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 《蚕长大了》习题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习题一、填空题1.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___。
2.在观察蚕的幼虫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___________。
3.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___________。
4.在观察蚕的生活时,不要用手触摸___________,因为它们非常___________。
5.蚕在二龄之后,身体呈___________形,颜色为___________色。
6.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黑褐色的___________,下方有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从小蚕孵出开始,小蚕的身体在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8.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蚕的幼虫的样子记录下来。
9.蚕的胸部有___________对足,腹部有___________对足。
10.如图所示,在蚕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吐丝结___________。
11.蚕身体呈___________形,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身上有___________,两侧的小黑点叫___________。
12.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___________”,这是蚕宝宝要蜕皮的征兆。
13.用______________可以更好地观察到蚕的幼虫吃食物的细节。
14.蚕的一生一共蜕___________次皮,其中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蜕皮___________次,蛹期蜕皮___________次。
二、判断题15.蚕的头部两侧有6个黑点是气门,是它的呼吸器官的开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蚕变了新模样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叠变了新模样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蚕吐丝之后变成了蜻,一开始嫡是色且柔软.不久就渐渐变色,最后颜色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变.答案:白I褐色I硬解析:解答:叠宝宝变成蛹之后.它的外形跟条比拟接近.软软的且是白色的,后来在一次蜕皮就完全变形态T.这时它的旗色呈相色且比拟坚硬.分析:此题考查娴的外形.2、委蛹之所以会被茧包寰着.是因为茧能林起到的作用.答案:保护蛹解析:解答:因为蛹不会动,没有对抗能力,如果没把自己抱住,会被鸟之类的东西吃掉.或帔雨淋死,所以把自己包住是自我保护.分析:此题号查蛹的自我保护。
3.蛹的体形和很有些区别,蛹的体形是比拟,防链形,曲色为,分为.、三局说.答案:祖短I深竭色I头I胸I腹解析:解答:我们逋过双.察可以知道。
弱的体形比变短得多,颜色呈深褐色,它的身体和蚕一样,分为头、胸、服三个局部,且头也是比拟小.分析:此题考查蛹的外形。
二、选择题。
A.冰形不同,胰色相同B、体形和旗色都不同 C.体形和蕨色都相同答案:B解析:解存:通过对委和始的观察比拟,我们可以发现蚕是白色体彩较长,而嫡是深幅色.体形较粗短.分析:此题考查蛹的外形和蚕的区别。
6.蚕茧的外形呈什么性质的?( )A.椭圆形B、球形C、扁圆形答案:A解析:解答:茧的外形有点像被榄的形状,是椭圆形。
分析:此题考查蚕茧的外形。
7.我们可以把蚕茧的丝拉出来.一菽情况下要把香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然后用什么工具把丝头挑出来.将丝克在舐板上?( )A.竹参B、手指C、囊衣针答案:A解析:解答:蚕丝的头比拟小,我们要用比拟小的工具把它跳出来,所以不能用手指,而且蚕丝提丝清,所以矍用厚摞比拟大的竹签,不能用线表针。
分析:此题考查如何挑出蚕丝。
8.为了把蚤登从番茎中拉出来,我们要先对蚕茧做何处理?( )A把蚕茧放在冷水中浸泡B,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 C.把娶茧放在大阳下电答案:B解析:解答:一个蚕茧就是一根连续的丝.缠丝就是把完整的茧(里由有蚕娴)放在热水里叁,溶解蚕丝外表的版版,才能找出丝绪头。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2-3蚕长大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3《蚕长大了》(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有关蚕幼虫身体结构的描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B.蚕用口器吃桑叶,用七对胸足爬行C.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用来呼吸的气门2.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
A.口器B.气门C.腹足3.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A.用小木棒拨动观察B.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C.直接用手拿着看4.蚕最爱吃的食物是()。
A.牛奶B.糖浆C.新鲜的桑叶5.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
A.4次B.5次C.6次二、填空题6.在观察蚕的幼虫时,我们可以用( )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 )。
7.蚕的胸部有___________对足,腹部有___________对足。
8.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黑褐色的___________,下方有___________。
9.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____________,是用来____________的。
三、判断题10.当蚕长大到一定程度后,皮会限制它的身体成长,此时需要蜕去旧皮,蚕才能继续生长。
( )11.睡眠中的蚕,外表静止不动,体内也是静止不动的。
( )12.蚕宝宝喜欢吃肉沫。
( )13.蚕蜕下来的皮是黑偏棕色、薄薄的,皱缩成团。
( )四、连线题14.小明想为蚕宝宝建一个家,请将方法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有利于蚕宝宝进食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有利于空气流通把嫩桑叶切碎提供合适的湿度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防止蚕宝宝受伤用羽毛把它移到桑叶上保持“房间”清洁五、简答题15.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16.什么叫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几次皮?17.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六、综合题18.填图题。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2-3蚕长大了 同步练习

三年级科学下册2.3蚕长大了(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选择题1.会蜕皮的动物是()。
A.袋鼠B.青蛙C.蚕2.蚕进入“眠”的时候,说明蚕即将()。
A.吐丝B.蜕皮C.结茧D.排粪便3.蚕的一生要蜕()次皮。
A.3B.5C.64.()发生在蚕蜕皮前。
A.产卵B.“眠”C.吐丝5.蚕的生长变化,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③③B.③③③C.③③③D.③③③6.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蚁蚕时,可以观察到()。
A.头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体呈白色C.有三对足7.观察蚕宝宝的头部,发现()。
A.头比较大B.有口器,像针一样,适于咀嚼桑叶C.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8.下图中的蚕,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即将吐丝B.即将蜕皮C.即将结茧9.当蚕出现()的现象时,表示蚕要吐丝结茧了。
A.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B.食欲旺盛,食桑量上升C.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10.蚕宝宝用于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的足是()。
A.胸足B.腹足C.尾足11.蚕的身体由()部分组成。
A.两B.三C.四12.下列做法不属于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是()。
A.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B.用纸在蚕房中做些小格子C.给蚕宝宝拍照13.蚕宝宝就是蚕的()。
A.幼虫B.蛹C.卵14.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A.眼睛B.足C.气门15.蚕吃桑叶主要()。
A.用口器咀嚼B.用针吸C.用牙齿咬二、判断题16.为了杀死细菌,可以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 )17.吐丝前的蚕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红、发亮、变得透明。
( )18.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19.当蚕长大到一定程度后,皮会限制它的身体成长,此时需要蜕去旧皮,蚕才能继续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蚕在二龄之后,身体呈()型,颜色为()。
2.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下方有咀嚼式()。
3.蚕的胸部有()对足,腹部有()对足。
二、判断题。
1.蚕在蜕皮前,食欲会大大增加。
()2.睡眠中的蚕,外表静止不动,体内也是静止不动的。
()3.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3次皮。
()4.蚕在生长变化过程中,身体颜色不会发生改变。
()5.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头部开始,然后经过胸部和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三、选择题。
1.当蚕出现( )的现象时,表示蚕要吐丝结茧了。
A.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B.食欲旺盛,食桑量上升C.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2.蚕到了( )(蜕皮四次以后5~8天),就逐渐表现出老熟的特征。
A.三龄期B.五龄末期 C四龄末期3.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即将吐丝B.即将蜕皮C.四龄结茧4.蚕要吐丝结茧了,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桑叶的数量 B.用纸板做格子房 C 、用稻草扎小架子 四、填图题五、综合分析下面是某同学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记录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生长时期 身体大小 它的样子 日期 卵 像小细沙子5月10日 蚁蚕 2毫米 身体呈黑色 5月11日 第一次蜕皮 6毫米 身体呈白色5月16日第二次蜕皮12毫米身体呈白色,有花纹5月20日 第三次蜕皮 24毫米 身上有皱纹 5月24日第四次蜕皮43毫米身体两侧有黑6月7日( )足( )足( )足( )( )( )部( )部( )部1.蚕在吐丝结茧前一共经历了()次蜕皮,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第()次蜕皮后。
2.蚕身体两侧的黑斑点可能是(),它是蚕的()器官的开口。
六、实验分析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①②③④
正确的顺序:()→()→()→()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A.身体呈长圆筒形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
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参考答案:
1.③②④①
2.√ × √√
3.B、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蚕长大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蚕的胸部有()对足,腹部有()对足。
2.蚕在二龄之后,身体呈()型,颜色为()。
3.蚕的头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下方有咀嚼式()。
二、判断题。
1.睡眠中的蚕,外表静止不动,体内也是静止不动的。
()
2.蚕在蜕皮前,食欲会大大增加。
()
3.蚕在生长变化过程中,身体颜色不会发生改变。
()
4.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3次皮。
()
5.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头部开始,然后经过胸部和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
三、选择题。
1.蚕到了( )(蜕皮四次以后5~8天),就逐渐表现出老熟的特征。
A.三龄期
B.五龄末期 C四龄末期
2.当蚕出现( )的现象时,表示蚕要吐丝结茧了。
A.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
B.食欲旺盛,食桑量上升
C.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
3.蚕要吐丝结茧了,下面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桑叶的数量
B.用纸板做格子房
C 、用稻草扎小架子
4.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四龄结茧 四、填图题
五、实验分析
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
把甲盒放在10℃的环境中,把乙盒放在25℃的环境中,把丙盒放在30℃的环境中(除温度外其他环境因素相同)。
在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各放入5条大小相似、健康状况相同的蚕。
每个盒子中每天都同时投入等量的桑叶。
一段时间后小华分别测量了几个纸盒中蚕的平均长度,如下表所示。
盒子名称 甲 乙 丙 平均长度
8厘米
10厘米
8厘米
1.一段时间后,( )与( )盒中的蚕运动呆滞,发育缓慢,并
( )足
( )足
( )足
( )
( )
( )部
( )部
( )部
且形体较()。
2.()盒中的蚕结茧的质量最好。
3.这个实验说明:()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
4.每个盒子中放5条蚕的目的是什么?
六、综合分析
下面是某同学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记录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蚕在吐丝结茧前一共经历了()次蜕皮,其中生长最快的时期是第()次蜕皮后。
2.蚕身体两侧的黑斑点可能是(),它是蚕的()器官的开口。
参考答案
一. 1.三四 2.圆筒青白 3.单眼口器
二.1.× .2.×.3.× . 4.×. 5.×
三.1.B 2.A 3.A 4.B
四、
五、1.甲、丙 小2.乙3.温度 25
4.增加样本数量,防止蚕的意外生病或死亡而干扰实验结果。
六、1.四 三2.气门 呼吸
( 胸)足
( 腹 )足
( 尾)足
(尾角)
(气门)
( 头)部
(胸)部
( 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