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共56张PPT)
人教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一、选择题1.现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复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需使用高倍镜B.初始状态下,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该溶液最可能为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D.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能吸收该溶液中的溶质分子2.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子进出细胞都要依靠主动运输B.胞吞胞吐运输物质时也要消耗能量C.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质的结合是具有特异性的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3.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其中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可来自ATP的水解,也可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①参与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③的作用是使细胞排出K+C.载体蛋白③具有运输的作用D.溶质分子甲进入细胞可能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B.吞噬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④的运输速率D.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6.下列有关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后,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会更加明显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7.下列有关细胞膜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营养物质吸收与部分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主动运输使某物质的浓度在细胞膜内外趋于平衡D.器官移植时异体排异现象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8.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
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排出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特点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其生存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不受影响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需要耗能(ATP)B.只有主动运输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主动运输有关3.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4.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5.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6.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和甘油出入细胞的方式相同B.胞吐和胞吞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农田被水淹会影响农作物的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7.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8.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一、选择题1.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b是脱水缩合,产物水中的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发生场所是乙图①B.甲状腺球蛋白形成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④C.与甲图c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⑥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D.细胞内的碘浓度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表明图甲a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下列有关细胞膜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营养物质吸收与部分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主动运输使某物质的浓度在细胞膜内外趋于平衡D.器官移植时异体排异现象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3.红细胞溶血可判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即发生溶血。
某实验小组利用该原理研究了细胞膜对几种物种的通透性,得到如下数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溶剂溶血现象时间11mL水0.1mL红细胞悬液有9s21mL乙醇+0.1mL红细胞悬液有48s31mL甘油+0.1mL红细胞悬液有13s41mL葡萄糖+0.1mL红细胞悬液无_A.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B.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C.红细胞一定不能从溶液中吸收葡萄糖D.甘油和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6.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证明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渗透吸水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7.将人体红细胞分别置于浓度为0.9%、0.6%、1.2%的a、b、c三组氯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对其细胞形态叙述错误的是()A.a组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B.浸泡过程中也有水分子从b组细胞渗出C.c组细胞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8.如图所示,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则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应是()A.B.C.D.9.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B.C.D.10.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
海口市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海口市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曲线表示士壤溶液中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K+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B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在BC段时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限制AB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膜内外浓度差和能量供应D.限制BC段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2.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A.h1>h2,M A<M a B.h1>h2,M A=M a C.h1<h2,M B<M b D.h1<h2,M B=M b 3.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若细胞被台盼蓝染液染色,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B.若黑藻细胞中叶绿体在运动,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C.若细胞中线粒体被健那绿染色,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D.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则表明该细胞为活细胞4.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对照组实验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5.在植物的无士栽培过程中植物幼苗需要通过根细胞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下面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与吸收水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B.直接决定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种类的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C.温度只能通过影响根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D.随着完全营养液中O2浓度升高离子被吸收的速率持续加快6.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为主动运输B.Ⅱ和Ⅲ为主动运输,Ⅰ和Ⅳ为被动运输C.Ⅰ、Ⅱ和Ⅳ为渗透作用D.Ⅲ为主动运输,Ⅰ、Ⅱ、Ⅳ为被动运输7.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1<2<3 B.1>2>3C.1>2,2<3 D.1<2,2>38.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0.3g/mL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做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A.B.C.D.9.下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D.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10.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甲、乙和丙表示膜的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细胞膜、细胞壁与细胞核-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共48张PPT)

实验材料:
纵切
实验现象:
胚(活细胞)
胚乳 (营养)
甲组 甲 (未煮过)
乙组 乙 (煮熟)
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的应用
甲组
乙组
甲 (未煮过)
该实验说明:
乙 (煮熟)
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选择性;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针对练习 1.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探究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
资料1:E.Overton (欧文顿)实验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
●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E.Overton的推测: 细胞膜中含脂质。
2.探究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
资料2:E.Gorter和F.Grendel的研究
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选择透过性
磷脂双分子层
决定 蛋白质分子
结构组成
5.植物细胞细胞壁
植物、真菌和细菌等生物细胞的最外层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壁
植物细结胞构壁种类具有选择透(过成性分吗)?
植物、藻类
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
部分为几丁质
成分:纤维素(与高尔基体
有关)和果胶
功能: 支持和保护
细菌
肽聚糖
特点: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请举
例: 人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1.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通道 ,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 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胞间连丝。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细胞液属于原生质层B.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C.第一次处理滴加清水,第二次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边角处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其中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可来自ATP的水解,也可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蛋白①参与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载体蛋白③的作用是使细胞排出K+C.载体蛋白③具有运输的作用D.溶质分子甲进入细胞可能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3.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A.h1>h2,M A<M a B.h1>h2,M A=M a C.h1<h2,M B<M b D.h1<h2,M B=M b 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A=B=C B.A>B>CC.A>C>B D.无法确定5.下列有关细胞膜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营养物质吸收与部分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主动运输使某物质的浓度在细胞膜内外趋于平衡D.器官移植时异体排异现象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6.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撕取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图像甲),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并观察(图像乙)。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6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讲解)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专题0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最新考纲1.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1.2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最近考情2019·全国卷Ⅱ(3)、2019·全国卷Ⅲ(29) 2018·全国卷Ⅰ(3)、2018·全国卷Ⅱ(2)、2017·全国卷Ⅱ(4)生命观念归纳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和判断方法,建立生命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思维影响渗透作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社会责任渗透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考点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分析【科学探究】例题:(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浓度等于S2溶液的浓度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变小C.当漏斗内外的高度差达到平衡时,没有水分子进出半透膜D.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变小【答案】 D【解析】渗透平衡时S1液面比S2液面高,S1溶液的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A错误;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增大,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增加,m增大,B错误;漏斗内外的高度差达到平衡,说明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C 错误;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由于存在浓度差,水分子还会进入漏斗,水分将漏斗中的溶液稀释,渗透压下降,再次平衡时m将变小,D正确。
【知识总结】渗透作用实验装置的拓展应用(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3)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的方法(以碘和淀粉为例)变式训练:如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假设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开始时,液面a和b平齐。
第一章走进细胞-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课件(共76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
知识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 小
较小
较大
主要依据
本
质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区
别
细
拟核,
胞
(不成形细胞核)
核
无核膜和核仁
细胞核, (成形细胞核) 有核膜和核仁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
知识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
A.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水 B.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
C.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D.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 6.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 B.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发菜中还含 有叶绿体 C.T2噬菌体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细菌和开花植物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等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
包含知识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点1: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知识点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
考点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学说
知识点4:细胞学说
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点5:实验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
知识1: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①蓝藻 ②绿藻 ③发菜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链球菌 ⑨变形虫
①③⑤⑦ ⑧
②④⑥ ⑨
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原核生物,球、杆、螺旋、弧+菌 真菌: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
C 1.下列细胞中,与小球藻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结论: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 相当于 半透膜 ,
。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特别提醒
1.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 ____外__界__溶__液__________,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 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7、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
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C
a
a
bc A a
bc C
bc B a
bc D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8.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相同的6组细条,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结 果如下表,则马铃薯的细胞液浓度大约为 0.4~0.5 mol·L-1 。
5.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 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 )C
排雷 明确显微状态下各细胞结构的位置。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6.下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一个洋葱鳞茎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药品有清水、30%蔗糖溶液,分析回答:
(1)图中A细胞处于 质壁分离 状态,① 处充满了__蔗__糖__溶__液_____
2.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 但不能复原,因为_细__胞__过__度__失__水__而__死__亡_____。 3.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等做实验会 出现___自__动__复__原____现象,因为外界物质会转 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4、图示置于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1)此图所表示洋葱细胞发生的现象叫 质壁分离, 即 细胞壁 和原生质层 分离。
(2)图中1所示的空间充满的液体 是____蔗__糖__溶__液_______
(3)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1)细胞外溶液的浓度比( 细胞液)的浓度大 (2)细胞壁的伸缩性比(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3)流动方向:低浓度 高浓度
细胞膜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2.(2018·石家庄检测)将哺乳列D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 B.该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浓度低 • C.水分进出该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 D.将涨大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使细胞复原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半__透__膜____。 (2)__细__胞__液____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大_得__多____。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实验步骤
0.3 g/mL 的蔗糖溶液
清水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 度的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的盐水中的红细胞 皱缩,问这三种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D )
A.X>Y>Z C.Z>Y>X
B.Y>X>Z D.Z>X>Y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紧贴细胞壁 逐渐变小 变深
逐渐变大
变浅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3、实验结果
质壁分离
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
质壁分离复原
清水处理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中央液泡
蔗糖 溶液
清水
变小、颜色变深
逐渐恢复原来大 小、颜色变浅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的距离
分离
原生质层复原
原生质体 大小变化 由大变小
。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溶液 细胞膜
如果将装置中的 漏斗换成动物细 胞,还会不会发 生渗透作用呢?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清水
10%盐水
0.9%生理盐水
外界溶液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 细胞质浓度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体是去除细 胞壁之后剩下的细
胞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全透性,伸缩性小
它跟原生质 体有什么区 别?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 相当于 半透膜 ,
伸缩性 大 。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体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 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
流动方向:低浓度 高浓度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1、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 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水分进出动物细胞动态平衡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溶液
(1)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细胞质与 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2)引起细胞失水与吸水的条件:外界 溶液与细胞质之间存在浓度差。
(2)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__原__生__质__层____。
(3)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高、颜色最深的是__A____细胞图。
(4)如果将C细胞置于清水中,则该细胞最终将处于图中___B____细胞的状态。
(5)在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图中各细胞状态依次出现
的顺序是 BCA
(用A、B、C 顺序表示)。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3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
知识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原理
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 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条件: 有半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