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之美—爱因斯坦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

次年,全家迁往慕尼黑。

爱因斯坦幼年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

5岁时,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指针在磁力的无形作用下转动的情景让他惊讶。

像牛顿看到掉落的苹果一样,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认为自己看到的现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他先在慕尼黑读高中,未毕业就退学,后转入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

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学习数学和物理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

爱因斯坦喜爱教书育人,但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却是他无法放弃的梦想。

19991226由于不认同权威,爱因斯坦一度被人认为注定一事无成,1902年大学毕业后无法进入学术机构,只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一份做审查员的临时工作。

但在那里,爱因斯坦被正规教育扼杀的科学激情终于重新迸发出来,轻松的工作让爱因斯坦得以继续致力于科学研究。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使人类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标志着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

1914年,爱因斯坦返回德国,进入普鲁士科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兼任柏林大学教授。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

这是继狭义相对论之后,近代科学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会弯曲的预言。

爱因斯坦由此声名鹊起,相对论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名词。

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由于纳粹德国反犹太主义狂潮,爱因斯坦被迫移居美国,同年10月开始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教。

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我最尊敬的物理学家

我最尊敬的物理学家

我最尊敬的物理学家物理学家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他们通过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揭示了许多科学的奥秘。

在所有的物理学家中,我最尊敬的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其对科学和人类思维的贡献被广泛赞扬。

他的理论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认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首先,我非常敬佩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挑战常规的精神。

在他的年轻时期,他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但他与传统教学的方式格格不入。

他经常独自思考,追求问题的本质,并且不断挑战权威。

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最终导致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其次,爱因斯坦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思考也让我深感敬佩。

尽管他是一个具有科学家头脑的人,但他对宗教的理解和思考却深刻而独特。

他认为科学和宗教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在探索不同层面的真相。

他在宗教和科学的矛盾中找到了平衡,这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

此外,爱因斯坦的坚持不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相对论的研究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他懂得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努力,并相信自己的理论。

最终,他的努力获得了认可,并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后,我尊敬爱因斯坦是因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他相信自然界充满了神秘和美丽,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求知的欲望驱使着他进行科学研究。

他的理论表明了大自然的深度和复杂性,让人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之,爱因斯坦是我最尊敬的物理学家。

他的独立思考、宽容心态、坚持不懈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都让我深受启发。

他为人类的理解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带领我们站在科学的巅峰。

无论是对物理学还是对人类,爱因斯坦的思想和成就都将永远被铭记。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事迹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事迹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事迹爱因斯坦一生中的事迹有不少,在各个领域像社会、政治、教育以及战争与和平方面都有所涉猎,并且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些观点是非常深刻的。

下面是为你搜集爱因斯坦的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事迹爱因斯坦是一个美籍犹太人,出生于1879年,地点在德国乌尔姆市,在1900年的时候入了瑞士国籍,其在物理学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并且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的事迹有许多都是流传比较广泛的。

1905年,在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这一年他提出了三大理论,对物理学史来说具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光量子假说,他也就是凭借这一假说,获得了1921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提出狭义相对论以及布朗运动的统计性解释,并且他做了相应的验证性实验,让当时许多不相信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知名科学家改变了观点。

狭义相对论建立以后,爱因斯坦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希望把相对论的原理更进一步的推广到另一个领域即非惯性系,并在190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等效原理。

从此以后,他向着广义相对论进军。

终于在1926年的时候,爱因斯坦经过11年的研究,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雏形,在今后一段日子中,他做的都是对这个理论的完善工作并且进行一些具体的计算,还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了宇宙学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爱因斯坦开创了宇宙学。

爱因斯坦一生中的事迹有不少,在各个领域像社会、政治、教育以及战争与和平方面都有所涉猎,并且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些观点是非常深刻的,例如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这篇文章中,他就对社会主义体制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其有着滑向专制的危险。

爱因斯坦的事迹对于我们了解这个人有着极大的作用。

世纪伟人爱因斯坦说起爱因斯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他那过人的天赋和超高的智商了,他创立的相对论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但是他的研究和发现对科学的进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对于宇宙的理论,开阔了人们看世界的眼光。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00名著名物理学家中评选10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结果,爱因斯坦首当其选,排名第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2000年初,美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世界》杂志举行了一次评选活动,在100名著名物理学家中评选10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结果,爱因斯坦首当其选,排名第一,以下依次为牛顿、麦克斯韦、玻尔、海森堡、伽利略费因曼、狄拉克、薛定谔和卢瑟福。

爱因斯坦无愧于是“伟大”之中的“伟大”。

在物理学发生历史上最重要、最深刻的革命时期,他生逢其时,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在充分吸取前人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以他惊人的洞察力、巨大的创造性、深邃的思想和杰出的研究方法,在他所涉及的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史家谓之“当代物理学中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不是起源于他的著作的”。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小时候,他并不是一个聪颖过人的孩子,甚至直到三岁,说话还不太利落,有一段时期还对学校教育表现出很大的厌恶。

他1900年毕业于瑞土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901年入瑞士国籍,毕业两年后才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技术员的工作。

但就在那儿,真金终于大放光芒,1905年的几个月间,雪崩一般地一连发表了几篇极其重要的论文。

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的,这篇文章不仅从理论上将其完全解决,而且还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当时关于分子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热运动,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3年后,德国物理学家佩兰从实验上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同年,爱因斯坦本人以此文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

第二篇论文对光电效应作了解释。

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把量子概念扩充到辐射的发射、吸收和传播上去,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对于这一新观念,当时只有少数人支持,遭到了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包括普朗克本人直到1913年还表示反对。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简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АльбертЕйнштейн),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原德国人)。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

D)。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InstituteforAdvancedStudy)教授。

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简介(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Einstein)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2]正因“对理论物理的贡献,个性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联”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简介(三):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物理之美

物理之美

物理美学教育探索物理美学是物理学与美学相交叉的学科,是科学美学在物理学科上的具体表现,作为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美学和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相联系的物理美学本身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美学性质和美学表现。

在初、高中的教学中研究和推广物理美学教育对中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说,物理学是至善至美的科学,他还特别把物理的美归纳为“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历史上的科学家更是把自己所发现的科学规律描绘得美不胜收,哥白尼为他的日心说这样写道:“所有的这些轨道的中心便是太阳,难道说在如此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还能找出比这更好的地方来安置这样一盏美妙的明灯使它能从这儿照亮一切吗?”波尔发现电子模型后,爱因斯坦赞叹道:“这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

”物理科学的美,是一种艺术的美,但它又与艺术美有很大的不同,物理科学的美是完全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

物理科学的美是真和美的统一。

由美可见真,由真可见美。

但不一定真的就美,噪声是真的,但不美。

美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早期的地方天圆说就很美但不是真的。

物理科学的美归纳起来就是爱因斯坦所描绘的“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一、简单性,物理科学的美在于它的简单。

但这个简单是指的物理表达形式的简单而知识内涵的丰富,是简单和丰富,形式和内涵的对立统一。

一个很简单的公式包涵着深刻的内容,一个条件很少的理论概括了丰富的事实,这就是简单的美。

例如牛顿定律以F=ma的简单形式包涵了宏观世界力和运动的全部特征和表象,这就是简单的美。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以极简单的形式概括了相当深刻的物理学、哲学的原理。

当我们深入了解其内涵时,不仅为其简单的外表和深刻的内涵所震动,而且越深入就越体会出它的美。

“自然界喜欢简单,不爱用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这是牛顿对简单美的形象阐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只有两条基本假设却建立了相对时空观,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统一,简单的真显示了丰富的美。

欣赏物理学之美

欣赏物理学之美

欣赏物理学之美一提到物理学我们就会想到爱因斯坦的那张照片: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见图一)。

好象做科学的人只知道研究,不懂得生活,其实这个认识是片面的,爱因斯坦不但在物理学上成就伟大,而且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很高,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在美学上也有独到的认识。

请看下面这幅照片(图二),这幅照片的名称叫dance 。

这是哈勃望远镜铺获到的一场宇宙中的精彩“舞会”,左边的“舞者”是较大的星系(ngc2207),“依偎”在旁的是较小的星系(ic2163),ngc2207的“吸引力”(强大的万有引力作用)使得ic2163“翩翩起舞”,它“掷”出的气体、恒星形成约十万光年长的“彩带”。

这场“舞会”将在数十亿年后结束。

最后两个星系将成为“一体”。

这是形式美,它的本质也是美的,因为它们的作用遵守万有引力定律,我们还可以预见它们的未来是怎样的。

再举一个例子,英国的卢瑟福用实验证明了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所构成,原子核居中,电子在外。

但原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最初认为原子的结构和太阳系相仿,原子核就好比太阳,而电子就像行星那样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原子核旋转。

但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绕核运动的电子应该辐射出电磁波,因此它的能量要不断减少,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也会减小,于是电子将沿着螺旋线的轨道落入原子核,这样看来,原子应当是不稳定的,而实际上原子是稳定的。

幸而不久迎来了量子力学,对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的行为作了完全不同的描述。

原来电子根本没有一定的位置,也没有一定的运动轨道。

原子中的电子就好像云雾般迷漫在原子核外的空间,形成所谓“电子云”。

电子到底在哪儿?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还是诗人说得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你看,电子云的意境很朦胧飘逸的吧!确实物理学是很美丽的。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学规律的艰辛旅程中,总是伴随着对美的热烈追求。

例如,哥白尼与托勒密地心说的决裂,就是有其执着追求美的因素,他深信完美的理论在数学上应该是“和谐和简单的”;托勒密为了解释天文观察的结果,引入了许多“均轮”、“本轮”,使得天文学既复杂又失恰;因此,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哥白尼苦心孤诣,研究了三十多年,终于建立了不朽的日心说;后来,开普勒深切感受到日心说的美,毅然抛弃了从他的老师第谷那儿接受的地心说观点,他说“我从灵魂的最深处证明它是真实的,我以难以想象的心情去欣赏它的美。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汇总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汇总

牛 (1642-1727),英国科学家。 顿 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
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光 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 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 又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 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
•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 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 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 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 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 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
Warming up

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 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 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 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 论。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 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 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曾获得1921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You cannot teach a man anything; you can only help him find it within himself
你不可能把一切都教给一个人,你只能帮助 他在他认知的范围内去发现和了解事物。
陈景润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 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 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 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 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 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 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 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 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 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 深受称赞。 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 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 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把题为“万有 引力方程”的论文提交给了柏林的普鲁士科学 院,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文章中 他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 点移动之谜,而且还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 生偏折,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 值的两倍。
广义相对论
由于牛顿定律 给狭义相对论 提出了困难, 即任何空间位 置的任何物体 都要受到力的 作用。因此, 在整个宇宙中 不存在惯性观 测者。爱因斯 坦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又提出 了广义相对论
科 学 巨 匠
爱 因 斯 坦

• (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1955 年4月18日)
• 犹太人,是20世纪著名 的理论物理学家、思想 家及哲学家,也是相对 论的创立者,是现代物 理学及二十世纪最重要 的科学家之一。
生平简介
•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 瑞士籍。 •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 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工业大学 教授。 •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 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 鲁士科学院院士。 •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 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 物理研究, • 1940年入美国国籍。
对爱因斯坦引入的这些全新的概念,大部分物理学 家,其中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仑兹,都觉 得难以接受。旧的思想方法的障碍,使这一新的物理 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熟悉,就连 瑞典皇家科学院,1922年把诺贝尔奖金授予爱因斯坦 时,也只是说“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 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对于相对论只字未提。
(1915年)
佯谬问题
时钟双生子佯谬:相对论诞生后,曾经有一个令 人极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双生子佯谬。一对双 生子甲和乙,乙在地球上,甲乘火箭去做星际旅 行,经过漫长岁月返回地球。爱因斯坦由相对论 断言,二人经历的时间不同,重逢时甲将比乙年 轻。比如在这一对孪生兄弟20岁时,甲乘飞船作 太空飞行,甲认为飞行时间只有一年,在其返回 地面时,甲只有21岁,但他却发现乙却已成了90 多岁的老人了,亦即乙比甲年老了许多。
光速在所有惯性参考系 中不变,它是物体运动 的最大速度。由于相对 论效应,运动物体的长 度会变短,运动物体的 时间膨胀。
相对论
以几何语言建立而成的 引力理论,统合了狭义 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 力定律,将引力改描述 成因时空中的物质与能 量而弯曲的时空,以取 代传统对于引力是一种 力的看法。
广义相对论
四维弯曲时空
广 义 相 对 论
引力波
有限无边宇宙
大爆炸宇宙学说 引力透镜 黑洞
为了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正确,爱因斯坦 求助于天文学观测,提出了三个可以用天文 学观测来验证的广义相对论效应。 第一、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解决了长期悬 而未解的水星近日点附加进动问题,计算结果 与观测符合得很好; 第二、预言了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会 弯曲; 第三、预言恒星发出的光谱谱线由于强大引 力的作用会使其波长变长,也就是发生引力红 移。
广义相对论的证明
1919年5月英国天文学家物理 学家爱丁顿和戴森分别奔赴非洲 西海岸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 贝瑞尔并在29日进行了日全食观 测。11月6日,戴森在英国皇家 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联席会议上 郑重宣布:得到证实的是爱因斯 坦而不是牛顿所预言的结果他称 赞道“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 的成就之一。爱因斯坦发现的不 是一个小岛,而是整整一个科学 思想的新大陆。” 消息传遍全 世界,爱因斯坦成了举世瞩目的 名人。广义相对论也被提高到神 话般受人敬仰的宝座。
广义相对论的证明
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太阳在 天球上的视位置有一个周年 运动,即每天的同一时刻太 阳在星空背景上的视位置都 不同,要移动差不多一度, 全年正好移动一周。所以, 白天出现在太阳背后的星空, 几个月前或几个月后,将在 夜间出现。因此在几个月后 可以拍下日食时观测的天区。 对比日食时拍下的太阳背后 的星空和太阳不存在时的同 一星空照片,就可以测量出 恒星位置的偏离。
狭义相对论的副产品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E=mc2 它说明了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也可以用 来解释核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但它不是导致 原子弹的诞生的原因。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分别
目前一般认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 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引力(弯曲时空),即 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引力作用或者引力作 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讨论有引 力作用时的物理学的。用相对论的语言来说,就 是狭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是平直的,而广义相对 论的背景时空则是弯曲的。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 光速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中 不变,它是物体运动的最 大速度。 由于相对论效应,运动 物体的长度会变短,运动 物体的时间膨胀。 但由于日常生活中所遇 到的问题,运动速度都是 很低的(与光速相比), 看不出相对论效应。
狭义相对论的证明
1966年,科学家在实验中测得μ子绕圆形 轨道高速运动时,其平均寿命比在地面上静 止的μ子的平均寿命长。1971年,科学家们 又观察到了放在卫星上绕地球旋转的原子钟 比地面上的原子钟走的慢得多的现象。这些 实验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同时也就 间接解释了“双生子佯谬”这个问题。
智商160
“你和一个漂亮姑娘在公 园长椅上坐一小时,觉得 只过了一分钟;你紧挨着 一个火炉坐一分钟,却觉 得过了一小时。这就是相 对论。”
个人名言
• 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 是少说废话! • 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 上帝是狡猾的,但他并无恶意。 •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 的戏笑中垮台!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 的。 • 智慧并非学而可取,而是毕生追求所得。 •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 础,我叫它猪栏的思想。 •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 了。 • 没有牺牲,也就决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趣话爱因斯坦
科学牛人之爱因斯坦—0228
音乐天赋
爱因斯坦演奏莫扎特奏鸣曲(珍贵历史录音)—0636
“爱因斯坦奇迹年”
在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6篇划时代的 论文,这一年成为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 分水岭。 1.《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2.《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 3.《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 粒子的运动》 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首次提出了狭义 相对论基本原理,论文中提出了两个基本公 理:“光速不变”,以及“相对性原理”。 1921年的爱因斯坦 5.《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6.《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贡献
贡献 基本原理 影响
狭义相对论
相对性 光速不变原理 等效原理 广义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领域 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人们对宇宙 的认识及观测研究 和理论探讨 解释光电效应,推 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获得一九二一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广义相对论
光量子假说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905年)
狭义相对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