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专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达标测试卷课件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此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15 cm2 . 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B.平面镜中的像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D.地上的树影3 .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4 . 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旋转20°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旋转10°5 .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B.月食的形成C.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6 . (2016·宿迁卷)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7 . 如图所示的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投影器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8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在真空中传播B.虚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被人眼观察到C.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D.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缩小的B.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远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10 . 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11 . 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像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12 . 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小13 . 电视的遥控器能够发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精选资料-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2)

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2)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其它透明物体中传播速度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km/s 。
2.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原理来看是不同的,前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 阳光里,在浓密树荫下的地面,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光斑,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
4. 电影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布来做,这是为了产生__________;黑板“反光”,这是由于产生__________。
5. 如图①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是反射角。
6.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º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º角;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º,则反射角是图①________º角。
7.某人身高1.6m,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5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将镜子向人移动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像高是________m。
8.在鸟语花香的季节,漫步在河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鱼在树木的倒影里游动,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 现象,所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_。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色光;在自然界里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 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依次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和倒立的缩小的像,测得像距分别为26厘米和16厘米,则该透镜的焦距f为()A.6厘米<f<10厘米B.8厘米<f<13厘米C.13厘米<f<16厘米D.16厘米<f<26厘米2 .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 . 教室中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出现晃眼现象的原因是A.只有黑板反射光,字不反射光B.字和黑板都反射光,字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C.只有字反射光,黑板不反射光D.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观察范围更大一些C.在手电筒里,要把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D.太阳灶中,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5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6 . 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B.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C.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D.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7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此可以断定,该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A.小于90°B.等于90°C.大于90°D.无法确定8 . 下列对有关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A.色光三基色是红、绿、蓝B.“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D.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9 . 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米处,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平面镜的像,这时他与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A.5米B.2.5米C.6米D.10米10 .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踏青时将玻璃瓶随意丢弃在山林中B.夏天,室内没有人时空调及时关闭C.秋天,游玩时将剩余的矿泉水收集后再利用D.冬天,用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电热水器二、多选题11 .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折射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平面镜成像D.倒影-光的反射三、填空题12 . 近视同学的晶状体相比于不近视的同学更加_________(选填“凸”或“凹”)一些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