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畅健--开题报告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到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体育赛事管理等多个方面。
该专业的开展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优秀体育教练和管理人员的需求。
在当前社会,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健康理念。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开题报告选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该专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经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增设了相关专业,加大了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
另各种培训机构也纷纷推出了相关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
然而,与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相关专业设置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实际教学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在当前形势下,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次研究将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将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力求收集到全面、真实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探讨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评估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在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将结合个人调查和实践经验,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本次研究预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双减正策背景下,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双减正策背景下,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研究开题报告》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出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减”正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双减正策背景下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推动体育课外活动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一)“双减”政策的提出“双减”政策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上投入更多精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体育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也是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途径。
(三)当前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尽管体育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校由于场地、器材等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教师对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有待提高,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持和督促;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也参差不齐。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体育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1. 了解双减正策背景下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包括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探索适合双减正策背景下的体育课外活动内容、形式和组织方式,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9篇)

体育的开题报告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9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体育的开题报告1题目:湖南省体育高考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方法探究1选题依据、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1.1选题依据随着体育的发展,体育项目已经是数不胜数,并且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它独有的锻炼价值和意义,那么在湖南省的体育高考项目中五米三向折返跑是一个必考的项目,而且所占的分值是80分(总分300),并且在近几年其它省(如湖北)的体育考高项目中也增加了五米三向折返跑。
可见该项目的重要性以及锻炼价值,该项目锻炼的是考试的下肢爆发力、敏捷性、平衡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同时对其他项目有很好的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对该项目的训练方法进行更多的,更深的研究,让广大体育考生有更好的训练方法和考试技巧。
虽然前面有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包含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方法方面的,身体素质方面的,但是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则或者要求,同省的不同地区也有不一样的经验,我们需要把各种好的训练方法和技巧进行整合,总结出一套新的,完整的,有效的训练方法;并且针对湖南省的各地区的一些训练和考试时所出现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为湖南省体育高考五米三向折返跑的项目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主要的研究内容1.2.1五米三向折返跑的几种跑法1.2.2提高五米三向折返跑成绩的训练方法和技巧1.2.3五米三向折返跑常见的错误和问题1.2.4临考前应做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3研究方法及思路1.3.1文献资料法1.3.2访谈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各高中的体育高考队,主要对湖南省茶陵二中和澧县二中的体育高考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通过观摩学生的训练和对测试成绩的分析以及与教练的交流找到一些问题和研究对策。
体育游戏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第37卷第5期2023年9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37N o .5S e pt .2023收稿日期:2022G09G19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 x g n f x 2022110)作者简介:孙健(1981G),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㊁素质拓展.E Gm a i l :s u n j i a n ji a n k k @163.c o m.㊀㊀文章编号:2095G6991(2023)05G0114G04体育游戏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孙㊀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采用改编后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从学习㊁人际关系㊁角色适应性㊁生活总体和身心健康这5个维度,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部分大一新生开展问卷调查,被试新生在教育过程中分为A 组和B 组.从以上5个维度和性别方面分析了差异,新生中进行体育游戏教育的A 组和不进行体育游戏教育的B 组对高校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显著,A 组的适应性水平显著高于B 组.关键词:体育游戏;大学生;适应性;身心健康中图分类号:G 898.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S t u d y o n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po r t sG a m e s o n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C o l l e ge 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S U N J i a n(W a n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A n h u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u241000,A n h u i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m a i n l y a d o p t s t h e a d a p t e d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sc a l e ,f r o mt h e f i v ed i me n s i o n so fl e a r n i n g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r o l e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 v e r a l ll if ea n d p h y s i c a l a n dm e n t a l h e a l t h ,t o c o n d u c t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o n s o m e f r e s h m e n i n W a n j i a n gC o l l e g e o fA n h u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D u r i n g th e e d u c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h e f r e s h m e n a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g r o u p Aa n d g r o u p B .A n a l y z e d f r o mt h e a b o v e f i v e d i m e n s i o n s a n d g e n d e r a s p e c t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t h e r ei s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i nt h e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ff r e s h m e nb e t w e e n G r o u p Aa n dG r o u p B ,a n d t h e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o f f r e s h m e n f r o m G r o u p A w h o a r e e n g a ge d i n s p o r t s g a m e e d u c a t i o n i s s i g n if i c a n t l y h ig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G r o u p B .K e y w o r d s :s p o r t s g a m e ;c o l l a g e s t u d e n t s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t h e p h y s i c a l a n dm e n t a l h e a l t h ㊀㊀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育㊁知识积累㊁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完全走向社会㊁独立承担时代重任的准备期[1].对于刚刚成年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高等教育的最初时期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很快适应好高校的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㊁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而且会进一步关系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适应性主要是指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时,积极反作用于周围环境,并对自身做出调整,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形成新平衡的一个过程[2].大学新生面对着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不充足的经验往往就会对环境㊁生活和人际交往关系等产生不适应的问题.已有研究[3]表明,对变化的不适应会导致新生情绪长期沮丧和心理过度紧张,不当应对会使新生陷入迷茫㊁逃学㊁退学㊁自伤,甚至自杀的困境.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4].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5].对高校新生适应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有效掌握高校新生对在校学习㊁生活的适应程度,而且将有利于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及可行性方案[6].王存同等[7]基于大量的样本和案例分析,认为团体的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大学生预防抑郁的发生,也能降低自杀的意念,对自杀的意念起到了抑制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能是学校的体育教育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团体运动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和明确目标的有效手段[8].体育游戏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情绪状态有积极的影响[9].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运动将消极的情绪发泄出去,可以有效地舒缓不良情绪[10].因此,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新生迈向大学课堂的第一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1㊀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某专业刚入学一个月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共有62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游戏,其中男生34人,女生28人;B组共65人,男生32人,女生33人.B组除了不进行体育游戏外和A组进行一样的教学.3个月后,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127份问卷,回收合格问卷125份,合格率为98.4%.1.2㊀研究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适应性研究均采用卢谢峰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11],分为7个维度:学习适应性㊁人际适应性㊁角色适应性㊁职业选择性适应㊁生活自理适应性㊁对环境的总体认同㊁身心症状表现.考虑到现在信息化程度高对新生的适应性有显著影响,对此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改编,主要从学习适应性㊁人际关系适应性㊁角色适应性㊁对生活总体适应性和身心健康适应性这5个维度进行调查问卷.从 完全不符合 到 完全符合 依次记1-5分.各个维度的项目均分代表各维度适应性的高低,得分越高,代表适应性越高.结果表明:χ2/d f值为2.43,G F I(g o o d n e s s o f f i t i n d e x)为0.92,N N F I(n o nGn o r m e df i t i n d e x)为0.94,C F I(c o m p a r a t i v ef i t i n d e x)为0 91,R MGS E A(r o o tm e a ns q u a r ee r r o ro f a p p r o x i m a t i o n)特征值为0.07,这些数值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测信度.利用S P S 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㊀结果分析2.1㊀A组和B组适应性比较㊀㊀A组是刚进入大学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游戏的一组,而B组则不进行体育游戏.3个月后,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后,A组和B 组教育条件适应性5个维度的总体平均数得分比较如表1所列.表1㊀5个维度适应性总体平均数得分情况组别人数总体平均数标准差t PA组60182.7624.67B组65146.5826.963.719<0.001从表1的数据可知,A组和B组在5个维度上的适应性总体平均数分别为182.76和146 58,A组的得分比B组高36.18分,经检验,t 为3.719,P<0.001,表明A组和B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差异性,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的A组新生的适应性显著地高于B组新生的适应性.2.2㊀A组和B组在5个维度上的适应性比较㊀㊀为了进一步分析体育游戏对高校新生教育适应性的影响,本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维度,主要从5个维度的得分来表现各组新生的适应性变化.由表2可见,不同的维度对新生的适应性影响是不同的,在学习适应性这个维度上,A组和B 组的平均得分最高,分别为40.46和34.72,表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普遍对学习的适应性好,而角色适应性的平均分数最低,说明新生对角色的适应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其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能快速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同时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的A组在各个维度上都比没有进行体育游戏的B组平均数得分高,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大一新生的适应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A组和B组的得分平均数在角色适应性和身心健康这两个维度方面上的分数差距最大,所以体育游戏的引入可以明显地帮助新生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并且有助于新生的身心健康.经检验,两组数据511第5期孙健:体育游戏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表2㊀A 组和B 组适应性在各个维度平均数得分情况维度项目A 组(62人)平均数标准差B 组(65人)平均数标准差tP学习适应性40.465.1434.726.713.250<0.01人际关系适应性39.555.7532.646.534.441<0.001角色适应性32.185.4823.586.184.169<0.001对生活总体适应性34.325.3228.836.324.253<0.001身心健康适应性36.255.5326.816.693.947<0.001图1㊀A 组和B 组各个维度平均数在5个维度的P 均小于0.01,表明A 组和B 组在五个维度方面都有着极其显著差异性,分析其原因,这跟体育游戏教育有很大关系,通过体育游戏,新生可以快速认识彼此,拓宽了人际圈,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另外,在体育游戏中经历输和赢,可以转移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不良的情绪通过游戏发泄出去,有利于身心健康.2.3㊀A 组和B 组中性别对适应性的影响㊀㊀为了探究A 组和B 组新生中性别对适应性的影响,对两组中的男生和女生的问卷分数进行了统计,如表3所列.表3㊀A 组和B 组男女生适应性㊀㊀平均得分情况组别平均数标准差t PA 组男生94.7212.58B 组男生76.8515.363.189<0.01A 组女生88.0414.49B 组女生69.7316.723.255<0.01㊀㊀表3的数据显示,A 组男生和B 组男生的适应性平均得分分别为94.72和76.85,A 组男生比B 组男生的分数高了17.87,经检验,t 为3 189,P <0.01,这表明进行体育游戏的A 组中的男生对学校的适应性显著高于B 组的男生.A组的女生和B 组女生的适应性平均得分分别为88 04和69.73,A 组女生比B 组女生的得分高18.31,经检验,t 为3.255,P <0 01,这表明进行体育游戏的A 组中的女生对学校的适应性显著高于B 组的女生.综上可见,进行了体育游戏教育的A 组和未进行体育游戏教育的B 组中新生的适应性在性别上产生了差异.另外,本文还进一步探究了性别对学习适应性㊁人际关系适应性㊁角色适应性㊁对生活总体适应性和身心健康适应性这5个维度上的影响,A 组和B 组中男女生在这5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如表4所列.A 组的男生和女生均比B 组的男生和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高,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提高新生的适应度.A 组和B 组中女生在学习适应性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比男生高,说明女生在学习上的适应性比男生更好.由于女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使其在人际关系㊁角色上㊁生活上和身心健康上的得分比男生的得分低,适应能力较差,但是引入体育游戏后,这个情况相对得到了改善,A 组的男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分数差距较B 组的差距小,女生的适应性得到了较表4㊀A 组和B 组男女生在各个维度上平均得分情况维度项目A 组男生平均数A 组女生平均数B 组男生平均数B 组女生平均数学习适应性18.8521.6115.6819.04人际关系适应性20.3819.1717.1115.53角色适应性16.4015.7812.4511.13对生活总体适应性17.3916.9315.9112.92身心健康适应性18.9217.3314.5512.266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7卷大的提高.3㊀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体育游戏的大一新生在各方面的适应性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进行体育游戏教育的A组新生的适应水平显著地高于未进行体育游戏教育的B组.A组的新生在学习㊁人际关系㊁角色㊁生活总体和身心健康这5个维度的适应性的水平显著地高于B组新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教育后,新生在角色转变和身心健康这两个维度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性,适应性水平显著地提高了.A组和B组中新生的适应性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进行了体育游戏的男生和女生适应性水平显著地高于未进行体育游戏的男生和女生,且女生在人际关系㊁角色㊁生活总体和身心健康维度上得分低,进行体育游戏后,适应性得分变高,适应性能力得到提高.由此说明必须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体育游戏可以使新生形成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也可以使新生在挫折中发泄不良情绪,磨炼意志,激发斗志.这帮助了新生尽快融入到高校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新生的高校适应能力,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徐福祥,孙玮.新时代大学生担当意识教育的理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4):39G41.[2]秦绍学,耿希峰,雍煜,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研究[J].经济师,2022(7):141G142.[3]张金健,王梦倩,李桂莉,等.大学生自伤行为的4年追踪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2):104G107.[4]任冉.我国当代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3.[5]柴颖,汪勇.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扎根分析[J].高教探索,2022(2):122G128.[6]成建红,任晨宇,刘怡均,等.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研究[J].大学教育,2021(6):4.[7]王存同,韩婷婷,张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外在保护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3):243G247.[8]高东方,孙立.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游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9]S HA P O S HN I K O V A,I R Y N AI,K O R S U N,e t a l.AGn a l y s i so fs t u d e n t s s o m a t i c h e a l t h a n d e m o t i o n a l s t s t ed u r i n g s p o r t s g a m e sc l a s s e s[J].W i a d o m o s c i L e k a r s k i e(W a r s a w,P o l a n d:1960),2020,74:608G612.[10]秦绍学,耿希峰,雍煜,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研究[J].经济师,2022(7):141G142.[11]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责任编辑:纪彩虹](上接第98页)[3]郭俊华,蒲阳.金融社会化促进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6):681G688.[4]贺新家,潘磊.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动力演进与展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41(2):94G101.[5]兰迪,方春妮.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㊁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42(1):59G68.[6]任波.中国体育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导向㊁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 基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政策解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2):1G10.[7]荀阳,黄谦,曹美娟,等.冲击解析及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关联结构的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1):64G72.[8]杜娟,董亚琦,刘珍珍,等.区块链技术驱动下体育产业的应用场景及推进路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2,44(1):37G40.[9]罗宇昕,李书娟,沈克印,等.数字经济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价值及推进方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1):64G72.[10]朱启莹,徐开娟,黄海燕.资本市场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㊁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12):35G49.[责任编辑:纪彩虹]711第5期孙健:体育游戏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健美操项目开题报告范文

健美操项目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健美操作为一种集舞蹈、锻炼和表演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因其动感、优美、丰富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受,以及对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运动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一种健康、快乐、有效的运动方式。
而健美操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了众多人群在家、社区、学校和健身房等场所进行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健美操项目的开题研究,探讨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交交往的积极影响,为广大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运动参考。
并通过编排一套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场所的健美操课程,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推广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主要目标如下:1. 探讨健美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定量调查,研究健美操对身体指标如柔韧性、耐力、力量、协调性等的影响,并与其他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和特点。
2. 探讨健美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定性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研究健美操对抗压能力、情绪管理、自信心等心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3. 探讨健美操对社交交往的影响: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健美操在社区、学校、健身房等场所的群体效应及其对社交关系的积极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文献综述:对健美操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2.定量调查:通过问卷设计,针对参与健美操项目的人群进行体能测试和心理指标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定性调查:选择一定数量的健美操爱好者和非健美操爱好者,进行深入访谈和观察,了解其对健美操的态度、行为和感受。
4.课程编排与实施: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和专业知识,编排一套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场所的健美操课程,进行实地实施和反馈收集。
5.数据分析与结论: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总结归纳健美操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交往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结论。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是一种高难度、高技术、高美感的竞技体操项目。
器械技术是艺术体操个人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选手完成更高难度的动作,表现更优美的艺术效果。
但在实际比赛中,器械技术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选手的成绩。
因此,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我国艺术体操水平,提高选手成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旨在提高我国艺术体操选手的器械技术水平,拓宽选手技能,提高表演艺术水平,提高选手的比赛成绩,为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的种类和基本功;(2)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3)影响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因素;(4)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对策。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了解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了解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出对策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定量分析结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研究,将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的运用提出可行的对策,为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
预期结果包括:(1)提出可以促进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2)探索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拓宽我国艺术体操选手的技能及艺术表演能力,提高选手的比赛成绩。
五、论文结构(1)第一章就开题报告的主题,论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阐述。
T439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排球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其已经具有了100年的发展历史了。
在排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排球比赛也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其竞技规则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现如今的排球比赛,采取的是得分制的比赛制度,在这其中,一个队能否在比赛中取得高分,依靠的则是该队队员的发球技术。
除此之外,比赛中排球队员采取的战术也是很重要的,有高点进攻的战术,也有立体进攻的战术。
全场比赛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网上争夺了,这也是全场比赛的焦点。
总的来说,排球运动是一种集合了速度、跳跃能力、战术为一体的竞技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时,根据当今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方式,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这样竞争的环境中,才能够使排球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关于运动员的选材,这个是比较前沿的科学问题,理论上来说,科学的选材是世界体育竞赛的基础。
它能够减少选拔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被淘汰的可能,也能够大大减少一个运动队员的培养周期,让他们更快的掌握技能并且保持良好的成绩。
这是非常有益于排球这个体育项目在未来竞赛中的发展的。
(二)实际意义科学的选材能够更快的选到好的后备运动员,对其进行系统训练,从而大大缩短培养周期,让运动员早日参加竞赛并拿到好成绩。
在各省的中学进行科学的运动员选材,首先能够让同学更深的了解这项运动,调动青年们运动积极性让他们切身的投入这项运动。
在他们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会受益于排球运动为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健康,同时,他们也能够带动排球运动的发展,甚至会投入排球这项运动事业中。
三、研究现状随着人们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的深人,排球比赛的战术形式和战术内容较以往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排球比賽也由此变得丰富多彩和充满竞争性。
-般认为,排球战术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运动的比赛规律、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为有效地运用战术而采取的有预见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_开题报告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研究题目:浅谈乒乓球运动员选材必要性及方法院系姓名:吕磊学号:专业:乒乓球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2月27日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目的:乒乓球未来的发展仅仅依靠老队员的拼搏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乒乓球仍需要大量的后背军团的努力与支持。
选题意义:乒乓球苗子的优劣关系到乒乓球运动的未来与发展。
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运动水平的高低,衡量着国家的强弱。
科学的发展,训练条件、手段、方法的接近。
运动成绩的提高,除了良好的、系统的训练外,运动员个人的天赋条件就成为突出的重要因素。
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挖掘优秀的运动苗子并进行正确的培养。
中国乒乓球技术定能突飞猛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方法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运动员选材(二)、如何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三)、选拔出优秀苗子后的高质量的管理与训练二.基本思路(一)充分地利用运动员的先天性竞技能力: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是通过训练得到明显改变的,即是可训练的;而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由遗传特征所缺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先天性。
(二)保证多年系统训练过程的顺利完成:一个运动员要达到运动的高水平,不是一两年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一段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达到的。
(三)参观小学体育课,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选择适合的乒乓球苗子(四)根据各地体校学生的比赛成绩选拔合适的乒乓球人才三.科学选材内容(一)身体形态特征(二)身体素质特征(三)心理素质特征四.研究对象:周边小学及业余体校的学生五.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为了掌握和了解与本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利用武汉体院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查阅,获得相关数据或信息,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2、调查问卷法。
就乒乓球后备人才的选拔的方法、手段以及理论依据分别对乒乓球教练员进行抽样调查问卷3、访谈法。
与有经验的乒乓球教练员以及老队员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乒乓球运动员苗子的选拔的意见和建议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高难度的竞技体育运动,对技巧、灵敏性要求相当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鞍山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13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富比尼定理及其应用
学生姓名:孙畅健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09.2
学号:04号
指导教师:赵艳英
2012年12 月26 日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富比尼定理及其应用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勒贝格(Lebesgue)测度与积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分析数学的基础,而这一变革和发展的根基就是经典的黎曼(Riemann)积分。
而在交换积分次序这个问题上,勒贝格积分要求的条件也是比黎曼积分要求条件少得多,在R积分的框架内,总不免要用到某些难以验证的条件。
而在L积分的框架内,富比尼定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2. 现实意义
富比尼(Fubini)定理揭示了高维积分与低维积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数学分析中重积分与累次积分之间关系的推广。
在交换积分次序问题上,勒贝格积分要求的条件比黎曼积分要求的条件弱得多,这就是勒贝格积分理论的优越性之一。
勒贝格积分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继而能够比较容易的解决有关几何、物理甚至经济等自然学科的相关问题。
二、论文综述
1.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
勒贝格积分理论作为分析学中的一个有效工具的出现,尤其是他在三角级数中应用的高度成功,吸引了许多数学家,例如P.法国(Fatou),F.里斯(Riesz)和E.菲舍尔(Fischer)等,来探讨有关的问题,使得这一领域开始迅速发展.其中特别是里斯关于Lp空间的工作(注:勒贝格可积的函数全体构成的距离空间是完备的),使得勒贝格积分在积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的理论中持久地占有重要的位置.
勒贝格积分是以昂利.勒贝格命名的,他于1904年引入了这个积分定义。
今天勒贝格积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
广义地说是相对于一个测度而定义的函数积分。
狭义则是指相对于勒贝格测度在实直线。
或者更高维数的欧式
空间的一个子集中定义的函数的积分。
在闭区间a和b之间对函数f的积分可以被看作是求f的函数图像下的面积。
对于多项式这样比较常见的函数来说这个定样比较常见的函数来说这个定义简而易懂。
但是对于更加稀奇古怪的函数来说它是什么意思呢?广义地来说,对于什么样的呢?广义地来说,对于什么样的函数“函数图像下的面积”这个函数“函数图像下的面积”这个呢?广义地来说,对于什么样的函数“函数图像下的面积”这个概念有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具有很大的理论性和实际性意义。
在传统的关于二重积分与累次积分的恒等性定理上,黎曼积分也反映出它的不足之处,人们发现了是该定理不成立的例子。
从而作为一个结论,这一定理的传统说法必须修改,然后再把积分推广于无界函数时,这一修改变得更加严峻。
对此,勒贝格的重积分理论,使得用累次积分来计算二重积分的函数范围扩大了。
他在1902年发表的论文《积分、长度与面积》给出的一个结果奠定了1907年圭多·富比尼创立的著名定理的基础。
富比尼是意大利多产的数学家之一,论述涉及几乎所有数学分支,出版了有关线性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多复变解析函数和单调函数等方面的专著;研究过变分学、积分化简、概率分析和函数级数等问题;建立了判定连续群的准则;对非欧几何和微分几何中的许多问题均有论述。
1919年获王室授予的奖金。
1928年起,任《纯粹与应用数学年刊》编辑。
此外,他在物理学中也有贡献,对动力学、电学、波的理论提出过精辟见解。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19世纪的微积分学中已经有了许多直观而有用的积分,例如黎曼积分(简称R积分)、黎曼-斯蒂尔杰斯积分(简称R-S积分)等。
只要相应的函数性质良好,用这些积分来计算曲边形面积、物体、重心、物理学上的功、能等,是很方便的。
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愈来愈经常地需要处理复杂的函数,例如,由一列性质良好的函数组成级数所定义出来的函数,两个变元的函数对一个变元积分后所得到的一元函数等。
在讨论它们的可积性、连续性、可微性时,经常遇到积分与极限能否交换顺序的问题。
通常只有在很强的假设下才能对这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
因此,在理论和应用上都迫切要
求建立一种新的积分,它既能保持R积分的几何直观和计算上的有效,又能在积分与极限交换顺序的条件上有较大的改善。
1902年法国数学家H.L.勒贝格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建立了以后人们称之为勒贝格积分的理论,而富比尼定理是勒贝格积分理论的又一重要成果。
对于交换积分顺序,这个定理的条件似乎已降到最低限度。
3.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富比尼定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问题中都着重要的应用。
西安交大的赵汝怀在《(N )模糊积分的连续性与Fubini定理》一文中从分布函数的研究入手, 建立了一系列(N )模糊积分与极限交换次序的充分条件, 给出了乘积模糊测度空间上(N )模糊积分的Fubini 定理。
1983年7月黄重器在《龙岩师专学报》发表了《富比尼定理的推广》,文中提到“在计算付伦涅尔积分的过程中, 我发觉一些分析教科书上现成的积分次序交换定理都不能引用, 因此我建立一个新的积分次序交换定理。
”推广了富比尼定理的应用。
还有丘维敦的《完全测度空间上的Fubini定理》,张兴汉的《拟可加测度空间的富比尼定理》,俞能福《富比尼原理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杨利民和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系陈楷城等我国的一些从事基础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对此进行了经验研究与理论思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4.本人对以上的综述
勒贝格积分与黎曼积分的产生和发展与力学、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勒贝格积分和黎曼积分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极大的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发展,丰富了数学学科的思想;另一方面,勒贝格积分与黎曼积分在力学以及物理和其他学科中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希望通过该课题更加全面地让同学们了解富比尼定理及其应用。
三、论文提纲
前言:
勒贝格(Lebesgue)测度与积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分析数学的基础,而这一变革和发展的根基就是经典的黎曼(Riemann)积分。
而富比尼定理又
是勒贝格积分中的一重要定理。
本文介绍了黎曼积分的定义、性质定理,勒贝格积分的定义、性质和富比尼定理的相关性质理论及证明。
进而了解富比尼定理的优越性。
(一)黎曼积分的定义及性质定理
1.黎曼积分的定义
2.黎曼积分的性质定理
(二)勒贝格积分的定义及性质定理
1.勒贝格积分的定义
2.勒贝格积分的性质定理
(三)富比尼定理的定义及其证明
1.富比尼定理的定义
2.富比尼定理证明
(四)与富比尼定理相关的其他定理
1.托内利(Tonelli)定理
2.抽象富比尼定理
(五)富比尼定理的应用
1.随机变量及数学期望
2.计算高维积分
结论:
勒贝格积分中的富比尼定理在数学中占重要地位。
同时,它和物理学、几何学也有很大的联系,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也只是富比尼定理在数学中应用的一部分,富比尼定理还有很多其它应用之处。
只要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自己对富比尼定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预期结果
勒贝格积分和黎曼积分在数学中占重要地位。
只要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勇于探索,就一定能从中感受到富比尼定理的无穷魅力, 使自己对富比尼定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参考文献
[1]匡继昌,《实分析引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2]俞能福,富比尼原理及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 [3]胡钦训,《实变函数论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年11月[4]江泽坚, 昊智泉合编,《实变函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5]夏道行、严绍宗,《实变函数与应用泛函分析基础》[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数学手册编写组, 数学手册[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7]李日光,欧苡,非光滑函数的格林公式、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J],广西师范学报,2003
[8]严绍宗,童裕孙合编,《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M],1992年12月[9]刘培德,《实变函数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10]胡适耕,《实变函数》[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11]张兴汉,拟可加测度空间的富比尼定理[J],深圳大学学报,1994
六、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1月初~11月中旬论文选题,确定论文题目
11月下旬~12月末根据所选论文题目搜集资料、初步论证,完成开题报告。
13年1月~2月学习所搜集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完成论文初稿。
3月初~3月末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二稿。
4月初~4月中旬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二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三稿,同时完成论文的英文摘要。
4月下旬~5月15日继续修改论文,直至定稿,并完成论文的排版与打印工作。
5月下旬~5月末准备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对,按孙冰的开题报告格式,参考文献应该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