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
培优计划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卷答案

培优计划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卷答案1、1《致橡树》作者舒婷,是中国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正确答案)C、镂金lóu 弩马nǔ洞穴xué生非异也xìng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4、45.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春天到了,大明湖畔杨柳依依,湖中碧波荡漾,风景宜人,“美不胜收”。
(正确答案) B.大家都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C.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D.孩子向家长吐露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5、成语完形,望()秋水[单选题] *川穿(正确答案)见透6、下列不属于《红楼梦》异名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石头记》B.《风月宝鉴》C.《太虚幻境》(正确答案)D.《金陵十二钗》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翻译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1公司副总把珍藏多年的书借给你,你说:“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你的表达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1)一、缩写下列句子1、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2、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正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生长着高大树木的森林。
4、外祖父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布包着的东西。
5、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6、风猛烈地摇撼着路边的梧桐树。
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8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
9、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手枪。
10、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11、二十四号船上的勇士们胜利地完成了横渡长江的艰巨任务。
12、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过来。
1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14、一次有意义的中队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15、许多同学在信中亲切问候敬爱的张老师。
16、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地填满这口小井。
17、他那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锅炉和刚吊上甲板的大木箱。
18、快40岁的老班长毅然接受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的艰巨任务。
二、把句子写生动具体(扩写下列句子)1、小芳做完了作业。
2、我们怀念革命先烈。
3、田野里开满了野花。
4、同学们去参加活动。
5、国旗正在升起。
6、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7、行为感动了我。
8、树叶飘落。
9、沙地种着西瓜。
10、稻子熟了。
11、船只靠近了水寨。
三、扩充句子并改成“把”字句。
1、白雪覆盖了大地。
2、我看完了这本书。
3工人师傅安装好了一台机器。
四、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或将“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1、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
2、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住。
3知识的大门被勤奋的孩子打开。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2)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把”字句:“被”字句: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成拟人句: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成陈述句:4、随意糟蹋粮食的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谴责。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洛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CA.引用;B.比喻;D.对偶。
故答案为:C【点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2、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答案:DA正确;B正确;C正确;D句意为: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睛】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至于夏水襄陵答案:DA项“阙”同“缺”,B项“转”同“啭”,C项“反”同“返”。
故选D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C.⑤③④①②D.⑤①③④②答案:B答题时先找出本段中的总领句——“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再根据前后照应关系,“南朝游记小品名作”扣住“文苑奇葩”,故第④句应紧跟其后,同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领起第①⑤句(两句分别对应“游记”“小品”);第②句为总结句,应置于结尾处。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四中去年一年的工作,总体上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B、在日益重视积累、重视素养的今天,这样一本读物的确如一缕春风、一眼清泉、一线阳光,将古朴而又清新的中华文明的种子,播撒在莘莘学子心田。
C、永州经济要腾飞,不仅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各类专家与各类专门人才的共同努力。
D、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想起许多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踏踏实实地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无私奉献自己青春的生动事迹。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D.翌(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1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广阔无垠不加思索人事沧桑意气风发AB、CDABCDC.浸渍.(zì)豆豉.(chǐ)瓦菲..(fēi)长歌当.哭(dàng)D.箜.篌(kōng)鲰生..(zōu)桀骜.(ǎo)殒.身不恤(yǔn)1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橘子洲景象苍茫书生义气干练坚决B、浮藻叱诧风云天伦之乐绿草如茵C、漫溯人为刀俎寂廖雨巷翼蔽沛公D、绯红大行细谨冰屑悉索阴谋秘计20.下列各句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浑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十一五”期间非常重大的决策和课题。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寻病终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CC项“然”均解释为“……的样子”。
A项“舍”分别解释为“舍弃/房屋”;B项“寻”分别解释为“寻找/不久”;D项“为”分别解释为“作为/对,向”。
【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A.鸟、虫叫B.发出响声C.发表(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A.罪过、过错B.优异、突出C.尤其、特别(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水清,与“浊”相对B.清爽、清凉C.凄清,冷清清(4)潭中鱼可百许头。
()A.大约B.合宜、适合C.可以(5)皆若空游无所依。
()A.如果B.像C.你答案:(1)B(2)C(3)C(4)A(5)B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
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含义。
(1)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发出响声(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尤其、特别(3)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凄清,冷清清(4) 潭中鱼可百许头。
A、大约(5) 皆若空游无所依。
B、像故答案为:(1)B(2)C(3)C(4)A(5)B【点睛】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答案:C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根据意义关系来分析语音停顿,划分朗读节奏。
用反选排除法,A句应是“复/行数十步”,B应该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应该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为C。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知识点基础练习题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知识点基础练习题三年级下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语的是:A. 小明在跑步B. 跑步的小明C. 小明跑得很快D. 小明的跑步姿势2. 下列句子中,属于谓语的是:A. 我喜欢看书B. 看书的习惯C. 我的书D. 书的封面A. 快乐地玩耍B. 玩耍的孩子们C. 孩子们的快乐D. 快乐的孩子们4. 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的是:A. 妈妈给我讲故事B. 讲故事的妈妈C. 妈妈的故事D. 我听故事5. 下列句子中,属于补语的是:A. 他跑得很快B. 跑步的他C. 他跑步D. 他的跑步姿势6.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的是:A. 早上起床B. 起床的闹钟C. 闹钟响了D. 闹钟的声音7. 下列句子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B. 他虽然聪明,但是懒惰C. 他之所以聪明,是因为勤奋D. 他如果不是聪明,就不会成功8. 下列句子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A. 小猫捉老鼠B. 聪明的孩子C. 快乐地玩耍D. 高兴地笑了9. 下列句子中,属于动宾关系的是:A. 妈妈照顾我B. 照顾我的妈妈C. 妈妈的照顾D. 我照顾妈妈10.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宾关系的是:A. 孩子们在玩耍B. 玩耍的孩子们C. 孩子们的玩耍D. 玩耍的孩子二、判断题:5道1.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2. 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3. 定语和状语都是用来修饰名词的。
()4. 并列关系是指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地位相等,可以互换位置。
()5. 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宾语通常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三、填空题:20道1. 在句子“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中,“春天”是________成分。
2. “她的笑容很温暖”中,“很温暖”是________成分。
3. 在句子“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中,“每天早上”是________成分。
4. “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中,“在操场上”是________成分。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一、选择题1.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报chóu chóu密chóu怨chóu划忧chóuA.仇筹稠酬愁B.酬愁稠仇筹C.仇酬稠筹愁D.酬稠仇筹愁2.“颠簸"(diān bǒ)意思是指上下震荡,不平稳,路面不平,上下抖动。
请问,“簸”可能和哪一项有关系()A.路面B.皮肤C.竹篾(miè)D.震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丽的田园风光,真让人恋恋不舍。
B.校长晃晃荡荡,巡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C.在美丽的校园里,我度过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
D.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4.下面的俗语和书面语搭配不正确的是()A.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B.盼星星盼月亮——饮水思源C.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D.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只存在于中国的每个角落。
B.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没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C.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都是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
D.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杜甫的《鹊桥仙》。
6.根据下面这个民间故事的片段,把错误的观点选出来。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
海神微笑着欢迎他。
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
——《望洋兴叹》A.在讲第一句话时,好像对面就是大海,要向前走一走,眼神要有变化。
B.在讲第二句话时,要有微笑的表情。
C.在讲第三句话时,要有手搭凉棚往远处看的动作。
D.讲故事时,只要绘声绘色就行,有没有动作没有关系。
7.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B.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名师选题)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B.相与步于中庭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C.庭下如积水空明 / 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答案:B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B项中“于”都是“在”的意思。
【点睛】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
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驱犊.(dú)萋.萋(qī)B.鹦.鹉(yīng)燕.然(yàn)荆.门(jīng)C.贾.亭(jiǎ)徙.倚(xǐ)千载.(zǎi)D.征蓬.(péng)萧.关(xiāo)白沙堤.(dī)答案:BACD.正确。
B.有误,“燕”应读yān。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重点词注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
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3、下列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单薄)晓雾将歇(消散)B.清荣峻茂(茂盛)盖竹柏影也(覆盖)C.夕日欲颓(坠落)天山共色(共同)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晴川历历汉阳树(平野、平地)答案:DA项“薄”是“接近”的意思;B项“盖”是副词“大概是”的意思;C项“共”是“同样的”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睛】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1)
一、缩写下列句子
1、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2、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正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生长着高大树木的森林。
4、外祖父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布包着的东西。
5、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6、风猛烈地摇撼着路边的梧桐树。
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8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
9、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手枪。
10、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11、二十四号船上的勇士们胜利地完成了横渡长江的艰巨任务。
12、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过来。
1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14、一次有意义的中队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15、许多同学在信中亲切问候敬爱的张老师。
16、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地填满这口小井。
17、他那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锅炉和刚吊上甲板的大木箱。
18、快40岁的老班长毅然接受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的艰巨任务。
二、把句子写生动具体(扩写下列句子)
1、小芳做完了作业。
2、我们怀念革命先烈。
3、田野里开满了野花。
4、同学们去参加活动。
5、国旗正在升起。
6、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7、行为感动了我。
8、树叶飘落。
9、沙地种着西瓜。
10、稻子熟了。
11、船只靠近了水寨。
三、扩充句子并改成“把”字句。
1、白雪覆盖了大地。
2、我看完了这本书。
3工人师傅安装好了一台机器。
四、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或将“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1、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家里。
2、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住。
3知识的大门被勤奋的孩子打开。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2)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把”字句:
“被”字句: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成拟人句: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成陈述句:
4、随意糟蹋粮食的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谴责。
改成反问句:
5把“桂花开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改写成夸张句。
6、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改写成比喻句:
7、靠边站,我要下车。
(改成礼貌用语)
二、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这句话改写成三句话。
坚持不懈地努力,能攀登科学高峰。
⑴
⑵
⑶
三、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1、劳动紧张的同学们义务参加
2、洋溢着所有的都革命的乐观主义对联精神
3、充满了的欢乐的轻蔑对黑暗歌舞里
4、到处笑脸欢乐的愉快的可以看到歌声
校园里孩子们听到孩子们
5、完全这道题错没有(写出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四、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句话。
1、我们请老红军。
老红军讲故事。
2、老师要求大家。
大家发表意见。
3、我们找三轮车。
三轮车运教科书。
4、我把信写好。
我把信寄出去。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欣那样关心集体。
”
王宁说,他要像李欣那样关心集体。
1、列宁对巴果茨基说:“我打算还走那条小路。
”
2、他跑到连长身边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
3、高老师问李平:“你知道昨天傍晚谁把班上的椅子修好的吗?”
4、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快儿上街了。
”
5、妈妈对我说:“小红,你放学后别走,我来接你。
”
六、仿照“李明打开
..
书认真地读.起来。
”写出三个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1、
2、
3、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要保持原意。
1、李小双做事很认真。
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
2、这件事太不一般了。
肯定句:
3、我不能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肯定句:
反问句: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3)
一、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
1、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2、小玲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
4、妹妹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
5、抗日战争时代,家乡出现了不少的抗日英雄。
6、他热烈地和我握手交谈。
7、我把养花当作生活的一种情趣。
二、改正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
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2、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4、各种车辆都要听从交警的指引。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语序排列不恰当的地方。
1、经过半天紧张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我校的运动会。
2、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3、我把两件新旧运动衣送给了残疾儿童。
4、夏天的江南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季节。
四、改正下边句子中不恰当的地方。
1、爷爷拿的钓鱼竿去河边钓鱼。
2、《少年文艺》、《儿童报》和《小学生学习报》这三种报纸我都爱看。
3、秋天的天空非常干燥。
4、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黄菊花。
5、我和刘奇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6、陈小刚虽然刻苦学习,而且热爱劳动。
五、修改下列病句
1、《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2、菜市场里摆满了白菜、土豆、黄瓜和西瓜等蔬菜。
3、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他的家乡是西安市人。
5、王亮端正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6、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坚定。
7、今天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8、只有坚持锻炼,而且能增强体质。
9、我断定小华今天大概不会来了。
10、昨天下午,我到小商品市场一条街采访了一整天。
11、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称号。
12、我们尽情地观看了美丽的景色和悦耳的歌声。
1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语文基础知识过关题——句子部分(4)一、读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那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纵横的皱纹,像刀刻一样。
()
2、那深情的目光,仿佛在为踏上征途的儿子送行。
()
3、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
4、这件事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
5、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你的笑容。
()
6、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
7、他像猫似地蜷着身子睡觉。
()
8、盲姑娘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9、波涛好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
10、这悬崖,犹如一座十层大楼。
()
二、下面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在括号里注明。
1、这芝麻大点的事哪用得着你亲自处理。
()
2、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
3、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闪电雷击,不怕野火烧身。
()
4、皂荚树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的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
5、如果鲜花没有绿叶的衬托,能有这样美丽吗?()
6、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公园。
()
7、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8、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