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统测高一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月考考试)有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月考考试)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1卷(3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琵琶.(pà)笑靥.(yǎn)扪.参历井(měn)B.吞噬.(shì)膏腴.(yú)歆.享(xīn)鞭笞.天下(chī)C.瘦削.(xiāo)炮.烙(pào)形骸.(hái)百无聊赖.(lài)D.忖.度 (cǔn) 逡.巡 (qūn) 搭讪. (shàng) 间.或一轮(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孽獐莫中一是杜鹃啼血沸反盈天B.斑斓弃甲曳兵涛涛不绝敛声摒气C.饿莩缠绵悱恻不经之谈揭竿而起D.聒噪细肢末节自呜得意相敬如宾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望的样子。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疑问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朔:北方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命:命令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爱其.子,择帅而教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皆出于此乎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王好战,请以.战喻不拘于.时,学于余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

B.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C.《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巧夺天工....,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作者就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艺术形象。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试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考试)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考试)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7高一上·南山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冰屑(xiè)干练(gàn)猝不及防(cù)叱咤风云(chà)B . 坍圮(pǐ)浸渍(qìn)屏息以待(bǐng)切齿拊心(fǔ)C . 创伤(chuāng)卮酒(zī)力能扛鼎(gāng)引吭高歌(háng)D . 拜谒(yè)刀俎(zǔ)望风披靡(mǐ)挥斥方遒(qiú)2. (2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拔擢讥诮日薄西山轻飏B . 胆怯埋怨回长荡气涸辙之鲋C . 逻缉耘籽尺牍险衅D . 睇眄绻缩舸舰迷津鹤汀凫渚3. (2分)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他们两个长得像孪生兄弟,毕业分手三年来,他们一直藕断丝连,书信不断。

B . 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C . 饶毅这样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爱国者落选了,实在可惜,或许是明珠投暗,或许是遗珠之漏。

D . 海南省国家重点海水浴场“国庆黄金周”期间,海滩浴场水质良,大东海浴场、亚龙湾浴场的水质优,均满足海水浴场水质要求,适宜涵泳优游。

4. (2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 . 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 . 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江苏省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髭须(zī)呐喊(nà)应承(yìng)彤云(dān)B . 央浼(miǎn)庇佑(bì)飘絮(xù)玷辱(diàn)C . 仓廒(áo)防噎(yī)虞候(yú)衙内(yá)D . 煨着(wēi)缠绕(chán)拜揖(yī)亲眷(juàn)2. (2分) (2016高二上·黄陵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 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 . 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 . 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 . 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山东新增设4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疑将给山东的科研事业带来一个冠冕堂皇的未来。

B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似乎忘记了节俭的美好传统,餐桌上的残羹冷炙很少有人带走。

C . 国际上也有礼尚往来的习俗,各国政要之间的互访、民间组织的交流,都是这一习俗的表现。

D . 现在有些药品广告故弄玄虚,夸大产品功能,捏造试验数据,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4. (2分) (2016高三上·厦门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 . 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 .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巧(xi ān ) 骸.骨(h ái ) 跬.步(kuǐ) 编辑.(jí) 给.以(gěi) B.骐骥.(jì) 中.绳(zhōnɡ) 经传.(zhuàn) 句读.(dòu) 炽.热(zhì) C.驽.马(nú) 偈.子(jì) 记载.(zài) 长篙.(h āo ) 缁.衣(zī) D.愀.然(qi ǎo ) 着.重(zháo) 玷.污(zhān) 繁芜.(wú) 瞋.目(ch ēn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暄 脉博 苍茫 提纲挈领 攻城掠地 B 、戍守 松弛 噩耗 殒身不恤 呕心沥血 C 、厮杀 莅临 檄文 立杆见影 绿草如荫 D 、彷徨 濡染 欧打 未雨绸缪 再接再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阿Q 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县/区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座号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长起来的时候,它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原形留连只要/就B.原型留连只有/才C.原形留恋只要/就D.原型留恋只有/才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北方地区的旱情已经崭露头角....,若后期出现少雨高温多风天气,北方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摭.(zhí)拾慰藉.(jiâ)遒劲.(jìn)妄自菲.(fěi)薄B.戕.(qiāng)害菜圃.(pǔ)翘.首(qiào)磕磕绊.(bàn)绊C.震颤.(chàn)褪色.(shǎi)悲怆.(chuàng)引吭.(háng)高歌D.蛰.居(zhã)甄.(zhēn)别丧.失(sāng)悄.无声息(q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急燥斑斓麻痹望洋兴叹B.消遣妩媚彷徨出类拔瘁C.锦缎精彩恪守废寝忘食D.魅力显赫沉溺再接再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C.我们认为,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拥有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中国渔民在我国领海内捕鱼的行为无可厚非....。

D.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

B.当今之世,书籍对于许多人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的。

C.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考比较周密,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正确。

D.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前方的情景并不,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星。

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

(2)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有些缘分只是,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

A.明确滋长黄粱美梦B.明晰助长黄粱美梦C.明确助长南柯一梦D.明晰滋长南柯一梦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近年来,我匡『政府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韵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囊括了国内外绝大多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包括最新发现的从未对外公布的珍贵史料。

C.修订后的考纲新增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要求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D.近年来,历史剧逐渐摆脱了泛娱乐化倾向,以强烈的现实感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发挥着普及历史知识、传递历史意识、开发历史智慧的文化责任。

A(B.不合逻辑,“囊括了”与“绝大多数”矛盾。

C.语序不当,应将“培育”与“践行”换位。

D.搭配不当,应将“发挥着”改为“担负起”。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选作下面这副有关中秋的对联的下联的一项是(3分)( )上联: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下联:A.圆月共赏,不忘故里父老B.喜迎中秋,怀念四方亲友C.中天满轮,秋野万里香飘D.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

你看,,如绿透了的海;,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

雾霭溶溶的、柔柔的。

苇穗已在拔节,,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

芦苇荡里、、,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

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统测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统测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高一上学期期中统测语文试题1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灰烬(jìn)搭讪(shàn)妄自菲薄(fēi)B.戕(qiāng)害翘首(qiào)扁(piān)舟安土重迁(zhòng)C.骐骥(jì)啮(niè)噬符箓(lù)自艾自怜(yì)D.跬(kuí)步摭(zhí)拾抹煞(shā)按捺不住(nà)【答案解析】C(Afěi;Bqiáo;Dkuǐ)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金缎中,在一切突然彻悟的瞬间,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D.不应该怨天忧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答案解析】B(A金缎—锦缎;C良晨—良辰;D忧人—尤人)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解析】B(A“不假思索”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意思与句意不符;C“不假思索”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色彩不合。

D“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可改“高屋建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六合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统测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应用(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jiâ)灰烬.(jìn)搭讪.(shàn)妄自菲.薄(fēi)B. 戕.(qiāng)害翘.首(qiào)扁.(piān)舟安土重.迁(zhîng)C. 骐骥.(jì)啮.(niâ)噬符箓(lù)自艾.自怜(yì)D. 跬.(kuí)步摭.(zhí)拾抹煞.(shā)按捺.不住(nà)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金缎中,在一切突然彻悟的瞬间,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

D.不应该怨天忧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 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 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

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 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5.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数,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北平的好处。

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①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②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③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④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⑤使它们成为美景⑥而在它处处有空儿6.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改写。

开发西部,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它既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战略的眼光。

(1)强调“需要具有战略的眼光”:(2)强调“需要科技的力量”: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B.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

C.正襟危.坐危:端正。

D.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B.侣鱼虾而.友麋鹿耳得之而.为声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惟江上之.清风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9.对文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0.翻译下列句子(5分)(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分)(二)古诗鉴赏: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句默写(6分)12.从以下4道题中选择3道,每空1分。

(1)故木受绳则值,,,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3)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15题。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

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

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

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选自《我心归去》13.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2分)14.第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对抒发作者的“我心归去”之情有什么作用?(3分)15.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6分)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②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一段,作者就展示了自己在法国的优裕的物质生活,与下文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

B.第三段里“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是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描写,夸大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C.第六段写对故乡的思念,选择了“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日常生活里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熟稔,思乡之情已融入了“我”的生活与血脉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