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题库1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补充习题以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补充习题以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章物质的聚集态1.1 选择题1.下列四种关于物态性质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A).液体和气体都有一定粘度(B).结晶的固体是不会软化的(C).无定形的固体都属于液体(D).所有气体都能透光2.0.6g某元素含有3.01×1022个原子,该元素的原子量是( ) (A).12 (B).4 (C).56 (D).32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一组是( )(A).0.5mol H2SO4与3.6mol H2O(B).0.6mol氧气与0.4mol臭氧(C).0.1mol氢氧化钠与22.4L(标准状况)一氧化碳(D).0.5mol结晶硫酸镁(MgSO4·7H2O)与3.01×1023个蔗糖分子(C12H22O11)4.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1 (B).2:4:5 (C).5:4:2 (D).无法确定5.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________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 ) (A).1L溶液中(B).1000g溶液中(C).1000g溶剂中6.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是________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 ) (A).1L溶液中(B).1000g溶液中(C).1000g溶剂中7.将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500g缓慢加入200g水中,得到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0.49 (B).0.245 (C).0.196 (D).0.708.质量分数36.5%、密度为1.19 g ·mL-1的浓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5.36%5. 3619.11000⨯⨯(B).%5.365. 3619.1 1000⨯⨯(C).5.36%5. 3619.11⨯⨯(D).10005. 3619.1%5.36⨯⨯9.将浓度为0.600 mol·L-1的硝酸溶液450mL,稀释为640mL,稀释后的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22 mol·L-1(B).0.422 L·mol-1(C).4220 mol·L-1(D).42.2 mol·L-110.在下列________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无机及分析化学》题库汇总

《无机及分析化学》题库汇总

第一章胶体与溶液一、选择题1.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更接近的条件是()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高温低压D、低温低压2.22℃和100.0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H2 0.100g,在此温度下水的蒸气压为2.7 kPa,则H2的体积应为()A、1.26 dm3B、2.45 dm3C、12.6 dm3D、24.5 dm33.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01mol kg-1K2SO4B、0.02mol kg-1NaClC、0.03mol kg-1蔗糖D、0.01mol kg-1HAc 4.常温下,下列物质中蒸气压最大的是()A、液氨B、水C、四氯化碳D、碘5.在工业上常用减压蒸馏,以增大蒸馏速度并避免物质分解。

减压蒸馏所依据的原理是()A、液相的沸点降低B、液相的蒸气压增大C、液相的温度升高D、气相的温度降低6.将5.6 g非挥发性溶质溶解于100 g水中(Kb=0.51℃∙kg∙mol-1),该溶液在100 kPa下沸点100.5℃,则此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为()A、14 g mol-1B、28 g mol-1C、57.12 g mol-1D、112 g mol-17.欲使溶胶的稳定性提高,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电B、加明胶溶液C、加热D、加Na2SO4溶液8.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释放是属于()A、分子吸附B、离子选择吸附C、离子交换吸附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某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5.18g·L-1,在293K 时的渗透压为0.413kPa ,此蛋白质的摩尔质量为 。

2.在下列水溶液中:①1mol·dm -3 H 2SO 4;②1mol·dm -3 NaCl ;③1mol·dm -3 C 6H 12O 6;④0.1mol·dm -3 HAc ;⑤ 0.1mol·dm -3 NaCl ;⑥0.1mol·dm -3 C 6H 12O 6;⑦0.1mol·dm -3 CaCl 2;凝固点最低的是 ,凝固点最高的是 , 沸点最高的是 ,沸点最低的是 。

无机及分析第一次习题课(0512)溶液与胶体热力学动力学(05-06)

无机及分析第一次习题课(0512)溶液与胶体热力学动力学(05-06)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次习题课习题一.选择题()1、Fe(OH)3 正溶胶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的是A 胶核B 胶粒C 胶团D 反离子()2、分析铁矿石中Fe的含量4次,测得结果为1.61%,1.53%,1.54 %,1.83%.在置信度为90 %时,用Q检验法判断,查表Q0.90=0.76。

则A、1.53%为可疑值B、1.83%为可疑值C、无可疑值D、1.53%和1.83%均为可疑值( ) 3 . 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的方法是:A.用化学方法除去微量被测组分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加入掩蔽剂( ) 4. 反应3H2(g) +N2(g) = 2NH3(g) 的△rHθ< 0 ,欲增大正反应速率, 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A. 增加H2 的分压B.升温C. 减小NH3的分压D.加正催化剂( ) 5.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状态函数的是A. P Q VB. H U WC. U H GD. S △H △G( ) 6. 如果相对误差表示为: (40.31-40.28)/40.28 ,则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其结果应为A. 9.926×10-4B. 9.925 ×10-4C. 9.93×10-4D. 0.001 ( ) 7.A= B+C 是吸热的可逆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Ea(正), 逆反应的活化能是Ea(逆), 那么,Ea(正) 与Ea(逆) 的关系是A.等于B. 小于C. 大于D. 无法确定( ) 8.某温度下,反应2SO2(g) +O2(g) = 2SO3(g) 的平衡常数为K, 则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 = SO2 (g) +1/2O2(g) 的平衡常数为A.1/(Kθ)1/2B.Kθ/2C.1/KθD.2Kθ( ) 9.与拉乌尔定律有关的主要是A. 凝固点降低B.蒸汽压降低C. 沸点升高D.渗透压降低( ) 10.用因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的草酸(H2C2O4.2H2O) 作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标定结果A. 偏高B. 偏低C. 准确D. 不确定( ) 11.CaO(s) +H2O(l) = Ca(OH)2(s),在298K及标准状态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时其逆反应为自发,这表明该反应的类型是A. △rHmθ< O ,△rSmθ< OB. △rHmθ< 0 ,△rSmθ>0C. △rHmθ>O ,△rSmθ>0D. △rHmθ>0 ,△rSm θ< O( ) 12. 反应B→A ,B→C 的恒压热效应分别为△H1,△H2则反应C→A的恒压热效应为:A.△H1+△H2 B △H1-△H2 C.△H2-△H1 D.2△H1-2△H2( ) 13. 已知化学反应2H2(g) +2NO(g) = 2H2O(g) +N2(g) 速率方程式为V=KPH2P2NO.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1B.2C.3D.4( ) 14. 在恒压下,任何温度时都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A. △Hθ> 0 △Sθ< 0B.△Hθ< 0 △Sθ> 0C. △Hθ> 0 △Sθ> 0D.△Hθ< 0 △Sθ<0()15. A+B =C+D 是吸热的可逆反应,其中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正), 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a(逆),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Ea(正) > Ea(逆)B.Ea(正) = Ea(逆)C.Ea(正) <Ea(逆)D.无法确定( ) 16. 下列物质中, 可用作基准物质的是A. NaOH(分析纯)B.HCl(分析纯)C. K2Cr2O7(化学纯)D.Na2B4O710H2O(分析纯)() 17. 在Pθ和373K 时H2O(g)→H2O(l) 体系中应是A.△H=0B. △S=0C.△G=0D.△U=0( ) 18.CuCl2(S) +Cu(S) =2 CuCl(S) △rHmθ=170kJ/molCu(s) +Cl2(g) = CuCl2(s) △rHmθ=206kJ/mol则CuCl(s) 的△fHmθ应为:A.36KJ/molB.18kJ/molC.-18KJ/molD.-36KJ/mol( ) 19.水的汽化热44.0KJ/mol则1.00mol水蒸气在100℃时凝聚为液态水的熵变A.118Jmol-1k-1B. 0C. -118Jmol-1k-1D.-59Jmol-1.k-1.( ) 20.一般说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明显增加,主要原因在于A. 反应物浓度增大B. 反应物压力增加C.活化能降低D. 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加()21.PCl5分解反应为PCl5 PCl3 + Cl2在200℃达到平衡时,PCl5 有48℅分解;在300℃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是A. 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 既不放热也不吸热D. 可计算平衡常数为2( ) 2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Gmθ越负, 反应速率越快 B.△rHmθ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 23.反应2NO(g) +2H2 (g) →N2(g) +2H2O(g) 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反应级数n是A. 0B. 1C. 2D.3( )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非基元反应是有若干个基元反应组成的B. 凡速率方程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式中其计量系数时,反应必为基元反应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和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 25.标准压力下,石墨燃烧反应△rHmθ=-393.7 KJ /mol 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395.6KJ/mol.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时反应的焓变为A. -789.3 KJ/molB. 0C. 1.9KJ/molD.- 1.9 KJ/mol二、简答题1. 可采用什么方法提高水的沸点?2. 为什么海水较河水难结冰?3. 海水鱼能生活在淡水中吗?为什么?4. 为什么施肥过多会将作物“烧死”?5. 凡是稀溶液的沸点都比纯溶剂高吗?为什么?为什么明矾能净水?7. 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函数,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9. 何谓化学反应热?定容热和定压热的关系如何?10. 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热化学中有何重要意义?11. 什么是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该方程对于判断反应的自发性有何意义。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原理和应用》习题第1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1.1 在25℃时,若电视机用显象管的真空度为4.0×10-7 Pa ,体积为2.0L ,试求显象管中气体的分子数。

1.2 实验测得在310℃、101.3 kPa 时,单质气态磷的密度是2.64 g·L -1,求磷的化学式。

1.3 收集反应中放出的某种气体并进行分析,发现C 和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0和0.20,并测得在0℃和101.3 kPa 下,500mL 此气体质量为0.6995g ,试求:⑴ 这个气态化合物的最简式;⑵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⑶ 它的分子式。

1.4 在一只200℃的1000L 锅炉中有25.0 kg 水蒸气,假定它是理想气体,计算它的压力。

1.5 在27℃和101.3 kPa 下,某充满氮气的烧瓶重50.43g ,同一烧瓶改充氢气后,称重为49.89g ,求该烧瓶的体积?1.6 人在呼吸时呼出气体的组成与吸入空气的组成不同。

在36.8℃和101 kPa 时,某典型呼出气体的体积分数是:N 2 75.1%;O 2 15.2%;CO 2 3.8%;H 2O 5.9%。

试求:⑴ 呼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⑵ CO 2的分压力。

1.7 A 球的体积为2.0 L ,B 球为1.0 L ,两球可通过活塞连通。

开始时,A 球充有101.3 kPa 空气,B 球全部抽空但盛有体积小到可被忽略的固体吸氧剂。

当活塞打通,A 球空气进入B 球,氧被全部吸收。

平衡后气体压力为60.80 kPa ,求空气中氮和氧分子数目之比。

1.8 炼钢炉中加入1.0×104 kg 含碳3%(质量分数)的生铁,通入空气后碳全部燃烧成CO 和CO 2,求:⑴ 其中51的碳燃烧为CO ,54的碳燃烧为CO 2,试计算需要多少mol 的氧气? ⑵ 这些氧气在27℃和101.3 kPa 下具有的体积是多少L?⑶ 空气中含氧气21%(体积),试计算所需要的空气的体积(在27℃、101.3 kPa 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一)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1、已知反应A(g)+B(g)C(g)+D(l)处于平衡状态:①若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5和216.5kg.mol-1,则正反应热效应△H= kj.mo l-1,且正反应为。

②增大反应总压力,则平衡将向移动,降低温度,则平衡将向移动。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 ,Kp= ,Kc和Kp的关系为。

④若测得10秒钟内产物C的浓度改变了4.0×10-3molL-1,则该反应的速度为mol.L-1.S-1。

2、某温度时,若已知反应cl2(g)+H2(g)2HCl(g)和2H2(g)+O22H2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反应2C(g)+2H2O 4HCl(g)+O2(g)的平衡常数K3= 。

3、下列数据各是几位有效数字?①47 ;②2.0060 ;③PH=2.63 ;④0.0201 ;⑤1.003×10-5。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有,其共软碱为;是碱的有,其中软酸为;是两性物质的有。

H 2O NH4+ H2C2O4CO32- NACHS- CN- NH4AC5、写出浓度为C.mol.L-1下列溶液的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①NH3.H2O②H2CO3③Na2HPO46、常量分析所用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要使体积测量误差不超过±0.2%,应至少取 ml溶液。

7、准确称取呤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0.4084克,加适量水溶解后同20.00ml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此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 -1,滴定度T NaOH = g/ml 及T NaOH/H2SO4= g/ml ,已知分子量KHC 8H 4O 4=204.2,NaOH=40.00,H 2SO 4=98.00。

二、计算(共36分)1、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反应:CO (g )+H 2O (g ) CO 2(g )+H 2(g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与分析化学(一)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原子轨道符号为4d时,说明该轨道有几种空间取向?参考答案:52.下列成套量子数中不能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是参考答案:3,3,0,-1/23.多电子原子的能量由哪几个量子数决定?参考答案:n和l4.元素L壳层中电子数目最多为参考答案:85.某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构型为3d74s2,此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参考答案:276.下列哪种原子中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l无关?参考答案:H7.下列原子中哪一个的半径最大?参考答案:K8.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参考答案:不等性sp39.下列物质中极性最强的是参考答案:NH310.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等于零的是参考答案:H2S11.HF与H2O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参考答案: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和氢键12.下列各物质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NH3>AsH3>PH313.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小的是参考答案:LiF14.下列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是参考答案:铁15.已知1362K时反应H2(g)+1/2S2(g)=H2S(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0.80,反应3H2+SO2(g)=H2S(g)+2H2O(g)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8×10^4(注:^后数字代表幂指数),则反应4H2+ SO2(g)=S2(g)+ 4H2O(g)的标准平衡常数约为() 参考答案:5.1× 10^816.升高相同的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参考答案:Ea较大的反应17.下列反应中,进行1mol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参考答案:CH4(g)+2 O2(g)====CO2(g)+2H2O(l)18.汽车尾气处理的可以进行一步反应就实现无害化,反应式为NO(g)+ CO(g)=1/2N2(g)+ CO2(g),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373.0kJ/mol。

在汽车的发动机系统中,这种一步处理却有困难,下列分析的原因最准确的是()参考答案:该反应的活化能高,速率慢,没有足够的反应的时间19.已知反应A+3B = 2C+D,在某段时间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0 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参考答案:2.0mol/L·min20.高温时NO2分解为NO和O2,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NO2) =k[NO2]2(注:末尾2为幂指数)在592K,速率常数是0.498L/mol·s,在656K,其值变为4 .74 L/mol·s,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单位:kJ/mol)为()参考答案:113.6721.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反应混合物的组成宏观上不随时间而改变22.在927度时,2CuO(s)=Cu2O(s)+1/2O2(g),已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73,此时的平衡分压约为()参考答案:299kPa23.反应2COF2(g)=CO2(g)+CF4(g)是吸热反应,某温度条件下,达平衡时CO2为8mol,CF4为5mol,COF2为3mol,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p减小24.298K时,反应BaCl2×H2O(s)==BaCl2(s)+H2O(g)达平衡时H2O(g)的分压为330 Pa,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约为 ( )参考答案:+14.3 kJ/mol25.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ΔrGm=02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可以整数、分数和零27.所谓原子轨道指的是参考答案:一定的波函数28.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1)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1)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3) 循环过程、 (4) 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的过程;参考答案:(1)(2)(4)29.反应2NO(g)+O2(g)=2NO2(g),标准反应摩尔焓变为-114kJ/mol,标准摩尔反应熵变为-146J/mol×K。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年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 20年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1、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2、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3、下列离子或分子有顺磁性的是( )4、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5、下列反应中A,.H."等于产物A,H。

"的是( )6、设有两个化学反应A和B,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A和,Ex>Eg ,若温度变化情况相同(由T-T:) , 则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K的变化情况为( )7、某温度下反应: H2(g)+ Br(g) = 2HBr(g) K'=4x10~HBr(g)= H:(g)+ Br:(g)2 的K:是( )则反应( )8、已知某弱酸HA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为K。

=1.0x10-4 ,则A:的K。

为( )9、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二、判断10、陶瓷和炭黑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因而是非晶体。

( )11、在AICl;分子中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 )12、形成CC时, c原子采取了sp’轨道杂化,所以其结构是正四面体。

( )13、sp杂化得到的四个杂化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

( )14、C原子在形成CC4时采取中”杂化轨道1所以C是正四面体结构。

( )15、共价双键是由个m键和个。

键构成。

( )16、NH和CH的中心原子都是采取染化, NHs和CH的中心原子都是采取染化,所以都是正四面体形。

17、通常情况下,杂化轨道只能形成能键。

( )18、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一个电子,但有多个原子轨道。

( )19、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4d75s2 ,它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9。

( )20、如果MX和MXx,的溶度积常数相同,则两个化合物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相同。

( )21、反应SnO2 (ag)+ 8H"Cag)+ 5e = Mn2" (aq)+ 4H ;O()的电极电势iuno.4“在增加酸的浓度时升高。

( )22、用含有少量的K.CO的Na.CO为基准物质标定HC溶液的浓度,则HC溶液的浓度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题库第一章溶液与胶体习题1.是非判断题1-1状态相同的体系不一定是单相体系。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1-5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实际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

1-6有一稀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则ΔT f必大于ΔT b 。

1-7溶液在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1-8纯净的晶体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而含杂质物质的熔点一定比纯化合物的熔点低,且杂质越多,熔点越低。

1-9体系的水溶液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10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叫渗透压。

1-11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单方向扩散的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1-12 将10% 葡萄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为使渗透压达到平衡,必须在某侧溶液液面上加一压强,此压强就是该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3将浓溶液和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

1-14 0.3mol·kg-1的蔗糖溶液和0.3mol·kg-1的甘油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1-15 在相同温度时,凝固点为-0.52℃的泪水与0.81% NaCl水溶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互为等渗溶液。

1-16人血浆在37℃的渗透压为780Kpa,因此血红细胞在1.2% NaCl溶液中皱缩而沉降。

1-17用渗透压法测定胰岛素的摩尔质量,将101mg胰岛素溶于10.0mL水中,测得25℃渗透压为4.34Kpa,则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5760g·mol-1。

1-18反渗透是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时,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的过程。

1-19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较大。

1-20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汽压大于水的蒸汽压。

1-21对于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ΔT b = K b×b) 中b指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1-22两种或几种互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溶液仍是等渗溶液。

1-23溶胶是指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分散体系。

1-24核胶带电表面与均匀液相之间的电势差称ζ电势。

1-25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可用沉聚值来衡量,聚沉值越大,聚沉能力强。

1-26质量相等的甲苯和苯均匀混合,溶液中甲苯和苯的摩尔分数都是0.5。

1-27溶剂中加入难挥发溶质后,溶液的蒸气压总是降低,沸点总是升高。

1-28将95g 铁粉与5g 铝粉磨的很细并充分混合后,用小勺任意取出0.1g 混合物,其中都含有5% 的铝,这个混合物就是一个相。

1-29溶胶粒子带有电荷的原因是由于溶胶粒子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离子,而高分子带有电荷是由于高分子在溶液中解离而产生正、负离子。

1-30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而使蛋白质沉淀分析出的作用称为盐析。

2. 选择题2-1 0.288g 某溶质溶于15.2g 己烷C 6H 14中,所得溶液为0.221mol·kg -1,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85.7B. 18.9C. 46D.962-2若35.0% HClO 4水溶液的密度为1.251 g·cm -3,则其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A. 5.36mol·L -1和4.36mol·kg -1B.13mol·L -1和2.68mol·kg -1C. 4.36mol·L -1和5.36mol·kg -1D.2.68mol·L -1和3mol·kg -12-3 1.50mol·L -1 HNO 3溶液的密度p=1.049g·cm -3,则其质量摩尔浓度(mol·kg -1)为A. 3.01B. 1.73C. 1.57D. 1.662-4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和0.900g·mL -1,若将57.5mL 乙醇与600mL 苯互溶,则该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1)为 A. 1.85 B. 85.2 C.18.5 D.8.522-5将0.1mol·L -1的KNO 3溶液的浓度换算成其它量度表示方法时,其值最接近0.1的是A. KNO 3的质量百分数B. KNO 3的质量摩尔浓度C. KNO 3的量分数D. 水的量分数2-6已知湖水中含有0.025mol·L -1Ca 2+离子,湖水的平均密度为1.002g·cm -3,计算湖水中含有多少ppm(µg·g -1)钙(Ca 的式量为40.08) A.500 B.200 C.1000 D.1200 E.1500 2-7若NH 3•H 2O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 mol·kg -1密度为ρ g·mL -1则NH 3∙H 2O 的质量分数为(%) A.1710m ρ B. 17100017m m+ C. 171000m D.3510m 2-8氨水的浓度为Cmol ∙L -1,密度为ρ g·mL -1,其质量摩尔浓度为(mol ∙kg -1) A. 1000100017cc ρ- B. 17100017cc - C. 1000100017c cρ- D. 1000100035c c ρ- 2-9密度为ρ g ∙mL -1的氨水中氨的量分数为x ,其质量摩尔浓度为(mol ∙kg -1)A. ()100017181x x x +-B. ()1000181x x -C. ()100035181x x +-D. ()1000181x x ρ- 2-10 同上条件下,氨的量浓度(mol ∙L -1)为A.()1000181x x -B.()100017181xx x +-⎡⎤⎣⎦ C. 100018x x ρ- D. ()100035181x x ρ+-⎡⎤⎣⎦ 2-11质量摩尔浓度为m mol ∙kg -1,密度为ρ g ∙mL -1的氨水溶液浓度为(mol ∙L -1) A. 100017m m ρ+ B. 1000100017m m ρ+ C. ()1000100017m m ρ+ D. 1000100035m m ρ+ 2-12哪种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较相近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 2-13 20˚C 时乙醇p ˚=5.877KPa ,乙醚的P ˚=58.77KPa ,将它们等物质的量混合而成的溶液,在该温度时混合溶液液面上的总压力为A.64.65KPaB. 32.32KPaC. 52.89KPaD.不确定 2-14影响纯液氨的饱和蒸气压的因素有A.容器的形状B.液氨的量C.温度D.气相中其它组分2-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B.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的蒸气压之和C.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D.蒸气压大小与容器直径大小有关2-16一封闭钟罩中放一小杯纯水A 和一小杯糖水B ,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A. A 杯中水减少,B 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B. A 杯变成空杯,B 杯中水满后溢出C. B 杯中水减少,A 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D. B 杯中水减少至空杯,A 杯水满后溢出2-17浓度均为0.1mol ∙kg -1的蔗糖、HAc 、NaCl 和Na 2SO 4水溶液,其中蒸气压最大的是A.蔗糖B.HAcC. NaClD. Na 2SO 4 2-18 100˚C时纯A 和纯B 液体的蒸气压分别为50.7和151KPa ,A 和B 的某混合溶液为理想溶液且在100˚C 和101KPa 沸腾,则A 在平衡蒸气中的摩尔分数为A. 1/3B. 1/4C. 1/2D. 3/42-19 27˚C 101.0KPa 的O 2(g)恰好和4.0L ,127˚C 50.5KPa 的NO(g)反应生成NO 2(g),则O 2 (g)的体积为A. 1.5LB. 3.0LC. 0.75LD. 0.20L2-20将18.6g 某非电解质溶于250g 水中,若溶液凝固点为-0.744˚C ,则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86B. 93.0C. 298D. 46.5 2-21在100g 水中溶解了6.0g 某非电解质(M =60g ∙ mol -1),则在101.325KPa 时此溶液的沸点A. 0.51˚CB. 100.51˚CC. 99.49˚CD. 101.86˚C 2-22纯樟脑的凝固点为177.88˚C,相同条件下1.08mg某物质与0.206g樟脑组成的溶液的凝固点为175.34˚C,已知樟脑的K b =5.95,Kƒ=39.7,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1)为A .81.9 B. 819 C. 163 D. 3602-23将1.00g硫溶于20.0g萘(Kƒ= 6.8K∙Kg∙mol-1)中,溶液的凝固点较纯萘(80˚C)低1.30˚C,则此时硫的分子式接近A.S 2B. S4C. S6D. S82-24在1000˚C时,98.7KPa压力下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7g∙L-1,则硫的分子式为A.S8B.S6C.S4D.S2E.S 2-25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0.2mol·L-1C12H22O11B.0.2mol∙L-1HAcC.0.1mol∙L-1NaClD.0.1mol∙L-1CaCl2E.BaSO4饱和溶液2-26质量相等的抗冻剂乙醇、甘油、甲醛、葡萄糖中,效果最好的是A.乙醇B.甘油C.甲醛D.葡萄糖E.四种都一样2-27有一种溶液浓度为C,沸点升高值为ΔT b,凝固点下降值为ΔTƒ,则A.ΔTƒ> ΔT bB.ΔTƒ= ΔT bC.ΔTƒ< ΔT bD.无确定关系2-28常压下,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沸腾时,其沸点A. 100ºCB.高于100ºCC.低于100ºCD.无法判断2-29在1升水中溶有0.01mol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MgSO4B.Al2(SO4)3C.CH3COOHD.K2SO42-30 101ºC时,水在多大外压下沸腾A.101.3KPaB.1013KPaC.略高于101.3KPaD. 略低于101.3KPa2-31临床上用的葡萄糖等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为0.513ºC,溶液密度为1.085g∙cm-3,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37ºC时人体血液的渗透压为多少?水的Kƒ =1.86K∙Kg∙mol-1A.4.99% ,755KPaB.29.2%,753KPaC.30.1%,92.6KPaD.4.99%,89.8KPa2-32 37ºC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KPa,与血液具有同样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浓度应为A. 85.0g∙dm-3B. 5.41g∙dm-3C. 54.1g∙dm-3D.8.50g∙dm-32-33欲使两种电解质稀溶液之间不发生渗透现象,其条件是A.两溶液中离子总浓度相等B.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溶液相等C.两溶液的体积相等D.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等E.两溶液的百分浓度(质量分数)相等2-34实验测得人的血液在0.56ºC凝固,则人的血液在体温为37ºC时的渗透压力为A.0.734KPaB.92.6KPaC.103KPaD.310KPaE.766KPa2-35四种浓度相同的溶液,按其渗透压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 HAc>NaCl>C6H12O6>CaCl2B. C6H12O6> HAc> NaCl > CaCl2C, CaCl2> NaCl >HAc >C6H12O6 D. CaCl2>HAc> C6H12O6>NaCl2-36稀溶液依数性的核心性质是A.溶液的沸点升高B.溶液的凝固点下降C.溶液具有渗透压D.溶液的蒸气压下降2-37关于溶液依数性规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稀溶液有些性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有关,称依数性B.非电解质的稀溶液都遵循依数性规律C.遵循依数性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溶液的部分表面被难挥发的溶质粒子占据,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减少,引起蒸发压降低D.依数性的性质包括有蒸气在压降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2-38 FeCl3(aq)加氨水可以制备稳定的氢氧化铁溶胶,胶体粒子带什么电A.在pH较大时带负电B.在pH较大时带正电C.总是带正电D.总是带负电2-39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时,向某一电极方向运动的只是A.胶核B.紧密层C.胶团D.胶粒2-40混合等体积的0.08mol∙L-1 KI和0.1mol∙L-1AgNO3溶液得到一种溶胶体系,在该体系中分别加入下列三种电解质(1)MgSO4 ,(2) CaCl2 ,(3)Na3PO4,则其聚沉能力的相对强弱顺序是A.(1)>(2)>(3) B.(2)>(1)>(3) C.(3)>(1)>(2) D.(3)>(2)>(3)2-41某溶胶的ζ电势(电动电势)越高,则该体系应为A.扩散层越厚,体系越不稳定B.吸附层越厚,体系越稳定C.扩散层越薄,体系越稳定D.吸附层越薄,体系越不稳定E.扩散层越厚,体系越稳定2-42混合AgNO3和KI溶液来制备AgI负溶胶时,AgNO3和KI间的关系应是A.c(AgNO3) > c(KI)B. V(AgNO3) > V(KI)C. n(AgNO3) > n(KI)D. n(AgNO3) = n(KI)E. n(AgNO3) < n(KI)2-43溶胶电动电势(ζ电势)是哪两者的电势差A.胶核与吸附层B.胶核与扩散层C.胶团与介质D.吸附层与扩散层E.电势离子与反离子2-44 关于ζ电势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ζ电势愈大,扩散层愈薄B.ζ电势愈大,吸附层愈薄C.ζ电势的大小取决于吸附层中电势离子和反离子的多少D.ζ电势大小标志着胶粒带电程度2-45下列四种电解质对AgCl溶胶的聚沉值(m mol·L-1)分别为:NaNO3(300),Na2SO4(295),MgCl2(25),AlCl3(0.5),则该溶胶胶粒所带电荷的电性和溶胶类型分别是A.正电,正溶胶B.负电,正溶胶C.正电,负溶胶D.负电,负溶胶3 .填空题3-1在稀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终点,则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比原硫酸溶液的蒸气压(同一温度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