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幼儿保健知识: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

合集下载

幼儿园《手足口预防宣传》PPT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预防宣传》PPT课件

二看是否发烧,如果有发烧就要高度警惕; 三看孩子年龄,5岁以下幼儿是高危人群。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预防
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通风, 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疫苗
打预防肠道病毒的疫苗
饮食卫生
吃熟食,喝开水,注意 饮食卫生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 讲究卫生: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5字方针: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
什么时候要洗手
1、在与患者接触后, 2、触摸眼、口、鼻前, 3、打喷嚏或咳嗽后, 4、入厕后,
5、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6、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电梯按钮后、 7、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8、小朋友还应知道以下几方面也要洗手: ①吃饭前②体育课或绘画等活动后 ③玩玩具或游戏后等都要洗手。
吃熟食
+ 喝开水
勤通风
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环境的 卫生情况,注意孩子的个人卫 生及食物的卫生情况。
晒 衣 被
接种疫苗
1.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 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 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 护。
2.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 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 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手足口病 预防宣传PPT
讲究卫生,远离手足口病
汇报人:xx
目录
手足口病 症状
手足口病 预防
手足口病症状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 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 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 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 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 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如何护理
• 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 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
• 家长不用太担心,疱疹性咽颊炎是 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 治疗,主要看护理。如果护理做得 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 一周左右就好了。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如何护理
• 疱疹性咽峡炎会经历水疱期、高烧 阶段及溃疡期。对孩子来说,溃疡 期是最难受的时候,孩子不发烧了, 但是也吃不下东西。流口水是溃疡 期患儿的明显症状,但这通常意味 着孩子的病要好了。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如何护理
•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差、肢体抖 动、出冷汗、面色不好、四肢 发凉、频繁呕吐、高热不退等 症状,这就表示病情较重,应 及时去医院就诊。
患病后注意隔离
• 疱疹性咽颊炎传染性非常强,应采 取隔离措施。患儿及无症状带病毒 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含有较 多的病毒,会污染手、毛巾、水杯、 玩具、餐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 口感染。患儿口腔分泌物中也含有 病毒,所以咳嗽、喷嚏等也可造成 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PPT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隐形手足 口病”之称,是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 为特征的疾病。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 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多发于5岁 以下儿童,潜伏期一般为2—7天, 病程一般为4~7日,重者可长至2 周。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 疱疹性咽颊炎在预防上有一定难 度,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 平时给宝宝勤洗手、吃熟食、喝 干净水,同时家里要勤通风、晾 晒被褥、消毒玩具,尽量避免去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咽 峡部长满疱疹,伴有反复发热、咽 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小婴儿因 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 能睡眠。

家长有了这个指南,孩子无惧疱疹性咽峡炎!

家长有了这个指南,孩子无惧疱疹性咽峡炎!

家长有了这个指南,孩子无惧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尽管最近来势很猛,但家长不必恐慌。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疱疹性咽峡炎防治上的方方面面,就家长最关心的12个问题,做一个梳理。

1、问:疱疹性咽峡炎严重吗?答: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疾病,传染性很强,危害性不大,家长要放松,不必太紧张。

但也不能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家长就掉以轻心不去干预。

虽然通常一周会好,但因为孩子在患病期间会连续高烧,且孩子因口腔内疱疹会吞咽困难、烦躁、哭闹,病程比较痛苦,所以家长要及早干预,对证处理,帮助孩子快速恢复。

2、问: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答: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二者之间有两个区别:①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咽喉部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②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较轻,而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由于发病迅速,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3、问: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自限性疾病,去医院还有必要做检查和治疗吗?答:要做检查。

虽然二者都是相对较轻的病,但同样有并发重症的几率,尤其是手足口病。

抽血检查,可筛查排除重症分型。

如果是“柯萨奇病毒”则一般无严重后果,预后较好。

如果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则往往会导致病毒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要马上进行治疗干预,以免悲剧的发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血少,抽血对孩子身体伤害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常规的抽血检查,只是取极少量的血,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

4、问:将野生马齿笕煮熟切碎,加点白糖吃,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么?答:有一定治疗功效,但不够力。

中医将疱疹性咽峡炎归为“温病”的一种,马齿笕是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材,而白糖同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马齿苋白糖是有疗效的。

但仅仅依靠这两味药去治疗,效果显然不够,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疱 疹 性 咽 峡 炎

疱 疹 性 咽 峡 炎

疱疹性咽峡炎1.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原引起的?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也是一种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亦可引起。

柯萨奇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只是夏秋季发病率更高。

小儿较成人更易感染。

2.如何得知孩子患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以下特征:(1)好发于夏季。

主要通过肠道(粪-口)、呼吸道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苍蝇可为虫媒。

2~10岁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婴幼儿,可为散发或小流行。

(2)急性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

婴儿可有呕吐及腹泻,体温高时发生惊厥。

(3)烦躁、爱哭闹,吞咽不适,不肯吞咽,流涎增多,年长儿可诉咽痛。

(4)病初有咽部充血,1~2天后在咽部出现小疱疹,直径1~2毫米。

2~3天后小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直径约1~3毫米,数量不定,5~6个或更多。

溃疡持续约4~10日。

(5)一般无并发症。

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

3、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主要都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只是病毒型别不一样,所以临床特征有差异。

由于都是病毒感染,治疗原则是类似的。

隔离患儿两周。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高热,多见咽峡部疱疹,口腔极少有疱疹的。

手足无小水疱疹。

手足口病特征是:发病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

首先出现口腔及咽喉痛,体温不高,一般在39℃以下,持续1~2天。

然后,口腔内出现小疱疹及溃疡,在舌、颊黏膜、硬颚处多见,软颚、牙龈及咽部也可发生。

同时在手及足部背面及掌面出现数个至数十个斑丘疹,迅速转为小水疱疹。

有时见于臂、腿及臀部或躯干。

水疱疹2~3天消退,不留疤。

可在幼儿园中暴发流行。

4、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一些如双黄连、板兰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教内容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教内容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教内容1. 嘿,家长们知道不?手足口病就像个小怪兽,专挑咱们可爱的小宝贝们下手呢!那怎么预防呢?一定要让宝贝们勤洗手呀!就像吃饭一样,养成习惯,可别偷懒哦!你想想,把那些脏脏的病菌都洗掉,小怪兽不就没法近身啦!比如每次宝贝们玩完玩具,就赶紧去洗手,这多重要呀。

2. 哎呀呀,幼儿园里小朋友多,预防手足口病可得重视起来呀!要经常给宝贝们的玩具、餐具消毒哦!这就好比给宝贝们打造一个安全堡垒,把病菌都挡在外面呢。

就像你打扫家里一样仔细,把那些可能藏着病菌的小角落都清理干净。

看见宝贝们的玩具脏兮兮的,你能不赶紧消消毒呀?3. 家长们呀,要让宝贝多喝水哦,这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妙招呢!水就像宝贝们身体里的小战士,能帮着对抗病菌呢!你想想看,身体水分充足了,抵抗力不就强了嘛!宝贝不愿意喝?那咱就变着法儿地哄呀,就像哄他吃喜欢的零食一样嘛!4. 注意啦注意啦,要给宝贝们及时增减衣服哦!可不能让宝贝们热着或者冻着啦!这就跟照顾花花草草一样,得精心点儿呢。

天气热了就脱掉一件,冷了就加上,可别马虎哟!不然小病菌就会趁机找上宝贝们呢,到时候多心疼呀!5. 宝贝们在幼儿园里,一定要提醒他们别和其他小朋友共用东西哦!这就像自己的宝贝不能随便给别人一样,要保护好呀!比如毛巾、牙刷这些,绝对不能混用的啦!你能想象自己的宝贝用别人用过的牙刷吗?肯定不愿意吧!6. 家长们,当宝贝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可千千万万要注意呀!别不当回事儿呢!就像汽车有点小毛病就得赶紧修,千万别等出大问题了才着急。

宝贝要是发烧或者嘴里长泡,赶紧带去看看医生,别耽误了!难道你还能眼睁睁看着宝贝难受呀?7. 一定要让宝贝多锻炼身体呀!身体棒棒的,才能把手足口病挡在门外呢!就像盖房子,根基打好了才能坚固呀!带宝贝多去户外活动活动,跑一跑跳一跳,多开心呀!比呆在家里可好多啦!总之,预防手足口病,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和幼儿园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小宝贝们哟!。

疱疹咽峡炎幼儿园教案

疱疹咽峡炎幼儿园教案

疱疹咽峡炎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学习有关疱疹咽峡炎的预防措施。

3.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疱疹咽峡炎。

教学内容1. 疱疹咽峡炎的定义疱疹咽峡炎是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口咽部病变、发热等。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 疾病的症状和传染途径疱疹咽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喉部疼痛、咳嗽、流鼻涕、口咽部疼痛等。

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3. 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通风;(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3)饮用干净水源;(4)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和学校设施设备;(5)减少亲密接触。

4. 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1)勤洗手: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2)使用个人物品:教育幼儿不随便使用他人的物品,例如毛巾、饮杯等;(3)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教育家长不要吸烟并引起二手烟污染。

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游戏互动等。

2. 教学流程(1)讲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染途径;(2)仔细讲解预防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加以演示;(3)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加深幼儿对卫生习惯的认识和掌握;(4)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疾病。

3.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学习情况;(2)听取幼儿对于卫生习惯的理解;(3)家长反馈。

注意事项(1)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2)家长应注意监护孩子的生活习惯;(3)如有喉疼等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结束语疱疹咽峡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只要我们加强自我防范,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预防感染,保证身体健康。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常识ppt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常识ppt课件
第三步:指尖并拢,掌心处揉 搓,换手进行重复动作
手心对手背,手指 交叉搓,换手进行 重复动作
双手指相扣,洗净 指背
握住大拇指旋转揉 搓,换手进行重复 动作
早晨和下午上课前, 教室、寝室、活动场 所通风换气、消毒。
发现病情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可疑手足 口病患儿, 要对患 儿所在的班级、家 中所有的物品进行预Leabharlann 手足口病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什么是手足口病?
婴儿和儿童的 常见疾病,夏 秋季高发。全 世界大部分国 家和地区均有 该病流行的报 道。
手足口病是由 肠道病毒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肠道病毒71 型(EV71)、柯 萨奇A组16型 (CoxA16) 多见 )
多发生于5岁以 下儿童,尤其 是3岁以下。
疹子有哪些特点?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
01
部位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
02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
03

粪便带病毒-粪 口途径传播(吃)
患者咽喉分泌物中 的病毒-空气飞沫 传播(吸)
皮肤、粘膜疱疹液、 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 染的手、毛巾、手绢、 牙杯、玩具、食具、 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内衣及医疗器具等- 接触传播(摸)
手足口病有特殊治疗的药物吗? 传染性强(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速度快, 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目前仍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殊的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 治疗。
也无疫苗。
大多数患者,症状都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而且极大 一部分人可以不经治疗而自愈,只有极少数发生并发症 的患者才会死亡。
彻底消毒。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幼儿园传染疾病安全教育《冬季疾病预防知识——疱疹性咽颊炎》

幼儿园传染疾病安全教育《冬季疾病预防知识——疱疹性咽颊炎》

疾病防疫
时刻谨记

传播 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性较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
主要 症状
主要以发热,咽痛、咽颊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 为主要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4天,该疾病具有自限性, 一般病程为4-6日,重者可至2周。大龄患儿可有咽痛, 重者影响吞咽,婴幼儿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 有时伴有呕吐、头痛、腹痛或肌痛。
预防 措施
1、患有疱疹性咽炎的 幼儿需隔离观察10天,避免 交叉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保障口腔卫生干净。
3、多喝白开水,饮食清淡,不要吃 辛辣油腻的食物。
预防 措施
4、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多开窗 通风尽量避免到人 多密集的公共场所。
5、加强日常锻炼, 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 强自身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保健知识: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
幼儿保健知识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2018/8/9幼儿保健知识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
K
j 幼儿保健知识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

柯萨奇病毒是导致这两种病的主要病原,不过少数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导致,症状比较严重。

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

“发病初期,如果手、足、臀部没有出现疹子,一般会诊断为疱疹性咽颊炎。

”程海英说,因为柯萨奇病毒有很多种亚型,所以临床症状差别很大,有的症状轻,有的重;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也会有差异。

因为这种病毒得快,一就会发高烧,第二天嘴巴里就出疹子。

不过,程医生说,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发烧。

年龄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现象,要留心,可以拿手电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小水泡,红红的,亮晶晶的水泡。

和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颊炎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所以家长不用太紧张。

“疱疹性咽颊炎,关键看护理,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了,一周左右就好了。

但是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表现是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能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

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吃点退烧药;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再到医院。

到医院之后,如果确诊是疱疹性咽颊炎,也没有特效治疗,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帮孩子缓解不适。

“孩子烧退了之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