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备注(★非常重要的必考的**老师末重点划记的但可能考的)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021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提纲范围

2021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提纲范围

2021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提纲范围xxxx年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提纲范围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教师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2024教育专硕考试大纲

2024教育专硕考试大纲

2024教育专硕考试大纲
2024年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
育研究方法等科目。

具体来说,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外教育史则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等,并能够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

教育心理学则需要考生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并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最后,教育研究方法则需要考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研究设计等知识,培养考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此外,2024年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还规定了各科目的考试性质、考试目标、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并附有考试样卷及说明。

对于考生来说,认真学习和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是备考的关键。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

333教育综合全国大纲参考书目
摘要:
1.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概述
2.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参考书目
3.如何有效地利用参考书目进行复习
正文:
【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概述】
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是我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大纲。

该大纲旨在为全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招生提供统一的考试标准和内容,以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广大考研学子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

【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的参考书目】
根据最新的333 教育综合全国大纲,以下是推荐的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杜威著,傅统先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安娜·奥莎克著,李维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吉尔伯特著,李维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研究方法》:约翰·杜威著,张斌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有效地利用参考书目进行复习】
面对繁多的参考书目,考生应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呢?
首先,考生需要明确各本书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点,这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例如,《教育学原理》主要阐述了教育的目的、过程和方法,
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探讨了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其次,考生需要建立知识框架,将各本书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考生的记忆力。

最后,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拟测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考试用书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图式是在观察和练习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概括化的动作结构,它反映的不是具体的动作细节,而是具有一定概括性的动作变量关系和一般性的动作程序及原理。

㈡生物起源论利托而诺、沛西·能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甚至存在于动物界,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㈢心理起源论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模仿不是习得的而是遗传的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方法的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①义务教育②自然教育③百科全书般的教育(主张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④最早在教育学理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主张一切知识从感官知觉开始培根最早提出将教育独立成一门学科赫尔巴特教育科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着作①教师中心②课堂中心③教材中心1梅伊曼2狄尔泰3杜威克伯屈凯洛夫1939杨贤江《教育史蔡元培三、涂尔干斯宾塞四、㈠内发论㈡外烁论洛克华生斯腾伯格1996年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元成分(最重要的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成功智力”理论、心理自我调控理论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

2024年考研教育专硕专业课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考研教育专硕专业课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4年考研教育专硕专业课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考研教育专硕专业课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由三个科目组成,分别为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

以下为你介绍这三个科目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以下考试内容:-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目标、对象和内容等;-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原则和方法。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应用,掌握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考试内容:- 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发展、个体差异与教育等;-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 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评估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心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考试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体系;- 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等;- 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类型和追究机制等;- 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法律救济的概念、方式和程序等。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体系,掌握教育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以上为2024年考研教育专硕专业课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的大致介绍,考生需要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和要求,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和策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应对考试挑战。

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333是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中的一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

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该科目从2024年起将增设统考,具体大纲内容如下: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1. 教育学原理:考查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2. 中外教育史:考查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教育思想、制度、实践的发展演变过程。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中外教育史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

3. 教育心理学: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3. 考试时间:180分钟。

4.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总之,以上就是24教育综合333考试大纲的内容。

对于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说,需要认真复习并掌握大纲中的内容,同时注意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问题。

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绪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现象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出现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教育著作,包括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夸美纽斯、杜威、洛克、《学记》、赞科夫、布鲁纳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在人类历史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中国的《学记》。

《学记》全书一共有1229个字。

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3)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培养》。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1632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因之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他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

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1693年,英国的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3)1762年,法国的卢梭出版了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

卢梭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一1787 ),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4)1806年,德国的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教育学
1.教育学及其发展
2.教育及其发展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3)教育与科技文化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4)学生的特点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9.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0.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6)教学组织形式
(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1.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2.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1)德育及其意义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6)德育的途径
(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3.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3)课外活动的组织
二、心理学
1.认知发展与教育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3.个性发展与教育
(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
(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
(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
(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4.学习心理与教育
(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3)学习动机理论
(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5)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
(6)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7)技能及其种类、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8)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9)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5.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1)心理健康的内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6.教师心理
(1)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三、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

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

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

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

……“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
定是0”。

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
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

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

“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

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

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开场白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

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

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片断:
动手实验式“开场白”: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

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
悬念式“开场白”: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

……“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

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
故事式“开场白”: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
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

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

“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

如果改成50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

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