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作者:陈立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6期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及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同时分析了西部旅游业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及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的制约,并提出大力发展西部旅游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西部旅游区域不平衡环境制约一、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业发展迅速2000年初,作为国家区域总体战略的第一步,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启动。

经十几年发展,西部地区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

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也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

在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地区在宣传、开发、拓展市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联合促销,使得欧洲、北美、日韩和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大幅增长。

除2003年因“非典”导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滑坡以外,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均稳中有升,而旅游外汇收入基本上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2010年,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708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26%,旅游外汇收入5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

在国内旅游方面,除2003年外,实现了逐年递增,其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至2010年,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为11.3亿人次和79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3%和29.4%,而旅游总收入为8281.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9%。

(二)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增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几年间,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稳定在5.3%—9.5%之间,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比重(“非典”期间除外)保持在16.89%—25.35%之间。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这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产业布局和发展的侧重点有关,但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我国东中西部旅游经济效应比较研究

我国东中西部旅游经济效应比较研究
2 06 0 2 5 o0 2 o4 o

中 西 东 Fra bibliotek中 西


西
经 济 增长 率
1 . 69

2 . 48
1 .7 49
1 .4 32
1 .2 2 .9 34 54
1. 99
2 .6 3O
旅 游 总 收入 对 G P的 贡献 率% D
旅 游 总收 入 对 经 济增 长 的 拉 动 系数
东 部
创 汇
2 34 2 L. 9 C475
中 部
比 重
689% .
创 汇
1 5 29 9.7 1. 567
比 重
5. % 76 5- % 35
创 汇
3 83 0. 2 1 3.O
比 重
9. % 08 7.9% 8
69 8 . 9%
2 0 04
认识 产生许多误解或对旅游 经济的作用给予过 高期望 。 二、 国东中西部旅游经济效应差异分 析 我 对 我 国东 中西部 区域2 0 — 0 6 年 的旅游 经济效 04 2 0 Z. 应协调发 展状况作定量研究 、 评价和 比较 时 , 区域划分采 用行政 区域划 分与三大地带划分相结 合的方法 ,指标确 定为我 国东 中西部收入效应 、 创汇效应和就业效应 。
58 .5
30 . 0
39 . 2
1. 31
28 . 5
8 . 2
58 .5
3 . 2
55 . 7
00 6 00 2 00 6 .6 .9 .9 00 7 .5
00 6 00 8 0 1 7 .2 .6 .0
00 9 .4 00 7 .6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概述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概述
西部地区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 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 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不足: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 术、资金匮乏,生态脆弱。
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 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 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因 素
…通信条件 、 市场经济…
劳动力素质较高
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 发达,国内外联系便捷 发育比较早,多种所有制经 济发展比较快
中、西部地带
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 非季风区,多干旱或高寒
能源、矿产、森林、草场等资源丰富
较低 落后 较低 较差 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
相对比较落后 劳动力素质较低 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弱 相对落后 市场经济发育相对落后

1、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的依据 和范围? 2、比较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 的差异 3、对外开放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 增长?(p18) 4、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5、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 行政区?
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 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 广西、海南(暂未包括港、澳、台)
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 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 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 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 强。

我国东、中、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比较研究

我国东、中、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比较研究

D A i ju U N L — u
( .N na gIstt o ehooy N na g4 30 ; 1 ay n ntu cnl , ay n 7 0 4 i e fT g
2 eatetfP yi l dct n N nagTah ̄’clg , ay n 7 0 1C i ) .Dp r n hs a euai , a yn ece m o c o o ee N na g4 3 6 hn l a
满足 了人们 日常观光 游 ,也达到 了在 观光 的同时参 与健 身
的双 重 目的 。
较 和体 育旅游进 行市场 分析 ,研 究发展对 策进一 步促进 我 国东 、中、西部体育旅游市场 的发展。
1 对 象与 方 法
1 1
第3 2卷
第 8期
宜 春 学 院学 报
Jun lo e u l g o ra f h nCo e e Yi l
V0. 132. No 8 .
21 0 0年 8月
A g2 1 u. 00
我 国 东 、 中、西 部体 育旅 游 资 源 开发 现 状 比较 研 究
石 艳霞 ,段 立军
随着我 国经济 的快 速发展 ,人们 的生 活节奏 变得越来
好的场所 ,东部地 区的森林 则为 一些爱 好探 险的体 育爱好 者提供了 良好 的生态探 险环境 。
越快 ,人们在紧张 完成 工作之余 ,也 在寻求 适合 自己的健
身 、娱乐项 目。旅游 已成为 人们调 剂生 活的重要 手段 ,在 国家大力发展假 日经 济 的政策下 ,外 出旅游 已成为人 们选
( .南 阳理 工 学院 体 育教 学部 ,河南 南 阳 4 3 0 1 7 04; 2 .南 阳师 范学 院 体 育学院 ,河南 南 阳 4 3 6 ) 7 0 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比较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比较分析

图2 东 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动趋势 从主 要指标 占比看 ,2 0 年 以来 中西部 地区规模 以上工 05 业主要经济指标 占全国的 比重明显提高 ,而东部地区 占比则逐
1 9
了我国区域G 增速从 “ DP 东高西低 ”向 “ 西高东低 ”转换 的趋
研 究探 索
渐下 降。2 1 年 ,西 部地 区规模 以上工业企 业资产 总计 、主 00
机遇 实现经济科学崛起 ,东部地 区则依 靠体 制机 制、人 才、创新等优 势实现 经济加速转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西高 东低 ;比较分析


基本态 势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实现 由
势 。2 0 年 ,东部地 区 有 7 04 个省市 G 增速 超过 1 %,而 中 DP 4 西部地 区仅2 省市 G 增速超过1 % ; ̄ 2 1 年 ,中西部地 个 DP 4 J0 0
硫酸 、化学农药原药、塑料 、水泥、大中型拖拉机、家用 电冰 箱 、发 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 占全 国的 比重下降较多 ,中西部地
区比重则上升较快 ( 表1) 。这反 映出近年来化工 、水泥 、交 通运输 设备、家用 电器 等制造行业呈现从东部地 区向中西部地 区梯 度转移 的趋势 。
从财 政支 出看 ,2 0 年 以来 ,中央财政 对中西部 地 区转 05
90 .
85 .
1. 19
71
13 _
49 .
区,中西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占全国地方合计的 比重呈现上升趋
势 ,东部地 区比重则 有所 下降。2 1 年 ,中西部 地 区G 占 00 DP
全 国 地 方 G 合 计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2 .% 和 1 .% , 分 别 比 DP 41 86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和分析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和分析

表2-1 项目 生产总值 人口( 人均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 时间 (亿元) 万人) (万元) 值(亿元) 2011年 293581 2010年 250488 2009年 211887 2008年 194085 2007年 165194 2006年 138523 2005年 118596 55446 55040 53889 53169 52458 51709 50949 5.2949 4.55102 3.93191 3.65034 3.14907 2.67889 2.32774 18801 16257.4 14290 13449.8 11621.7 10017.9 9447.96 第二产业增加 值(亿元) 144895 124530 104956 98659.1 83837.3 71137.6 60625.4 第三产业增加 值(亿元) 129886 109700 92640.5 81976.2 69735 57367.4 48522.9
能源消费量 煤炭 焦炭 天然气 电力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万吨标准煤)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亿千瓦小时)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164795.8 140482.9 15934.4 338.1 18836.5 24542.9 4253.9 1112.8 7102.5 3395.3
36425 30013.28 25992.29 22739.82 18852.05 15753.84 13443.63 11527.27 9891.85 8773.47
2010年 81408.49 2009年 66973.48 2008年 60447.77 2007年 49184.06 2006年 40346.38 2005年 34086.72 2004年 28945.2 2003年 23975.21 2002年 20956.71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比较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比较

2 0 1 0年 《 中国统计 年鉴 》和 《 中国旅游
统计 年鉴 》中获得 。最后 ,选用加权 主成 分T OP S f S 价值 函数对 全国 3 1 个省 市( 不
包括 港澳 台地区 )2 0 0 6 — 2 0 1 0年旅 游竞 争力 进行评价 。
竞争力普遍增强、梯级分明、各 区域竞 争 优 势 和 竞 争 弱 势 明 显 。 建议 旅 游 发
区域旅 游竞争 力评 价结果分析 环境 下 ,在全球 努力发展 旅游业以拉动经
区域 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结 果与各子 系统评价 结果如表 1 、表 2所示。
年份 2 0 0 6 2 0 0 7
济 回升的格 局下 ,我国区域旅游业能够经 受非常态的因素影响 ,继 续保持平稳发展
竞 争 力评 价 是 旅 游 研 究 的热 点 。 2 0 1 1 年世 界经 济论 坛 ( WE F) 发布 《 旅 游竞争 力报 告 》 ,我 国在 1 3 9个 国家或 实 体 中排 名第 3 9位 ,达到 全球 竞争 力的 中 等 水平 。 旅 游竞 争力 的提升 , 不 仅是我 国
的需 要。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福建 河南 江西 河北
天津 云南 湖北
0 3 2 0 0 3 1 9 0 3 0 2 0 3 0 1
旅 游 产 业不 断 发展 壮 大的 过程 ,也 是 我
1 2 3
d 5
表1 区域旅游竞 争力综合评 价结果
2 0 D 8 2 0 0 9 2 0 1 0
广东 浙江 江苏
北京 山东
0 7 3 6 0 5 8 4 0 5 5 8
0 5 0 2 0 4 8 5

我国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修改稿2

我国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修改稿2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还在不断地进行当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三次产业的发展总和,因此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本文是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的,目前来看,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非常相似,但由于发展的起步点不同,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就产业结构的效益方面对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地区三次产业优势,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等情况,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对产业结构的不足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功效系数法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I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constantly, pursue maximum economic efficiency,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pollu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began to "resource-conser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sum of the thre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ecessary. This is on my East West area of industry structure for comparison analysis of, currently see, East West area of industry structure very similar, but due to development of started points different,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 the on has many aspects are exists with must of differences, this on industry structure of benefits aspects on East West area industry structure for comparison analysis, understanding current East W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tatus, and industry structure status, area three times industry advantage, industry structure exists of insufficient, situation, Utiliz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insufficient to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Output value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Compare labour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coefficient method我国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一、引言自1979年以来,我国以工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已经形成,在基数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全国的产业结构却呈现出了明显的趋同,许多地市级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更是非常明显,我国是发展大国,资源大国,人口大国,发展不均衡,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口分布不均衡,相同的产业结构对于东西部的发展在建设上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重复,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创汇 ( 亿美元)
星级饭店 数( 家)
星级饭店客 房数( 间)
旅游企业营业 收入( 万元)
全国累计 东部 地区 西部 地区
3 914. 18 3 112. 39
77% 801. 79
23%
203. 85 176. 89
87% 26. 96 13%
8 880 5 737 65% 3 143 35%
( 六) 东西部旅游开发政策机遇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使东 部地区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飞速发展, 受经济规律影 响, 西部地区人才、资金纷纷向东部流动, 东部旅游与 西部旅游的投入和观念差距加大。中国的国际旅游优 先发展政策的定位使东部与国外的经济文化联系日 趋紧密, 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西部 由于受“两步走”发展战略的影响, 加上各项投资不 足、交通不便、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开发经营观念落 后和外界对西部旅游了解较少, 拉大了与东部旅游发 展的差距。 西部大开发政策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和 加速剂, 是西部旅游业缩短与东部差距的契机。国家 从产业政策、税收支付、基建投资、招商优惠等方面对 西部地区加大了支持力度。以交通设施为例, 2000 年 国家投资 50 亿元在西部改扩建 20 个机场, 在“十五” 期间, 国家计划投资 1 000 亿元进行西部铁路大中型 项目建设, 政策上的机遇必将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大发
[ 中图分类号] F592.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6080( 2004) 02-0058-0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urism Exploitation Strategy Between East and West Part of China
展。
二、我国东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比 较
东西部地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 以旅游产品为基 础, 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制定了“东部上水平, 西 部大开发”的旅游开发战略。就是要提高东部地区旅 游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 着力开发西部的旅游资 源, 带动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增长。
( 一) 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上的不同 东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目标是针对国内外旅 游市场的新需求,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做到“增创新优 势, 更上一层楼”, 使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当地国 民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 在实施旅游“走出去”的战略 中发挥龙头作用。战略重点不是地域的扩大、数量的 扩张, 而是旅游产业结构的完整, 旅游产品的升级, 国 际市场的开拓, 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战略布 局是要实现旅游经济规模梯次扩散, 传统的旅游城市 创汇能力大幅增长, 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 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 形成完整的东部旅游区域系 统。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经过 20 年的奋 斗, 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 善、市场繁荣、文明进步、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使西部成为中国旅游网络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成为西部的重要支撑产业和 “兴国富民”的主体经济之一, 旅游业要在西部大开发 中发挥先导作用, 西部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要大大高 于全国旅游业的总体增长速度。战略重点是在上规模 的同时, 注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出精品、出绝品、出 极品、出特品, 扩大客源市场, 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战 略布局是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 旅游集散地为节 点, 重要旅游景区为支点, 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 带, 组织西北、西南和青藏三大旅游区和若干个特色 旅游区, 形成多层次开发的西部旅游地域网络系统。 ( 二) 东西部旅游开发战略在策略上的差异 1. 在管理运营模式上的差异 东部旅游经济发达, 旅游业的管理运营模式应该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化。中外旅游业发展的历史 经验证明, 当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一定水 平、形成产业时, 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由企 业自主经营。此时过分强调政府主导, 易导致“政府主 宰”、“政府主财”、“政府主干”, 造成胡子工程、形象工 程、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所以, 东部应在政府的宏观 调控下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
( 四) 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经济基础的比较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区域内的投资融资能力并限制消 费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良好, 尤其是交通条 件好,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人力资源雄厚。2000 年, 东 部地区人均 GDP 已达 1 400 美元, 而同期的西部地 区人均 GDP 在 600 美元以下。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决定了西部在通讯设施、交通条件、市政设施等基础 设施方面与东部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进一步制约了 西部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招商引资方面的发展, 经 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同时限制了本地客源在区域内的 消费能力, 需求的有限性影响到旅游供给在规模和数 量上的水平。 ( 五) 东西部旅游开发区位特点的比较分析 区位决定与主要客源市场的距离和游客的可进
CH ENG Jin-long , ZHOU Kai-bo
( Coll ege of T our ism , Shanghai N or mal University , S hanghai 200234, China)
Key words : comparat iv e analy sis; t ourism exploit ing str at egies; east China; w est China Abstract: T he art icle sho ws clearly t he diff er ent backgrounds of t our ism ex plo it ing st rategy
2004 年 4 月 第 15 卷 第 2 期
[ 旅游开发与建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 nal o f Guilin Institute o f T o ur ism
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比较分析
A pr . , 2004 Vo l. 15 N o. 2
程金龙, 周凯波
(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 上海, 200234)
西部产品以基本层次的观光游览产品为主, 专门 层次和提高层次的产品不多, 旅游产业要素处于全面
[ 收稿日期] 2003-12-11 [ 作者简介] 程金龙( 1981- ) , 男, 河南南阳市人, 上海 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 03 级 硕士研究生; 周凯波( 1981- ) , 女, 黑龙江漠河人,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 03 级硕士研究生。
77
建设过程中,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仍限 制着旅游业的发展。尽管西部旅游资源丰富, 并在近 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由于基础薄弱, 仍在 产业结构、产品质量、资源开发、市场结构等方面与东
部存在着很大差距, 西部旅游 业应在观念、管理、体 制、宣传、促销、规划等方面下大工夫, 特别是解决交
依据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同, 我国旅游业可划分为东西部两大地区。东部地区是中 国旅游业前进发展的基地,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 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 西、福建、海南、广东 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地 区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 包括四川、重庆、贵 州、云南、广西、西藏、湖南、湖北、河南、内蒙古、陕西、 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897 206 612 866
68% 284 340
32%
22 606 623. 16 18 619. 64 89%
3 987 453. 52 11%
资料来源: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3.
旅行社数 ( 个)
11 552 7 747 67% 3 805 33%
旅游从业 人数( 万人)
612. 63 399. 39
bet w een east and west part of China t hrough t he research o f t o urism dev elo ping charact er ist ics and st at us . T he art icle point s out t he dif ferences in st rat eg y object , st rat eg y keyst one and st rategy layout , and com pares a series of diff erences o f st rat egy t act ics in t hese t w o areas. On the base of t he co nsist ency g eneral t hought ful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 develo pm ent o pport unit y and st rat eg y act ion, t he essay put s fo rw ard t he t ourism cooperat ion ex ploit ing str ategy and to urism eliminat ing po vert y st rateg y.
78
入性。东部地区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与韩 国、泰国、日本等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及旅游中转国 距离较近, 旅游需求强度较高。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 力良好, 交通网络发达, 具备立体形海陆空对外开放 口岸。而西部地区, 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入境游, 都距离 主要客源市场较远, 直至 90 年代, 西部地区的一些主 要城市尚无或仅有空中对外口岸, 根据游客出行距离 呈衰减规律, 在目前西部交通设施尚不完善的条件 下, 就无形中提高了游客进入西部的门槛。
一、东西部地 区旅游开 发战略 背景的 比较 分析
( 一) 东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现状的比较分析
我国旅游生产力布局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 地区经济交通较为发达, 原有基础较好, 资源加工较 深, 是我国旅游创汇和国际旅游接待的主要基地, 是 国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也是国内和出境游的主要客 源发生地。东部地区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完善, 观光、度 假、商务旅游同步 增长,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食、宿、 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发展; 但其旅游经济面临 国际旅游业的激烈竞争, 也应深化发展认识, 对产业 结构进行调整, 对资源进行深开发, 对产品结构进行 优化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