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鹤顶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

合集下载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名单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名单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名单
兰科植物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植物,它们的花朵色彩鲜艳,形态各异,是许多人喜爱的花卉之一。

在中国,也有许多野生的兰科植物,它们生长在山区、草地、沼泽等不同的环境中,为我们的自然环境增添了许多色彩。

以下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名单:
1. 石斛兰:石斛兰是一种常见的兰科植物,它生长在山区、林地、草地等地方。

石斛兰的花朵呈黄色或白色,花瓣形状像蝴蝶,非常美丽。

2. 虎头兰:虎头兰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黄色或橙色,形状像虎头,非常特别。

3. 红门兰:红门兰是一种生长在沼泽地带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红色或粉色,非常娇艳。

4. 羊耳兰:羊耳兰是一种生长在草地上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白色或淡紫色,形状像羊耳朵,非常可爱。

5. 红蕊兰:红蕊兰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淡紫色或白色,花心呈红色,非常美丽。

6. 红掌兰:红掌兰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红色
或粉色,形状像手掌,非常特别。

7. 红唇兰:红唇兰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红色或粉色,花瓣形状像唇形,非常娇艳。

8. 红袍兰:红袍兰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兰科植物,它的花朵呈红色或粉色,花瓣形状像袍子,非常美丽。

以上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名单的部分内容,这些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的生长在山区,有的生长在草地,有的生长在沼泽地带,它们的花朵形态各异,但都非常美丽。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野生植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兰花另类品种之路边野花--------鹤顶兰

兰花另类品种之路边野花--------鹤顶兰

兰花另类品种之路边野花--------鹤顶兰
植物体高大。

假鳞茎圆锥形,长约6厘米或更长,基部粗6厘米,被鞘。

叶2-6枚,互生于假鳞茎的上部,长圆状披针形,长达70厘米,宽达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长达20厘米的柄,两面无毛。

花瓣长圆形,与萼片等长而稍狭,先端稍钝或锐尖,具7条脉,但近边缘的脉分枝,无毛;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背面白色带茄紫色的前端,内面茄紫色带白色条纹,摊平后整个轮廓为宽菱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短,宽3-5厘米,中部以上浅3裂;侧裂片短而圆,围抱蕊柱而使唇瓣呈喇叭状;中裂片近圆形或横长圆形,先端截形而微凹或圆形而具短尖头,边缘稍波状;唇盘密被短毛,通常具2条褶片;距细圆柱形,长约1厘米,呈钩状弯曲,末端稍2裂或不裂;蕊柱白色,细长,长约2厘米,上端扩大,正面两侧多少具短柔毛;蕊喙大,近舌形,宽约2.5毫米;药帽前端收狭而呈喙状,外表面具细乳突状毛;花粉团卵形,近等大。

花期3-6月。

生于海拔700-1800米的林缘、沟谷或溪边阴湿处。

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

性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的气候,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忌干旱,忌瘠薄,轻耐寒冷,生长适温为18-25℃。

冬季相对休眠,保持盆土微潮,不宜浇水太多。

越冬温度应在6℃以上比较耐寒,冬季室温10度以上就不会受害。

有时叶片受冻后可将叶片剪除,温度适宜时假鳞茎可以正常长出新叶并开花。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

中国兰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金效华,陈心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摘要: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裂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icturatum),长柄虾脊兰(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

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耳。

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

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关键词:裂唇卷瓣兰;长柄虾脊兰;绿花毛兰;兰科;新记录;中国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7)02-169-02 Three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from ChinaJIN Xiao-Hua**,CHEN Sing-Chi(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Abstract: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 and Eria lanigera,three Chinese new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are reported.B.picturatum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dorsal sepal with a seta and lip with two auricles at base. Calanthe allizettei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its relatives by its lip with three lamella and small midlobe.Eria lanig-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ntire lip and yellowish green flowers.Key words:Bulbophyllum picturatum;Calanthe allizettei;Eria lanigera;Orchidaceae;New record;ChinaDuring our fieldwork in southern Yunnan from March to April2006,three new recorded Orchidaceae species from China were discovered and here reported.Bulbophyllum picturatum(Lodd.)Reichenb.f.in Walp.Ann.6:262.1861,Seidenf.in Dansk Bot.Arkiv. Bind.33.Nr.3.1979.———Cirrhopetalum picturatum Lodd. in Bot.Reg.Misc.49.1840.裂唇卷瓣兰(新拟) China.Yunnan(云南):Menglian(孟连),alt.1100 m,epiphytic on trunks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3-13, X.H.Jin8087(PE).Epiphytic on trunk.Rhizome creeping,3mm in diam.Ro-ots fro m nodes with pseudobulbs.Pseudobulbs narrow conical,3 -5cm long, 1.5cm in diam.,2-3cm far away each other. Leaf one on each pseudobulbs,linear,25cm long,3cm wide. Umbellate inflorescences arising from base of pseudobulbs,15cm long,infertile sheathed bracts2-3,fertile bracts lanceolate,7 mm long,1.5mm wide,5-10-flowered.Ovary with pedicel1.6 cm long.Flowers yellow,purple dotted.Dorsal sepal concave, entire,tip with a7mm long seta,ovate,6mm long,6mm wide,densely purple teral sepals long lanceolate,3.5 cm long,0.6cm wide,acute,twisted,adnate at upper part about2cm,apart only at base and apex.Petals ovate,densely purple potted,dentate.Lip lingulate,movable,with two round-ed auricles at base,5mm long, 1.5mm wide,fleshy.Column yellow,3mm long,enlarged at base.Anther cap dentate in front,pale purple.Calanthe allizettei Gagnep.in Bull.Mus.Hist.Nat.Par-is,Ser.2,xxii.508.1950.Seidenf.in Opera Bot.141:177. 1992.长柄虾脊兰(新拟)China.Yunnan(云南):Malipo(麻栗坡),alt.1684 m,terrestrial in limestone areas forest,2006-04-10,X.H. Jin8139(PE).Terrestrial.Pseudobulb conical,1cm tall,1cm in diam. Leaves basal,2-4on each pseudobulb,full developed at anthe-sis,45cm long,formed the pseudo-stem about20cm long;peti-ole25cm long;blade lanceolate,20cm long,6cm wide,acu-minate.Inflorescence10cm long,3-10-flowered.Bracts trian-gular,acuminate,2-4mm long,1mm wide.Pedicel with ovary云南植物研究2007,29(2):169~170Acta Botanica Yunnanica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Received date:2006-06-13,Accepted date:2006-09-19作者简介:金效华(1975-)男,博士,主要从事兰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鹤顶兰的养护与管理要点

鹤顶兰的养护与管理要点

鹤顶兰的养护与管理要点
学名:phaiustankervilliae
科属:兰科、鹤顶兰属
产地分布:中国华南和西南,亚洲热带至澳大利亚。

繁殖:分株。

光照:需光照,稍耐阴。

水分: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温度:不耐寒,0℃以下会发生冻害。

湿度:喜湿润,相对湿度高于60%,一般在70%~90%。

警告:鹤顶兰鳞茎有毒。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服。


养护要点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花序直立,高可达90~120厘米,总状花序,有花10~20朵;花大,直
径7~11厘米,芳香。

用疏松的腐叶土、泥炭土或树皮块盆栽。

生长期每1~2周施肥一次;保持盆
土湿润、透气良好。

喜半阴和湿润环境,春、夏、秋三季遮阴50%左右。

在干旱季节向植株周围
经常洒水,可提高空气湿度。

温暖环境生长良好,越冬温度12℃以上。

鹤顶兰有哪些品种种类?鹤顶兰的常见栽培品种介绍

鹤顶兰有哪些品种种类?鹤顶兰的常见栽培品种介绍

鹤顶兰有哪些品种种类?鹤顶兰的常见
栽培品种介绍
鹤顶兰有哪些品种种类?鹤顶兰的常见栽培品种介绍
鹤顶兰常见品种和栽培种植技术,鹤顶兰(pnaius)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其主要为地生种,假鳞茎大,延长成茎状,花茎直立,生于假鳞茎的侧面,通常可开出许多大型的花果;筒状的唇瓣十分独特。

色泽变化范围较宽,在些颜色在兰花中不常见。

现常见的栽培种有三个:
①黄花鹤顶兰。

其假鳞茎呈园筒形或圆锥形,高约10cm,由包片形成的假茎高均可达60厘米,叶38枚、长45厘米、宽11.5厘米,叶上有不规则黄斑和条斑,花朵高达90厘米,花浅黄色,直径7.5厘米,唇瓣上有棕色或红棕色的斑点;唇瓣管状,在胼胝体上有茸毛和3条龙骨状肋,距极短,圆锥状;春季开花,花香且花期长;
②大花鹤顶兰。

其假鳞茎圆锥形、丛生,高和直径均在7.5厘米左右;有叶35枚,叶长可达90厘米、宽10厘米;花茎直立、圆柱形,高90120厘米,总状花序,有花1020朵;花直径711厘米,萼片和花瓣矩圆形,均长约5厘米,外面白色,里面暗靛色;唇瓣大,宽倒卵形,平伸、向上卷,3浅裂,前部边缘波状,背面前部紫色,腹面内侧紫色带白色条纹;矩圆柱形,长约1厘米,顶端常呈叉状2浅裂;花期在春夏季;
③斑叶鹤顶兰。

假鳞茎圆锥形或狭卵状矩圆形;叶椭圆状披针形,长达45厘米、宽510厘米,具黄色块斑;花茎直立,较粗壮,高达75厘米;总状花序、具多数花;花黄色,干后靛色,萼片和花瓣均长约3厘米,萼片矩圆形;唇瓣直立,楔状倒卵形、3裂,侧裂片半圆形,中裂片略长而宽,反卷成螺壳状,边缘为皱波状,距长约1厘米。

鹤顶兰在本地栽培,主要作温室和室内盆栽,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花卉。

鹤顶兰的种子培养

鹤顶兰的种子培养

鹤顶兰的种子培养
杨美纯;周歧伟;许鸿源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
【年(卷),期】2001(014)003
【摘要】@@ 鹤顶兰为兰科鹤顶兰属花卉,植株高大,花茎长达70~120cm,总状花序具10~20朵花,花径约10cm,花冠中筒状的唇瓣形状十分独特,且颜色与其它花瓣不同,花色丰富,艳丽芳香,花期长达1个月以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鹤顶兰还适宜作亲本,与兰科其它属的花卉进行杂交以培育新的兰花品种,现已杂交成功的鹤顶虾脊兰、鹤顶虎头兰等市场价值很高.鹤顶兰原产于广东、广西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能短期耐受4℃低温,适应性强,生长势好,容易栽培[1],在广西南宁一带室外栽培可安全过冬,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兰科植物种子的胚发育不完全,不含有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胚乳或其它贮藏组织,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2].因此用种子作无菌培养是快繁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杂交新品种培育的唯一途径.
【总页数】2页(P107-108)
【作者】杨美纯;周歧伟;许鸿源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31
【相关文献】
1.虾脊兰种子胚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研究 [J], 苏振喜;叶华;等
2.鹤顶兰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增殖培养研究 [J], 姚绍嫦;凌征柱;蓝祖栽;马小军
3.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兰芹英;何惠英;张艳军;马兴强
4.拟万带兰和湿唇兰杂交种子胚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J], 兰芹英;何惠英;方春妍;黄文
5.黄花鹤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J], 王莲辉;朱玉琴;姜运力;冯育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鹤顶兰的养殖管理

鹤顶兰的养殖管理
土壤调配
在种植前,还需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和虫害。可选 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消毒。
盆器选择与准备
盆器选择
鹤顶兰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需要选择较深的盆器,以利于根系生长。同时,为了方便浇水和管理,建议选用有 排水孔的盆器。
盆器准备
在盆底铺一层陶粒或碎瓦片,以增加排水性,防止土壤积水。然后加入适量的土壤,以备种植。
06
鹤顶兰的养殖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浇水和施肥
浇水
鹤顶兰对水分的需求不高,应避免过度 浇水,以防造成根部腐烂。在生长季节 ,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要确保土 壤不过湿。
VS
施肥
鹤顶兰不需要频繁施肥,每年施用一两次 即可。过多施肥可能会导致植物过度生长 ,影响其形态和健康。
注意光照和温度的调节
光照
鹤顶兰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应避免阳光直射 。在夏季,可以采取遮阳措施,或在室内养 殖;在其他季节,可以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 但不过于强烈的位置。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00-1800米的密林下或沟谷山坡阔叶林中。
生长特点与习性
生长特点
鹤顶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肉质的根茎和叶片。
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半阴半阳的光照条件。
02
养殖前的准备
土壤选择与调配
土壤选择
鹤顶兰适合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可 选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2:1:1的比例混合。
பைடு நூலகம்等私人绿化。
在园林绿化中,鹤顶兰能够为环 境增添生气,提高绿化品质。
室内盆栽观赏
鹤顶兰因其美丽的形态和独特 的适应性,常被用作室内盆栽 观赏植物。
适合在室内光线明亮、空气流 通的地方摆放,可起到装饰家 居、净化空气的作用。

兰科地生植物——鹤顶兰

兰科地生植物——鹤顶兰
南各 省区, 一些具有较大型花朵的种观赏价值较高。 属中植株大小差异较大, 大型地生 兰的植株高度可达1 - 2 m 以2 O 0 0 m 高的林地 均可见其身影, 有的生长在半阴的林下或林缘, 有 的则暴 露在全光照下, 有的生长在高温地 区, 有的则生长在较凉爽的地 区, 是 常见的庭园及盆
兰属 ( G a s t o p h a l u s ) 及苞鹤兰 ( S p t h o p h a i u s ) 等。
原生种
鹤顶兰 ( P h a i u s mn c a r v i l l e a e ) 分布于中国台湾、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云南和
西藏, 泛布亚洲热带至太平洋诸 岛, 生于海拔7 0 0 - 1 8 0 0 m 的山地林缘 、 沟谷或溪谷 阴湿 处。 株高约6 0 ~ 8 0 a i / 、 假鳞 茎为扁球形、 肉质且节 问很密, 1 3  ̄ 2 - 6 枚, 互生于假鳞茎上部, 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 形, 长达4 0 ~ 6 0 c m , 纸质, 表面有波状皱 曲。 花茎自假鳞茎侧 面 抽出, 花轴粗大壮观. 可高达6 0 ~ l O O c r q , 花6 ~ 2 0 朵, 花径8 - l O c m , 花瓣外侧粉白色. 内部 边缘白色, 中央 为红褐色, 唇瓣喇叭形, 外白内紫红, 花色柔中带艳颇具特 色; 花期3 ~ 6 月, 花朵寿命1 5 ~ 2 0 天, 具有淡淡的芳香 园艺价值高; 另外鹤顶兰有 种变种白花鹤顶兰
PI J,  ̄
囝 >■糟哭 地
为青石蛋。 花期4 ~ 5 月, 花序 自假鳞 茎侧 面抽 出, 花6 - 2 0 朵, 花径5 ~ 6 c m, 花色鹅黄或鲜 黄色, 萼片和花 瓣等大。 唇瓣基部 贴生于蕊柱基部 , 开 口处具有一 圈红 褐色皱褶, 颇 具 趣味 , 内侧则布红褐色脉纹 。 另一种异名斑叶鹤顶兰 ( P w o o d f o r d # ) , 其叶片多为金 黄色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t sr c:Ph istn iess Av r ) e. an wl eo d d se iso au o C iai rp re .Thss eisi a u kn n i( e. Av r , e yr c re p ce fPh isf m hn s e o td o r i pc e s
黄 俞 淞1 ,刘 晟 源 ,彭 日成13 ,,许 为斌 4 ,
(; 1 .
毳 西 物 究 , 西 林50;广 弄 国 级 然 护 管 局 广 龙 54; 广 植 研 所 广 桂 40 2 西 岗 家 自 保 区 理 , 西 州 30 16 . 20
3 广 西师 范大学 生命科 学院 ,广西 桂林 5 1 0 . 4 0 4;4 华南 农业 大学 林 学 院 ,广州 5 0 4 . 1 6 2)
A e y r c r e p ce fPh i s n wl e o d d s e iso a u
( c ia e e r m hn Orhd ca )fo C ia
HUANG - o g ,U U h n - a 2 ENG - e g ,,XU e BiI4 Yu S n S e gYu n ,P RiCh n I3 W i n, -
Ph i st n i e ss( e . a u o k n n i Av r )Av r i n u e . n Da h l c
s lrt mi me ssLid. tP xo ) h .., u ifr n tec lx n easaeio y wht,h rs fl i a oP. s ni( n 1e a tn Reb f b tdf si h ay sa d p tl r v r ie te ceto i mi h e p ga ru , 0hsd so rs t hnwht n ar t r h lgcl ecit na d iu tain aepo ie . lb o sb t ie fcetwi t i el gh i h i o .Ismop oo i sr i n lsrt r rvd d a d po l o Ke rs ywod :P is o kn ni ;Orhd ca ln w e od i so ef r ;Chn u n ie ss t c ia ee e rc r ;l metn oa i a l
作者 2 1 0 0年在 对 桂 西 南 喀斯 特 森 林 物种 资 源 龙州 县 弄 在
岗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发 现一 种 兰 科 O c iaee鹤 rhd ca 顶兰 属 P au 植 物 , 种 与 紫 花 鹤 顶 兰 P mi ~ h is 该 . s h me s 相似 。通 过查 阅相 关 文 献 资料 ( ey n v ni s Av r a o ,
无毛, 脊两侧 具稀疏 白色 长毛 。该 文提 供 了该 新记 录种 的形态 描述 和墨线 图 。 关 键词 :中越 鹤顶 兰 ;兰科 ; 新记 录 ;石灰 岩植 物 区系 ;中 国
中 图 分 类 号 :Q9 9 7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1 2 2 1 ) 20 4 - 3 0 03 4 ( 0 2 0 —1 30
广 西 植
物 G iaa 3 2 : 4 uh i 2( ) 1 3— 1 5 4
21 0 2年 3 月
DOI 0 3 6 /.sn 1 0 — 1 2 2 1 . 2 0 1 :1 . 9 9 j is . 0 0 3 4 . 0 2 0 . 0
中 国鹤 顶 兰 属 ( 科 ) 新 记 录种 兰 一
1 9 ; 心启 , 9 9 C e , 0 9 Av r a o , 0 5 97陈 1 9 ; h n 2 0 ; ey n v 2 0 ) 以及 对标 本 的进一 步研 究 后 发 现 , 种 植 物是 中 国 该
到的标 本进 行描 述报 道 。
中越鹤 顶 兰 ( 拟) 图 1 A— 新 : H
摘 要 :报道 了 中国鹤顶 兰属 Ph is 新记 录种—— 中越鹤顶 兰 P.o knni( e. Av r 。该种 与 紫花 au 一 tn ies Av r) e. s 鹤顶 兰 P. sme ssL n 1e a tn Rc b f相似 , 同在 于该 种 的花萼 和花瓣 均 为象 牙 白色 , 盘 的脊上 mi h ni( id. t xo ) h .. P 不 唇
(1 G a g i ntueo o n . u n x s tt f B t y,G a g i h a gAuoo u e inad teC iee a e y o c ne,Gui 40 6 C ia I i a un x u n t mo s go n hns dm f Si cs Z n R h Ac e in5 10 , hn ; l 2L n g n t n lNaua eev miirt no a g i o gh u5 20 ,C i ; . ol e fL Si cs un x . og a gNai a trl sre o R Ad ns ai fGun x ,L n zo 3 40 hn 3 C l g i c ne,G a g i t o a e o e Nom l nvri Gui 40 4 C n ;4C l g rs y, o t iaAgiutrlU iest r a iesy, i 5 10 , h a . ol e fFoet S uhC n rcl a nvri U t l n i e o r h u y,G agh u5 0 4 ,C ia) un zo 162 h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