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合集下载

1.大青树下的小学练习题(含答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练习题(含答案)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乌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2.这首歌词表达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的主题。
13.示例:我是汉族的,汉族有多个传统节日,最典型的就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
14.鸟儿蝴蝶猴子
15.摇 叫 停 听 读 跑。他站起来不安地四处走动,不一会儿他看到了窗外飞舞的蝴蝶,顿时被吸引住,于是他扑过去。
16.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真好听!
评(___________)场(__________)
风(__________)服(__________)
凤(__________)朋(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延伸阅读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9.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cū zhuàng fú zhuāng dú shū zǎo ché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辩一辩,组词。
坪(___________)扬(__________)
D.低吟(yín)膝盖(qī)中弹(zhòng)处罚(chǔ)
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这句话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 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 所以,这个句子衬托了什么?描写了 什么? • 答:衬托了同学们书读得好,描写了 校园十分安静。
•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 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 这个句子衬托了什么? • 答:衬托了同学们书读得好。
• 读(dú)书 • 安静(jìng) • 停(tíng)下 • 粗(cū)壮 • 影(yǐng)子
• 从山坡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 昂族的。
• 排比(三个或三个分句句式相 同的句子)
• 小练习:仿写句子。 • 花园里,种了很多花,有_______,有 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
1、大青树下的小学
• 坪坝(bà) • 汉(hàn)族 • 鲜艳(yàn) • 打扮(bàn) • 飘扬(yáng)
• 读(dú)书 • 摔(shuāi)跤(jiāo) • 凤(fèng)尾竹 • 洁(jié)白
• 早晨(chén) • 绒(róng)球花 • 汉(hàn)族 • 鲜艳(yàn) • 服(fú)装(zhuāng) • 打扮(bàn)
• 小练习:根据意思找词语。
• 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 点吸引。 • (招引) • 摔倒在地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两人相抱运用力气和技巧,以摔 倒对方为胜。 • (摔跤)
• 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 答:衬托出校园的美丽。

• 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很喜欢这所小 学? • 答:因为这所小学十分美丽,同学 们十分可爱。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傣 族:从事农业,寺塔、 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 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 的语言字。——孔雀舞、 夹箩饭,泼水节
景颇族:从事农业,种 植水稻、玉米、旱谷等 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 文字。——目脑纵歌, 跳孔雀舞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 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 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 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 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 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 一下?
词语积累 形容颜色丰富的四字词语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近义词 安静-- 宁静 鲜艳-- 斑斓 打扮-- 装扮 敬爱-- 爱戴
反义词 鲜艳-- 暗淡 安静-- 热闹 古老-- 崭新 粗壮-- 细弱
绒球花
太阳花
松鼠
山狸
凤尾竹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第二课时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好
小动物被吸引
课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同学们上课时, 它们在干什么?
听同学们读课文
重难点解析
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突出小 学特点
突出读书 认真
突出快乐 自由
仿写: 仿照这段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运用:内容要和课文主题一致,语句简洁真挚。
拓展: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 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 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____大__家__在__大__青__树__下__跳__孔__雀__舞__,__跳__得__可__精__彩__了__!__一__会___ _儿__像__是__孔__雀__在__林__中__散__步__,__一__会__儿__像__是__在__小__溪__边__喝__水__、__ _梳__理__羽__毛__…__…___一__只__只__小__孔__雀__美__丽__极__了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
学》课文原文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每天早晨从山坡上、坪坝里和小路上走来许多小学生,他们有不同的民族背景,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

尽管他们穿着不同,但是在学校里都成为了好朋友。

学校被鲜艳的民族服装点缀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大青树上的钟声响起,上课时间到了。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研究,一起读课文,声音清脆悦耳。

此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几只猴子跑来了,好奇地听着。

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吸引了许多小鸟,连松鼠和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XXX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初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体会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1.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一、图片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少数民族图片,感受少数民族服装色彩斑斓: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学校是怎样相处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大青树下的一所小学。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4.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2)有关民族的词语。

(课件出示5)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3.词语我理解温馨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1_大青树下的小学

1_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 青 树
上学路上和 来到学校
下 的 课上和课下

学 抒情点题
穿戴不同, 美丽可爱
认真读书, 充满欢乐
这就是我们 可爱的小学
和团 睦结 相友 处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和 同学交流。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 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 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 教室里学习。
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象画面,大青树上的铜钟响了,同学们走 进了课堂,你看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生上 课时的哪些画面?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
候,窗周外围十环分境安十静,分树安枝静不,摇课了堂,非鸟常儿不精叫彩了,, 蝴同蝶学停们在学花习朵很上认,好真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课文总结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 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
自豪、骄傲
课文描写的是一所边疆的民 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 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 的团结友爱。
板书设计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 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 扬的国旗敬礼。
第2课时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家还记得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吗?
本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 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 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进一步赞美了 大青树下的小学。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课件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朗读指导:本文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愉快的。上学 前的所见所闻要读得轻松而富有朝气。读上课部分时, 语速放缓,语调轻柔,展现同学们读书的专注和环境 的安静;读下课玩耍部分时,语速放快,读出热闹感, 描写小动物们行为的语句要读出趣味感。最后一段要 读得深情而有余味。
上课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
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 十分安静,树枝不 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 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 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 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 地听着。
衬托:突出了上课时“安静”的美、 和谐的美,同时衬托了同学们读书声音的 好听。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在悠悠回响 美丽的凤尾竹在轻轻摇晃
动物们好奇地倾听着 琅琅读书声
在我国西南方, 一棵粗壮的大青树下, 有这样一所边疆小学。
资料链接
傣族 又称泰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 国和老挝(wō)的主体民族。在中国,傣族主要分布在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喜欢 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 民族”的美称。
坝 汉 艳扮
扬 摔凤 读 跤洁
晨绒球汉艳服装 扮读静停粗影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晨、装
绒、球、汉、艳 服、扮、读、静
停、粗、影
词语解释
1.鲜明而美丽。( B ) 2.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A ) 3.使容貌和衣着好看。( D ) 4.灿烂美丽。( C )
A.好奇 B.鲜艳 C.绚丽 D.打扮
dǎ bàn

1.大青树下的小学.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坪坝:平坦的场地。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色的小花,把大 地装点得( )。这是 它们送给( )的祖国的礼 物。
词语积累
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五光十色
初步感知课文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 写了什么?
第一课时
娄底市经开区茅塘学校 聂再阳
新课导入
同学们身着 五彩缤纷的 服装,一起 学习,一起 嬉戏,大家 来自不同的 民族,却都 相聚在“大 青树下的小 学”,走, 我们一起去 看看。
资料学习
吴然:原名吴兴然,云南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毕 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吴然:原名吴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水》《走月亮》《小鸟在歌 唱》等。
3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 这篇文章的?说说你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摔”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作者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暑假玩得开心吗?过完这个暑假,今天我们又回到了学校,同你们一样,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也有很多的小朋友回到了自己的学校——(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现在我们就看看他们的学校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2.这所民族小学里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请大家打开课本《大青树下的小
学》,一起来看看。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第1自然段: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第3自然段:朗读()摔()跤()
第4自然段:凤()尾竹洁()白
指名读并正音。

小组开火车读。

同桌互相指读。

指导书写。

着重分析指导“晨”“绒”“球”“装”“静”。

“晨”:上下结构,下部的“辰”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下结构,“壮”的右边上横长,下横短。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指导理解。

4.再读课文,说说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它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校园景色优美,不同民族的学生团结友爱,学习认真,生活快乐。

特点: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的习惯、穿戴不同,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同,学校里有铜钟、凤尾竹。


三、认知贯通
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交流汇报。

(从上学路上、不同民族服饰、到校情景三方面说)
(2)比较句子,体会描写的具体性。

A.早晨,从各地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B.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里,从一条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①这两句话哪一句好?为什么?
②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好这句话吗?
认识民族服饰。

(3)认识民族服饰
出示句子:“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①看图讲讲民族的名称。

②你能仿照句子用“……有……有……有……还有……”说话吗?指导学生说。

(4)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怎么样?(都成了好朋友)(团结友爱)
(5)理解“穿戴”。

①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穿戴不同”是指穿着不同的民族服饰,戴着不同的帽子饰品。

②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有礼貌)
③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所民族小学的学生,再现早上来到校园里的情景。

注意理解“招呼”一词的含义。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四、课外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还学习了第1自然段,谁能说说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分别从哪些方面写的?
二、巩固提升
1.学习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了。

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和下课的情景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句子。

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听同学们读课文。

”“大家在大青树下……连松树、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①体会相关句子,并仿写第二句,要突出“静”,且写具体。

②理解“好奇”,你能给“好奇”换一个词语吗?(新奇)
③课文在写同学们活动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衬托了民族小学安静和热闹不同的景况,也表现了民族小学的师生与大自然的动物和谐相处。


④指导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仿写两句话。

(1)比较下面的句子,体会有无“就”字的不同,然后读出相应的语气。

①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②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2)比较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然后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

①铜钟,挂在大青树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墙上摇晃……
②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段话写得真美,请你仿写一下我们这所美丽的校园。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3.讨论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园美丽——小学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校园里挂着古老的铜钟,有粗壮的大青树、摇曳的凤尾竹……
民族团结——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在同一间教室读书,一起玩耍、和睦相处……
生活欢乐——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和看热闹……)
三、句段解读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解读]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表现了同学们去上学时心情很高兴;向老师问
好,说明同学们尊敬师长;向国旗敬礼,说明了他们热爱祖国。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解读]这句话通过描写环境的静,衬托了孩子们认真读书,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因为被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

四、文章脉络
(第1自然段)路上及到校时
(第2、3自然段)课上、课下情况
(第4自然段)赞美民族小学
五、课后习题
第2题: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景色优美----绚丽多彩
团结友爱----“好朋友”令人难忘、向往
欢乐祥和----学习玩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