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公开课优秀课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 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 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
落萧日。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
再读古诗------
整体感知明确诗意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颈联中的“直”和“圆”两
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 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 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 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 雄伟(劲拔坚毅),“圆”字苍茫壮 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3、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作者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人以 “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 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 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 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4、思想内容:《使至塞上》
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 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 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品味佳句: 诗中有画。 有线条、有构图、有色彩。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课件公开课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任务一:读出诗韵
使至塞上
王维(唐)
-- !l —— 单车/欲问 边, -- ! l l 征蓬/出汉 塞,
l !-- ! 大漠/孤烟 直, -- -- l 萧关/逢候 骑,
l ! l -—— 属国/过居 延。 - l ! - —— 归雁/入 胡 天。 -- !!—— 长河/ 落日 圆。 - l l - —— 都护/在燕 然。
任务二:读出诗中事
问边
任务三:读出诗中景
大 漠孤烟 直 长 河落日 圆
任务四:读出诗中情
自豪喜悦 心胸开阔 孤独苦闷
使至塞上
王维(唐)
-- !l —— 单车/欲问 边, -- ! l l 征蓬/出汉 塞,
l !-- ! 大漠/孤烟 直, -- -- l 萧关/逢候 骑,
l ! l -—— 属国/过居 延。 - l ! - —— 归雁/入 胡 天。 -- !!—— 长河/ 落日 圆。 - l l - —— 都护/在燕 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芳歇, 王孙自可留。
使至塞上(公开课)

4、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1)对都护和戍边将士的赞叹。 2)对前线战事的关心。
2、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
1)“直”写出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传神的描绘了奇特壮美的 塞外风光,而且巧妙的融入了诗人的孤 寂情绪。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 直的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照耀着 太阳,空旷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 与大河年(737),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前往边塞慰问,这首诗即是 途中写的。《使至塞上》是他 边塞诗的力作。
叙述出使边塞 的艰苦行程。
作者描绘在 边塞见到的 奇丽壮观的 景象,叙述 了边塞将士 紧张的战斗 生活
1、诗人以“蓬”“雁”自比, 饱含着怎样的情绪? 2、如何理解句中“孤烟 直”“落日圆”所蕴含的美感?
使至塞上
王维 萧 关 逢 候 骑 , 都 护 在 燕 然 。 大 漠 孤 烟 直 , 长 河 落 日 圆 。 征 蓬 出 汉 塞 , 归 雁 入 胡 天 。
单 车 欲 问 边 , 属 国 过 居 延 。
作者简介: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人称 “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唐代著 名诗人,世称山水田园诗人。进士出身, 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又 《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在诗、 画、音乐等方面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 旨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晚年居陕 西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故 后期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苏轼称赞他 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两句诗所形成的境界阔大、风光壮丽、 格调雄浑,成为千古名句。 “孤”“直”“圆”三字使诗境倍增美感。
公开课《使至塞上》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 王维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旳。 当初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查访旱情, 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此 诗即写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 即奉命出使边塞。
1、结合背景,抓 住意象,品味诗 情。 2、品味诗中旳画。
归旳大雁一般飞入胡人旳上空。
大漠/孤烟/直, 只见那浩瀚旳沙漠上一股狼烟升 长河/落日/圆。 起又高又直,滔滔旳黄河边远望
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逢/候骑, 在萧关巧遇巡查侦察旳骑兵,告 都护/在/燕然。 知我都护仍在遥远旳燕然前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代了出使旳目旳和经过旳地点。 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单车”,写 其轻车简从,言慰问使团规模不大。 “问”,慰问。“边”指边塞。“属国”, 典属国旳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里指 代使臣,是王维自指。“居延”,城名, 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远在 西北边塞 。
(2)对这首诗旳分析,不恰当旳一项是(A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 像远飞旳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 天”,这么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 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旳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一股烟尘格外醒目,所以称 做“孤烟”。
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
缕、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写到达边塞旳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 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 紧张旳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旳爱国热情。
找出本诗旳对偶句,写景句。 体现了诗人旳什么情感?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公开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句描绘出了 一幅极其奇 特壮观的大漠中黄昏落日 的画面。
一、本诗从题材上看是( ) 诗,从内容上看是( )诗。 本诗叙述了( )的艰难 行程,描绘了边塞( ) 的景象,也流露出作者去国离 乡的( )和在朝中受到 排挤后的( )情绪。
二、理解默写 1、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 景中透露内心感情的句子是: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1)“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 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 着笔,把眼前边塞战争的 失利与秦汉时期跟匈奴斗 争的胜利联系起来,反映 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心情?
•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人们 什么愿望? (1)长期戍边不得回归的抱 怨心情。 (2)希望有李广那样的飞将 军来抵御外敌,安定边疆。
•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 一幅极其奇特壮观的大漠中 黄昏落日的景色。 • 对祖国边塞壮丽山河的赞美 之情。
总结感情
诗歌描绘了塞外奇特壮 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
祖国边塞壮丽山河的赞美之 情。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
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 之情。
品读 合作提升二
试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2、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描绘了诗人出使塞 上的途中所见和边 陲大漠风光的壮阔 雄奇。
析读合作探究一
结合背景,抓住意象,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 国。节度使崔希逸将军战胜吐蕃 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并 留作军队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 挤出了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 出塞途中。
初 读
2. 熟 诵 诗 歌
了 解 作 者 1.
使至塞上(古诗三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
报告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紧紧围绕题目“使至 塞上”四字,交代自己这次出使 旳任务是“问边”,已经到旳地 方是“塞上”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 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 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 南飞,常引起乡思之愁。
写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 十五年(737年 ), 河西节度副大使 崔希逸胜吐蕃, 王维以监察御史 旳身份出塞宣慰, 并在河西节度使 幕府兼任判官。 此诗即王维出塞 途中所作。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朝廷旳使臣将到边防慰问, 轻车从简,行进在居延地域。 随风而去旳枯蓬飘出塞外, 秋天归来旳大雁已飞入北方 少数民族居住地域旳上空。 烽火台上燃起旳一道孤烟在 广阔旳沙漠上冲天而起, 蜿蜒波折旳黄河映衬落日之 残红。
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 《黄鹤楼》 《归园田居(其一)》
❖复习旧知识
律诗——涉及四联,每句五个 字旳叫五律,每句七个字旳叫七律。
《使至塞上》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使至塞上》公开课教学设计7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可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正确解释全诗大意,并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和小组讨论,学生可领悟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可体会诗文雄浑、豪迈文字背后的孤寂、悲苦和无奈,以及对羁旅生活沉重的叹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和小组讨论,学生可领悟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可体会诗文雄浑、豪迈文字背后的孤寂、悲苦和无奈,以及对羁旅生活沉重的叹息。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大漠落日的图片,并引出诗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学生结合图片和此句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是激昂的,雄壮的,沉郁的,惆怅的还是其它?2、补充本诗的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工大唐属国。
唐玄宗任命王维以检查御史身份奉使凉州(今甘肃武威),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本诗是作于出塞途中。
引导语:结合上述背景,王维的心情并不激昂豪迈,甚至是有一些悲苦和无奈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这首诗。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全文大意,并画出诗中表示地名和官职的词。
2、教师PPT出示属国、居延、萧关、燕然的位置。
3、请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读出情感。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教师指名一个学生读,其余学生思考: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作者要去哪?请结合具体文本回答。
(时间:春天—归雁入胡天;地点:车上—单车欲问边;目的地:属国—属国过居延。
)2、作者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追问:这些景物的作用一样么?(不一样。
征蓬、归雁:用于自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用于描写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
)3、分小组讨论:全诗中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悲苦无奈的情感?(首联:单车,轻车简从,形单影只,孤单之感;“车”欲问边,而不是人欲问,展示了出塞并非本愿的无奈;颔联:征蓬,蓬草本是深恋着土地,不随意移动,然而茎叶绷断只能被迫地随风而走,自喻身不由己;归雁,从南边归来的燕子本应归去中土,却出现在胡天,自喻离群失伴,孤单而行,并且雁也是可以自由地回归中土,而自己却不能自由地回归,也体现了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感;颈联:孤烟,狼烟也只是势单力孤,落日虽壮美,却也近黄昏。
使至塞上公开课教案4篇

使至塞上公开课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使至塞上公开课教案4篇《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记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句采用反衬的手法来写塞 外的风光,大漠,黄河、孤 烟、落日相互映衬,开阔鲜 明,气势雄浑。 写景——雄浑壮阔。千古名 句。
尾联叙事——战事紧张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恰逢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 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 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 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报 国的爱国热情。
诗文默写
1、《使至塞上》表明边关局势紧张的诗 句———————— 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 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 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
边塞诗
(王维)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
1. “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边塞将士。 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 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 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 属国。 问,慰问。过,经过。 2.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的旅人, 诗人用以自喻。胡天,指西北地区。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 或报平安的信号。燧烟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 直。 4.长河:指黄河。 5.“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 得知首将(护都)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 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逢,恰逢,巧遇。候骑 ( jì ),骑马的侦察兵。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 护府的长官、首将。燕然,山名。
诗人以“蓬”“雁”自比,古诗 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游子见到枯蓬随风飘荡所产生身世 漂泊的飘零之感,透露诗人内心难 言的激愤抑郁,秋天大雁南飞,常 引起思乡之情。
千 古 名 句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沙漠中独起的炊烟 聚集直上,滔滔黄河边落日 依水而下。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知识抢答提兴趣
答题规则:最先举手者 获答题机会,答得又对又快 者加操行分一分,没答对不 计分。
1、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 湖北 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属 国 过 居 延
单 车 欲 问 边 ,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实战演练
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理解,加以想
象,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奇特壮美的画面运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莽莽大漠,一片苍茫,遥远无际。北飞的 大雁从头顶飞入了胡地的上空。极目远眺,平 静得像是已经静止了的远方,那古旧的烽火台 上的狼烟十分醒目,显得特别孤单。如此浩瀚 无边的边疆大漠上,这本是庄严肃穆的烽火, ◎ 情景交融 此时看来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黄河静静地流 淌着,仿佛一条彩带。长河尽头,便是那最令 人心醉却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圆圆的落日, 给人以无尽的遐思。至塞上,方知风光奇特壮 美;至塞上,方知人生无常!
作家作品简介:
王维,字摩诘,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又称“诗佛”。苏轼 称赞他的诗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 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 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实际上是被排挤出 朝廷)。《使至塞上》 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首联
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 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 涉路过居延。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任务和 经过的地点。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 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 上空。
构图物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象美: 长河奔流 ——空间阔大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 线条美: 是落日 ——层次丰富
黄沙漫漫、夕阳橘红、烽 色彩美:
烟缕缕、河水远流 ——鲜明壮美
五个形容词富有表现力,加以赏析
“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 “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极言孤烟之高、劲拔、坚毅。 “长”表现黄河的杳无尽头。 “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温暖 苍茫之感。
小 结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叙事 出使边塞
]
’
使至塞上
——王维
情 由 事 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抒情 内心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绘景
景 由 事 终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叙事 战事繁忙
描绘这两句所展示的景象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 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上的河流。 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 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 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 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 是河,圆的是落日。概括性强,仿 佛是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色彩上也很丰富。
结构全解
单车欲问边,出使边塞 属国过居延。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内心抑郁 (即景设喻) 由 归雁入胡天。 事 绘景 大漠孤烟直, 塞外风光 发 长河落日圆。 (奇特壮观) 叙事 萧关逢候骑, 战事繁忙 都护在燕然。
叙事
景 由 事 终
《使至塞上》主旨
这首叙事诗叙述了作者出使 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 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守边将士 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 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 无边;“孤”字极言景物的单调; “落日”加上“圆”字,给人以温暖 苍茫的感觉。一“直”一“长”又一 “圆”,气势磅礴,沉寂壮美,画面 开阔,意境雄浑。
诗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 壮丽的塞外风光。
品味图画 美:
大漠孤烟直 长 河落 日 圆
3、诗歌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事 物叫( ) A、想象 B、物象 C、意境 D、意象 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 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5、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与所 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 术境界,叫( ) A、意象 B、意境
6、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