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模块综合素能拔高检测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4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新教材2024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B.A、B两点间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将电荷量为1 C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C.相邻两条磁感线之间的空白区域磁感应强度为0D.将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中,若不受磁场力,说明该处磁感应强度为0答案:B2.下列物理量具有“量子化”特点的是( )A.电场强度B.光子C.电流D.磁感应强度答案:B3.如图所示,竖直实线表示匀强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一带电微粒在电场中从A到B做直线运动(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微粒( )A.肯定带正电B.从A到B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从A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从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C4.(2024·北京卷)某同学搬运如图所示的磁电式电流表时,发觉表针晃动猛烈且不易停止.依据老师建议,该同学在两接线柱间接一根导线后再次搬运,发觉表针晃动明显减弱且能很快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B.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猛烈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C.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D.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减弱是因为表内线圈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解析:未接导线时,表针晃动过程中导线切割磁感线,表内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表未连接成闭合回路,因此没有感应电流,线圈不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选项A、B错误; 接上导线后,表针晃动过程中,表内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依靠安培力做负功来实现,因而晃动减弱,故线圈受安培力的作用,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5.欧姆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因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的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详细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安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始终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1时,小磁针偏转了30°,当他发觉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增大到60°时,通过该直导线的电流为(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在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 )A.2I1B.3I1C.I1D.无法确定解析: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依据题意可知地磁场在水平方向的重量和电流形成的磁场、合磁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小磁针偏转的角度为30°时,有B1=kI1=B地tan 30°当小磁针偏转的角度为60°时,有B2=kI2=B地tan 60°联立解得I2=3I1,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答案:B6.一根粗细匀称的细橡胶管,里面灌满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其长度为30 cm; 在盐水柱两端加电压U时,盐水柱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现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匀称拉长至40 cm.然后在两端加电压U,此时盐水柱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A.vB.vC.vD.v解析: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改变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因为体积不变,则可以知道长度之比为3∶4,则截面积之比为4∶3.设液柱长30 cm时,其电阻为R,液柱长40 cm时,其电阻为R',依据R=ρ可以计算出拉长后的电阻值R'=R.因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电流之比I∶I'=16∶9;再由I=nqSv可知v=,所以速度之比v1∶v2=4∶3,即拉长后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选项A正确.答案:A7.在某匀强电场中有M、N、P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M=30°、∠P=90°,直角边NP的长为4 cm.已知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M、N和P点的电势分别为3 V、15 V和12 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150 V/mB.75 V/mC.225 V/mD.75 V/m解析:过P点作斜边MN的垂线交MN于O点,如图所示.由几何学问可知N、O间的距离l NO=2 cm,M、O间的距离l MO=6 cm.由匀强电场的特点得O点的电势为φO=12 V,即O、P在同一等势面上,由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和几何关系知E===150 V/m,故选项A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电源(内阻不计)、开关S、定值电阻R1和R2、光敏电阻R3、电容器连成如图所示电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当开关S闭合,并且无光照耀光敏电阻R3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电容器两极板间的M点,当用强光照耀光敏电阻R3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则( )A. 液滴向下运动B. 液滴向上运动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削减D.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答案:BD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与电池两极相连,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C.断开开关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断开开关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解析: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右移动,极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静电力变大,θ增大,选项A正确.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依据C=,U=得,E===,知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场强度不变,小球所受静电力不变,则θ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AD10.如图所示,虚线为某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现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轨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断定( )A.两个粒子的电性肯定不同B.粒子1的动能先削减后增加C.粒子2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经过B、C两点时,两粒子的速度肯定相同解析:依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可推断出粒子1受到斥力作用,粒子1的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同,粒子2受到引力作用,粒子2的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反,所以两个粒子的电性肯定相反,选项A正确.静电力对粒子1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其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正确.静电力对粒子2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粒子2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可知,两个粒子经过B、C两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选项D错误.答案:AB三、非选择题:共54分.11.(8分)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试验中,供应的电源是一节内阻可不计的干电池,被测金属丝的直径小于 1 mm,长度为80 cm,阻值约为3 Ω,运用的电压表有0~3 V(内阻约为3 kΩ)和0~15 V(内阻约15 kΩ)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 A(内阻约为0.1 Ω)和0~3 A(内阻约为0.02 Ω)两个量程,供限流接法用的滑动变阻器有A.0~10 Ω;B.0~100 Ω;C.0~1 500 Ω三种,可供选择的试验电路图有甲、乙两种,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丙所示.甲乙丙(1)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mm.(2)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A,为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应选用图所示的电路.(3)为了测量过程中便于调整,应选用编号为的滑动变阻器.答案:(1)0.802 (2)0~3 0~0.6 乙(3)A12.(10分)现有一电动势E约为8 V,内阻r约为40 Ω的电源,额定电流为50 mA;量程为0~3 V、内阻为2 kΩ的电压表和阻值为0~999.9 Ω的电阻箱各一只,另有若干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为测定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室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0,试验中应选用的定值电阻是.A.200 ΩB.2 kΩC.4 kΩD.10 kΩ(2)试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随意值”),目的是.(3)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依据记录的多组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依据该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甲乙解析:(1)因电压表量程为0~3 V,最大测量值小于电源电动势,故必需用定值电阻与之串联,因电源电动势约为8 V,电压表的内阻为2 kΩ,则定值电阻阻值大约为3.3 kΩ,故选C.(2)试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最大值,目的是保证电源的平安.(3)由题图像可知,当R趋于无穷大时,=0,此时外电压等于电动势,又R0与电压表串联且电阻为电压表的2倍,所以此时E=3U=3× V=8.6 V,由题图像知当=0.45 V-1时,=8×10-3Ω-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E=3U+Ir, 其中I=+,将E、U、R V、R代入解得r=36 Ω.答案:(1)C (2)最大值保证电源的平安(3)8.6 3613.(10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电源电动势E=24 V,内阻r=1 Ω,电阻R=15 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的小孔以初速度v0=4 m/s竖直向上射入板间.小球的电荷量q=1×10-2 C,质量为m=2×10-2 kg,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 m/s2.(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2)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解析:(1)小球进入板间后,受重力和静电力作用,且到A板时速度为0.设两板间电压为U AB,由动能定理得-mgd-qU AB=0-m,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0=U AB=8 V,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I==1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0==8 Ω.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8 Ω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2)电源的输出功率P0=I2(R+R0)=23 W,故电源的输出功率是23 W.答案:(1)8 Ω(2)23 W14.(1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电阻箱,电压表为志向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 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 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 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 V.(1)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 m为多少?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1+r,E=U2+r,解得E=6 V,r=1 Ω.(2)电源的输出功率P=R,将上式变形可得P=,由上式可知当R=r=1 Ω时,P取最大值P m,P m==9 W.答案:(1)6 V 1 Ω(2)1 Ω9 W15.(14分)将一内壁光滑的绝缘细圆管做成的圆环BDC固定在竖直面内,圆环的圆心为O,D为圆环的最低点,其中∠BOC=90°,圆环的半径为R,水平虚线BC的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圆心O的正上方A点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其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现将该小球无初速度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刚好无碰撞地进入圆管中并接着在圆管中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1)A点到O点的距离及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D时对圆环的作用力.解析:(1)小球无碰撞地进入圆管,说明小球进入圆管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则v x=v y,其中v x=t,v y=gt,t==R,t=,解得l OA=R,E=.(2)小球从A点到D点由动能定理可知mg(R+l OA)+qE·=mv2,小球在D点时,F N-mg=,解得F N=(3+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D点时对圆环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3)mg.答案:(1)R(2)(3+3)mg方向竖直向下。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模块素养检测(Units 1~5)(120分钟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Text 1W: Jack, how do you like the play?M: It’s a simple story with a happy endi ng, but, ①luckily, they had a very strong actor, he can manage to carry the whole play.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答案: CText 2M: Have we missed it? The man said it’s only five blocks away opposite the bank. W: Wait a minute, the Chinese restaurant, the national bank, ②there it is, the R hotel.2. 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A hotel.B. A bank.C. A restaurant.答案: AText 3M: Have you got the time? I for got to bring my watch. It must be over 3 o’clock. W: Yes, ③actually it’s twenty past three.M: Oh, that means the meeting will begin in twenty minutes.3. When will the meeting begin?A. At 3: 20.B. At 3: 40.C. At 4: 00.答案: BText 4W: Everything here looks really good. What are your specials today?M: ④We have our usual soup and salad. They are potato soup and vegetable salad. W: Those are my favourites.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make a choice.4.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shop.B. In a restaurant.C. In the man’s house.答案: BText 5W: I can’t believe how hot it is here today.M: ⑤If you think this is bad, you should have been here last week.5.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prefers cold weather.B. He has had a difficult week.C. The temperature was good last week.答案: C其次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1.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 .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械——永动机不可能制成D .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AB 对,D 错;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它不可能制造出来,C 对。

D 符合题意。

]2.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由E =F q 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由C =Q 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由E =k Q r 2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 .由U AB =W AB q 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D [电场强度E 与F 、q 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A 错误;电容C 与Q 、U无关,由电容器本身决定,B 错误;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C 错误;由U AB =W AB q 可知,D 正确。

]3.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眯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B[根据题述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可知N点和P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直线d们玗某一等势面内。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 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问题:①有1 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种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②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方法:Ⅰ.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A.①Ⅰ,②ⅡB.①Ⅲ,②ⅠC.①Ⅱ,②ⅢD.①Ⅲ,②Ⅱ【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及特点.【答案】 B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红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下列事件中,互斥事件的个数是()①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②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③恰好有一个白球;恰好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A.0B.1C.2D.3【解析】 由互斥事件的定义知,选项③④是互斥事件.故选C. 【答案】 C3.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中,若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则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图1A .6B .8 C.10D .14【解析】 由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得x =y =4,乙组数据中间两个数分别为6和14,所以中位数是6+142=10,故选C.【答案】 C4.101110(2)转化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A .46 B .56 C.67D .78【解析】 ∵101110(2)=1×25+1×23+1×22+1×2=46,46=8×5+6,5=8×0+5,∴46=56(8),故选B.【答案】 B5.从甲、乙两人手工制作的圆形产品中随机抽取6件,测得其直径如下:(单位:cm)甲:9.0,9.2,9.0,8.5,9.1,9.2; 乙:8.9,9.6,9.5,8.5,8.6,8.9.据以上数据估计两人的技术的稳定性,结论是() A.甲优于乙B.乙优于甲C.两人没区别D.无法判断【解析】x甲=16(9.0+9.2+9.0+8.5+9.1+9.2)=9.0,x乙=16(8.9+9.6+9.5+8.5+8.6+8.9)=9.0;s2甲=16[(9.0-9.0)2+(9.2-9.0)2+(9.0-9.0)2+(8.5-9.0)2+(9.1-9.0)2+(9.2-9.0)2]=0.34 6,s2乙=16[(8.9-9.0)2+(9.6-9.0)2+(9.5-9.0)2+(8.5-9.0)2+(8.6-9.0)2+(8.9-9.0)2]=1.04 6.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稳定.【答案】 A6.某中学号召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文学社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2所示,则从文学社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图2A.110B.310C.610D.7 10【解析】从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30100=310.【答案】 B7.(2014·北京高考)当m=7,n=3时,执行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图3 A.7 B.42C.210 D.840【解析】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m=7,n=3时,m-n+1=5,k=m=7,S=1,S=1×7=7;k=k-1=6>5,S=6×7=42;k =k -1=5=5,S =5×42=210; k =k -1=4<5,输出S =210.故选C. 【答案】 C8.已知函数f (x )=x 2-x -2,x ∈[-5,5],那么在区间[-5,5]内任取一点x 0,使f (x 0)≤0的概率为( )A .0.1B .23 C.0.3D .25【解析】 在[-5,5]上函数的图象和x 轴分别交于两点(-1,0),(2,0),当x 0∈[-1,2]时,f (x 0)≤0.P =区间[-1,2]的长度区间[-5,5]的长度=310=0.3.【答案】 C9.有2个人从一座10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设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是等可能的,则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的概率为( )【导学号:28750073】 A.19 B .29 C.49D .89【解析】 法一:设2个人分别在x 层,y 层离开,则记为(x ,y ).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2,2),(2,3),(2,4),…,(2,10),(3,2),(3,3),(3,4),…,(3,10),(10,2),(10,3),(10,4),…,(10,10)},所以除了(2,2),(3,3),(4,4),…,(10,10)以外,都是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故所求概率P =9×9-99×9=89.法二:其中一个人在某一层离开,考虑另一个人,也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19,故不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89.【答案】 D10.(2016·沾化高一检测)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运动,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 A |<1的概率为( )A.14 B .12 C.π4D .π【解析】 如图所示,动点P 在阴影部分满足|P A |<1,该阴影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其面积为S ′=π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S =1,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 A |<1的概率为S ′S =π4.【答案】 C11.已知某8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现又加入一个新数据5,此时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5,s 2<3B .x =5,s 2>3C .x >5,s 2<3D .x >5,s 2>3【解析】 由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x =5,s 2=19(3×8+0)<3,故选A.【答案】 A12.圆O 内有一内接正三角形,向圆O 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正三角形内的概率为( )A.338π B .334πC.32πD .3π【解析】 设圆O 的半径为r ,则圆O 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r ,设向圆O 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其内接正三角形内的事件为A ,则P (A )=S 正三角形S 圆=34(3r )2πr 2=334π.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合肥市环保总站发布2014年1月11日到1月2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如下:153,203,268,166,157,164,268,407,335,1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解析】 将这10个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9,153,157,164,166,203,268,268,335,407,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是166+2032=184.5,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84.5.【答案】 184.514.某学校举行课外综合知识比赛,随机抽取400名同学的成绩,成绩全部在50分至100分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第五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且小于等于100分,据此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400名同学中成绩优秀(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有________名.图4【解析】 成绩优秀的频率为1-(0.005+0.025+0.045)×10=0.25,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有0.25×400=100(名).【答案】 10015.在由1,2,3,4,5组成可重复数字的二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如21,22等表示的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我们称这样的数只有一个偶数数字,则组成的二位数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由1,2,3,4,5可组成的二位数有5×5=25个,其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有14个,故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1425.【答案】 142516.执行如图5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a 值为________.图5【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第一次循环i =2,a =-2;第二次循环i =3,a =-13;第三次循环i =4,a =12;第四次循环i =5,a =3;第五次循环i =6,a =-2,所以周期为4,当i =11时,循环结束,因为i =11=4×2+3,所以输出a 的值为-13.【答案】 -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算法如下所示:(这里S1,S2,…分别代表第一步,第二步,…)(1)指出其功能;(用数学式子表达) (2)画出该算法的算法框图.S1 输入x .S2 若x <-2,执行S3;否则,执行S6. S3 y =2x +1. S4 输出y . S5 执行S12.S6 若-2≤x <2,执行S7;否则执行S10. S7 y =x . S8 输出y. S9 执行S12. S10 y =2x -1. S11 输出y . S12 结束.【解】 (1)该算法的功能是:已知x 时, 求函数y =⎩⎪⎨⎪⎧2x +1,x <-2,x ,-2≤x <2,2x -1,x ≥2的值.(2)算法框图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解】记事件A1={任取1球为红球},A2={任取1球为黑球},A3={任取1球为白球},A4={任取1球为绿球},则P(A1)=512,P(A2)=412,P(A3)=212,P(A4)=112.由题意知,事件A1,A2,A3,A4彼此互斥.(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A1∪A2)=P(A1)+P(A2)=512+412=34.(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法一:P(A1∪A2∪A3)=P(A1)+P(A2)+P(A3)=512+412+212=1112.法二:P(A1∪A2∪A3)=1-P(A4)=1-112=1112.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为了了解本次比赛成绩情况,从得分不低于50分的试卷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请根据频率分布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求a、b的值;(2)若从成绩较好的第3、4、5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参加市汉字听写比赛,并从中选出2人做种子选手,求2人中至少有1人是第4组的概率.【解】(1)a=100-5-30-20-10=35,b=1-0.05-0.35-0.20-0.10=0.30.(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3组:660×30=3人,第4组:660×20=2人,第5组:660×10=1人,所以第3、4、5组应分别抽取3人、2人、1人.设第3组的3位同学为A1、A2、A3,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第5组的1位同学为C1,则从6位同学中抽2位同学有15种可能,如下:(A1,A2),(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其中第4组被入选的有9种,所以其中第4组的2位同学至少有1位同学入选的概率为915=35.20.(本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 【导学号:28750074】【解】(1)由于大于40岁的42人中有27人收看新闻节目,而20至40岁的58人中,只有18人收看新闻节目,故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有关.(2)27×545=3,所以大于40岁的观众应抽取3名.(3)由题意知,设抽取的5名观众中,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为a1,a2,大于40岁的为b1,b2,b3,从中随机取2名,基本事件有:(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设恰有一名观众年龄在20至40岁为事件A ,则A 中含有基本事件6个:(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所以P (A )=610=35.21.(本小题满分12分)图6某校团委会组织该校高中一年级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且每个小组有5名同学,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团委会对该班的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测试,该班的A ,B 两个小组所有同学所得分数(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6所示,其中B 组一同学的分数已被污损,但知道B 组学生的平均分比A 组学生的平均分高1分.(1)若在B 组学生中随机挑选1人,求其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2)现从A 组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设其分数分别为m ,n ,求|m -n |≤8的概率.【解】 (1)A 组学生的平均分为94+88+86+80+775=85(分),∴B 组学生平均分为86分.设被污损的分数为x ,则91+93+83+x +755=86,解得x =88, ∴B 组学生的分数分别为93,91,88,83,75,其中有3人的分数超过85分.∴在B 组学生随机选1人,其所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为35.(2)A 组学生的分数分别是94,88,86,80,77,在A 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其分数组成的基本事件(m ,n )有(94,88),(94,86),(94,80),(94,77),(88,86),(88,80),(88,77),(86,80),(86,77),(80,77),共10个.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分数m ,n 满足|m -n |≤8的基本事件有(94,88),(94,86),(88,86),(88,80),(86,80),(80,77),共6个.∴|m -n |≤8的概率为610=35.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2)利用(1) 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解】 (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下面求回归直线方程,为此对数据预处理如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x =0,y =3.2,b =∴a=-y-b-x=3.2,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257=b(x-2 010)+a=6.5(x-2 010)+3.2,即y=6.5(x-2 010)+260.2.①(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5×(2 016-2 010)+260.2=6.5×6+260.2=299.2(万吨).。

2021-2021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三册模块素养检测

2021-2021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三册模块素养检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模块素养检测(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6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电流强度B.磁通量C.电动势D.磁感应强度【解析】选D。

电流强度有方向,但电流强度运算时都不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强度是标量,故A错误,磁通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电动势有方向,但电动势运算时都不遵守矢量的运算法则,所以电动势是标量,故C错误;磁感应强度是矢量,故D正确。

2.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只能表示磁场的方向B.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磁体的S极C.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不能产生磁场D.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些同心圆【解析】选D。

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弱,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疏密表示强弱,故A错误;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内部从S极到N极,是闭合的曲线,故B错误;电流和磁铁都能产生磁场,故C错误;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些同心圆,D正确。

【补偿训练】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测定:测出一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及该导线的长度L、通过的电流I,则B=B.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B=只是定义式,它是磁场本身的属性,与放不放通电导线无关D.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解析】选C。

磁感应强度:B=,当电流与磁场垂直时:B=,故A错误;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平行时,通电导线不受安培力作用,但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故B错误;B=是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磁感应强度是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通电导线无关,故C正确;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故D错误。

高中数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 新人教A版必修3

模块综合测评 必修3(A 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1.从2 004名学生中抽取50名组成参观团,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 004人中剔除4人,剩下的2 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概率是( )A .不全相等B .均不相等C .都相等,且为251 002D .都相等,且为140解析: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概率相等,题中的抽取过程与从2 004人中抽取50人,每人入选的概率相同,其概率为502 004=251 002.答案:C2.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 ,则a <b 的概率为( )A.45B.35C.25D.15解析:取出的两个数用数对表示,则数对(a ,b )的不同选法共有15种,即:(1,1),(1,2),(1,3),(2,1),(2,2),(2,3),(3,1),(3,2),(3,3),(4,1),(4,2),(4,3),(5,1),(5,2),(5,3),其中a <b 的情形有(1,2),(1,3),(2,3),共3种,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 =315=15. 答案:D3.(2013·广东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3,则输出s 的值是( )A .1B .2C .4D .7解析:s =1,i =1;s =1,i =2;s =2,i =3;s =4,i =4,此时输出的s =4. 答案:C4.如图是1,2两组各7名同学体重(单位:kg)数据的茎叶图.设1,2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x 1和x 2,标准差依次为s 1和s 2,那么( )(注:标准差s =1n[x 1-x2+x 2-x2+…+x n -x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A.x 1>x 2,s 1>s 2B.x 1>x 2,s 1<s 2C.x 1<x 2,s 1<s 2D.x 1<x 2,s 1>s 2解析:x 1=50×4+3+6+7+8+61+70+727=61,x 2=50×3+4+6+8+60+61+72+737=62,∴x 1<x 2;利用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1n[x 1-x2+x 2-x2+…+x n -x2]可知s 1<s 2.答案:C5.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运动,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 ) A.14 B.12 C.π4D .π解析:如图所示,动点P 在阴影部分满足|PA |<1,该阴影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其面积为S ′=π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S =1,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S ′S =π4.答案:C6.某产品共有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等品、二等品和不合格品.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1件进行检测,设“抽到一等品”的概率为0.65,“抽到二等品”的概率为0.3,则“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A .0.95B .0.7C .0.35D .0.05解析:“抽到一等品”与“抽到二等品”是互斥事件,所以“抽到一等品或二等品”的概率为0.65+0.3=0.95,“抽到不合格品”与“抽到一等品或二等品”是对立事件,故其概率为1-0.95=0.05.答案:D7.(2013·江西卷)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i =4,那么空白的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S <8?B .S <9?C .S <10?D .S <11?解析:此程序框图依次执行如下:第一次:i =1,S =0,i =1+1=2,i 是奇数不成立,S =2] 答案:B8.在10支铅笔中,有8支正品和2支次品,从中不放回地任取2支,至少取到1支次品的概率是( )A.29B.1645C.1745D.25解析:将8支正品分别记为1,2,3,4,5,6,7,8;2支次品分别记为9,10,所以Ω={(1,2),(1,3),(1,4),(1,5),(1,6),(1,7),(1,8),(1,9),(1,10),(2,3),(2,4),…,(9,10)},共有9+8+7+6+5+4+3+2+1=45种,至少取到1支次品共有A ={(1,9),(2,9),…,(8,9),(1,10),(2,10),…,(8,10),(9,10)},共有17种.∴P (A )=1745.答案:C9.(2013·重庆卷)如图是某公司10个销售店某月销售某产品数量(单位:台)的茎叶图,则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率为( )A.0.2 B .0.4 C .0.5D .0.6解析:由茎叶图可知数据落在区间[22,30)的频数为4,所以数据落在区间[22,30)的频率为410=0.4,故选B.答案:B10.(2013·福建卷)已知x 与y 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x 1 2 3 4 5 6 y21334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y =b x +a ,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的前两组数据(1,0)和(2,2)求得的直线方程为y =b ′x +a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b ^>b ′,a ^>a ′B.b ^>b ′,a ^<a ′C.b ^<b ′,a ^>a ′ D.b ^<b ′,a ^<a ′解析:画出散点图如图所示,根据散点图大致画出回归直线,再画出过(1,0)和(2,2)的直线,比较可知选C.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2013·浙江卷)从3男3女共6名同学中任选2名(每名同学被选中的机会均等),这2名都是女同学的概率等于__________.解析:三个男生分别用a 、b 、c 表示,三个女生分别用A 、B 、C 表示,则从中选2名的情况有(ab )、(ac )、(aA )、(aB )、(aC )、(bc )、(bA )、(bB )、(bC )、(cA )、(cB )、(cC )、(AB )、(AC )、(BC )一共15种,2名都是女同学有(AB )、(AC )、(BC )共3种,所以P =315=15.答案:1512.(2013·湖北卷)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__;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 解析:(1)平均命中的环数为7+8+7+9+5+4+9+10+7+410=7;(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 错误! =2.答案:(1)7 (2)213.(2013·江苏卷)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运动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 87 91 90 89 93 乙8990918892则成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那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__________. 解析:x 甲=x 乙=90,s 2甲=87-902+91-902+90-902+89-902+93-9025=4.s 2乙=89-902+90-902+91-902+88-902+92-9025=2.答案:214.(2013·江苏卷)现有某类病毒记作X m Y n ,其中正整数m ,n (m ≤7,n ≤9)可以任意选取,则m ,n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解析:m ,n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是4×57×9=2063.答案:206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15.(12分)袋子中放有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球若干个,其中标号为0的小球1个,标号为1的小球1个,标号为2的小球n 个.已知从袋子中随机抽取1个小球,取到标号是2的小球的概率是12.(1)求n 的值;(2)从袋子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个小球,记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a ,第二次取出的小球标号为b .记事件A 表示“a +b =2”,求事件A 的概率.解:(1)由题意可知:n 1+1+n =12,解得n =2.4分(2)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个小球的所有等可能基本事件为:(0,1),(0,21),(0,22),(1,0),(1,21),(1,22),(21,0),(21,1),(21,22),(22,0),(22,1),(22,21),共12个,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0,21),(0,22),(21,0),(22,0),共4个.(10分)∴P (A )=412=13.(12分)16.(12分)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 (1)从袋中随机取出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 ,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 ,求n <m +2的概率.解:(1)从袋子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共6个.从袋中随机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共有1和2,1和3两个. 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为13.(6分)(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 ,放回后,在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 ,其中一切可能的结果(m ,n )有:(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16个.所有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为(1,3)(1,4)(2,4),共3个, 所以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为P 1=316.故满足条件n <m +2的事件的概率为1-P 1=1-316=1316.(12分)17.(12分)(2013·陕西卷)有7位歌手(1至7号)参加一场歌唱比赛,由500名大众评委现场投票决定歌手名次.根据年龄将大众评委分为五组,各组的人数如下:组别 ABCDE人数5010015015050(1)B 组抽取了6人,请将其余各组抽取的人数填入下表.组别 ABCDE人数 50100 150 150 50 抽取人数6A B 分别任选1人,求这2人都支持1号歌手的概率.解:(1)由题设知,分层抽样的抽取比例为6%,所以各组抽取的人数如下表:组别 ABCDE人数 50 100 150 150 50 抽取人数36993(4(2)记从A 组抽到的3个评委为a 1,a 2,a 3,其中a 1,a 2支持1号歌手;从B 组抽到的6个评委为b 1,b 2,b 3,b 4,b 5,b 6,其中b 1,b 2支持1号歌手.从{a 1,a 2,a 3}和{b 1,b 2,b 3,b 4,b 5,b 6}中各抽取1人的所有结果为:由以上树状图知所有结果共18种,其中2人都支持1号歌手的有a1b1,a1b2,a2b1,a2b2共4种,故所求概率p=418=29.(12分)18.(14分)(2013·四川卷)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1)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的值为i的概率P i(i=1,2,3);(2)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n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y的值为i(i=1,2,3)的频数.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当n =2 100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写出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 的值为i (i =1,2,3)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解:(1)变量x 是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共有24种可能. 当x 从1,3,5,7,9,11,13,15,17,19,21,23这12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1,故P 1=12;当x 从2,4,8,10,14,16,20,22这8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2,故P 2=13;当x 从6,12,18,24这4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3,故P 3=16.所以,输出y 的值为1的概率为12,输出y 的值为2的概率为13,输出y 的值为3的概率为16.(8分)(2)当n =2 100时,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 的值为i (i =1,2,3)的频率如下:比较频率趋势与概率,可得乙同学所编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14分)。

高一数学必修3综合素能检测

高一数学必修3综合素能检测

本册综合素能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校高一年级有35个班,每个班有56名同学都是从1到56编的号码.为了交流学习经验,要求每班号码为14的同学留下进行交流,这里运用的是( )A .分层抽样B .抽签抽样C .随机抽样D .系统抽样[答案] D[解析] 由于分段间隔相等,是系统抽样.2.已知函数y =⎩⎪⎨⎪⎧lg x ,x>0,2x ,x ≤0,输入自变量x 的值,输出对应函数值的算法中所用到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A .顺序结构B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C .条件结构D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答案] B3.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当x =0.4时,多项式f(x)=3x 6+4x 5+6x 3+7x 2+1的值时,需要做乘法运算的次数是( )A .6B .5C .4D .3 [答案]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人打靶,打了10发子弹,有7发子弹中靶,因此这个人中靶的概率为710B .一个同学做掷硬币试验,掷了6次,一定有3次“正面朝上”C .某地发行福利彩票,其回报率为47%,有个人花了100元钱买彩票,一定会有47元的回报D .大量试验后,可以用频率近似估计概率 [答案] D5.已知五个数据3,5,7,4,6,则该样本标准差为( ) A .1 B . 2 C . 3 D .2[答案] B[解析] ∵x =15×(3+5+7+4+6)=5,∴s =15×[(3-5)2+…+(6-5)2] =15×(4+0+4+1+1)= 2. 6.如图所示是一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由图形中的数据,样本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 B[解析] 样本落在[15,20]内的频率是1-5(0.04+0.1)=0.3,则样本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0.3×100=30.7.某林场有树苗30 000棵,其中松树苗4 000棵,为调查树苗的生长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50的样本,则样本中松树苗的数量为( )A .30B .25C .20D .15[答案] C[解析] 抽样比是15030 000=1200,则样本中松树苗的数量为1200×4000=20.8.(2011~2012·合肥第二次质检)扇形AOB 的半径为1,圆心角为90°.点C ,D ,E 将弧AB 等分成四份.连接OC ,OD ,OE ,从图中所有的扇形中随机取出一个,面积恰为π8的概率是( )A .310B .15C .25D .12[答案] A[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扇形面积公式及古典概型概率求解,难度中等.[解题思路] 据题意若扇形面积为π8,据扇形面积公式π8=12×α×1⇒α=π4,即只需扇形中心角为π4即可,列举可得这种情况共有3种,而整个基本事件个数共有10种,故其概率为310.9.阅读下列程序: INPUT x IF x <0 THENA .0B .-1C .-2D .9[答案] B[解析] 输入x =-2,则x =-2<0成立,则y =2×(-2)+3=-1,则输出-1.10.(2011~2012·广东佛山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某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 的值是( )A .-3B .-12C.13 D .2[答案] B[解析] 该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 S =2,i =1,i =1≤2 010成立, S =1+21-2=-3; i =1+1=2,i =2≤2 010成立, S =1+(-3)1-(-3)=-12;i =2+1=3,i =3≤2010成立, S =1+(-12)1-(-12)=13i =3+1=4,i =4≤2 010成立; S =1+131-13=2;i =4+1=5, …….对于判断框内i 的值,n ∈N ,当i =4n +1时,S =2;当i =4n +2时,S =-3;当i =4n +3时,S =-12;当i =4n +4时,S =13.由于2011=4×502+3,则S =-12.该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循环结构,判断框内的条件不成立时循环终止,即i =2 011时开始不成立,输出S =-12. 11.如图是某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其中m 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分别a 1,a 2,则一定有()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a 1,a 2的大小与m 的值有关[答案] B[解析]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选手得分是81,85,85,84,85,则平均数是a 1=15(81+85+85+84+85)=84;乙选后得分是84,84,86,84,87,则平均数是a 2=15(84+84+86+84+87)=85>84,所以a 1<a 2.12.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下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A .90B .75C .60D .45[答案] A[解析] 设样本容量是n ,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概率为(0.050+0.100)×2=0.300,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100克的个数是36,则36n =0.300,所以n =120.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频率为(0.100+0.150+0.125)×2=0.75.所以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120×0.75=9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2012·江苏高考卷)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 3 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极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名学生.[答案] 15[解析] 由已知,高二人数占总人数的310,所以抽取人数为310×50=15.14.102,238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答案] 34[解析] 利用辗转相除法或更相减损术可得最大公约数是34. 15.假设学生在初中的英语成绩和高一英语成绩是线性相关的.现有10名学生的初中英语成绩(x )和高一英语成绩(y )如下:第4位)[答案] 1.218 2[解析] 求斜率即求回归方程中的b ^,按照公式进行即可,即需要依次计算出x=71,∑i =110x 2i =50 520,y =72.3,∑i =110x i y i =51 467,所以b ^=51 467-10×71×72.350 520-10×712≈1.218 2,所以斜率为1.218 2. 16.如图所示,在半径为1的半圆内,放置一个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 ,向半圆内任投一点,则该点落在正方形内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 12π[解析] 由题设可知,该事件符合几何概型.正方形的面积为(122=14,半圆的面积为12×π=π2,故点落在正方形内的概率是14π2=12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有一段长为11米的木棍,现要折成两段,每段不小于3米的概率有多大?[分析] 从第一个位置折断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但在每一处折断的可能性相等,故是几何概型.[解析] 记“折得两段都不小于3米”为事件A ,从木棍的两端各度量出3米,这样中间就有11-3-3=5(米),在间的5米长的木棍上任何一个位置折都能满足条件,所以P (A )=11-3-311=511.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50名同学参加数学测验,成绩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40,50),2;[50,60),3;[60,70),10;[70,80),15;[80,90),12;[90,100),8.(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 (1)频率分布表如下:(2)19.(本小题满分12分)对某400件元件进行寿命追求调查,情况分布如下:(1)(2)计算元件寿命在500 h~800 h以内的频率.[分析](1)频率×400=对应寿命组的频数;(2)转化为求互斥事件的频率.[解析](1)由于频率=频数样本容量,每组的频数=频率×400,计算得寿命与频数对应表:600~700 h以内”为事件B,“元件寿命在700~800 h以内”为事件C,“元件寿命在500~800 h以内”为事件D,则事件A,B,C两两互斥,且D=A+B+C,由题意,得P(A)=0.10,P(B)=0.15,P(C)=0.40,则P(D)=P(A)+P(B)+P(C)=0.10+0.15+0.40=0.65,即元件寿命在500~800 h 以内的频率为0.65.20.(2011~2012·北京西城二模)(本小题满分12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1小时”活动,已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环保活动之一,今年的参与人数再创新高.然而也有部分公众对该活动的实际效果与负面影响提出了疑问,对此,某新闻媒体进行了网上调查,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持“支持”、“保留”和“不支持”态度的人数如下表所示:知从“支持”态度的人中抽取了45人,求n 的值;(2)在持“不支持”态度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看成一个总体,从这5人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有1人20岁以下的概率;(3)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8人给这项活动打出的分数如下:9.4,8.6,9.2,9.6,8.7,9.3,9.0,8.2.把这8个人打出的分数看作一个总体,从中任取1个数,求该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概率.[解析] (1)由题意得800+10045=800+450+200+100+150+300n,所以n =100.(2)设所选取的人中,有m 人20岁以下,则200200+300=m5,解得m =2.也就是20岁以下抽取了2人,另一部分抽取了3人,分别记作A 1,A 2;B 1,B 2,B 3,则从中任取2人的所有基本事件为(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1,A 2),(B 1,B 2),(B 2,B 3),(B 1,B 3)共10个.其中至少有1人20岁以下的基本事件有7个:(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A 1,A 2),所以从中任意抽取2人,至少有1人20岁以下的概率为710.(3)总体的平均数为x =18(9.4+8.6+9.2+9.6+8.7+9.3+9.0+8.2)=9,那以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数只有8.2, 所以该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超过0.6的概率为18.21.(2011~2012·沈阳质量监测一)(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高三某班的一次测试成绩的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频率分布表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请据此解答如下问题:(1)(2)将频率分布表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空余位置补充完整; (3)若要从分数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在抽取的试卷中,求至少有一份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解析] (1)由茎叶图知分数在[900,100)之间的频数为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分数在[900,100)之间的频率为0.008×10=0.08.所以,全班人数为20.08=25人.(2)直方图如下.频率分布表如下2个分数编号为5,6.则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的基本事件为(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个.其中,至少有一个在[90,100)之间的基本事件有(1,5),(1,6),(2,5),(2,6),(3,5),(3,6),(4,5),(4,6),(5,6),共9个,故至少有一个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是915=35.22.(2011~2012·湖南师大附中第七次月考)(本小题满分12分)2009年年底,某商业集团根据相关评分标准,对所属100家商业连锁店进行了年度考核评估,并依据考核评估得分(最低分60分,最高分100分)将这些连锁店分别评定为A ,B ,C ,D 四个类型,其考核评估标准如下表:布直方图如下:(1)估计该商业集团各连锁店评估得分的中位数;(2)假设该商业集团所有商业连锁店的评估得分互不相同,将所有A 类型连锁店按评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编号为A 1,A 2,A 3,…;所有D 类型连锁店按评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编号为D 1,D 2,D 3,…,现从A ,D 两类型连锁店中各随机抽取1家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记被抽取的两家连锁店分别为A i ,D j ,求i +j ≥35的概率.[解析](1)因为0.015×10=0.15,0.04×10=0,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面积相等,所以中位数在区间[70,80)内.设中位数为70+x,则x10=0.5-0.150.4,解得x=8.75.估计该商业集团各连锁店评估得分的中位数是78.75分.(2)由直方图可知,A类型连锁店的频数是0.025×10×100=25,D类型连锁店的频数是0.015×10×100=15,所以该商业集团A类型连锁店共有25家,D类型连锁店共有15家.所以i∈{1,2,3,…,25},j∈{1,2,3,…,15}.若i+j≥35,则20≤i≤25,j≤15.当i=20时,j=15,有1种抽取方法;当i=21时,j=14,15,有2种抽取方法;当i=22时,j=13,14,15,有3种抽取方法;当i=23时,i=12,13,14,15,有4种抽取方法;当i=24时,j=11,12,13,14,15,有5种抽取方法;当i=25时,j=10,11,12,13,14,15,有6种抽取方法.记“i+j≥35”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1+2+3+4+5+6=21.又从A,D两类型连锁店中各随机抽取1家的方法总数为25×15=375.所以P(A)=21375=7125,故i+j≥35的概率是7125.。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测评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测评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模块综合测评(三)(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沟通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觉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钢管处于交变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通过接缝处,接缝处电阻很大,依据焦耳定律Q=I2Rt知,接缝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熔化材料。

此焊接过程利用的电磁学规律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发觉者是法拉第,A、B、C错误,D正确。

2.某静电场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电势φ随x坐标变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中P、Q两点的x坐标分别为1 m、4 m。

将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由静止释放,则()A.粒子在P点的动能等于在Q点的动能B.粒子在P点的动能大于在Q点的动能C.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P、Q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势差为零,粒子从P运动到Q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依据动能定理,两点的动能相等,电势能相等,A选项正确。

3.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φa=50 V,φc=20 V,则a、c连线的中点b的电势φb()A.等于35 VB.大于35 VC.小于35 VD.等于15 V,E a>E b>E c,则a、b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b、c间的平均电场强度,由公式U=Ed可以推断U ab>U bc,所以φb<=35V,则C正确,A、B、D错误。

4.(2024江西南昌高二检测)在真空中有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正对金属平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加一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度v0v0接近光速的从两极板左端中点沿水平方向连绵不断地射入两平行板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素能拔高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层抽样又称为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层各抽若干个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必须进行( )A .每层等可能抽样B .每层不等可能抽样C .所有层用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D .所有层抽同样多个体,每层都是等可能抽样 [答案] C[解析] 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可知,选C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性,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一次试验中不同的基本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③任意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P(A)<1. ④若事件A 的概率为0,则A 是不可能事件.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 C[解析]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但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如几何概型中“单点”的长度、面积、体积都是0,但不是不可能事件,∴④不对;抛掷一枚骰子出现1点和出现2点是不同的基本事件,在同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故②正确;任意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满足0≤P (A )≤1,∴③错误;又①正确.∴选C.3.如图是计算12+14+16+…+120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在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i <10B .i>10C .i <20D .i >20 [答案] B[解析] 最后一次执行循环体时i 的值为10,又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i =11>10时跳出循环.4.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 2,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乘以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为( )[答案] C5.在100个零件中,有一级品20个、二级品30个、三级品50个,从中抽取20个作为样本.①将零件编号为00,01,…,99,抽签取出20个;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所有零件分成20组,每组5个,然后每组中随机抽取1个; ③采用分层抽样法,从一级品中随机抽取4个,从二级品中随机抽取6个,从三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对于上述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论采用哪一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被抽到的概率都是15B .①②两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被抽到的概率为15,③并非如此C .①③两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被抽到的概率为15,②并非如此D .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一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是各不相同的 [答案] A[解析] 由于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共同特点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都是15.6.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0.5x 5+4x 4-3x 2+x -1当x =3的值时,先算的是( ) A .3×3=9 B .0.5×35=121.5 C .0.5×3+4=5.5 D .(0.5×3+4)×3=16.5 [答案] C[解析] 按递推方法,从里到外先算0.5x +4的值. 7.有2个人从一座10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设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是等可能的,则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的概率为( )A.19B.29C.49D.89 [答案] D[解析] 设2个人分别在x 层,y 层离开,则记为(x ,y )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2,2),(2,3),(2,4)…(2,10)(3,2),(3,3),(3,4)…(3,10) ⋮(10,2),(10,3),(10,4)…(10,10)},所以除了(2,2),(3,3),(4,4),…,(10,10)以外,都是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故所求概率P =9×9-99×9=89.解法2:其中一个人在某一层离开,考虑另一个人,也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19,故不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89.8.下列程序计算的数学式是()[答案] C[解析]本题是一个递推累加问题,由T=T*i经过循环依次得到1!,2!,3!,…,n!,由s=s+1/T实现累加.故选C.[答案] C10.下面一段程序的目的是()[答案] B[解析] 程序中,当m ≠n 时总是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直到相等时跳出循环,显然是“更相减损术”.11.在所有两位数(10~99)中任取一个数,则这个数能被2或3整除的概率是( ) A.56 B.45 C.23 D.12 [答案] C12.运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设输出数据构成的集合为A ,从集合A 中任取一个元素α,则函数y =x α x ∈[0,+∞)是增函数的概率为( )A.37B.45C.35D.34 [答案] C[解析] 当x 依次取值-3,-2,-1,0,1,2,3时,对应的y 的值依次为:3,0,-1,0,3,8,15, ∴集合A ={-1,0,3,8,15},∵α∈A ,∴使y =x α在x ∈[0,+∞)上为增函数的α的值为3,8,15,故所求概率P =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直线l 过点(-1,0),l 与圆C :(x -1)2+y 2=3相交于A 、B 两点,则弦长|AB |≥2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33[解析] 设直线方程为y =k (x +1),代入(x -1)2+y 2=3中得,(k 2+1)x 2+2(k 2-1)x +k 2-1=0,∵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Δ=4(k 2-1)2-4(k 2+1)(k 2-2)>0,∴k 2<3,∴-3<k <3,又当弦长|AB |≥2时,∵圆半径r =3,∴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即|2k |1+k2≤2,∴k 2≤1,∴-1≤k ≤1.由几何概型知,事件M :“直线l 与圆C 相交弦长|AB |≥2”的概率P (M )=1-(-1)3-(-3)=33. 14.把七进制数305(7)化为五进制数,则305(7)=______(5). [答案] 1102[解析] ∵305(7)=3×72+5=152,又152=30×5+2,30=6×5+0,6=1×5+1,1=0×5+1,∴152=1102(5),即305(7)=1102(5).15.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坐标,则点P 落在圆x 2+y 2=16外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 79[解析] 基本事件组成集合Ω={(m ,n )|1≤m ≤6,1≤n ≤6,m ,n ∈N }中共36个元素. 事件A =“点P (m ,n )落在圆x 2+y 2=16外”的对立事件中含有基本事件(1,1),(1,2),(1,3),(2,1),(2,2),(2,3),(3,1),(3,2)共8个,∴P (A )=1-836=79.16.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有一定点A ,以A 为端点任作一弦,另一端点在圆周上等可能的选取,则弦长超过1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23[解析] 如图,作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ABCDEF ,则其边长为AB =AF =1,当另一端点落在上时,弦长小于1,当另一端点落在上时,弦长大于1,由几何概型定义可知,概率P =2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08·广东文)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女生373 x y 男生377 370 z (1)求x 的值;(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 (3)已知y ≥245,z ≥245,求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解析] (1)∵x2000=0.19,∴x =380.(2)初三年级人数为y +z =2000-(373+377+380+370)=500,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482000×500=12名.(3)设初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的事件为A ,初三年级女生、男生数记为(y ,z ), 由(2)知y +z =500,且y 、z ∈N ,基本事件有:(245,255)、(246,254)、(247,253),…,(255,245)共11个,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251,249)、(252,248)、(253,247)、(254,246)、(255,245)共5个,∴P (A )=511.18.(本题满分12分)某中学团委组织了“弘扬奥运精神,爱我中华”的知识竞赛,从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画出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次考试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3)从成绩是[40,50)和[90,100]的学生中选两人,求他们在同一分数段的概率.[分析] 对于(1)可利用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从而可求第四小组的频率;而(2)则是利用组中值求平均分;(3)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其概率.[解析] (1)因为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故第四组的频率:f 4=1-(0.025+0.015×2+0.01+0.005)×10=0.03.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依题意,60分及以上的分数所在的第三、四、五、六组,频率和为(0.015+0.030+0.025+0.005)×10=0.75.所以,估计这次考试的合格率是75%.利用组中值估算这次考试的平均分,可得: 45·f 1+55·f 2+65·f 3+75·f 4+85·f 5+95·f 6=45×0.1+55×0.15+65×0.15+75×0.3+85×0.25+95×0.05=71. 所以估计这次考试的平均分是71分.(3)[40,50)与[90.100]的人数分别是6和3,所以从成绩是[40,50)与[90,100]的学生中选两人,将[40,50]分数段的6人编号为A 1,A 2,…A 6,将[90,100]分数段的3人编号为B 1,B 2,B 3,从中任取两人,则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A 1,A 2),(A 1,A 3)…(A 1,A 6),(A 1,B 1),(A 1,B 2),(A 1,B 3),(A 2,A 3),(A 2,A 4),…,(B 2,B 3)}共有36个,其中,在同一分数段内的事件所含基本事件为(A 1,A 2),(A 1,A 3)…(A 1,A 6),(A 2,A 3)…(A 5,A 6),(B 1,B 2),(B 1,B 3),(B 2,B 3)共18个,故概率P =1836=12.19.(本题满分12分)有人提出如下的圆周率的近似算法:在右图的单位正方形内均匀地取n 个点P i (x i ,y i )(i ∈{1,2,…,n }),然后统计出以x i 、y i 、1为边长的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m ,则当n 充分大时,π≈4(n -m )n,试分析这种算法是否正确.[解析] 根据题中提出的算法, 有0<x i <1,0<y i <1,所以以x i ,y i,1为边长的三角形中,长为1的边所对的角A 为最大角,当且仅当0°<A <90°时,以x i ,y i,1为边长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x 2i +y 2i >1,此时点P 在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外部,即图中阴影部分.所以在图中的单位正方形内任意取一点P i ,满足以x i ,y i,1为边长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的概率为P =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正方形的面积=1-π4,当n 充分大时,m n ≈P =1-π4,∴π≈4⎝⎛⎭⎫1-m n =4(n -m )n,所以题中给出的圆周率的近似算法是正确的. 20.(本题满分12分)编写程序求1~1000的所有不能被3整除的整数之和. [解析] S =0 i =1WHILE i <=1000 r =i MOD 3IF r <>0 THEN S =S +i END IF i =i +1 WEND PRINT S END21.(本题满分12分)一次掷两粒骰子,得到的点数为m 和n ,求关于x 的方程x 2+(m +n )x +4=0有实数根的概率.[解析] 基本事件共36个,∵方程有实根,∴Δ=(m +n )2-16≥0, 又∵m ,n ∈N ,∴m +n ≥4,其对立事件是m +n <4,其中有(1,1),(1,2),(2,1)共3个基本事件,∴所求概率为P =1-336=1112.22.(本题满分14分)某化工厂的原料中含有两种有效成份A 和B .测得原料中A 和B 的(1)作出散点图;(2)求出回归直线方程:y ^=ax +b ;(3)计算回归直线y ^=ax +b 对应的Q =∑i =110[y i -(ax i +b )]2,并和另一条直线y ^=a ′x +b ′(a ′=2a ,b ′=2b )对应的Q ′=∑i =110[y i -(a ′x i +b ′)]2比较大小.(可使用计算器)[解析] (1)散点图见下图(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知,x -=17.4,y -=49.9,∑i =110x 2i =3182,∑i =110x i y i =9228, b =∑i =110x i y i -10x -y-∑i =110x 2i -10x -2=9228-8682.63182-3027.6≈3.5324,a =y --b x -≈-11.5635,回归线方程为y ^=3.5324x -11.5635.(3)经计算:Q =∑i =110[y i -(ax i +b )]2=353.8593,Q ′=∑i =110[y i -(2ax i +2b )]2=27175.6120,∴Q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