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全册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的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了诗词、古文、文言文、现代文四个方面,主要包括了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修辞手法与表现技巧、阅读技巧等知识点。
下面将对八年级全册语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文学常识
1.文学流派:包括古体诗、旧体诗、新体诗、豪放派、浪漫主义、现
代主义等。
2.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等。
3.文学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二、文学体裁
1.古代诗词: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2.现代诗歌:包括现代诗、新诗等。
3.小说:包括传奇小说、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话本小说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必备古诗文

文言文部分(八年级上册)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孟子》二章(1)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包括一些经典的中篇小说、现代诗歌、文言文以及精美的散文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背影》:朱自清的这篇经典散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2. 《白杨礼赞》:茅盾的这篇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崇高品质。
3. 《囚绿记》:陆蠡的这篇散文,通过对一株常春藤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
4. 《短文两篇》:《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两篇短文探讨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主题。
5. 《桃花源记》: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小石潭记》:柳宗元的这篇游记,通过对小石潭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忧郁和苦闷。
7.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这篇名篇,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并借此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8. 《醉翁亭记》:欧阳修的这篇佳作,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景色以及人们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9. 《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歌都是经典的爱情诗篇。
10. 《课外古诗词诵读》:这部分包括八首经典的古诗词,如杜牧的《赤壁》、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
总的来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涵盖了许多不同体裁、主题丰富的作品,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译文1:《秦庭燎原》
秦朝东击赵国,烽烟四起。
一时间,天下大乱。
在这混乱中,
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农民起义。
他打败了秦军,进军都城咸阳,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因为内部的分裂和
外部的围剿,陈胜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译文2:《董卓的野心》
东汉末年,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他唆使汉少帝杀害了大
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迁都洛阳,加强了自身的兵力。
他极度残暴,任意妄为,引发了各地民众的不满。
最终,义军联合起来推翻了董卓的统治。
译文3:《刘备的演说》
东汉末年,刘备是一个仁德之人,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建立
安宁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与诸葛亮一起努力,先后组建
了蜀国和蜀汉政权。
在一次重要的演说中,刘备表达了他对民众的
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的演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为他
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译文4:《文学修养》
在古代,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文学,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学作品也
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文学修养,多读经
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
1.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赠从弟(其二)》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 《梁甫行》
东汉·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营营习无定,奄霭随扑止。
未忍奋绝裾,思惟同轨仪。
6.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语表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语表第一单元第一课《消息二则》毛泽东溃退kuìtuì:(军队)被打垮而退却。
泄气xièqì:泄劲。
督战dūzhàn:监督作战。
要塞yào sài:险要的关隘。
业已yèyǐ:已经。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颁发bān fā:发布,授予。
遗嘱yízhǔ: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其他事务的嘱咐。
建树jiàn shù:建立的功绩。
仲裁zhòng cái: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jùé: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凌空líng kōng: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翘首qiáo shǒu:仰起头来眺望远处。
酷似kùsì:极其相似。
潇洒xiāo sǎ: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轻盈qīng yíng: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
由衷yóu zhōng:出自内心。
新秀xīn xiù: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屏息敛声bǐng xīliǎn shēng:抑制语声和呼吸。
眼花缭乱yǎn huāliáo luàn: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rúmèng chūxǐng: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蔡年迟蒲海洋桅杆wéi gān:船上悬挂帆和旗帜。
浩瀚hào hàn: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娴熟xián shú: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八年级上册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古代故事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古代文化和价值观。
1. 《牛郎织女》
这个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珍视。
2. 《白蛇传》
这个故事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感人爱情故事,同时也涉及到了人与妖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观念。
第二单元:古代诗词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诗词,让学生们欣赏优美的古代文学作品。
1. 《静夜思》
李白的《静夜思》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抒发了作者在寂静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色,形容了自然壮丽之美,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单元:古代文言文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些文言文作品,让学生们了解古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1. 《孟子·梁惠王上》
这篇文章是《孟子》中的一段对话,讨论了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让人们思考如何做一位有道德的君王和臣子。
2. 《晏子使楚》
这个故事讲述了晏子为齐国到楚国做使者的经历,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学生们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词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鲁迅偏僻piān pì: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或远离交通要道偏僻的住所。
行辈háng bèi:辈分。
照例zhào lì:遵照常例。
欺侮qí wǔ: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宽慰kuān wèi:可做动词,表示宽解安慰;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宽畅欣慰。
嘱咐zhǔ fù:叮嘱,吩咐。
怠慢dài màn:淡漠;不恭敬。
礼数lǐ shù:礼节。
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fú shuǐ:游泳。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流动的样子。
踊跃yǒng yuè:指形容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
屹立yì Iì:高耸挺立。
家眷jiā juàn:眷属。
皎洁jiǎo jié:形容很白很亮。
一般指月亮。
好歹hǎo dǎi:好坏。
第二课《回延安》贺敬之登时dēng shí:立刻、马上、顿时。
脑畔nǎo pàn: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眼眶yǎn kuàng:眼睛周围的部位。
糜子méi zi: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第三课《安塞腰鼓》刘成章瞳仁tóng rén:指眼珠。
恬静tián jìng: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
晦暗huì àn:昏暗。
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束缚shù fù:指被拘囚。
羁绊jī bàn:缠住不能脱身,東缚。
闭塞bì sè:指堵塞不通;交通不便;偏僻。
冗杂rǒng zá:繁杂。
严峻yán jùn:严厉、严肃,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共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拂晓(fó)·殷红(yān)·胚胎(pēi)日·薄西山(bó)B.·绮丽(yǐ)·藩篱(fān)·洨河(xiáo)转弯·抹角(mǒ)C.·褶皱(zhě)·镂空(lòu)两·栖(qī)风雪·载途(zài)D.琐·屑(xiè)·呵斥(hè)针·灸(jiū)锐不可·当(dān 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峦叠嶂鸡零狗碎天衣无缝物竞天择B.雅俗之别五彩斑斓气息奄奄戌守边塞C.草长鹰飞相安无事穷愁缭倒微不足道D.荡然无存因地治宜长途跋涉巧妙绝伦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D.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芦花荡》体裁是小说,作者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写作背景。
B.《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作者老舍为我们展示了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C.《信客》的作者余秋雨是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
作者用质朴典雅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无私奉献的人并不一定都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D.《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是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凉山州2015要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全卷共10页(试题卷6页,答题卷4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答题只能答在答题卷上,答题时用蓝黑墨水笔(芯)书写。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6页)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通过朴实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B.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C.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D.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之一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A、高可二黍·许(上下)B、其两膝相·比者(靠近)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D、·若听茶声然(好像)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D、左手倚一·衡木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写的《虞初新志》一书。
B.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C.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
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D.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共14分)9、解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箬·篷覆之箬篷:·启窗而观启:石青·糁之糁:神情与苏、黄不·属属:10、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分)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珠可历历数也”一句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什么?选文中有这个作用的句子还有哪些?(举2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缺的部分。
(1空1分,共5分)(1)《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看到了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呈现的苍老之态。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3)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三、(3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一)(6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具体写在南京的见闻?(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二、三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那一年,父亲的怀抱①十六岁那年,我报考了一所远在省城的三加二学校。
开学前,父亲几近愁眉不展,喃喃自语地说:“干吗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呢,在县城读多好,天气冷了,我可以给你送衣服,我可以定期来看看你,可是你到了省城,我怕是路也找不到。
”②他或许不知道,我就是为了避开他,才选择千里之外的省城。
在我读小学、初中的九年时间里,他没少来看我。
他的出现总能在我的同学里引起不少的哄动。
他头戴草帽,永远穿一双解放鞋,背着一个破皮袋。
久了,同学们给他取了个绰号“草帽”。
他一出现,同学们就纷纷跑来告诉我,小范,草帽来了,在门口等你。
在一阵哄笑中,我脸白一阵红一阵地跑出校园。
③见到我,他很欣喜,马不停蹄地嘘寒问暖。
路边不时有同学经过,认识的同学会与我打招呼:“小范,你爸呀?”我吱唔着,半天说不出话。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6页)④上初中后,他依然常来学校。
许多次,他拉开破皮袋的拉链,掏出几块蕃薯,或拿出几个板栗。
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今年,家里的蕃薯又丰收了,家里收获了好几百斤板栗。
我低着头,躲避着同学们的视线。
他却全然不顾我的神情,继续喋喋不休。
到最后,我朝他吼了一声:“你什么时候才能不戴草帽,不穿解放鞋,不背这个破皮袋!”他有些惊讶,搓着手说:“庄稼人嘛,习惯了,别的鞋子穿着不舒服。
”⑤我跺了跺脚,飞似的跑回教室。
⑥很快就开学了,父亲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他为我准备好生活用品,又往破皮袋里塞了不少零食。
开学那天,他依然背着那个破皮袋,穿着解放鞋,唯一不同的是少了头上那顶草帽。
⑦我们乘汽车、坐火车,终于到了我就读的学校。
我很快认识了一个名叫小胡的同学。
缴费、领寝室用品,我和小胡一路相随,有意把父亲抛在身后。
烈日炎炎的九月,他拎着大包小包走在学校宽阔的水泥路上。
我突然有些难过。
但这样的感觉转瞬即逝,我很快又沉浸到和小胡天南海北的闲聊里。
⑧父亲帮我安排好了床铺,又补充了一些生活用品。
午饭过后,我催促他,可以回家了,再晚没车了。
他的脸上掠过一丝犹豫:“刚来,你一个人可以应付么?你毕竟才十六岁。
”我不耐烦地说:“不是还有小胡嘛,我晚上和他睡。
”⑨在我的再三催促下,父亲决定回家。
临走前,他深深地看着我,那样子,仿佛要把我刻进脑海里。
我送走了他,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⑩我们寝室总共四个人,离家近的都回家了,寝室里只剩我和小胡。
临近傍晚的时候,小胡忽然接到他父亲的电话。
他看了我一眼,有些歉意地说:“不好意思,爸爸来接我了,叫我晚上回家住。
”,我懵了,巨大的孤独和落寞感紧接着袭来。
想到要一个人在寝室里,面对这座城市的黑暗,我突然恐惧起来。
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空荡荡的寝室里白炽灯发出昏黄的光。
我后悔送走了父亲。
他的草帽、解放鞋、破皮袋,都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并且亲切起来。
,我不知道到哪里吃饭,更不知道夜晚要如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