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污水处理构筑物去除率

合集下载

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3.1细格栅3.1.1设计说明格栅系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

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格栅的进出水水质见表3-1所示。

表3-1 格栅进出水水质水质指标BOD5COD SS进水6400130002000去除率0010%出水64001300018003.1.2设计计算本工艺采用矩形断面调节池前细格栅一道,采用机械清渣。

(1)栅前水深的确定Q=2ℎ2v1式中,Q——设计流量,设计中取为0.0289m3/s;h——栅前水深,m;v1——栅前渠道水流流速,设计中取为0.6m/s。

h=√Q1=√0.0289=0.16(m)(2)细格栅的栅条间隙数n=Q√sinαbℎv式中,n——格栅栅条间隙数,个;Q——设计流量,m3/s;α——格栅倾角,(o);b——格栅栅条间隙,m;h——格栅栅前水深,m;v——格栅过栅流速,m/s。

过栅流速采用为0.7m/s,Q=0.0289m3/s,栅条间隙b=0.01m,栅前水深为0.16m,格栅安装倾角α=60o,则n=0.0289×√sin60o=24(个),取为25个。

(3)格栅槽有效宽度(B)B=S(n−1)+bn式中,B——格栅槽有效宽度,m;S——每根格栅条的宽度,m。

设计中采用Φ10mm圆钢为栅条,即取S=0.01m,则B=0.01×(25−1)+0.01×25=0.49(m),取为0.5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B1=0.25m,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o,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v1=QB1ℎ=0.02890.25×0.16=0.72(m/s),在0.4~0.9m/s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B −B 11=0.5−0.25o=0.34(m)(5)出水渠道的渐窄部分的长度l 2=l 12=0.342=0.17(m)(6)过栅水头损失ℎ1=kβ(S )43v 2sinα式中,h 1——水头损失,m ;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k=3。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标题: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各种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不同的工艺在去除污染物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本文将分析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

一、初级处理工艺的去除率1.1 水力冲击沉淀池水力冲击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的初级处理工艺之一,通过水流的冲击作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下来。

其去除率主要取决于水力冲击的强度和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一般可以达到60%以上的去除率。

1.2 格栅除污机格栅除污机是用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的设备,通过格栅的网孔将大颗粒物拦截下来。

其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对于细小颗粒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1.3 沉砂池沉砂池是通过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沉积物沉淀下来,其去除率主要取决于沉砂池的设计参数和污水中沉积物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沉砂池可以达到70%以上的去除率。

二、中级处理工艺的去除率2.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级处理工艺,通过在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其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不敏感的物质去除效果较差。

2.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的过程,其去除率主要取决于厌氧消化池的设计和操作参数。

一般情况下,厌氧消化可以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

2.3 纤维滤池纤维滤池是一种通过纤维滤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吸附的中级处理工艺,其去除率主要取决于滤料的种类和设计参数。

一般情况下,纤维滤池可以达到85%以上的去除率。

三、高级处理工艺的去除率3.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用的高级处理工艺,通过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去除。

其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对于某些难以吸附的有机物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

3.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分离的高级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段工艺的去除率是评估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及其标准格式。

二、预处理工艺去除率预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沉积物。

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砂池和沉淀池。

预处理工艺的去除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去除率(%)=(进水浓度-出水浓度)/进水浓度×100%三、生化处理工艺去除率生化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滤池。

生化处理工艺的去除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去除率(%)=(进水浓度-出水浓度)/进水浓度×100%四、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率深度处理工艺是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去除残存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光消毒。

深度处理工艺的去除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去除率(%)=(进水浓度-出水浓度)/进水浓度×100%五、总体处理工艺去除率总体处理工艺是将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结合起来,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

总体处理工艺的去除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去除率(%)=(进水浓度-出水浓度)/进水浓度×100%六、国际标准与行业要求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通常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要求。

例如,根据国际标准ISO 11733,生化处理工艺对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应达到90%以上。

而根据某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深度处理工艺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应达到80%以上。

七、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下面以某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格栅预处理、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和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工艺。

经过实际监测和数据统计,该污水处理厂的去除率如下:- 格栅预处理工艺去除率:95%- 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工艺去除率:92%- 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率:85%八、结论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是评估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3000吨每天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3000吨每天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4.生化供气量计算:
滤池单位时间内去除的BOD量:ΔBOD=360kg/d
生物滤池进水BOD:Sa=0.135kg/m3
生物滤池进水悬浮物:C1=0.121kg/m3
滤池水下的深度:H=4.8m
滤池氧的利用率:EA=25%
最不利水温:10℃
10℃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s(10)=11.33mg/l
5.设备选型:
(1)、选用一台旋臂式弧形格栅除污机,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回转半径0.5m,电动机功率0.37KW。
(2)、选用一台人工格栅备用,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
(3)、超声波液位计(0-6mA),一套。
(4)、电控柜,一套。
六.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1.设计参数:
进水流量:Q=3000*1.2=3600m3/d
生物滤池进水BOD:Sa=135mg/L
生物滤池出水BOD:Se=35mg/L
BOD容积负荷率:(2~4)Nw=3kgBOD/(m3滤料·d)
滤料层高度:(2.5~4.5m)H=3.5m
滤池(圆形)个数:n=4
配水室高度:h1=1.2m
5.污水中各项指标处理情况表:
项目
原水
毫克/l
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
曝气生物滤池
砂滤池
出水
毫克/l
总去
除率
%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350
280
20
120
57
100
17
100
71.4
泥团
180
135

全球十大污水处理厂介绍及工艺情况

全球十大污水处理厂介绍及工艺情况
絮凝时间:
14 min;
高效沉淀池:
表面负荷17 立方米/(平方米·h),停留时间50 min,污泥回流比 4%。产生污泥量197 t/d,含水率97%,污泥量6930 立方米/d。
2.高效沉淀池
高效沉淀池近期设3组,每组6只池。远期增加2组。每组处理水量约42万 立方米/d(见图2) 。
每组具有独立反应单元,由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反应区、沉淀区及污泥浓缩区组成。单池长25.9 m,宽17 m,水深8.3 m,容积2 407 立方米,停留时间64 min。在沉淀区上部设斜板,单池斜板面积170 平方米,混凝池单池容积140 立方米,尺寸6 m×3.2 m×7.3 m。
主要污泥处理构筑物:
(1)污泥储存池。分6格,每格13 m×13m,水深4.5 m,每格设潜水搅拌机2台,污泥先进储存池再进脱水机房。
(2)污泥脱水机房。平面尺寸13.3 m×27 m,二层式,设离心脱水机4用1备,单机容量2 600 kg/h,每天工作20 h,另有投药设备3套。经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约65%,运往污泥填埋场处置。
混合区配置500混合搅拌机18套,絮凝区配置3600絮凝搅拌机18 套,浓缩区配置17 m浓缩刮泥机18套,剩余污泥泵18用6备,回流污泥泵18用6备。另外,设投药系统,包括混凝剂化解、稀释、配比及投加,用PLC控制。
3.污泥处理与处置
近期污泥处理量为197 t/d,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污泥储存→脱水→卫生填埋+综合利用方案 (近期实施物化法)。
工艺情况:
污水首先经过三座提升泵站提升,然后分别经过沉砂池和初沉池,该厂有48座初沉池,每座初沉池长56米,宽12.3米,深7.2米。初沉池分为双层,可以适应鹿岛有限的土地面积。一级处理可去除50~60%的固体悬浮物和50%的病原菌。

各构筑物的作用

各构筑物的作用

重庆市江津区下坝镇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施工图工艺设计(部分):城镇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内的网兜,经过网兜的处理,去除较大颗粒的漂浮物、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

污水在调节池末端出水后流至生物稳定塘,稳定塘同时兼有沉淀池的作用。

稳定塘设置于湿地之前,其作用是通过沉淀、截滤、植物吸收、微生物反应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一些固体颗粒和部分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为污水进入后续的人工湿地作好准备。

经过稳定塘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折流湿地,折流湿地主要以过滤、厌氧生物反应和植物吸收去除污染杂质,其处理效率高。

处理后的水接着进入侧向潜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处于兼氧和有氧状态,通过生物反应、过滤、植物吸收和化学沉淀等作用去除污染物。

最后经湿地处理后的水进入消毒池,在污水厂进水浓度较低时,经人工湿地处理后进入消毒池的水质已经可以达到甚至优于排放标准。

当污水厂进水浓度较高时,可以启动安装于消毒池中的回流水泵,将部分出水回流至稳定塘,可以稀释进水浓度,增强生物脱氮作用,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排放标准。

人工湿地的优点:人工湿地与普通机械化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在运行成本、运行管理和景观效果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复合型人工湿地及其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作为典型的生态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及能耗低、维护简单等特点, 可以适应去除低浓度污染物的要求, 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减受纳水体的污染物负荷, 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应(《新型复合式人工湿地处理农业园区污水》)人工湿地的缺点:占地面积大,易堵塞板结,受季节气候影响大等。

(《复合型人工湿地及其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针对现有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容易堵塞等问题, 提出一种新型复合式人工湿地: 折流湿地滤池/侧向潜流湿地床污水处理系统, 通过设计全新的处于厌氧环境的竖向折流湿地滤池和处于兼(好)氧环境的侧向潜流湿地床组合, 设置内回流系统(进水浓度高时选用)、自然复氧区和不同级配碎石填料, 在稳定塘预处理单元的辅助下, 达到系统内溶解氧合理分区, 打破传统人工湿地系统氧传递能力的局限; 优化了污水流态, 提高了池容利用率, 降低了占地面积, 减少了堵塞, 并避免设置复杂的布水装置, 降低了造价。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标题: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去除污染物方面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果。

一、预处理工艺去除率1.1 筛网过滤:筛网过滤是预处理工艺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筛网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去除率通常在80%以上。

1.2 沉砂池: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污水中的沙、泥等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1.3 调节池:调节池主要用于调节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对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率普通在60%摆布。

二、生化处理工艺去除率2.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2.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高效的处理工艺,通过厌氧菌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在85%以上。

2.3 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可达80%以上。

三、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率3.1 植物净化:植物净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植物的吸收和生长去除污染物,去除率在70%摆布。

3.2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膜的选择性截留去除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

3.3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一种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污染物沉淀下来,去除率在90%以上。

四、消毒工艺去除率4.1 氯气消毒:氯气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对细菌、病毒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去除率可达99%以上。

4.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物质参预的消毒方法,对细菌、病毒等有高效的灭活效果,去除率在99%以上。

4.3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臭氧对细菌、病毒的氧化能力强,去除率可达99.9%以上。

五、综合处理工艺去除率5.1 A2O工艺:A2O工艺是一种综合处理工艺,结合了生化反应和沉淀过程,去除率可达90%以上。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段,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

1. 初级处理工艺段初级处理工艺段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

常用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用于去除较大的固体杂质,沉砂池用于沉淀较重的颗粒物质,沉淀池用于进一步沉淀悬浮物。

根据实际情况,初级处理工艺段的去除率通常可以达到60%-80%。

2. 中级处理工艺段中级处理工艺段主要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用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工艺和生物膜工艺等。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厌氧-好氧工艺则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再在好氧条件下去除有机物。

生物膜工艺则是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中级处理工艺段的去除率通常可以达到80%-90%。

3. 高级处理工艺段高级处理工艺段主要通过物化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

常用的高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和紫外线消毒等。

活性炭吸附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量有机物。

臭氧氧化则可以进一步氧化有机物和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可以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高级处理工艺段的去除率通常可以达到90%-99%。

总结: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进水水质、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条件等。

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同时,定期监测和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达到环保要求,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OD及NH3-N的去除率分别在93%及86%以上
ERNT工艺:
1、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氮被异养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过氨
化运用转化为成NH3-N,而后经硝化过程转化变为NO x-N,最后
通过反硝化运用使NO x-N转化成N2,而逸入大气。

2、“ERNT工艺”是本公司专利技术,它是将生物脱氮的硝化过程
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即亚硝化或短程硝化阶段,然后进入厌氧氨氧化阶段实现焦化废水的脱氮作用。

其途径为NH4+→NO2-→N2,气浮机:
1、投加破乳剂、混凝剂及絮助凝剂。

可将乳化态的焦油有效的去除,另COD、BOD5也得到部分去除。

生化处理:
1、焦化废水中COD、NH3-N、酚和氰化物等污染物在生化反应器中
完成酸化、水解、脱氮、除碳等生化反应过程。

表各环节进出水水质
四水处理各个构筑物COD的去除率
注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好氧池COD去除率的高低由来水的COD 含量和废水的可生化性来决定,一般取75%~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