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热敷散治疗乳腺增生病81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今天再教大家一个调理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的...

今天再教大家一个调理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的...

今天再教大家一个调理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的...
今天再教大家一个调理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的热敷方,临床有效率96%,需要的朋友记得收藏!
乳癖热敷方
处方:瓜蒌、连翘、川芎、鸡血藤、香附、红花、泽兰、桑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

方法:将上药装入两个白布袋,大小以敷盖乳房为宜。

置锅中蒸热外敷乳房,两个药袋交替使用。

药袋不宜过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

临用时,药袋上洒酒精或烧酒少许,每次热敷20分钟至1小时,每日2次。

热敷完毕后,将药袋用塑料袋包好,留待再用。

该药方热敷10次左右为宜,切勿内服。

结果评定:
@哈氏妇科接诊共150例,痊愈95例,占63.3%;
有效(症状改善明显)49例,占32.7%;
无效6例,总有效率96%。

中医讲究治病求本,乳腺增生病的本是肝、脾、肾与冲任,其中主要与肝肾、冲任二脉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以上外敷方诸药配伍使用,补而不滞、清而不伐,攻补同用,标本兼治。

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的效果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的效果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的效果及相关机制的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腺增生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乳腺增生不仅会导致乳房胀痛、结节等不适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乳腺癌。

目前,针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外敷微波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物理治疗方式,而消乳散则是一种中药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

关于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的效果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笔者结合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和探讨。

笔者将介绍消乳散及外敷微波治疗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消乳散是一种中药药物,主要由黄芩、茵陈、黄柏、丹参、乌梅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结消肿的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消乳散能够有效缓解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调理激素水平,改善乳腺组织的环境,从而减轻炎症和增生情况。

外敷微波治疗是一种通过微波能量加热乳腺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和新陈代谢的方法。

研究表明,外敷微波治疗对重度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够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对重度乳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这种联合治疗的机制研究还比较匮乏,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动物实验等多个层面入手,探讨消乳散外敷联合微波治疗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个领域,推动乳腺增生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80例疗效观察
例, 单侧乳腺增生30例, 双侧乳腺增生10例; 对照组40例, 单侧乳腺增生29例, 双侧乳腺增生11例. 结果: 治疗组治 愈11 例, 显效 19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23%; 对照组治愈7例, 显效17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 89. 47%. 2 组总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5﹚. 结 论: 采用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 疗效确切, 可随证加减, 患者易于接受.
理冲任, 基本方剂组成: 淫羊藿、山萸肉、菟丝 子、枸 杞子、鸡血藤、 [2] 顾 乃 强 .实 用 中 医 乳 房 学 [ M ]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巴戟、炒杜仲、川 牛膝、鹿角霜、桑 寄生各 15g 、熟 地黄、何首乌 各 1993. 195.
20g , 并依据患者不同症状随 证加减, 并嘱 患者打 消顾虑, 保持 心 [3] ZY/ T001.1~ 001. 9-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 .
凝结成块, 不通则痛. 思虑伤脾 脾失健方法
结而成乳癖. 因此治疗中必须重视 活血化瘀, 疏通乳 络作用. 采
2. 1治疗组 肝郁气滞证患者 予以疏肝 理气散 结止痛, 基本 方 用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 可依据患者病 情辨证治疗, 随证 加减,
剂组成: 柴胡20g , 枳壳、青皮、白芍、当 归、香 附、夏枯 草、蒲 公英、 疗效确切, 患者易于接受 , 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年龄29岁~ 49岁, 未婚 者9例, 已 婚者 31 例; 病程 1年 内者 12 23%; 对照组治愈7例, 显效17例, 有效 10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
例,1年~ 3年20例,4年以 上者8 例; 单 侧乳腺 增生 29例, 双 侧 率89. 47%. 2组 总 有效 率 比较 , 差异 有 显 著性 意 义. ﹙ P <0.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标签:乳腺增生病;内服外敷;加味逍遥散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结构不良症的良性增生的早期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伴乳房疼痛,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或情志不畅时加重,经后缓解或消失。

近2年来,笔者跟随导师和建清主任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4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7岁,20~35岁30例占71%;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 a;未婚者2例,双侧乳腺增生占71%,单侧乳腺增生占29%。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结合红外线检查,部分患者结合钼靶X线和组织学病理检查排除其它肿瘤疾病。

2 治疗方法月经正常者,从行经期间治疗,以加味逍遥散为主方,药物组成:柴胡15 g,当归15 g,白芍20 g,茯苓30 g,白术15 g,生姜3片,薄荷10 g,大枣15 g,皂刺15 g,浙贝母10 g,夏枯草10 g。

胀痛甚者加川楝子10 g,延胡索15 g;肿块质硬者加三棱20 g,莪术20 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内服,20剂为1 个疗程,下1次行经期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

同时配合外敷温阳散结散:内含制乳香、制没药、白芷、水蛭、鹿角霜、夏枯草各等份研细末,湿敷贴于局部包块处,用乳罩固定,每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禁止用于乳头及皮肤破溃处,如出现局部药疹者停用,配合局部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后可好转。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治愈:乳房肿块消失。

片状肿物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红外线扫描为正常乳腺图像,随访3个月未复发;好转:单侧乳房或双侧乳房肿块质地变软,肿物缩小2/3,经前症状明显缓解,近红外线检查比治疗前好转;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或增大。

3.2 治疗结果本组42例,其中1例因外用药皮肤过敏停用,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乳解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乳解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乳解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观察舒肝健脾、活血散结类中药乳解散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结散(柴胡、丹参、香附、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川芎、青皮、海藻、昆布、生牡蛎、穿山甲等)治疗本病160例,并设对照组三苯氧胺对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71.25%,两组比较(P<0.05)。

结论舒肝健脾、活血散结类中药乳解散对乳腺增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医药疗法;乳结散乳腺增生是好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常见疾病,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75% ,以乳房内界限不清的片状或粗条索状肿块并伴经前期胀痛或无规律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癌变危险,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笔者自2010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应用舒肝健脾、活血散结类中药乳解散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共160例,并以西药三苯氧胺作对照,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门诊病人,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增生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草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治疗组 80 例,年龄 20~55 岁,平均 35.2±2.5 岁;病程 6个月~10 年,平均3.5±1.2 年。

对照组 80 例,年龄 22~58 岁,平均36.4±4.1 岁;病程 4 个月~11 年,平均 4.1±1.3 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彩超图像确诊。

(1)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

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2)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

(3)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乳腺增生病,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高,门诊就诊率高。

此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不乏青春期患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与生活。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年6月-2009年10月对2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及西药对照组治疗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1.1 一般资料本组220例均为女性患者。

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70例和西药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18~53岁,平均34岁,单乳发病55例,双乳发病115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对照组年龄19~50岁,平均32岁,单乳发病5例,双乳发病45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

1.2 临床表现患者乳房胀痛或刺痛,可连及胸、腋,触之疼痛明显,部分有经前加重,经期乳房增大,经后缩小;症状稍减轻者,有月经紊乱、口苦、胸闷及情志症状,亦有部分患者伴有小腹疼痛,腰膝酸软。

扪及一侧或双侧乳腺出现一个或多个片块型或结节型、条索状包块,韧而不坚,触痛明显,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移,1.3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乳腺红外线检查,确诊220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病标准。

1.4 排除标准无结块之乳痛症、乳癌、纤维腺瘤、乳腺结核等不在观察之列。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补肾活血,中药内服。

基本方: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桔梗10g,瓜蒌15g,桃仁10g,三七粉6g(冲服),桔核15g,皂刺15g,浙贝15g,鳖甲20g(先煎)。

疼痛明显:加川楝子10g;口干苦:加柴胡10g,黄芩10g;心烦易怒:加郁金10g,丹皮12g,夏枯草15g;结块较大:加海藻15g,昆布15g,三棱10g,莪术10g;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加地骨皮15g,阿胶10g(糕化),龟板12g,远志5g,茯神20g;乏力:加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大便干者加肉苁蓉15g;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加仙灵脾各10g,牛膝10g,杜仲15g,川断15g。

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黄映飞【摘要】目的:观察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

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用乳核散结片治疗,研究组42例用消结汤内服联合舒乳散外用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

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3.7%,研究组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对照组多于研究组(P<0.05),复发率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

结论:消结汤内服配合舒乳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16-16,17)【关键词】乳腺增生病;舒乳散;消结汤【作者】黄映飞【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4.955.8乳腺增生病主要为纤维组织、腺泡上皮、乳腺小叶、乳腺导管的单项或者多项出现良性增生,且以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及多发性的乳房肿块加重为特征[1]。

我们对收治4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予以消结汤内服和舒乳散外敷联合治疗,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8例,年龄21~45岁,平均(32.5±3.1)岁;病程5~28个月,平均(12.6±5.2)个月。

研究组42例,年龄23~44岁,平均(32.8±2.7)岁;病程4~26个月,平均(13.2±4.5)个月。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乳核散结片(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Z44020007)4片,饭后口服,每日3次,月经期间暂停服用,疗程为3个月。

研究组给予消结汤内服联合舒乳散外用。

药用枸杞子10g,玄参15g,山茱萸15g,生地10g,郁金10g,白芍10g,枳壳5g,香附10g。

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80例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_0

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80例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_0

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80例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12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

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治疗组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优于单用微波治疗。

标签:急性乳腺炎;微波;中药热敷;临床观察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外科疾患。

尤以初产妇多见,常发生在产后3~4周,多因产后护理不当或哺乳不当、乳汁瘀积、乳头破碎所致,如治疗不及时,可形成脓肿。

观察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间微波加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来自乳腺专科门诊的初产妇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80例,年龄25~33岁;分娩5~10d发病21例,11~20d发病38例,21~30d发病13例,>30d8例;病程1~10d;急性乳腺炎单侧52例,双侧28例。

对照组40例,年龄在23~34岁;分娩5~10d发病13例,11~20d发病18例,21~30d发病6例,>30d 3例;集中性乳腺炎单侧27例,双侧13例,病程2~10d。

临床表现:乳汁排泄不畅或不通,乳房红肿疼痛,可扪及肿块,触痛明显,脓肿未形成者。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成年女性。

比较两组年龄、病程、病情差异无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乳房内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②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③多数为哺乳期妇女;④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1.3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微波照射结合中药热敷敷患处,具体方法:采用WKD-VII型外科微波治疗仪(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用圆型照射探头对乳房病灶区垂直照射,距离5~10cm,输出功率20~30 W,温度以患者感局部温热而不烫为度,20 min/次,1次/d;后用消痈汤(公英30g,漏芦20g,王不留行30g,路路通30g,通草20g,甘草50g),水煎1000ml,冷却50~60℃,以患者皮肤能接受为宜,用毛巾外敷患处,3次/d,30min~1h/次,7天为1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 5期
杨 上望 : 腺热 敷散 治疗乳 腺增 生病 8 例 疗 效观察 乳 1
1 1 诊 断标 准 : . 参考 2 0 0 2年 中华 中 医 药学 会外 科 分会 乳腺 病专业 委员 会 通 过 的 标 准n 。① 乳 房 有 ]
即成 。使 用 时揭开 包装 轻 摇 数下 即可 发热 , 副 药 每
袋可 持续 发 热 4 。 8h
不 同程度 的胀 痛 、 痛或 隐痛 , 放射 至腋 下 、 背 刺 可 肩
单侧 乳房 发病 l 4例 , 侧乳 房 发 病 6 双 7例 。对 照组 年 龄在 1 ~5 9 5岁 , 平均 3 4岁 ; 程最 短 3个 月 , 病 最
收 稿 日期 : 0 60 — 3 2 0—70
作 者 简 介 : 上 望 (9 4 )男 , 医 副 主 任 医 师 , 要 从 事 中 医 药治 疗 恶 性 肿 瘤 及 乳 腺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 杨 16 一 , 中 主
康 具有重 大 的意义 。我 院 自 2 0 年 以来采 用 自拟 01
的乳腺 热敷散 治疗 乳腺 增 生病 取 得 了 满意 的疗 效 ,
现 总结 报道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冰片、 细辛 、 三棱 、 术 、 莪 山慈姑 、 山 甲等 。上 述药 穿 物研 粉 , 8 ~ 1 0目筛 后 , 入 自发 热 袋 中 密封 过 O 0 装
未愈 : 乳房 肿块 及 疼痛 无 变化 。
3 2 结 果 : 表 1 . 见 。
20 0 6年 4月 门诊病 例 , 1 4例 , 机分 为 2组 , 共 2 随 治 疗组 8 例 , 1 对照 组 4 3例 。治 疗 组 年 龄 2 ~5 O 3岁 ,
Hale Waihona Puke 平均 3 6岁 ; 病程最 短 3个 月 , 长 1 , 最 5a 平均 2 2a . 。
周期 的变 化而消 长 , 部分 病 人 可有 溢 液 或 瘙痒 。排
2 3 统计 学处 理 : . 采用 Ri i 检验 。 dt
3 治 疗 结 果
除初 潮前/ J - 房 发育症 、 性 乳 房 发 育症 以及 乳 J LL ,  ̄ 男
房恶 性肿 瘤 。凡 具 有 上 述症 状 与 体 征 中之 一 项 加
排 除标 准 , 并经 B超 、 近红 外线 扫 描 , 或者 钼靶 X摄
片证实 , 即可诊 断 为本 病 。 12 一 般 资 料 : 例 来 源 于 我 院 20 . 病 0 2年 4月 ~
3 1 疗 效评 定标 准 : 照 1 9 . 参 9 4年 国家 中医药 管 理
局颁 布 的《 医 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中 [ 结 合 临 床 并
维普资讯
福 建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20 0 6年 1 O月 第 1 6卷 第 5 期
1 4
J u n l fFuin C l g fTCM Oco e 0 6 1 ( ) o r a ja ol eo o e tb r2 0 , 6 5
乳腺 热 敷 散治 疗 乳 腺增 生 病 8 1例 疗 效 观 察
杨 上 望
( 瓯 市 中西 医结 合 医 院 , 建 福建 建 瓯 3 3 0 ) 5 1 0
关 键 词 : 维 囊性 病 ; 腺 ; 腺 热 敷 散 纤 乳 乳 中 图 分 类 号 : 2 1 4 R 7.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45 2 【 0 6 0 —0 40 1 0 — 6 7 2 0 ) 50 1 - 2
个或 多 个 大小 不 等 , 态 多样 的肿 块 , 块可 分 散 形 肿
于整 个 乳 房 , 周 围组 织界 限不 清 , 皮 肤 或深 部 与 与
以上 2组 均 观 察 治 疗 2 3个 疗 程 , 药后 随 ~ 停
访 3个 月 。
组织 不粘 连 , 之可 动 , 有 触 痛 , 随情 绪 及 月经 推 可 可

种 癌前病 变 。 因此 , 制 疗 效 确 切 、 用 简便 ] 研 使 的治疗乳 腺增 生 的药物 , 维 护广 大 妇 女 的生 命 健 对
2 1 治疗 组 : . 以乳 腺 热敷 散 置 于乳 罩 内 , 药面 对 准 肿 块或 疼痛 部位 , 2d一 换 , 每 连用 1个月 经周期 为 1 个疗 程 , 经 期 停 用 。乳 腺 热 敷 散 为 本 院 与成 都 行 思 维多 应用 技术 研究 所共 同研 制 , 用 中药 外敷 散 采 剂 与现 代 自热技 术相 结 合 的方 法 , 物组 成 : 黄 、 药 大
乳腺增 生病 是 以周期 性 乳房 疼 痛 、 房肿 块 为 乳 临床 特点 的妇女 常见 病 , 中医“ 属 乳癖 ” 畴 。发病 范
长 1 平 均 2 1a 2a, . 。单 侧 乳房 发病 8例 , 双侧乳 房
发病 3 5例 。
2 治 疗 方 法
率 占育龄妇 女 的 4 , O 占全 部 乳 房 疾病 的 7 , 5 其 囊性 增生 恶变 率较 高 , 3 ~4 , 人 认 为 它 是 约 有
拟定 。① 治愈 : 床 症 状 消 失 , 房 肿 块 消 失 , 临 乳 并 经乳 腺 近红外 线 扫描 或 B超 检查 证 实 , 药 3个 月 停 后 不 复 发 ; 好 转 : 房 肿 块缩 小 , 痛 减 轻 或 消 ② 乳 疼 失 , 腺近 红外 线 或 B超 检 查 提 示 病 情 有 改 善 ; 乳 ③
2 2 对 照组 : . 服用 他 莫昔 芬 ( 三苯 氧胺 ) , 片 每次 1 O mg 每 日2次 , 服 1个月 经 周期 为 1 , 连 个疗 程 , 期 经
停服。
部 , 月经 、 绪 变化有 相 关 性 , 与 情 连续 3个 月 或间 断
疼痛 3 ~6个 月不 缓 解 ; 一侧 或 两侧 乳 房发 生 单 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