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导学案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

(3)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对实际数据进行整理与表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案例解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拓展:通过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强化学生对数据整理与表示的认识。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切勿抄袭,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请注意图表的清晰度和美观性,分析报告要求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4.积极参与课堂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表达式、方程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这一章节的学习,既是对已有知识的拓展,也是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在数据处理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数据的敏感性不足,难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对数据整理与表示的方法掌握不牢固,容易混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据整理与表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推荐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几何画板等)辅助数据处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引发他们对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兴趣。例如,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组关于学生平均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统计数据。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这组数据,并提问:“从这组数据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尝试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接着,我会进一步提问:“如何让这些数据更直观、更易于比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全章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统计的初步认识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3.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学习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抽样调查.学习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一、【温故】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平均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实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B.抽取的100台电视机C.100D.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2.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的300名女生中抽出30名进行体重检测,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0名女生是个体B.300名女生是总体C.3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30是样本容量3.①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②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某本书的喜爱情况,对所有学号是9的倍数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①采取了_____________调查方式.②采取了________调查自学课本5---9页,并完成下列填空.1.抽样调查只考察_______________ ,因此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抽样调查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达标】1.下列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比较合理的是()A.为了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1名七年级男生的视力B.为了了解某市中小学女生的体能情况,从该市少年体校优秀女运动员中抽取10名进行体能测试C.某市3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考试情况,命题组人员从中抽取100名考生,对他们身高进行统计分析D.某班有50名学生,为了了解这5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对这50名学生每人进行体重测量2.为了了解我校初二年级6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总体是640名学生 B.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C. 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普查D.样本是50名学生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正确B. 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C. 大样本调查一定比小样本调查准确D. 所有调查都应该采用普查,而不应该采用抽样调查4.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我们从湖里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后,第二次捕得200条,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25条,通过这种调查方式,我们可以估计湖里有鱼________条.5.为了调查学校毕业生的健康状况,从800名毕业生中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体检,这个问题中总体指________________;个体指________________;样本指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问题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为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情况,抽取1000名学生测量体重.四、【拓展延伸】1.某工厂从10万个灯泡中随意抽取100个灯泡作寿命测试,以便确定这批灯泡的质量.在这里,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2.某地为制定七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2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第一种:测量省体校七年级中20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第二种:查阅有关外地200名七年级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第三种:在本地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学校,共6所学校,在这些学校中选取七年级(一)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你认为那种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3.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1)了解我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学习目标1.会将收集到的数据分组整理.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7 4 3 8 5 6 9 小时 项目 3.知道两种统计图的特征差异,会画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4.认识统计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重点会画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难点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自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数据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据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11-12页回答1.整理数据通常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直观地表示数据信息,可以用_____________ 图和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3.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各个扇形的大小(即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用圆和扇形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4.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条形统计图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课本P13页练习并画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课堂练习】1.如图,是某市第一季度的用电量扇形统计图,则二月份用电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为( )A .64%B .60%C .54%D .74%2.小亮一天的时间安排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小亮一天中,上学、做家庭作业和体育锻炼的总时间占全天时间的__________%.3.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本商场的100名顾客,调查的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表示不满意的有_______人.4. 如图2所示的是某公司员工的年龄分布图,则年龄在27~42岁之间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5.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四种答案中正确的是( )A .六年级学生最少B .八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 .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 .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一样多6.(1(2(3)补上步行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4生活信息.图2图3【总结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些疑惑:2.做错的题目有:原因:11。
八年级数学下册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导学案(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导学
案(新版)冀教版
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
【学习目标】
1、会画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能从较复杂的统计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重点难点】
重难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画法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内容某学校有3000名学生,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如下的调查问卷表:使用调查问卷对1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ABAAB BACBA BCAAA ABCAA ABACB CAABB AABBC CBAAB ABBAD BACAB ABCAA AABBA BACAD ABBAA ABCCA BAAAB CABCA BBAAA ABBCA AABBC将这些数据通过画“正”字统计一下人数和百分比,并画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探究思考(重点)
一、画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
1、画出横、纵轴
2、画直条
3、写名称、单位
二、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与条形统计图有何区别?
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把百分比转化为扇形圆心角度数,即扇形圆心角度数=360百分比
3、标注统计图的名称,在扇形统计图中标注百分比
三、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分别适合于描述数据的哪些特征?
四、各统计图表示数据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课堂练习课本第
12、13页做一做、练习题整理内化
1、课堂小结
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方法,学会运用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数据,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以及图表的识别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于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如何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数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图表的识别和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如何准确地描述和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数据,制作PPT课件,以便于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复习上学期学习的数据处理知识,准备好笔记本,以便于课堂上记录重点内容。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整理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简单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收集数据、简单数据处理的方法,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整理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和图表的选择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学会从数据中寻找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整理方法,图表的选择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和图表的选择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据整理和图表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的整理方法和图表的选择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据整理和图表表示的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整理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
5.总结:总结数据的整理方法和图表的选择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方法和图表的选择方法两个部分。
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排序、分类、筛选等;图表的选择方法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与复习教案

18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
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2、能从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及对数据的处理.四、重点、难点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难点:从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五、教学设计你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哪些信息?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怎么画的?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哪些内容?(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学会利用图表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以及利用图表表示数据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整理的重要性,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数据的整理方法及表示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对图表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加以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学会利用图表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整理的方法,图表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与数据整理、图表表示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整理与表示的方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数据,如学生成绩、商品销售数据等。
2.准备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图表模板,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3.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某班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分布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数据整理与表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数据,如学生成绩。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整理,教会学生使用图表表示数据。
每组选择一种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将数据整理成图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制作的图表,加深对数据整理与表示方法的理解。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3《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是数据统计部分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表示,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后续的统计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对数据的初步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表示。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现在要统计每个学生的身高,你会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让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表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案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整理和表示方法,并将结果展示给大家。
教师对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2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
3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4由给出的条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
5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
学一学:
1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计算出各部分的百分比;
第二步:计算出各部分扇形的;
第三步:在同一个圆中,根据。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0年石油消费量
(2)2010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百万吨,约是日本的倍,约是中国
的倍。
(3)这是统计图,
(4)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5)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条形统计图,可以。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6)上图是统计图;
\ac(○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4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ac(○2)从图中可以看出1987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ac(○3)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ac(○4)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ac(○5)从图中可以预计2025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2009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7)由左图的2009年我国几个城
市年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ac(○1)2009年海口市年降水量
大约是;
\ac(○2)2009年广州市年降水量
大约是;
\ac(○3)2009年武汉市年降水量大约是;
\ac(○4)2009年北京市年降水量大约是。
(8)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9)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
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10)这是统计图;
(11)已知地
球的水资总量
达145 000万
千米3,则地球
的淡水资约为
万千米3,咸水
资约为
万千米3。
(12)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面表示总
体,圆内每个扇形表示;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13)如左下图是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扇形统计
图。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千米2,则地球的海洋面
约为亿万千米2,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亿万
千米2
(14)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
3如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
(2)班踢足球的人数多,班打排球的人数多;(3)项目的人数两个班是一样多;
(4)项目的人数两个班都较少。
4如图是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折线图:
(1)这是统计图;
(2)甲、乙两家商店销售量最多的月份是,最少的月份是;
(3)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
;(4)这一年中月两家的销售量是相同的;
(5)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
等这些有力的促销措施使得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高于乙商店的销售量。
【归纳总结】各种统计图的长处:
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3.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4.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
所以我们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试一试:
1.七年级二班的李老师想了解使用改版后的湘教版数学教材本班同学的课业负担情况,特对本班的60位同学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1)计算出每一种情况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2)请制作出反映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选一选:
1.某水果批发商行运一批水果,其中有西瓜2000g,苹果700g,梨700g,草莓若干,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如图所示,其中草莓有()
A.100g B.175g
.120g D.150g
2.如图是某校七年级一班60名同学参加校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扇形统计图,其中S1、S2、S3、S4分别为四个扇形的面积。
若S1:S2:S3:S4=4:3:2:1,那么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有()
A.24个 B.6个.12个 D.18个
3.下列各种调查,适合利用互联网收集数据的是()
A.本班同学喜欢中国动画片的人数;
B.谁当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合适;
.110米栏运动员刘翔的近况;
D.对本校管理工作的满意率。
填一填:
1.如图是粮食仓库的贮藏情况统计图,已知仓库中有玉米5吨,那么其中大米有吨,小麦吨。
2.张先生承包了2000亩的荒草山,准备在山上种植杉树、松树、油茶树、八月桂,如图所示,其中油茶树的种植面积是八月桂种植面积的2倍,那么油茶树的种植面积是亩。
合作探究
1.某县教育局一次对2012年初中毕业生去向做了调查,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统计图如右上。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已知上非达标高中的毕业生有1500人,求这一年初中毕业生有多少人?(2)上职业高中和赋闲在家有毕业生各有多少人?
2我市启动“阳光体育”活动以后,各中小学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形式多样。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解本县八年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全县八年级学生进行了跳绳、踢毽子、球类、跳舞等运动项目最喜爱人数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县5000名八年级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最喜爱球
类运动。
3.嘉禾花灯剧目丰富,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的传统花灯剧目中,大戏有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40个,此外还有对子调40个。
其中大戏《下洛阳》、《湘子服药》、《私怀胎》(即二嫂嫂回娘家)、《大闹春》、《九莲杯》,小戏《盗花》、《都看》、《补瓷缸》,对子调《十月花》、《接妹子》等特别出名。
按要求分别画出下列统计图:
(1)嘉禾花灯大戏、中型戏、小戏、对子调四种剧目比例统计图;
(2)嘉禾花灯大戏、中型戏、小戏、对子调四种剧目数量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