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机械基础》平面连杆机构-2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 1 章机械设计概述??????????????????????????????????????????????????????????????????? ????????????????????????????????? 1第 2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 3第 3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12第 4 章平面连杆机构??????????????????????????????????????????????????????????????????? ????????????????????????????????? 16第 5 章凸轮机构??????????????????????????????????????????????????????????????????? ??????????????????????????????????????????36第 6 章间歇运动机构??????????????????????????????????????????????????????????????????? ????????????????????????????????? 46第7 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48第8 章带传动??????????????????????????????????????????????????????????????????? ??????????????????????????????????????????????60第9 章链传动??????????????????????????????????????????????????????????????????? ??????????????????????????????????????????????73第10 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 章齿轮系??????????????????????????????????????????????????????????????????? ??????????????????????????????????????????????124第13 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 章轴和轴毂连接??????????????????????????????????????????????????????????????????? ????????????????????????????????? 133第15 章轴承??????????????????????????????????????????????????????????????????? ??????????????????????????????????????????????????138第16 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 152第17 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 156第18 章机械设计CAD 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 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二、平面连杆机构2-1 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 填空题(1)低(2)转动(3)3 (4)连杆,连架杆(5)曲柄,摇杆(6)最短(7)曲柄摇杆(8)摇杆,连杆(9)2 (10)>(11)运动不确定(12)非工作时间(13)惯性(14)大(15)中的摆动导杆机构有,中的转动导杆机构无(16)机架(17)曲柄(18)曲柄滑块(19)双摇杆(20)双曲柄机构(21)无,有2-3 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B (7)A(8)C (9)A (10)A (11)A (12)C (13)C (14)A(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2-4 解:a)双曲柄机构,因为40+110<7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为机架b)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130<110+12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c)双摇杆机构,因为50+100>60+70,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以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d)双摇杆机构,因为50+120=8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5 解:(1)由该机构各杆长度可得l AB+ l BC<l CD+ l AD,由此可知满足杆长条件,当以AB杆或AB杆的邻边为机架时该机构有曲柄存在(2)以l BC或l AD杆成为机架即为曲柄摇杆机构,以l AB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曲柄机构,以l CD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摇杆机构2-6 解:(1)曲柄摇杆机构由题意知连架杆CD杆不是最短杆,要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架杆AB杆应为最短杆(0<l AB ≤300 mm)且应满足杆长条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0<l AB≤150mm (2)双摇杆机构由题意知机架AD杆不是最短杆的对边,要为双摇杆机构应不满足杆长条件①AB杆为最短杆(0<l AB≤300mm)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150mm<l AB≤300mm②AB杆为中间杆(300mm≤l AB≤500mm)时,l AD+l BC>l CD+l AB,由此可得300mm≤l AB<450mm③AB杆为最长杆(500mm≤l AB<1150mm)时,l AB+l AD>l CD+l BC,由此可得550mm<l AB<1150mm由此可知:150mm<l AB<450 mm,550mm<l AB<1150 mm(3)双曲柄机构要为双曲柄机构,AD 杆必须为最短杆且应满足杆长条件①AB 杆为中间杆(300mm ≤l AB ≤500mm )时,l AD +l BC ≤l CD + l AB ,由此可得450mm ≤l AB ≤500mm②AB 杆为最长杆(500mm ≤l AB <1150mm )时,l AB +l AD ≤l CD +l BC ,由此可得500mm ≤l AB ≤550mm由此可知:450mm ≤l AB ≤550mm2-7 解:a )b )c )d )e )各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如图所示,图a)、d )机构无死点位置,图b)、c )、e )机构有死点位置2-8 解:用作图法求解,主要步骤:(1)计算极位夹角:︒=+-⨯︒=+-⨯︒=3615.115.118011180K K θ (2)取比例尺μ=0.001m/mm(3)根据比例尺和已知条件定出A 、D 、C 三点,如图所示(4)连接AC ,以AC 为边作θ角的另一角边线,与以D 为圆心、摇杆DC 为半径的圆弧相交于C 1和C 2点,连接DC 1和DC 2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两个)(5)从图中量得AC =71mm ,AC 1=26mm ,AC 2=170mm(6)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5mm .2221=⨯=AC AC l AB -μ,5mm .4821=+⨯=AC AC l BC μ (7)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 5mm .4922=⨯=AC AC l AB -μ,5mm .12022=+⨯=AC AC l BC μ 答: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分别为22.5mm 、48.5mm 和49.5mm 、120.5mm 。

机械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Planar Linkage Mechanism
案例引入:四杆机构的典型应用
(1)基本型式四杆机构的应用 (2)演化型式四杆机构的应用
问题提出: 1.长度不同(杆长)? 2.运动不同(类型)? 3.应用特点(特性)? 4.如何分析(方法)?
3 2
1 4
3
2 4
1
§3-1 连杆机构案例分析与思考
=00
Folding Furniture
二.压力角与传动角
α 压力角
从动件受力点的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pressure angle
传动角γ 压力角的余角(锐角)。
Transmission angle
γ=90°-α≤90°
注意:原动构件 B
B
传动角越大(压力角越小),
AA
机构传力性能越好。
设计时应使 min≥
C γ
Fn
Fvn C γFα
F
v
DD
1.最小传动角 min 发生位置
结论:
min 可能发生在主动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AB′,AB″) 的位置之一处,即 0(o 或180o) 处。
2.确定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min
偏 置 滑 块 机 构 如 何 分 析 ?
3.分析传动角的实际意义
(2)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
两个转动副转化成两个移动副
(3)双滑块四杆机构的演化 (4)改变运动副尺寸 曲柄 偏心轮
三.同一机构在不同机器中的应用
五.典型连杆机构特性分析(自主掌握)
1.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AB为原动件作匀速转动,当它由AB1转到AB2位置时,转角φ1=180°+θ, 摇杆由右极限位置C1D摆到左极限位置C2D摆角为ψ,当曲柄从AB2转到AB1时,转角 φ2=180°-θ,摇杆由位置C2D返回C1D,其摆角仍为ψ,因为 φ1>φ2 ,对应时间t1>t2, 因此摇杆从C2D转到C1D较快,即具有急回特性,其中θ为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 两个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2.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机构,又称为低副机构。

在连杆机构中,若各运动构件均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称为平面连杆机构;若各运动构件不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则称为空间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机械中,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它有较显著的优点:(1)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低副,其构件间为面接触,传动时压强较小,便于润滑,因而磨损较轻,可承受较大载荷。

(2)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中的构件几何形状简单(圆柱面或平面),易于加工。

且构件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约束来保持的,所以构件工作可靠。

(3)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连杆曲线丰富,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便可使从动件满足不同运动规律的要求。

另外可实现远距离传动。

平面连杆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缺点如下:(1)根据从动件所需要的运动规律或轨迹设计连杆机构比较复杂,精度不高。

(2)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不适用于高速的场合。

(3)机构中具有较多的构件和运动副,则运动副的间隙和各构件的尺寸误差使机构存在累积误差,影响机构的运动精度,机械效率降低。

所以不能用于高速精密的场合。

平面连杆机构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机床、动力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种机械和仪表中。

如鹤式起重机传动机构(图2-1),摇头风扇传动机构(图2-2)以及缝纫机、颚式破碎机、拖拉机等机器设备中的传动、操纵机构等都采用连杆机构。

图2-1鹤式起重机图2-2 摇头风扇传动机构2.2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其演化2.2.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全部用转动副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如图2-3所示。

机构的固定件4称为机架;与机架相联接的杆1和杆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联接的杆2称为连杆。

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仅能在某一角度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按照连架杆的运动形式,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专科)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专科)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缝纫机踏板机构动画
缝纫机动画(3D)
缝纫机跳线机构动画
缝纫机刺布机构动画(3D)
搅拌机动画
雷达天线俯仰机构动画
双曲柄机构动画
惯性筛动画
升降台动画(3D)
正平行四边形动画
机车车轮动画(3D)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动画
反平行四边形动画
车门启闭机构动画
车门启闭动画(3D)
3、双摇杆机构:两个连架杆都是摇杆。
右图中的局部自由度 经上述处理后,则机构 自由度:
F 3n 2P P 3 2 2 2 1 1 L H
局部自由度动画
(3) 虚约束:
对机构运动实际上不起约束作用的约束 称为虚约束。 1)转动副轴线重合的虚约束
转动副轴线重合的虚约束动画
2)移动副导路平行的虚约束 当两构件在多处形成移动副,并且各 移动副的导路互相平行,则其中只有一个 移动副起实际的约束作用,而其余移动副 均为虚约束。
解:1)分析运动,确定构 件的类型和数量
进气阀3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 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
活塞2
排气阀4
顶杆8
气缸体1
4)选取比例尺,根据机 连杆5 构运动尺寸,定出各运动副 间的相对位置 曲轴6
5)画出各运动副和机构 符号,并表示出各构件
齿轮10
凸轮7
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内燃机凸轮动画
2.2.4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1.分析机械的结构和动作原理,确定构件 的数目。 2.分析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确定运动副的 数目和类型。 3.选定视图投影面及比例尺μL=实际尺寸/ 图上尺寸(m/mm),顺序确定转动副和移动 副导路的位置,根据原动件的位置及各杆 长等绘出各构件,得到机构运动简图。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_平面连杆机构解析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_平面连杆机构解析
0 0
由上式可知,机构的急回程度取决于极位夹
角θ的大小。θ角越大,K值越大,机构的急回程
度也越高,但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就越差。反之反 然。 一般机械中1≤K≤2。
5.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
⑴ 输入件等速整周转动;
⑵ 输出件往复运动;
⑶ 极位夹角
。 0
6.常见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杆机构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⑴寿命长 低副联接,接触表面为平面或圆柱面,
压力小;便于润滑,磨损较小。
⑵易于制造 连杆机构以杆件为主,结构简单。 ⑶可实现远距离操纵控制 因连杆易于作成较长
的构件。
⑷可实现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 ⑸设计计算较繁复,当机构复杂时累计误差较大,
2、双曲柄机构
具有两个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
⑴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杆与机架的长度相等,且曲
柄的转向相同长度也相等的双曲柄机构。 这种机构两曲柄的角速度始终保持相等,且连杆 始终做平动,故应用较广。
运动的不确定性
有辅助构件的重复机构
有辅助构件的错列机构
⑵逆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杆与机架的长度相等,两
含有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应用实例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一、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设 AB 为曲柄,
由 △BCD :
且 a <d .
b+c>f 、 b+f >c 、 c+f >b
以 fmax = a + d , fmin = d - a b+c >a+d 、 b+d >a+c 、 c+d >a+b 化简后得: a<b 、 a<c 、 a< d 若 d <a d<a、d<b、d<c 代入并整理得: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第2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第2章
动画演示
例题:
例题 1)如果该机构能成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是曲柄,求AB的取值 范围;
2)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曲柄机构,求AB的最小值;
3)如果该机构能成为双摇杆机构,求AB的取值范围。
50
C
(1) AB为最短
B
35
l AB
l AB 50
30 35 30
l AB
15
(2) AAD为30最短 D
(lAB )max 15mm
503030lABl
AB
50 35
45
l AB
50

lAB
l AB 30
50 50
35
50
l AB
55
lAB 50 30 35 115mm
(lAB )min 45mm
(3)只能考虑不满足杆长和条件下的机构
AB为最短
lAB
l AB 50
30 35
50
C
35
A 30
D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一、曲柄滑块机构 广泛用与内燃机、冲床等,将回转 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或反之。
e=0 时,对心;e≠0时,偏置。
对心没急回特性, 滑块为原动件时有死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二、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取不同构件为机架或改变杆长)
1.导杆机构
小型刨床应用实例
t1 / t2
180 180
2)压力角与传动角 压力角——从动件受力方向与受力 点绝对速度方向的夹角
铰链四杆机构
Psin----有害分力
P
Pcos-----有效分力
希望小好,不便度量,用其余角来度量, 称为传动角, 所以大,传力性能好. 是变化的, min≧ 40°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运动分析是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分析各部件的运动规律和 约束关系,可以确定机构的性能和工作范围。
实例与案例分析
案例一
设计一个机械手臂,使其能够在不同位置和角度进 行精确定位。
案例二
设计一个车门开闭机构,使其能够平稳地打开和关 闭。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
这个幻灯片将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组成、作用、种类、设计 要点、运动分析以及实例与案例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简介
平面连杆机构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机械传动机构,它由连杆、铰链和机构连接件组成,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 直线运动或相反。
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
连杆
起支撑作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由滑块和曲杆组成,常用于发动 机的活塞连杆传动。
四连杆机构
由四个连杆组成,常见于机械手 臂和门的开闭机构。
平面伸缩杆机构
通过类似电车接触网的结构实现 伸缩变形。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要点
1
连杆比例设计
确定连杆的比例关系以实现所需的运动。
铰链选型
2
选择合适的铰链类型和尺寸以满足设计
要求。
3
机构连接方式
选择适当的机构连接件和连接方式以保 证机构的稳定性。
铰链
连接连杆和机构连接件,使其能够相对运动。
机构连接件
固定在机构上,用于连接铰链和机构化为直线运动或相反。
2 传递力量
通过连杆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3 控制位置
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来控制机构的位置。
平面连杆机构的种类
滑块曲杆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摇杆:L=υ·t
∵往复运动的距离相等,就是L不变,∴υ1·t1=υ2·t2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讨论:
(约10分)
讲授:
(约10分)
又∵曲柄角速度相等,即:ω1=ω2,
通过的角度分别是180°+θ和180°-θ,
则有(180°+θ)/t1=(180°-θ)/t2
t1/t2=(180°+θ)/(180°-θ)
——当最长杆与最短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无论取哪一杆件为机架,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
三、急回特性:
曲柄作为主动件作匀速回转,摇杆往复摆动的速度不同——急回特性的存在。
演示教具并作分析,进行讨论。
机构的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
υ1:工作速度,υ2:空回速度;
t1:工作耗时,t2:空回耗时。
难点
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性,机构类别的判定。
教学回顾
说明
授课教师:审阅签名:
提交日期:20121010审阅日期:2012-10-10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
(约5分钟)
讲授新课
(约25分钟)5分钟)
推导:
(约15分钟)
第一步:复习提问:
曲柄与摇杆的区别是什么?连架杆就是曲柄吗?
曲柄存在的条件、曲柄摇杆机构的二个重要特性——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及其二个特性的应用。演化形式的种类及应用。
第四步:布置作业
习题册本节习题。
教案
编号:QD—0706—13版本:C/0流水号:
科目
机械基础
班级
12机电(10)
授课日期
第8周-2
课题
第7章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第4节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课时
2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讨论
辅助教具
铰链四杆机构
教学目标
掌握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列点位置
作业布置
本节练习册习题
拟用时间
5分钟
重点
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性、死点位置
∵(180°+θ)≥(180°-θ),
∴t1≥t2
结论:极位夹角θ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也就是说,往返的时间差越大,K值越大。
四、死点位置:
摇杆为主动件,曲柚为从动件,曲柄与连杆共线时的位置为死点位置。
死点位置利弊市场讨论。。。。。。。。
夹紧装置:工件夹紧后,曲柄与连杆成一直线,撤去外力F之后,机构在工件反弹力T的作用下,处于死点位置。即使反弹力很大,工件也不会松脱,使夹紧牢固可靠。
第二步:讲授新课
§7-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二、判别方法:
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连架杆之一为最短杆
双曲柄机构的条件:机架为最短杆
双摇杆机构的条件:连杆为最短杆
讨论:上述条件充分吗?
缺少一个必要条件:a+b≤c+d
§7-4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一、曲柄滑块机构:
是具有一个曲柄和一个滑块的平面四杆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小结、归纳。(约5分钟)
(约5分钟)
二、导杆机构:
是机构中与另一运动构件组成移动副的构件。连架杆中至少有一个构件为导杆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导杆机构。
第三步: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