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研究



引言
他 们 通 过 分 析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货 币 金 融 制 度 的 特 殊
性批评 了现 有 的货 币 理论 ,形成 了关 于发 展 中国
家货 币和实 质 资本 之 间发 展 的一 种 新 观点 。他们 认为发 展 中 国家 要 发 挥 金 融 对 经 济 的 促进 作 用 , 就 应 该 放 弃 “ 融 压 制 ” 政 策 ,实 行 “ 融 自 由 金 金 化” 或 “ 融深化 ” 金 。这 标 志 着 以 发 展 中 国 家 或 地 区 为研 究 对 象 的 金 融 发 展 理 论 的 真 正 产 生 。金 融
测 长期 经 济 增 长 , 资 本 积 累 和 劳 动 生 产 率 增 长 等 问题 进 行 了 讨 论 ,证 明 了他 们 之 间 存 在 法 律角度 研 究金融 发 a o a( 9 8 t 展 ,表 明如 果 一个 国家 的法 律 传统 能 够 保 护投 资
评 价 金 融 发 展 水 平 ,首 先 要 对 金 融 发 展 及 其 与经 济 增 长 关 系 的 相 关 理 论 进 行 梳 理 。 金 融 发 展 理 论 的 思 想 萌 芽 可 以 追 朔 到 G ry 和 Sa ul e hw
(9 6 …的著作 ,他们 通 过 建立 一 种 从 初级 向高 15 )
析 法 对 沿 海 8省 市金 融 发展 水 平 进 行 梯 队 划 分 ,最后 针 对 典 型 区域 金 融发 展 水 平 变 迁 的动 因进 行
分析 ,探明金 融发展 变迁的关键 因素及 内在 关联效应 ,为 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 准。
关 键 词 :金 融 发 展 ;层 次 分析 法 ;熵 值 法 ;聚 类 分析 ;K n al 致 性 检 验 e d l一 中 图分 类 号 :F 3 80 文献 标 识 码 :B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动态比较分析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动态比较分析
新 疆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动 态 比 较 分 析
高永 彦 司光 南
内容提要 :文章采用全局 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新疆五大 经济 区域 2 0 20 0 3~ 0 7年 的数据进 行经济 、社会 状况分析 ,研究 比较不 同区域问 的经济发 展水平 ,在此 基础上 ,对 各区域 的城市 化水平及综 合经 济实力进 行分 析对 比,为新疆各 区域 的平衡发展提供量化依据。
③ 程 毛林 、李宏文 :《 全局 主成 分分析模 型及其在环境评价 中的应用》,《 苏州科 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 0 3年第 2 0卷第 2期 ;郭志刚 :《 社会 统计方 法——s s P s软件 应用》,北 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19 9 9年 ,第
8 7一儿4页;何晓群 :《 多元统计分析》,北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2 0 04年 ,第 15~17页。 3 6

2 ・ 2
新疆 区域 经 济发展 动 态比较分 析
第 一 因子 的贡献 率为 6.8 ,第 二 因子 的贡 献率 为 2 .2 ,由第 一 因子 与第 二 因子构 成 的第 一 76 % 08% 主超平 面 的累积 贡献率 为 8.0 ,损失信 息 仅为 1.0 。第一 、二 主成 分 的因子 得分见 表 1 85 % 5% 1 。
元) 普通中学招生数 ( ;X 3 ;X 人) 。出口商品依存度 ( 外贸出 口总额/ D ) 职工平均收入 G P ;X
( ) 千人 拥有 卫生技 术人 员 ( ) 元 ;X 人 。采用 2 0 2 0 0 0~ 0 7年 的数 据 资料 构成 了一个 ( 5 × 5X1 ) 5维 的立 体数 据表 。
以上划 分包含 了新疆 l 地 、市 、州 。本 文研 究 主要 就 以上述 划分 的五 大经 济 区域 作 为分析 主体 , 5个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汇报人:2023-12-15•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目录•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新疆作为我国西北边陲的重要地区,城镇化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疆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2 3通过实证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理论意义研究成果可以为新疆各级政府制定城镇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意义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广泛研究。

他们主要关注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同时,国内学者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

他们主要关注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同时,国外学者还对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VS研究发展动态国内研究动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更加深入。

他们不仅关注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新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新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 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入。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 就业机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 客,促进了消费,增加了政府的 财政收入。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 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入。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协同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城市协同发展,提高了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文化协同发展,增强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政府应该加强对旅 游资源开发的管理 和监管,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确保旅 游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新疆旅游业面临国内外竞争,需 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新疆旅游服务质量和人才储备有 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深度 开发和整合,需要加强区域合作
新疆旅游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体 系有待完善,需要加强执法和监 管
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咨询、导游服务等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安全:加强旅游安全监管,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加大对新疆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
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新疆旅游业。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旅游发展。 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企业的合 法权益。
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疆拥有壮丽的 自然风光和独特 的地理景观,是 发展旅游业的天 然优势。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

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

们对 区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的 看 法 基 本 没 有 冲 突 , 是 各 人 的 理 解 角 度 不 同 , 些 比较 全 面 , 些 不 够 全 面 。 只 有 有
本 文 认 为 ,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是 指 在 国 民 经济 的发 展 过 程 中 , 要 保 持 国 民经 济 的 高 效 运 转 和 适 度 区 既 增 长 , 要 促 进 各 区域 的 经 济 发 展 , 区域 间 的 经 济 差 异 稳 定 在 合 理 、 又 使 适度 的 范 围 内 , 到 各 区域 优 势 互 达 补 、 同发 展 和 共 同繁 荣 的 一 种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要 是 从 效 率 与 均 衡 的 角 度所 考 虑 的 既 不 同 于 区 域 共 主 均 衡 发 展 , 不 同 于 非均 衡 发 展 的 一 种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在 我 国 目前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下 , 保 证 国 民 也 要 经济整体效益 的提高和适度增长, 就要 坚 持 效 率 原 则 , 时 、 度 倾 斜 与重 点 发 展 相 结 合 , 缩 小 区域 间 适 适 要 经 济差 异 , 到 各 区域 共 同发 展 , 要 坚 持 公 平 原 则 , 者 不 可 偏 颇 。 效 率 与 公 平 是 一 个 问题 的 两 个 方 达 就 二 面 , 能 把 二 者 对 立 起 来 看 , 倡 效 率 是 为 了促 进 公 平 , 实 现 公 平 是 为 了 更 好 地 提 高 效 率 。 从 长 远 利 不 提 而 益 来 看 , 者 的 目标 是 一 致 的 。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 四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 强 调 效 率 与公 平 兼 顾 , 次 强 调 适 度 倾 斜 与 重 点 发 展 , 其 第 三 强 调 优 势 互 补 , 四 强 调 共 同发 展 。 第

新疆北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新疆北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时 , 不但要对经济发展 的总量进行 考 察 , 且需 对 区域 经济 的发 展 速 度 、 长 效 益 、 业 而 增 产
d N r e i i g a ge ot r Xn a s o hn jn w

, u e a a b t r w sl h t e
df rn e b t e n df r n n . c r ig t e e au t n rs l , ih o e e ii e t i e c ew e ie e t e Ac od n t v l a o e ut eg tz n sw r dv d d i o e o z s oh i s e n
价模 型对 新疆北疆地 区 2 0- 2 1 06 00年经济发展水平及北疆 8个地 、 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 发现 , 州、 北疆 地 区经 济 总 体发展形 势 良好 , 但各地州间发展水平有较 大差 异。根据评 价结果将 8 地 、 市 分为 四类 地 区 , 个 州、 并依 据每 类地 区 的发 展状 况提
YE n . Na U Yu— xnபைடு நூலகம்i
( oeeo cnmcadM ngm n,i ei n e i ,hhz 820 ,h a CU g f oo i n aae etSi zU i rt Sie 3 03 C i ) E t v sy h i n A s atA cr eu gm no g nl cnmcdvl m n a encs r p m s o ai leoo i pl y ddvl met tt bt c: cua de etfei aeoo i ee p et sh ees y r i m k g l nmc oi ee p n r — r tj r o o w t a e ef n a c ca n o sa

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动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动态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F 9 K+ 江 … 0 P = , , m 产 l 、0 。 i j1 2 … 由此 可计 算 出每个 样 本 在选 取 的 m个 公共 因 子 上 的得分 。
序 立 体 数 据 表 ; 后 , T张 数 据 表 从 上 到 下 排 然 将 在 一 起 构成 一 个 大矩 阵 ,将 这个 矩 阵定 义 为 全 局
SS , P S对解决这类问题数据库的构建至关重要 0因 为引 入 了时 间序列 变量 , 因此所 构造 的数 据库 就成 为 了立体 三维 空 间结 构 , 不是 静态 分析 中的平 面 而
结构 。因此 , 如何构 造 数据 库是 进行 动态 分析 中的
重要 一步 。
在 区域 经济 的综 合评 价 中 , 主成分 分析 方法 是

个重 要 的多元统 计方 法 , 它可 以实现 对 即时性 多
维 平 面数据 表做 最佳 综合 与简 化 ,进行 综合 评价 。 然而 , 在现 实 生 活 中 , 随着 时 问 的发 展 与数 据 的积 累, 人们 开始 拥有 大量 按 时 间顺 序 排列 的平 面数 据 表序列 ,这 样 的数据 表序 列称 为 时序立 体数 据表 , 如果对 每张 数据 表分 别进 行 主成分 分析 , 不 同的 则 数据表 有完 全不 同 的主超 平 面 , 无法 保证 系统 分 就 析的统 一性 、 体性 和可 比性 。因此 , 这种立 体数 整 对 据表进 行 主成分 分析 , 要 寻求一 个对 所 有数据 表 是 来说 是统一 的简 化子 空 间 , 每 张数据 表 在其上 的 将
2 1 年 7月 00
新疆大学学报 ( 哲学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l,0 0 uy2 1
V o .8N o4 13 , .

新疆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分析——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新疆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分析——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体表 的重要信息 ,从而对样本进行评价分析 , 这 样就可以从 全局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数据系统主 面数据表主成分分析是基本类似 的, 经过上述变
来看 , 该子空间 的综合效果是最佳 的, 这种 处理 要因素的动态变化规律。事实上 , 上述结论与平
方法 , 称为全局主成分分析 。本文依此给 出全局


设 时 序 立 体 数 据 表 是 一 组 按 时 间 过 程 排 放 的 平 面数 据 表 序列 , 且 , 有 的数 据 表 有 完 全 并 所 同名 的样 本 点 和完 全 同名 的变量 指 标 , 与平 面 它
表序列 ,这样 的数据表序列 称为时序立体数 据 表 ,如果对每张数据表分别进行 主成分分析 , 则 不同的数据表有完全不同的主超平面 , 就无法保 证 系统 分 析 的统 一性 、 体性 和可 比性 。因此 , 整 对 这 种 立体 数 据 表进 行 主 成分 分析 , 是要 寻 求 一个
() 1 若统计 n 个地区 , 使用相同的 P个经 济指标变量来描述 , 每一个年度都会有一张数据
轴, 作 lU… J '= , 线 记 = ,2 ,u I 由 性代 u
数知识可得第 k 个主成分 : =XU k=l2, , ,并求得主成分 , , …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区 域 经 济
换得 到 的主 超平 面 , 为全局 主超 平 面 。全局 协 称
U ,2 … , , 1 U , 它们是标准正交 的, 称为全局主
方差阵 , 即全 局数据表 Tn p的协方 差阵 。因 x
此, 本质上说时序立体数据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事实上是经典主成分对全局数据表的处理过程。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时序全局立体表的因子分析法和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五大经济区的数据样本进行了动态分析。

试图通过对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及综合经济实力的分析对比,为新疆各区域的平衡发展提供量化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全局主成分分析;动态发展;新疆
一、新疆区域经济的划分
本文在充分考虑各经济区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和经济上的相似性的基础上,参考学术界通行的做法,将新疆区域经济划分为五大类。

即:天山北坡经济区: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

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包括伊犁地区、博尔塔拉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

东疆经济区:包括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

南疆东北部地区:包括巴音郭楞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

南疆西南经济区:包括克孜勒苏自治州、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

以上述五大经济区域作为分析主体,本文从地理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角度,对五大区域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动态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试图找出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为进一步协调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概述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其特点是样本数据量大且评价指标多。

因此,以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和评价,多采用横断面数据,而非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难以动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时序立体数据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为动态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一种高效科学的量化工具。

时序立体数据表是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平面数据表序列,且所有数据表有完全同名的样本点和完全同名的变量指标,它与平面数据表显著不同之处是它有张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

但是如果对每张数据表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则不同的数据表有完全不同的主超平面,无法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

因此对这种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必须寻求一个对所有数据表来说是统一的简化子空间,从而可将每张数据表在其上的投影得到近似表达,这样就可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公共因子,并能迅速提取立体表的重要信息,对样本进行评价分析。

三、新疆五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表的构建
本文以新疆五大经济区为样本点,即:天山北坡、北疆西北、东疆区域、南疆东北、南疆西南等五大区域。

选取反映这些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15个指标为变量,它们是:X1土地面积(平方公里);X2 GDP(万元);X3第三产业(万元);X4 财政收入(万元);X5财政支出(万元);X6总人口(万人);X7非农人口比重(%);X8 人口自然增长率( ‰);X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10工业总产值(万元);X11社会销售品零售额(万元);X12普通中学招生数(人);X13出口商品依存度(=外贸出口总额/GDP);X14职工平均收入(元);X15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采用2000年到2004年的最新数据资料构成一个(5×15)×5维的立体数据表。

借助统计软件SPSS10.0中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附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前三个特征值及累计贡献率,其中第一因子的贡献率为64.34%,第二因子的贡献率为22.43%,由第一因子与第二因子构成的第一主超平面的累积贡献率为86.77%,损失信息仅为13.23%。

数据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与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财政收入、非农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强正相关,而与土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呈强负相关。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农人口、第三产业的发展常常被作为是体现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往城市就业的转移。

作为各区域消费水平的指标,在同等水平比较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可以认为是体现区域生活状况的指标。

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等指标的大小也直接反映着一个经济区域经济生活状况。

参照国际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越发达地区人口素质越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就越低,这里第一主成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负相关正好符合此规律。

综合以上分析,第一主轴主要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第二主成分则与地区总人口、普通中学在校生数等呈强相关关系,基本反映了人口规模及人口基本素质方面的信息。

2.各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比较分析
根据五大经济区的原始数据可得各经济区域的各年份的因子得分,以此为基础,以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系数(权重),加权求和得到一个衡量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
F =0.6434Z1 +0.2243Z2
模型显示,在从2000年到2004年的这5个年份中,天山北坡经济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且优势明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最高。

作为亚欧大陆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山北坡经济区内的石油化工业、钢铁、建材、轻纺、商贸、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旅游、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等均处于较发达的水平。

以2004年为例,该区域的GDP占全疆GDP的49.3%,而其第三产业的总产值更占全疆第三产业总产值的54.3%,因此其综合经济实力是其它区域所无法比拟的。

而经济实力较差的东疆区域经济,在5个年份中,其位次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一直保持着第5的位置,这一点可从其第二因子得分过低看出,而第二因子所反映的主要是人口规模及人口基本素质方面的信息,而该区域5个年份的第二因子均为负值且绝对值又偏大,因此直接影响着其综合得分。

这说明人口问题是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其它三个经济区―北疆西北、南疆东北、南疆西南在这5个年份中名次互有差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南疆东北区,区内两个地州:巴州和阿克苏地区,其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0.821、0.603,仅次于昌吉州的0.861及克拉玛依市的0.701。

到2003年时其综合实力已超过全疆平均水平,到2004年时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四、结束语
本文的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新疆域内差异,受地理、历史、资源环境、基础条件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区内南疆与北疆,核心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边远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也给分析方法中的指标的选择和主成分因子的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

天山北坡区的总量规模远远大于其他四个区域,尤其是工业总产值(四个区域的合计数甚至还不到天山北坡区的一半);南疆东北区的总量经济规模已经接近五个区的平均水平,上升势头比较明显;东疆区域、南疆西南区和北疆西北区的总量经济规模及实力都明显偏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新疆放在全国的背景下来考察,其经济总量及实力仍较弱。

所以尽管天山北坡区的总量经济规模高出全疆平均水平很多,但从全国来看,这一区域的总体实力及规模仍然不大。

参考文献:
[1]吴一丁,毛克贞.新疆区域经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2-58.
[2]黄薇,李维平.北京区域经济状况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22(4):1-5.
[3]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1~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106-126.
[4]高志刚.新疆经济发展实力评价与分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05,33(3):13-16.
[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5-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