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

合集下载

口腔正畸学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口腔正畸学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通过改变牙齿和颌骨的位置关系,改善面部形态 和咀嚼功能。
活动矫治技术
矫治器可以自行取下,方便清洁和维护,但需要 患者积极配合。
隐形矫治技术
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矫治器,外观美观,适用于对 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04
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保持口腔卫生
矫治过程中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 便医生了解矫治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矫 治方案。
饮食习惯调整
矫治完成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调整,避免过度咬硬 物或吃过黏食物,以免影响矫治效果。
心理辅导
对于因错合畸形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医生 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 极的生活态度。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评估教育效果
对患者进行教育后,可通过问 卷调查、口头测试等方式评估 教育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育
计划。
05
矫治效果评估与保持
矫治效果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头影测量分析
通过拍摄X光片,对头部的影 像进行测量,评估牙齿和骨骼
的位置变化。
模型分析
通过比较矫治前后的牙齿模型 ,观察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
改善情况。
提高患者认知
通过患者教育,使患者了解错合畸形矫治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 预期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预防并发症
正确的患者教育可以预防矫治过程中的并发症,如牙周病、颞下颌关 节紊乱等。
促进矫治效果
良好的患者教育可以促使患者按时复查、保持口腔卫生、遵守饮食规 定等,从而促进矫治效果。
提高患者满意度
矫治的发展历程
早期矫治

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错合畸形的分类

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错合畸形的分类
25
Angle错合分类法
Ⅰ:磨牙中性 Ⅱ1:磨牙远中,切牙唇倾
Ⅱ1S: Ⅱ+Ⅰ Ⅱ2:磨牙远中,切牙舌倾
Ⅱ2S : Ⅱ+Ⅰ Ⅲ:磨牙近中
ⅢS: Ⅲ+Ⅰ
26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点
优点: 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简明易懂,便于临床使用; 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27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非恒定不变。
远中或近中错合可能是上颌磨牙位置前移或 后移所造成。
分类中只考虑了牙颌面在近远中方向 上的关系不协调,没有提到在高度和 宽度上的不协调。
错合畸形的表现是三维方向上的,应该从长、 宽、高三个方面来考虑。
28
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
分类法中的没有特别强调由于牙量、骨 量不协调而造成的错合畸形——牙列拥 挤。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下牙弓相对于上牙弓处于近中的位置。 正中合位: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近中 或前方(磨牙近中关系)。
23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临床表现:前牙反合或对刃。
24
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
第三类亚类(Ⅲ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 系,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
第四章 错合畸形的分类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
错合畸形的分类
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和毛燮均错 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熟悉: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 Simon分类法中定义的面部 三个平面。
2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事物分类的目的:同类归一,统一名称, 便于管理和交流。 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将千变万化的错 合畸形分门别类,使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的畸形归入一类。便于临床诊断、矫治 设计、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学术交流。

详述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内容

详述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内容

详述Angle错牙合分类法的内容Angle错牙合分类法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牙列间隔畸形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牙科学家EdwardH.Angle于1900年提出,目前已经被全球广泛使用。

Angle错牙合分类法将牙齿正畸畸形定义为四种,分别是轻度正畸畸形、中度正畸畸形、重度正畸畸形和超重度正畸畸形。

轻度正畸畸形是最常见的牙齿畸形,其特征是牙列没有紧凑的呈现,牙列间隔畸形程度较轻,牙齿偏斜程度也较轻。

中度正畸畸形的特点是牙列的畸形较为明显,牙齿偏斜程度较重,牙列紧凑程度较中等。

重度正畸畸形是牙列畸形最为严重的,其特征是牙列完全不紧凑,牙齿偏斜程度最为明显,牙列间隔畸形程度也较严重。

超重度正畸畸形是最严重的牙齿畸形,其特征是牙列完全无序,牙齿偏斜程度极重,牙列间隔畸形严重。

Angle错牙合分类法是一种量化诊断,它不仅可以对牙齿进行畸形诊断,而且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畸形的程度,从而为正畸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正畸治疗时,Angle错牙合分类法可以帮助牙医确定牙列间隔畸形的程度、牙齿及牙列的位置,以便确定解决畸形的最佳正畸护理方案。

此外,Angle错牙合分类法可以帮助牙医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它可以查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从而判断患者的正畸治疗是否取得了理想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牙齿正畸治疗。

Angle错牙合分类法是一种量化诊断系统,可以为牙列间隔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对患者正畸治疗的评估也具有重要作用。

借助它,牙医可以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牙齿畸形,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牙齿健康。

因此,Angle错牙合分类法在正畸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受到全球各地牙科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支持。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深覆牙合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深覆牙合
d 大龄成人严重的骨性深覆牙合:如后、前面高比例过大,下颌升支 过长,下颌平面角小的患者,单纯用正畸手段打开咬合、改正深覆牙合 的难度很大,可考虑用正颌外科-正畸治疗。
矫治病例
病因:牙或牙槽垂直向发育异常
表现: 上前牙轴垂直或内倾,下前牙先天缺牙或下牙弓前段拥挤致下牙
弓前段缩短;磨牙关系多数为中性,少数为轻度远中牙合或远中牙合; 面下1/3短。x线头影测量:牙轴及牙槽异常。颌骨的形态、大小及位置 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
典型例子:安氏 Ⅰ类错牙合伴深覆牙1合
2骨型(skeletal type)
磨牙可能呈中性牙合关系。
2牙弓:
上切牙内倾上牙弓长度变短,矢状曲线常呈反向曲线 下牙弓矢状牙合曲线过大。
3颌骨:
上颌骨:一般发育较好
下颌骨:因上前牙内倾,下颌处于功能性远中颌位,前伸及侧向运动受
阻,只能作开闭口运动。下颌角小,下颌支长,下颌平面角小。
4肌肉:
唇肌张力大,颏唇沟深,下唇覆盖上切牙冠唇面1/2以上,咬肌粗壮。
病因: 牙槽及颌骨异常
表现:上下前牙内倾、前牙及前牙区牙槽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
育不足,上下颌骨间位置的失凋;磨牙关系多呈远中关系;X线头影侧 示:ANB角大,后、前面高的比例大(S-Go/N-Me)超过65%,PP、 OP、MP三平面离散度小甚至接近平行,下颌平面角小,下颌支过长, 下前面高短,下颌反时针旋转生长。
切牙无正常牙合接触,致下切牙过长。
5 功能因素〔functional factors)
下前牙脱离咬合而伸长; 后牙区咬合力承受过大而被压低,spee为例)
1牙齿: 前牙区:上中切牙内倾,上侧切牙唇向,上牙列拥挤,下切牙内倾。 磨牙区:下颌被迫处于远中位,呈远中牙合关系;仅牙弓前段不调,

最新医学资料口腔正畸学_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幻灯片课件

最新医学资料口腔正畸学_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幻灯片课件
提供
国家领导重视环保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让醉人的绿色环绕我们的生活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提
瞧我的!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提
校谈
用 谈 1.清洁卫生用水
水 情
同 学
2.同学们在厕所用水
况们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提
试分析浪费水资源的原因
医学资料口腔正畸学_第三章_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一、错牙合畸形的临床 表现形式
❖(一)个别牙错位
2.牙弓宽大
3.牙弓不对称
(三)牙合、颌、面关系异常
❖ 1.前牙反牙合
2.前牙反牙合, 近中错牙合,下颌前突
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牙 合,上颌前突
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 突
提供
我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沙尘暴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提供
不得不放弃的家园
该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整理
5.一侧反牙合,颜面不对 称
6.前牙深覆牙合,面下1/3 高度不足
7.前牙开牙合,面下1/3 高度增大
二、错牙合的分类
❖ (一)Angle错牙合分类法 ❖ (1)Angle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
前牙拥挤、个别前牙反合
后牙中性合
上牙弓前突
双牙弓前突
前牙反合
后牙颊、舌向错位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课时教案二、错合畸形的病因(一)遗传因素遗传(heredity):亲代无论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还是在生理画线为机能上等特点,在子代都有表现,这种亲代遗传给子代的现象就是遗传。

变异(viration):子代和亲代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又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异的,这种现象就是变异。

错合畸形的遗传传递方式主要倾向于多基因遗传现象。

1、种族演化错合畸形随人类种族演化而发生和发展.(1) 古人到现代人,从无到有。

证据,原始人没有或少有,现代人普遍存在。

80万-50万年前,古人头骨上未发现错合。

1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头骨上有轻微错合(2)发病率从少到多:殷墟人错合占28%,现代人占48、9%机理:(1)直立行走,重心改变,为适应新的平衡,颌骨缩小,颅骨因脑量增大而增大(2) 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退化,减少的不平衡现象,肌肉居先,合骨次之,牙齿再次之。

2、个体发育(1)遗传特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

即环境能影 5分钟响基因的表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改变其表现强度及方式。

12对单卵双生子合型一致8对,不一致4对。

11对双卵双生,一致5对,不一致6对。

(2)咀嚼器官以退化性状的遗传占优势(3)遗传因素在错合畸形的病因中占比重较高(4)遗传性错合畸形姣治比较困难(二)环境因素1、先天因素:从受孕到出生前,导致错合畸形的原因。

先天因素不一定具有遗传性。

遗传因素都是先天性的。

(1)母体因素:营养;疾病;放射线;药物;外伤(2)胎儿因素胎位不正--挤压面部--畸形;羊水少,压力异常--畸形;分娩受伤--畸形;胎儿内分泌、代谢异常--畸形(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1) 多生牙:牙齿数目比正常人多者称多生有牙,是发育异常或遗传所致2)先天性缺失牙:遗传或外胚叶发育障碍形成3) 牙齿大小形态异常:常见1-1和2-2 ,合骨相对小--上颌前突,拥挤。

牙齿过小多见2-2,颌骨相对大,间隙4)舌形态异常:巨舌症--牙弓扩大--牙间隙;-抵下颌牙向前--反合;停留上下合间--开合;小舌症:--牙弓狭窄,拥挤5)唇系带异常:正常10-12岁时,附着在距离两中切牙间龈缘上约3mm 处。

【精编】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PPT课件错合畸形的分类

【精编】口腔医学口腔正畸学PPT课件错合畸形的分类
牙齿间隙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磨损、牙周病等原因造 成。间隙过大会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发音和咀嚼功能。
牙齿扭转
总结词
牙齿扭转是指牙齿生长方向不正常,偏离正常生长轴。
详细描述
牙齿扭转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乳牙滞留、不良习惯等原因导致。扭转的牙齿可 能导致清洁困难,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
牙齿倾斜
总结词
下颌后缩是颌骨错合畸形的一种,表现为 下颌骨位置异常,向后缩回超出正常范围 。这种畸形可能导致咀嚼、言语和呼吸功 能受影响,甚至影响面部美观。治疗下颌 后缩的方法包括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
上颌后缩
总结词
上颌骨位置异常,向后缩回超出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上颌后缩是颌骨错合畸形的一种,表现为上 颌骨位置异常,向后缩回超出正常范围。这 种畸形可能导致咀嚼、言语和呼吸功能受影 响,甚至影响面部美观。治疗上颌后缩的方 法包括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
牙齿倾斜是指牙齿生长位置不正,偏 离正常排列方向。
详细描述
牙齿倾斜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乳牙 滞留、外伤等原因导致。倾斜的牙齿 可能导致咀嚼功能受损,影响面部美 观和口腔健康。
03
颌骨错合畸形
下颌前突
总结词
下颌骨位置异常,超出正常范围向前突出。
详细描述
下颌前突是颌骨错合畸形的一种,表现为下颌骨位置异常,向前超出正常范围。这种畸形可能导致咀 嚼、言语和呼吸功能受影响,甚至影响面部美观。治疗下颌前突的方法包括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
05
错合畸形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矫形治疗
矫形治疗是指通过矫形力对牙 齿、颌骨和面部骨骼进行移动 ,以改善错合畸形的方法。
矫形治疗通常适用于轻度和中 度错合畸形,如牙齿拥挤、前 突、下颌后缩等。

口腔正畸学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口腔正畸学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的错位引起
❖ 根据上下第一恒磨牙咬合关系,将错 合 牙畸形分为三类
中性错 合牙 远中错 合牙
近中错 合牙
(一)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
Class I , neutroclusion
❖ 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第一 恒磨牙为中性关系,口腔内全部牙齿排列整 齐而无错位者,称为正常牙合。
❖ 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列中存在
错位牙者,称为中性错 牙合或第一 类错 合牙
(二)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
Class Ⅱ, distoclusion
❖ 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 上下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
轻度远中错牙合
完全远中错牙合
❖ 第二类,第一分类 (class Ⅱ,division 1)
❖ Angle Ⅱ2 :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 牙舌向倾斜,表现为内倾型深覆牙合
❖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 (class Ⅱ,division 2,subdivision)
❖ Angle Ⅱ2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 一侧为中性关系
(三)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
Class Ⅲ, mesioclusion
❖ 第2分类(Ⅲ2)
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 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两者 兼之
快速螺旋开大器扩弓
扩弓后四眼簧保持
❖ 第3分类(Ⅲ3) 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
扩弓治疗
上颌螺旋扩弓器扩弓
下颌舌弓扩弓
第Ⅳ类——高度不调
❖ 第1分类(Ⅳ1) 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 低,或两者兼有
❖ 将机制、症状、矫治原则三者相结合 ❖ 将牙量、骨量不调作为重要内容,并从长、
宽、高三方面对错合机制进行综合分析 ❖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陈湘伟(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 湘乡 411400)摘要:目的 对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

结果 安氏分类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I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II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

结论 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I类、安氏II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关键词:口腔正畸;错(牙合)畸形;年龄构成中图分类号:R 322.41 文献标识码:B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除了影响患者容貌外观,甚至还会对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吸收营养功能,因此临床口腔科对其高度重视。

了解该病发病原因、特点,可以帮助对该病更好地进行防治,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其回顾性分析来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1],现将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其中男101例,女199例,年龄10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19.9岁,以上数据是参照全国患病率的结果,并且通过统计学对样本量进行估算所选取的。

1.2方法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2]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安氏分类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I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III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详细可以参考表1,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的标记。

表1 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的标记类型 I类错 II类错 III类错 特殊类错 合计 (牙合)畸形 (牙合)畸形 (牙合)畸形(牙合)畸形例数(例) 122 142 29 7 300比例(%) 40.3 47.6 9.7 2.4 100 2.2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年龄构成我们还可以得出,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详细可以参考表2,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年龄构成的比较统计。

表2 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年龄构成的比较统计年龄 10-15岁 16-20岁 21-25岁 26-30岁 30岁以上 合计例数(例) 205 44 24 15 12 300比例(%) 68.2 14.8 8.1 5.1 3.8 1003 讨论通过上述的结果,我们不难比较出,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I类、安氏II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

正常情况下,根据安氏分类,咬(牙合)功能以及可以接受牙面美观程度来作为标准,正常咬(牙合)功能是保证牙齿美观、协调的前提且具有良好生理适应性,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患者可以有正常口腔功能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外观美观协调的进一步改善[3]。

引起错(牙合)畸形因素很多[4],遗传、生活习惯、乳牙患病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习惯均可能对其有影响,加之时代进步,食物加工水平变高,咀嚼器官产生退行性变化,主要是以肌肉先退化,其次是颌骨以及牙齿,退化不均匀也会导致错(牙合)畸形,因此,现代人得此病概率明显高于古人,另外据相关调查,错(牙合)畸形中有70%患者是由于上述后天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错(牙合)畸形还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相应减少此类疾病发生:首先从优生学角度解决由于遗传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可能,胎儿在母体内,母体要注意多种营养的摄入,预防疾病,胎儿出生后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外伤;注意对婴幼儿喂养姿势要正确以免影响婴幼儿发育;儿童时可以让其自行增加咀嚼食物,适当增添硬但易于消化食物以锻炼咀嚼肌;让其从小养成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并及时发现治疗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

错(牙合)畸形已经被WHO列入三大口腔疾患之一[5],口腔正畸学发展与社会发展较为同步,也就是可以衡量国民物质水平的标志之一,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错(牙合)畸形的矫正迫切需要,因此大力发展此类技术也是很必要。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下转第83页)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12-05-09(上接第80页)参 考 文 献[1] 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25 392 名儿童与青少年错胎畸形患病率的调查明[J].中华121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373.[2] 李伟奇,聂向真,谢辉,等.4865例口腔正畸病例I晦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3):185.[3] 黄晓峰,张丁,王左敏.北京地区正畸患者就诊要求和原因的调查分析[J].口腔正畸学,2002,9(3):7.[4] 章和平,何群,李云海,等.厦门市聋哑学生错骀情况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1):15-17.[5] V. Leferink,K. Zimmerman,E. Veldhuis,et al.Thoracolumbarspinal fractures: radiological results of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cancellous bone graft and posterior fusion in 183 patient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2001,10(6):234-236.(王东颖 编辑)(上接第81页)患者预后。

文中患者在经过急救和护理之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44%,效果明显,并且患者无明显的并发症,为患者预后打下了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1] 李淑贞,马媛媛,刘金娟.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1,13(287):241.[2] 贾红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1,8(8):13.[3] 廖林英,黎志革.舒适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实践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l-92.[4] 李凯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1,15(7):815-816.[5] 陈豫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l02-103.[6] 王丽秀.急性心肌梗死9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8(8):113.(王东颖 编辑)从表3可以看出,年龄在17岁以下的患者探视后复发率最高。

调查后认为这段年龄组的病人年龄小,在心理上未受过任何挫伤,经不住久别重逢亲人的感情刺激。

一旦探视病情便发生波动。

因此,这段年龄组探视时要慎重,尽量晚些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再探视。

表中年龄段在30岁以下的青年组,探视后复发率略高。

原因是女疗区收治的病人中农村妇女占97%,这些病人结婚早,孩子小,思家心切,探视后仍不能解除挂念孩子的痛苦,从而导致病情略有加重。

31岁以上的两个年龄组,可以看出年龄较大患者,情绪较稳定。

3 讨论通过以上分析,探视时机掌握的恰当与否,对病人疾病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当的探视时机,可引起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2-3]。

掌握得好,利于病情好转;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好病人探视的最佳时机。

3.1 与病期、年龄、病程的关系3.1.1 病期 病期长者,多次住院,对医院的周围环境,生活规律,探视制度有所了解和适应。

探视后病情波动极少,因此,一旦主症缓解便可以探视。

3.1.2 年龄 年龄大些,应激能力较强,对各种精神刺激的接受能力及各种事情的理解能力较高,故探视时间可适当提前。

年龄小的对各种事情应激能力差,情绪易波动,病情不稳定,故探视时间以疗程长些为宜。

3.1.3 疗程 应坚持疗程在四周后探视,因此时患者主症基本消失或缓解,病情基本稳定。

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正确对待自己,对各种变化能做到自我控制或自行调节。

3.2 护理对策3.2.1 加强对探视者的宣教。

护士应热情接待探视者,耐心宣传精神科探视制度,主动向其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及其在医院的表现,并了解探视者对患者的态度,讲明探视患者时应注意的事项,建议交谈的内容,避免刺激语言,具体指导探视者接触患者和与患者交谈的技巧,多点安抚、劝慰、理解和同情,提供物质与心理支持。

对不安心住院的患者,应多关心体贴,使其尽快熟悉并适应住院环境,满足其合理要求[4]。

3.2.2 探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4h为宜。

探视前护理人员要向家属交待探视时间。

时间过长使病人易产生疲劳,加之情绪高涨,导致睡眠不佳,而致病情变化。

3.2.3 探视前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向病人讲清探视制度,并渗透探视的利害关系,使病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防止因探视而引起的病情波动。

3.2.4 探视后的护理。

做好探视后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探视者对患者的评价,对治疗效果和护理的满意度,征求探视者对病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医生和护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