彻“一纳入八到位”的方针,由县志编纂委员会组织实施,各乡镇、县属各单位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县史志研究室负责编辑和总纂。
编纂工作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对全志负责,执行主编负责编章组稿并和主编共同负责全书的总纂工作;编辑由县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和聘请的退休(职)老同志担任,负责具体的组稿以及审改等工作。
《县志》按照篇目框架和内容设置,由各承编单位负责撰写和供稿。
承编单位要确定1名分管负责人、1名主笔和若干名撰稿人员,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撰稿队伍,人员一经选定,不宜轻易调换,确保相对稳定的工作保障支持。
为保证志书质量,县志编辑部将聘请专家、学者对志书的编纂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编纂人员进行培训。
涉及多部门,历史性、综合性或专业性较强的题材,由各承编单位负责初稿撰写,由县志编辑部或受聘专家学者撰修。
三、总体设计本轮编纂的《<县志>(2001—2021)》系解放以来的第三部县志,旨在全面准确记述二十一世纪以来县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动实践、重大成就、宝贵经验。
志稿撰写前的准备1

初稿撰写前的准备志稿撰写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写作,也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而是在大量资料基础上的再创作。
所以,在撰写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首先是思想准备志书的作用是“资政、教育、存史”,最主要的功用是存史,是留给后人看的书。
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来编写志书。
志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信使的作用,后人考证历史事件的真伪,主要依据正史,志书属于正史的范畴。
所以,我们在志书中载入的史料,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编史修志,古人讲究史德、史识、史才。
当今修志,“史德”就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史识”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自然、社会的水平。
“史才”就是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能力。
所以,我们今天修志,仍然应该具备“史德史识史才”。
“秉笔直书”是修志者的基本史德,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但任何修志者都会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时代偏见在所难免。
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做一个“明白的修志之人”。
对任何事情都做到心中有数,明智下笔。
弃恶扬善,是志书的一大特征。
但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往往是善恶并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和恶也是对立的统一。
志书“弃恶扬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记“善”不记“恶”,而是要从详略上去处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考察社会现象,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寓褒贬于叙事,是修志的一个技巧。
但修志的技巧很多,如选材技巧,详略技巧,比较技巧等等。
所有技巧,我们只能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可以掌握。
还有志稿撰写中的行文技巧,如用字、造句、达意,省略、简缩、规避,修辞手法等,也都是要在实践中必须增长才能——“史才”。
我认为:编史修志就是做学问,我们应当以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我们所从事的这份工作。
我们分担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有学问可做的。
不管我们是学什么专业的,对所承担的部分是否熟悉,都需要从修好志书这一目的出发,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认真探索,形成自己新的认识。
编写志书初稿基本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

(五)、时间表述要求
• 第十六条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的 表述,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1996年6月1日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 定》第五条执行。 • 如公元前8年不能写成公元前八年。20世纪60年代 不能写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第十七条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6年不能写成‚96 年‛或‚九六年‛。 • 第十八条 世纪、年代的起迄和人的生卒年用波浪 线连接号‚~‛表示。如:20世纪~30世纪、 1956年~1990年(或1956年至1990年);王国兴 (1894~1975)等。
• 其中的时间是‚1990年至2010年‛,范围是‚白 沙县‛,主体内容是‚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情况‛, 表格性质是‚统计表‛。表格的右上方要标明表 的计量单位。表格样式统一用经纬线分明,两边 不封边,栏目中要有具体内容,如转页续表,须 在表体上面左侧注明‚续上表‛字样。所有图、 表紧随其文,不在图、表之前标‚附‛字,或 ‚见某某表(图)‛之类的文字。 • 第十三条,文中图统一编号。 • 另外入志图照均须有简练、准确的文字说明。应 注明照片的时间,主要内容,涉及的人物应标出 主要人物的位臵、拍摄者或供稿人(单位)等。
• 在志书中不能出现模糊时间概念的词语, 如‚不久、过去、后来、目前,最近、近 来‛等这种词语,时间书写要准确、具体。 可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如‚1965年、 1987年5月、1988年8月1日‛等等。 • 在志稿中也常有出现使用评价语和空泛词 句。 • 评价语。如‚海南乡镇企业取得的初步成 绩,充分显示了它在推动海南经济发展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评价语最好慎 用。
• 第七条,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 地名。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 下限时名称。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 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 地名应以本地地名普查办公室核定的地名 为准,不能任意简写或通假。 • 政区名称,如市、区、县、乡、村、街道 等,均按记事当时名称书写。如:1990年 这条街道叫‚人民路‛,2000年改为‚解 放路‛,至2010年还叫解放路,那么应写 成人民路(今解放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编写县志初稿县志初稿的编写要坚持存真求实,科学客观;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地方特色;以类系事,横排纵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体现规律,述而不论;以事系人,生不立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视经济,注重人文,更要重视资料的收集。
在资料收集齐全之后,要反复熟悉资料,反复熟悉篇目。
做到胸有成竹,先编什么,后写什么,编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文体: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化的语体文。
文字表述要科学,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避免文学描写,词藻堆砌。
避免文言文、白话文夹杂,比如:“简而言之,地方志者,地方之全史也。
”二、体裁:方志体裁是记述体裁,古人所说:“述而不作”,“不作”就是不作直接评论,寓观点于叙事之中。
上届编修《中江县志?人物传》中共列45人,其中有专家、学者、廉吏、革命烈士、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但也有劣迹昭彰的谢百城、曾望尧、吴贯之、刘庆刚等4人,详记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寓“惩恶扬善”于《人物传》中。
再如《谢百城传》:写了他先期加入中国同盟会,继又参加中华革命党,后又在靖国军石青阳部作顾问,任过蒋介石总司令部咨议、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秘书、中央立法委员会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谢与阎锡山研究攻守策略,刘邓大军进入川东,谢回中江召开8次参议会,与当时的县长彭心明、县党部书记曾望尧等,组织4个临时警察中队,购买电台、枪支,全县分9个临时游击区,9个指挥所,抵抗解放中江。
中江解放后,潜逃成都,后逮捕归案,依法处决。
通篇找不出评论的语言。
但读者读后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特别在此文最后用“依法处决”4字,画龙点睛地给他客观地作出了评论。
三、行文:行文就是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如何表达,概括地说,就是严谨、朴实、简洁、流畅、准确等五个方面。
1、严谨:严就是严密,谨就是谨慎,严谨就是尊重客观实事,实事求是。
对历史事实不作任意拔高,也不作故意贬低,更不能笔下生花。
要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恰当记述人物和事件。
其次,一部志书,人、地、物名、时间和数据是大量的,最容易发生错乱,因此要认真核对,做到有凭有据,准确无误。
再次,语句要鲜明易懂,不宜用语句含混、数量不清的含糊词语,例如:“面貌一新”、“圆满结束”、“逐渐恢复”等。
臆测性的词,也不可用,如:大概、可能、估计、极其、特别、差不多、最、很等。
更不能用笼统的时间概念词,如:近来、近期、以前、很早、目前、至今、曾经、早些时候、当时等。
简称用语第一次要写全称,夹注简称。
如:“三反”、“三支两军”、“三中全会”、“三个代表”、“生资公司”、“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就是“三反”的全称。
支工、支农、支商、军管、军训是“三支两军”的全称。
不先写全称,年深日久,后人无法看懂,不知所云。
用语要贴切,表达要准确,方志语言的严密,虽不象写论文那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必须准确地反映和表述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
方志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用语必须概念明确,毫不含糊。
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歧义丛生,这是必须努力避免的。
2、朴实:朴实是志书语言风格的基本要求,语言要朴实无华,淳美自然,在行文中要摒弃浮辞,不堆砌词藻,不故弄玄虚,不用描写、夸张、渲染等修辞手法。
如:河北省新编《井陉县志》叙述聂荣臻救日本姑娘的故事,全文是:“一九四O年八月二十二日,聂荣臻司令员派洪河槽民兵李北堂,将在西王舍救出的2名日本小姑娘(一九八O年得知是美穗子姐妹)送往井陉车站转交日军。
”全文共64字,把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经过和结果交待得清清楚楚,无一点描写和夸张。
方志学家提出,不要偏尚文辞,不要妆点名胜,不要浮记功绩,不要文史混淆,不要舞文弄墨。
地方志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完全用事实说话,靠资料翔实可信而发挥功能,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使用描写、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
也不能象写论说文那样使用设问、反问等手法。
在地方志中滥用修辞,将会失去地方的语言特色,影响志书的科学性效果。
3、简洁:志书语言要科学,做到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要多,该说的,一句也不要少。
句无冗句,章无赘言,不枝不蔓,不转弯抹角,做到要言不烦,文约事丰。
文贵精、不贵多。
一九八三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指出:“地方志应做到详细,同时也应做到简略。
所谓详细,指它所应讲的方面都讲到了。
所谓简略,就是指每个方面的说明要像打电报、编辞书那样精炼,要惜墨如金。
”举个例子:有两个人同是给远方的弟弟打电报,说是他的父亲病了,要他弟弟迅速回家的事。
一个写的电文是:“父亲的病很重,你快快回来”。
另一个写的电文是:“父病重速返。
”意思都一样,一个写了11个字,一个只写了5个字,字多的比字少的多花一倍多的钱。
这就说明文字简洁的重要,同时也说明,文字表述必须经过提炼,犹如矿石经过冶炼捶打,才能制成各种器物一样。
用文字来表达命意,经过炼意、炼词才能成为文章。
对于收集的资料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经过核实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的语言要做到“词达而已矣”。
于事无补的冗词赘句,要舍得忍疼割爱。
志书的行文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意尽则止,不要啰唆。
围绕主题,不枝不蔓,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语。
例如:“如果、那么、之所以、……因为等等。
多用短句,同时也要做到长短句的平衡。
总之,文字要简洁,要精雕细刻,在炼字、炼词、炼句上狠下功夫。
4、流畅:志书语言的流畅,是指志书语言的连贯性,读起来很通畅,段与段之间意思要连贯。
在每一段落中,句与句,词组与词组相互连接,一脉相承,前后贯通。
志书最常见的段落、层次有三种关系:①递进关系;②并列关系;③时间先后关系。
重点理顺各段落内部词句之间的条理性、逻辑性。
通俗地说,即一段话里哪句先说,那句后说,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前言不答后语。
志书的语言流畅,要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词,选词造句要顾及音律,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音调和谐,看起来舒服,听起来悦耳,一个节奏上下贯通,左右合拍,音调和谐,富于变化性,又有节奏感。
5、准确:准确用语是志书的生命,含糊不得。
行文中一律用第三人称,不得使用我省、我市、我县、我区、我乡或本省、本市、本县、本区、本乡,一律要用全称。
区域性概念的名词也要准确运用,如:“全市”、“市区”,全市包括城区、远郊区和所辖县(市)。
市区包括城区和近郊区,不包括远郊区的所辖县(市)。
忌滥用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判断词和假设文词。
不使用因为、由于、只要、只有等因果复句和条件复句。
也不宜使用希望、望、能、能够、可能、会、应、应该等能愿动词。
再如“解放前”、“解放后”的用法都属于概念不清,解放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些语意含混、交待不清的词要尽量避免,如:“有人认为”、“多数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等。
还有一些词语是集合名词。
如“组织上”、“上级”、“贫下中农”等。
志书行文要是什么组织就是写该组织的全称,是哪级就写哪级,是哪级领导就写哪级领导。
不能笼统的说某人是贫下中农,家庭出身应该写清楚,是贫农就是贫农,下中农就是下中农。
对概念不清楚的时间代名词,要避免使用。
如“今年”、“明年”、“明天”、“本月”、“上月”、“最近”、“过去”等。
还有如:“七、八年”、“三四天”、“三年多”、“五年前”、“三天以后”等。
四、书写:文稿书写要整洁,内容要完整,用字要准确。
1、文字书写,一律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层次清楚、标题醒目,全书的篇、章、节、目四个层次,篇与篇、章与章、节与节是并列关系。
篇辖章,章辖节,节辖目,均以事命题,标明顺序号码。
篇、章、节冠以第一、第二、第三与标题同占一行,居中书写。
序码与标题之间适当空格。
节以下的目是否要加序号,根据内容来确定。
2、数字书写,阿拉伯数字可按照统计局统计使用的数字和单位。
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一律使用汉字书写。
定型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三叶虫”、“四季豆”、“星期三”、“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一二O师”、“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月革命”、“十一五规划”、“五路一桥”、“七上八下”、“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十七届一中全会”等。
非公历记年一律使用汉字数字,但要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元。
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民国五年(1917年)等。
表示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的,如“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六一儿童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
3、引文注释:在文中注释的称夹注。
在页末注释的称脚注。
脚注一般来用①②③……标注符号。
在文中引文要注明出处,如:《农业合作社问题》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73页。
又如周恩来:《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见(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39页—442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等。
4、标题:地方志的标题,力求简明准确,以事命题,避免雷同,标题以名词或词组,或短语构成。
①不写教科书式的标题;②不写通讯报道式的标题;③不写工作总结式的标题;④不写章回小说式的标题,不写广告或指示性的标题。
标题是纲,纲举目张。
五、十忌1、忌写新闻报道式:新闻是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它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
多数以倒叙的方法,先述结果、后叙事实。
通讯比消息更详细、形象,报道生活中的典型,表现方法除叙述外还可描写、议论和抒情,而方志则要按时序叙述,最忌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
因此志书不能采用新闻文体的三段式(导语—主体—结尾)。
2、忌写汇报总结式:志书行文切忌写成工作汇报或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一种应用文体,一般要介绍基本情况,简述工作过程,列出成绩和取得的成绩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概括经验教训,提出努力的方向等。
方志也要反映经验教训,但记述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都寓于事实的记述之中,让读者去归纳。
3、忌文学描写:有一部县志的《文化志》对当地一座新建的公园这样写道:公园……以“春”字作为全园主题,展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春回大地之意,定园名“留春苑”。
……人们扶老携幼涌向新园。
“留春榭”倒映在云影波光中,与湖面上的荷花灯交相辉映;湖心有“集翠亭”,沿岸有“闰泽亭”、“寄畅亭”……。
“梅岭”、“桃峰”傍城垣逶迤起伏,巧夺天工……。
这完全是一篇散文,格调与志体不合,文中的“春回大地”、“云影波光”、“交相辉映”、“逶迤起伏”、“巧夺天工”,完全是流金溢彩的语言,反转掩盖了“留春园”的真实面目,志书是用朴素语言,白描记述。
4、忌穿靴戴帽:志书的行文,不穿靴、不戴帽。
我们常见的工作报告,一开头就先戴帽子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