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卷
靖远四中__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_人教高中选修4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 B(g) 2C(g) + 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3 mol,在前10 s 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0.6 mol B.1.2 mol C.2.4 mol D.1.8 mol3、对于某平衡体系,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C.改变体系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5、对于反应M + N =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加到3倍,在20℃时完成该反应的30%需要81 min,若将温度升高到40℃,完成该反应的30%需要时间为A A.9 min B.27 min C.13.5 min D.3 min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①平衡不发生移动;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④NH3的质量分数增加;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③D.②2.(2016·大连模拟)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有 a mol A生成的同时生成3a 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时间消耗 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⑦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3∶2。
A.②⑤B.②⑦C.①③D.⑤⑥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4.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已知条件预测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G(g)===2Q(g) ΔH<0,自发反应x可能等于1、2、3C 4X(g)+5Y(g)===4W(g)+6G(g) 能自发反应ΔH一定小于0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ΔH>05.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A(g)+B(g)C(g)ΔH<0。
开始充入 2 mol A 和2 mol B,并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再充入 2 mol A,平衡正移,A的转化率增大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C.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减小D.再充入 1 mol C,C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增大6.(2017·洛阳调研)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1 mol SO2(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 mol Ar(g)mol-1,7.(2016·德州模拟)已知:4NH3(g)+5O2(g)4NO(g)+6H2O(g)ΔH=-1 025 kJ·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B、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02(g)+H2(g) CO(g)+H20(g) △H>0B.CH3CH20H(g) CH2=CH2(g)+H20(g) △H>0C.2C6H5CH2CH3(g)+03(g) 2C6H6CH=CH2(g)+2H2O(g) △H<0D.C02(g)+2NH3(g) CO(NH2)2(s)+H20(g) △H<0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4.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
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
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B.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5.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生成H2的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7.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和5 mL水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和5 mL水8.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③ 2 s 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一样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高二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满分:100分时间: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在相同温度下,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物质的量的F2和Cl2,让它们与等量的氢气反应,反应速率相同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2.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已知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H2可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制得,原料气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常用工艺条件:铁触媒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 K、压强3.0×107 Pa。
假设起始反应物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表所示:A.上述任何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均为1B.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小,反应一定越先达到平衡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 kJD.600℃、30 MPa条件下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0.1293.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 a(kJ·mol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C .决定NO 生成NH 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 2NO→NHNOHD .生成NH 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 +5H 2========Pd/SVG2NH 3+2H 2O 4.在一个绝热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m 、n 、p 、q 为任意正整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月考一、选择题(3分×10=30分)1. 在2A(g) +B(g)3C(g)+ 4D(g)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 mol·L-1· s-1B. v(B)=0.3 mol·L-1· s-1C. v(C)=0.8 mol·L-1· s-1D. v(D)=60 mol·L-1· min-12.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⑦正反应速率v(H2)=0.6 mol·L-1· min-1,逆反应速率v(NH3)=0.4 mol·L-1· min-1A.全部B.②③④⑤⑦C.①③④⑤D.③⑤⑥⑦3.反应X(g)+Y(g)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 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 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 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4.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5. 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焓变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6. 已知一定温度时发生反应Na 2SO4(s)+4H2(g)Na2S(s)+4H2O(g)ΔH=-225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反应在t2时达平衡,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 .升高温度B .增大H 2的浓度C .使用催化剂D .增大压强7. 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 在气体参与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加入催化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不断分离出生成物⑤加入MnO2A.全部B.①②⑤C.②③D.②3.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已知条件预测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 G(g)===2Q(g) ΔH<0,自发反应x可能等于1、2、3C 4X(g)+5Y(g)===4W(g)+6G(g) 能自发反应ΔH一定小于0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ΔH>04.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均加水稀释至50 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 mL 2 mol·L-1 B.20 mL 2 mol·L-1C.10 mL 4 mol·L-1D.20 mL 3 mol·L-15.对于反应 4NH3 + 5O2=== 4NO + 6H2O,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V(NH3)=0.2 mol / (L·s) B.V(O2)=0.024 mol / (L·s)C.V(H2O)=0.25 mol / (L·s) D.V(NO)=0.15 mol / (L·s)6.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X(g)+Y(g)Z(s)+3W(g)ΔH<0。
达到平衡后,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所得v-t图像如图,则改变的条件为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加催化剂D.增大生成物浓度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溶液颜色变浅B.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颜色变深D.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8.可逆反应2N022NO+ 02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l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9.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A(g)+B(g)C(g)ΔH<0。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2.可逆反应mA(s)nB(g)pC(g)qD(g)++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T T > 放热反应B .12T T > 吸热反应C .12T T < 吸热反应D .12T T < 放热反应3.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 (g )+NO 2(g )+CO (NH 2)2(s )2N 2(g )+CO 2(g )+2H 2O (g ) △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4~t5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B.CO2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t1~t2C.t2~t3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反应物浓度D.t6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4.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5.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2H合成3CH OH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3(g)(g)催化剂2H +CO CH OH(g) -1ΔH=-65.7kJ molB .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 .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 .该历程中经过TS3时的反应速率比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 6.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①放出能量B .过程①中,只形成了C—S 键C .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 .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并没有参加反应 7.在容积固定的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 ①H =a kJ·mol-1,若充入2 mol CO(g)和4 mol H 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 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 1≠a 2) 15分钟 30分钟 45分钟 1小时 T 1 45% 75% 85% 85% T 2 40%60%a 1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①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根据数据判断:T 1<T 2C .T 2①下,在前30分钟内用C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0 mol/(L·h)D .该反应的①H>08.将2mL 0.1mol·L -1 FeCl 3溶液和2mL 0.01mol·L -1 KSCN 溶液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 3(aq)+3KSCN(aq)Fe(SCN)3(aq)+3KCl(aq),为了使平衡状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再加入2mL1mol·L -1FeCl 3 溶液 ① 加入KCl 固体 ① 加入适量的铁粉 ① 再加入2mL0.4mol·L -1KSCN 溶液A .①①B .①C .①①D .①①①9.2N 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3.对于反应2SO2(g)+O2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2D.降低体系温度4.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增大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6.据报道,在300℃、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使用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充入大量CO 2气体可提高H 2的转化率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 3CH 2OH 和H 2O 可提高CO 2和H 2的利用率 7.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 (气)+ 2Y (气)2Z (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1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 X、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Z ,同时生成2n molY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8. 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2HBr (g )0H <, 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
a 与b 的关系是 A.a >bB.a=bC.a <bD.无法确定9、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1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 2(g)+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1. 密闭容器中,反应xA (g )+yB (g )=zC (g )达平衡时,A 的浓度为0.5 mol·L -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 的浓度降为0.3 mol·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 +y <z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B 的转化率降低D .C 的体积分数增大 12.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反应m=n Y(g)ΔH =Q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A .m >nB .Q <0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小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3.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4、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I 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 I 和平衡态II 时浓度不相等 15.有一化学平衡:m A(g)+np C(g)+q D(g)(如右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分析图中曲线得出的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m +n >p +qB .正反应吸热:m +n <p +qC .正反应放热:m +n >p +qD .正反应放热:m +n <p +q16. 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 X (g )+Y(g)Z(g)+M(g)+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 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17.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2A(g)+B(g) 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1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g)+O 2(g)V 2O 5450℃2SO 3(g) Δ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 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19、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molPCl5,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2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2C(g) ΔH<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 min内,v(B)=0.1 mol/(L·min)B.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19.(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 p 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_.(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0.(6分)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ΔH<0,根据下列速率—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t1________;t3________;t4________;(2)产物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3)上述图像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的时间段是________;(4)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
21、(10分)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 Si3N4(s)+12HCl(g) (△H〈0)完成下列问题:(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 L,3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 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减小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Si3N4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Cl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3v逆(N2)=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4).若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衡时,H2和HCl的物质的量之比___nm(填“>”、“=”或“<”)。
22.(10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