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合集下载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张东辉 张 辉(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1)摘要:“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粮食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们仍要看到生产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今后粮食生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粮食生产;建议2011-2015年是河南省农业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5年。

河南省紧紧抓住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迈上600亿kg 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现状随着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三大工程”建设,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1.1 产量稳定增加 河南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二连增”。

在2011年突破550亿kg 的基础上,201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6.71亿kg ,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5.1%,2011-2015年河南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2873.42亿kg ,年平均增长2.2%,粮食单产超过390kg/667m 2,实现了由中低产到高产的跨越。

“十二五”期间河南粮食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的8.4%,其中2015年夏粮增量占全国增量的38.7%。

1.2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286.4万hm 2。

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种肥一体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科技贡献率达96.4%。

1.3 农业产业化、集群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总数已达540个,实现年销售总收入9500多亿元,带动农户数量达到1128万户。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252.2万hm 2,已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8.9%。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原有的支持政策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在此,我将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政策。

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土地资源是关键。

当前存在一些农村土地闲置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可以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土地交易的平台,吸引农民参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规模。

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农业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河南省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支持,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工作,开展高效节水、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可以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机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要加强农业保险的建设和推广。

农业产业存在一定的风险,诸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

农业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减轻其农业生产风险。

河南省可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比例,扩大保险覆盖面。

可以建立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和赔付机制,提高农民的信心和参与度。

第四,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是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河南省可以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支持。

可以探索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农村贷款、保险、支付等各方面的金融服务,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

要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和整合。

农业产业链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关键。

河南省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可以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提供土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河南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河南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0年以来河南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 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农业 高质量发 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以及《关于坚持三链同 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 全面推进粮食核心区 建设、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食品工业转 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是粮食大省,产量占全国的1 / 10,小麦 产量占全国的 1 / 4强。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10 余年来河南 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 粮食生产能 力。粮食产量连续13年超千亿斤,2017年- 2020年,连续四年 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 突出贡献。但 总体来看,粮食生产效益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仍未根本 改变,距离粮食产够高,精 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粮食生产正逐步进入高 成本时代。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形 成国际 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对河南农业 发展形成双重挤压。
二、推动河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承担的政治责任,决定了 必 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高 效农业。在粮食产能政策上,国家战略是“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根据 河南具体情况,相对于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 服务主体是落实新战略的平台和抓手。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既要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也要加 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1.以新思路规划高标准粮田建设 启动全省新一轮高标准 农田建设需要新的思路,过去规划 的弱点是标准太低,一亩地投资1500元,产能提升不多,而且没 有土地肥力提升的内容,导致粮食 产能稳定提升的压力过大,只 能依靠扩大播种面积。编制新的建设规划,需要提升投资数量, 一亩地投资3500元,建设内容增加信息 化和土地肥力。 2.持续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 防灾减灾能力。为稳定提高粮食和农业—285 — 2021年11月下 学术争鸣 文化研究

周口市农业生产托管优势及对策

周口市农业生产托管优势及对策

周口市农业生产托管优势及对策周口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农业生产一直是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周口市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一定的托管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的托管优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1、地理位置优势周口市地处黄河中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

周口市紧邻河南省的经济中心郑州市和商业中心开封市,交通便利,便于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2、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作为农业产区,周口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果蔬丰富,畜禽养殖也十分发达。

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为农业托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3、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对农业生产托管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科研与示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托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4、农业经济效益显著周口市农业生产托管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托管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不畅虽然周口市的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由于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不畅,导致了一些农产品滞销,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设立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

2、农业绿色发展需加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业生产托管需要加强绿色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农户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产品的绿色生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3、农业托管合作社建设不完善目前,周口市农业生产托管主要依靠农村合作社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但合作社的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有待改进。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C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e x i s t i n g pr o b l e ms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t h e c o r e
a r e a o f g r 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He na n Pr o v i n c e
河南省粮 食生产核心 区建设现状 存在 问题 与对 策

侯 雪梅 , 袁
仲 , 张慎 举
4 7 6 0 0 0 )
商丘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商丘
摘 要 : 河 南粮 食 生产核 心 区建 设 工程 正式进 入 了国 家工作 层 面, 纳 入 了国 家粮 食 战 略 工程 , 研 究 河 南省粮食 生产核 心 区建设 具有 重要 的 意 义。本 文 分析 了河 南省 粮食 生产 核 心 区建 设现 状 、 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 了河 南省粮 食 生产核 心 区建设 的对 策与建议 。 关 键词 : 河 南省 ; 粮 食 生产核 心 区 ; 建 设现 状 ; 存 在 问题 ; 对 策 中图分 类 号 : F 3 2 6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5 0 2 6 ( 2 0 1 4 ) 0 4 —0 7 9 —0 3
T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c o r e a r e a o f g r 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H e n a n Pr o v i n c e we r e a n a l y s e d,a n d s o m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c o r e a r e a o f g r 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we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河南省粮作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粮作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 论 题 述
寸 种廿 阁
河南 省粮作 区粮食生 产存在晌 问题 及对策
樊 学广 田华星 李前进 王 海燕 靳 中权
( 河南 省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项城 4 6 0 6 2 0)
摘 要 : 对 目前 河 南 省 粮 作 区粮 食 生 产 的现 状 . 出 了粮 针 指
1 河南省 粮食生产存在 的主 要问题
才能 为育 种 提供 保 障 。
参 考文献
[】 1 佟屏亚 . 中国玉米种 质资源整理与成就 . 中国种业 ,0 13: - 20 , 7 8 【】 2 张世煌 , 白丽 . 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方 向 . 作物杂志 , 9 7 5:15 19 , - [] 晚枕 , 3李 荣廷 昭 . 国 2 我 1世纪 玉米 育 种 工程 技 术展 望 . 米科 学 , 玉
2 0 60元 , 种植 西 瓜 、 花 、 生 、 菜 、 材等 其他 6~0 而 棉 花 蔬 药 作 物 经 济 收入 就 会 大 大 提 高 。 由 于粮 食 价 格 偏 低 , 农 资 价 格 居 高不 下 , 致农 民对 粮食 生 产 认识 有 偏 差 , 导 一
些 地 方种 粮 出现 “ 副业化 ” 趋势 。加之 外 出打 工人 员 较
20 ,l( : 4 9 0 3 1 3) 8 — 7
其应用结果 , 对育种者 的创新材料 能够迅速提供 专利 保 护。新颖性应侧重 与现有 审定 自交系 的差异 、 选育 方法和来源。鉴于育种者应保护的植物新品种或品系 可能为数较多 , 育种单位或育种者 因经济 困难无力 申
长 幅度 会 大 于粮 食 生 产 增 长 幅度 。河 南 粮 作 区 主要 粮 食 生 产 丰 歉 直 接 关 系 到人 民 的生 活 和 国家粮 食 安 全 ,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思考与建议近年来,河南省在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进行思考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当前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情况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具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粮食生产资源。

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以稻谷、小麦等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的相当比例。

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对于河南省的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二、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现状与问题政策执行不到位。

有些政策在下发后,由于各种原因执行起来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农民无法及时得到政策的好处。

一些财政补贴迟迟无法拨付到位,使得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得不到政策的实际支持。

政策针对性不够。

有些政策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地解决粮食主产区的实际问题。

一些产量不高的地区需要更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政策宣传不足。

一些政策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全面和到位,导致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并不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使得他们无法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能够及时、全面、有效地落实到位,使得农民能够及时得到政策的好处,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加强政策宣传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广大农民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及时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政府部门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渠道,及时宣传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对于河南省的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政策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工作,以期全面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是缺乏。 近年来 , 全 国各 地 、 各 级政府为 了完成经济任务 , 都 在大力 致农村能人极具缺乏 , 2 .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 耕 地质量 日益下降 从 客观上来说 , 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和 比较优势原理 , 对于资 否认的是 , 农业是整个 国家 国民经济 的基础 , 而粮食生产又是农 业的基础。粮食生产不足或产生波动 , 会带动农业发生波动 , 进 源的流动 , 更倾向于流 向效益最高的领域。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 而影响整个经济发生波动 。所 以, 只有粮食生产不 断发展 , 经济 源 , 同样遵循 这样 的规律 。从 主观上来说 , 各地政府官员为 了任 才能得到的平衡稳定发展 。2 0 1 4年 , 粮农组织发布 的《 粮食 不安 期 内的绩效 , 为 了获得较 高的收益 , 为了 G D P的数字, 进行大规 全状况 2 0 1 4 ) 报告指出 , 世界饥饿人 口已达 1 0 . 2 亿, 创历史最 高 模征地 , 设立开发区 , 发展工业 , 或是进行房地产开发 。使得近些 水平 。该组织甚 至宣称 , 这还不包括 那些正在遭受 维生素缺乏 、 年我 国土地甚至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营养不足和其他形式 营养不 良的人 ,遭遇粮食安全 困扰 的人其 除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外 ,耕地质量 日益下 降也是影 响粮食 总人数可能接近 3 0亿——约 占世界 总人 口的一半。依靠全球农 核心 区建设的一个制约性 因素 。 为 了增加产量 , 农 民过度施用化 业市场是一种方法 , 但要满足每年超过 6亿吨的粮食 需求 , 中国 肥 、 农药、 除草剂等 , 使得土壤肥力越来越低。据有关部 门调查 分 目前河南省约有 4 0 %的耕地不 同程度缺钾 , 8 0 %的耕 地不同 必须维持主要粮食作 物的 自给率 。专家指 出, “ 基本 的 口粮如果 析 , 程度缺少微量元素。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 , 耕地还受 到了工业废 有1 0 %的不 足 , 社会 可能会 出现动乱 ; 如果有 3 0 %的不足 , 那就 完全乱掉 了。 目前 , 中国基本粮食的 自给率仍然在 9 7 %以上 , 但 气 、 废水 、 废渣等污染 , 导致耕地 质量越来越差 。 如果算上大 豆 , 自给率则低于 9 0 %, 而所有农产 品的 自给率大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周口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张 辉 李伟峰 杨光宇(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1)摘要:周口市作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核心区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分析了周口市目前核心区建设现状、遇到的瓶颈,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周口;粮食生产;现状;建议河南省周口市作为豫东南粮食生产大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耕地面积85.3万hm2,粮食总产稳定在75亿kg左右,居河南省第1位,商品粮产量占河南省1/7。

因此,深入思考分析周口市目前的粮食生产现状,对于维护粮食生产安全,建设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

1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现状近年来,周口市坚持把粮食核心区建设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规划》《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坚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服务体系“两区一体系”建设为核心,着力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工程等三大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打造全省粮食生产中心示范区。

2015年周口市粮食产量达82.95亿kg,继续稳居全省第1位,对全省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了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1.1 开展高产创建 强力推动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制订并颁布了《高标准良田建设规划》《周口市2014-2017年加快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计划建设高标准粮田面积53.7万hm2,计划到2017年完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部完成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周口市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面积48.1万hm2,占总计划面积的90%。

1.2 培育优质种业企业,做强良种繁育 着力构通信作者:李伟峰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机制,引导科研机构、农技推广中心、职业院校、企业等相互合作,培育出河南天存种业、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优质种子企业。

良种繁育基地达到4.3万hm2,年产良种近2.5亿kg,是黄淮流域最大的种子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99%以上,其中玉米良种实现全覆盖,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9.3%。

1.3 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鼓励并支持农民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开展突出地方特色的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9.2万hm2,参与流转农户达到43万户,专业合作社12608家,居全省第1位,家庭农场达4197家,种植业和养殖大户分别为22230家、14720家。

二是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格局。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1家,13个农业产业化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居河南省第2位。

三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建成了黄淮农产品批发综合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了“从农田到饭碗”的完整产业链[2]。

1.4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 一是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

可以灌溉面积累计56万hm2,旱涝保收农田累计40万hm2。

二是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136个,面积4万hm2,无公害产品101个,绿色产品34个。

三是加强职业农民培养。

及时调整“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和对象,累计培训合作社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创业农民等11.9万次。

四是农业机播机收程度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播收现代化程度占4/5,机械总动力1067.1万kW ,比“十一五”增长11.8%。

特别是小麦生产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4%和99%。

2 当前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周口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对周口市具有针对性,也对全省具有普遍性。

2.1 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主要表现为:干旱、强降雨、大风冰雹、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周口市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等的病虫害也呈现频发趋势,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有待摆脱。

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后劲不足 主要河道防洪排涝标准整体偏低,周口市100km 2以上河道达到3年一遇除涝标准仅32条,28条50~200km 2农村小型河道没有得到治理,机电灌溉面积仍然不足。

2015年全市粮食产量跨越80亿kg大关,夏粮实现总产超百亿斤、亩产超千斤,要在高基点上、在中长期内保持粮食总产持续增长,到2020年完成粮食产量90亿kg 大关,还面临着较大挑战。

2.3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支撑能力弱 一是,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农资、用工等价格不断攀升,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使农民种粮比较收益有所减少。

以2016年周口夏粮生产为例,小麦生产成本644元,每667m 2纯收益仅为559.6元,按每户0.3hm2(4.5亩)计算,收入2518.2元,还不到外出务工农民一个月的工资。

二是农业生产集中化水平不够。

周口市农业合作社大多依靠养殖、粮食收购、涉农农资经营和农机等领域,而在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一体化合作却很少,大多合作社制度不完善、运营不规范、现代化功能弱、协作范围窄、带动能力不够。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面临新困难、新问题。

缺乏持续稳定的科技项目支持,虽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步提高,但由于周口市是人口大市、财政穷市,科技创新经费总量与兄弟省(市)差距较大。

缺少高层次、专业领军型人才。

高端仪器检测研发平台建设不足,严重延缓了农业科技创新速度。

基层农技中心的农技人员数量少,推广手段单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佳,质量不高[3]。

3 加快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及建议3.1 开展抗病抗逆育种重大专项 一是及时启动小麦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玉米抗黄曲霉素、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等科技重大专项,汇聚先进单位育种优势学科,共同研发,引进抗病种质资源,利用常规技术、诱变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加大抗性育种研究,及早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尽快解决粮食生产中遇到的瓶颈,进而推动周口市粮食保优增产,使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进一步强化基层区域农技站建设,使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生活、待遇等得到改善。

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成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生产龙头企业。

3.2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构建新型的“育、繁、推、加工”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产业化体系,科学规划布局,适时启动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发专项[4]。

二是从政策和资金上对优质专用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成立专业协会,制定一套专用粮食生产的行业标准,使专用粮生产标准化、常态化,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三是发展“定制农业”。

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市场主导生产、分门别类,按需生产,以满足加工企业和人民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分析市场动态,及时把控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紧密融合[2]。

3.3 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依托现有种植布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优化种植规划和要素组合,对现有农业格局进行结构性调整,增加单位收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两区”地理信息档案和“两区”信息图库,构建全国“两区”一张图,实现信息共享,目标精准管理,精准建设,精准落地。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建设监测监管系统,实现过程监测和资源共享,考核评价与政策扶持相衔接,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保护区顺利建设,造福 后人[5]。

国家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对山西省玉米种植及种业的影响及启示张广峰 卢保红 魏荣业 杜如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忻州034000)摘要:“十三五”计划中,中央明确提出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山西部分地区也在此列,通过分析山西省玉米种植及玉米种业的优缺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山西玉米种植及种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政策;山西;玉米种业;对策在国家和山西省的相关政策影响下,山西种植业的格局发生了相应变化,如何应对市场和政策双重影响下山西玉米种业出现的新问题,如何使山西玉米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所有玉米从业者的当务之急。

1 国家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7年“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文件指出,农村所有工作的目标应该是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增进农民的福祉,以发展新思路解决“三农”新难题,深化农业、农村的发展优势,提高创新驱动力度,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化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的稳定发展。

文件之所以强调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国内出现了“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的现象,其中就包括了玉米产业的结构性过剩。

国内粮食供给和市场需求的不一致,是导致粮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201604D131038);山西省财政支农(高新技术)(2017zzcx-06)食在连年增产的同时,粮食进口量也持续上涨这一怪现象的重要原因。

这种新问题的出现就倒逼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文件提出,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与当地农业资源一致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科学的区域布局,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规划。

关于玉米业就是要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重点是调减北方农牧交错区、东北冷凉区、西南石漠化区及西北风沙干旱区等“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其中就包括了山西的部分地区。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提到,我国要在5年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其中,2016年的目标是调减1000万亩。

不适宜玉米种植的耕地将根据当地情况及市场需要适度发展饲草、青贮玉米、小杂粮等作物。

2 山西省玉米种植及种业现状山西省尤其是山西中南部地区凭借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充足的日照、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等优势条件,成为了全国玉米适宜生长参考文献[1] 石破.河南:粮食主产区农村问题调查[J].协商论坛,2014(3):46-48[2] 张辉.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种业,2016(11):17-18[3] 张东辉.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种业,2016(9):31-32,33[4] 周口市政府.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EB/OL].(2016-01-26)[2017-04-12].http://www.henan.gov.cn/ zwgk/system/2016/01/26/010616590.shtml[5] 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EB/OL].(2017-04-10)[2017-04-12].http://www.gov.cn/xinwen/2017-04/10/content_5184658.htm(修回日期:2017-0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