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20 鸡毛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 鸡毛信》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 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 羊道。歪嘴黑狗子在底下吆喝:“走错了!” 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放心 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 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 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 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 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 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 娃同羊群一起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 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 打呀!赶快打呀!”
自学指导三 议一议:课文为什么 以“鸡毛信”为题?
(两分钟后我的见解最独特)
放 牛 娃 王 二 小
拓展练习
1、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 别人听。 2.发挥想象,海娃送给张连长的这 封信的内容是什么?请你动手写一写。
海娃一点都不怕。他故意歪 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 望着小胡子。
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 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悄 悄地站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子的胳膊 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 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村边的 路上。 “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 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 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赶紧把 老绵羊尾巴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 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自学指导(一)
1、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3、议一议:海娃送信的过程是怎样 的?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述下来。 (8分钟后我的发言最精彩)
我能行
拧(拧开 ) 瞌睡) 瞌( 褂(褂子 ) 厉害) 厉(
《鸡毛信》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鸡毛信》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准备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一、初识小英雄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
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二、细读小英雄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全班交流。
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三、赞美小英雄写海娃。
画海娃。
演海娃。
说海娃。
唱海娃。
……四、寻找抗日小英雄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
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
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
交流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五、身边现代小英雄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
五年级语文上册 20 鸡毛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20、鸡毛信教材分析:《鸡毛信》是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儿童团团长海娃在送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信时,遇到了日本鬼子。
面对凶残的敌人,海娃巧妙周旋,沉着应对,终于及时将信送达目的地。
送信的过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鸡毛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小英雄海娃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形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对学生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
2、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导入激趣,读文质疑。
1、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身躯,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站岗、放哨、送信、抓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抗日小英雄海娃。
2、板书课题:鸡毛信鸡毛信:就是信封上插有鸡毛的信。
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根据地非常流行这种信件。
信上鸡毛的多少,象征着这封信的紧急和重要程度。
3、读文质疑快速阅读读课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预设:(1)鸡毛信是什么意思?(2)海娃是怎样把鸡毛信送到张连长手中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
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重点强调:拧.成队伍.宰.割胳膊..缴.枪..踮.起哆嗦2、感知大意。
这篇课文按照()的顺序,写了海娃()、()、()、()。
指名概括,评价。
(三)自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写下你的体会。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鸡毛信》说课稿

《鸡毛信》说课稿《鸡毛信》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危急时刻”编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的应对,并感受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
具体到这篇课文,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一、通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感受海娃机智和勇敢,激起向小英雄学习的愿望;二、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并能谈出感受。
教学的重点是把握重点部分精读体验,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的难点是课文较长,不容易瞻前顾后把握重点。
根据新课程对高年级“重视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和阅读课文的特点,我在备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自主读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质疑能力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去。
联系学生了解的英雄故事,自然的引入对新课的学习。
同时,紧接着在“围绕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检验了学生在预习时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整体入手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为课文的篇幅较长,因此我引导学生首先采用浏览与略读相结合的方式来读书,并提出明确的问题,检测学生浏览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以读为本,重在点拨抓住重点段落精读体验,感悟海娃的机智和勇敢。
由于课文的自然段比较多,学生不便把握重点,因此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按小标题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细读“藏信”、“夜逃”、“诱敌”三个小故事,进一步了解海娃送信的详细经过。
《鸡毛信》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_1

《鸡毛信》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阅读《鸡毛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娃的机智勇敢。
2、学唱《英雄赞歌》,了解英雄在危急时刻表现的气概。
教具准备:播放《英雄赞歌》、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一是阅读《鸡毛信》,二是学唱《英雄赞歌》。
二、学习《鸡毛信》1、提出要求,引导初读。
快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情节?2 、引导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机队并配合游机队消灭敌人的故事。
)(让学生先用小标题概括再组合成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思考:海娃送信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教师可设表格让生读、找、填、议(3)海娃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可爱的确孩子)师趁势引导为什么海娃能够这样机智勇敢可爱。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持己见)(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情节?让学生充分地说,能说出理由即可3、拓展延伸采用讲故事比赛的方法,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好。
也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整理表现小英雄的故事。
4、布置作业:阅读课外有关英雄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英雄赞歌》2、说一说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以及自己的感受。
3、板书:英雄赞歌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体会:你喜欢哪几句歌词,从中体会到什么?(读后小组交流,鼓励畅所欲言,各持己见)2、自由汇报体会。
精神感动天地气概气贯长虹鲜血换来春天3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指导朗读(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组读,男女对读,齐读等等)4、请会唱的同学范唱。
5跟着课件唱《英雄赞歌》三、布置作业观察电影或电视剧,评价其中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各种表现。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鸡毛信》优秀学案(精品)

《鸡毛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讲述鸡毛信的故事。
3.学会发现人物身上的优点。
二、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觉得文中的小英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英勇的小人物?
3.你知道哪些赞扬任务不怕危险,敢于冒险的精神词语?
四、参考资料
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20课鸡毛信》word教案新部编本 (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0 鸡毛信(阅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书中生疏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方法(重点)3、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感受海娃机智勇敢的特点课前预习:1、找出文中的修辞句,并说出修辞手法2、仿写成语:“哈哈大笑”(AABC)3、思考:海娃要把信送到哪里去?答案写在预习本上4、文中有多个多音字,借助工具书查找组词,并写在预习本上(藏、圈、撒、倒、拧、揣)5、了解作者:华山(1920-1985),原名杨化宁,广西龙州人,1939年学成后一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木刻作品有《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近百幅,文学作品有报告文学、通讯、散文、小说、诗歌。
已出版的有《远航集》《华山战地通讯选》《朝鲜战场日记》,其中短篇小说《鸡毛信》和报告文学《英雄十月》分别选入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
教学过程:一课时情景导入:3分钟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一种邮件。
在信上插上鸡毛,就相当于现在的“快件”必须尽快送到并让对方开出收条。
鸡毛的多少表示时间的紧迫和重要的程度。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站岗、放哨、送信、抓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战小英雄-海娃。
课堂预习:10分钟1、快速自由地朗读课文2、说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海娃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试着为故事写几个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3、海娃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5分钟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2、小组选出代表,全班分角色诵读3、学生评论诵读,老师给予评价指导,再次感受人物特点4、海娃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5、海娃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1)“鬼子越来越近……朝着鬼子赶过去。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鸡毛信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鸡毛信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观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2.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那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大意,观赏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那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爱好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平常的信》、《革命烈士诗两首》、《许世友有四跪慈母》,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人民都投入了抗战,就连和你们同龄的小孩也用他们稚嫩肩膀和他们的父辈一起担负起了繁重的战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二十课,一起学习《鸡毛信》这篇阅读课文,去认识一位抗战小英雄。
2、板书课题,质疑。
预设:什么是鸡毛信?谁送的鸡毛信?如何样送的?遇到了那些问题?如何样克服的?任务完成了吗?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自由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培养读书适应)2、检查读书情形。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三、再读课文品味感悟1、文中小海娃送信的过程相信给大伙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连长是如何赞扬小海娃的?2、你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呢?再读课文,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你找到的句子旁边。
3、交流学习。
(依照学生交流的情形相机学习)(1)“鬼子越来越近……朝着鬼子赶过去。
”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海娃是如何样处理鸡毛信的?师:这段话中哪些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娃处理鸡毛信的动作?(抢、抱、折、拧、绑)师: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处变不惊、沉着机智的小孩儿形象。
)师:带着如此的感受,谁来读读这段话?(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对他的佩服之情。
谁再来读?(生读)一个沉着机智的青年看起来就在我们的眼前。
男生齐读。
(男生齐读)一个聪慧可爱、热爱祖国的小孩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高大。
女生齐读。
(女生齐读)让我们一齐颂扬这位可爱的小英雄吧!全班齐读。
(2)“海娃一点儿也不怕……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做动作体会海娃的机智勇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鸡毛信教材分析:《鸡毛信》是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儿童团团长海娃在送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信时,遇到了日本鬼子。
面对凶残的敌人,海娃巧妙周旋,沉着应对,终于及时将信送达目的地。
送信的过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鸡毛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小英雄海娃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小英雄海娃机智勇敢的形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对学生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
2、抓住文中描写海娃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导入激趣,读文质疑。
1、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身躯,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站岗、放哨、送信、抓汉奸……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抗日小英雄海娃。
2、板书课题:鸡毛信鸡毛信:就是信封上插有鸡毛的信。
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根据地非常流行这种信件。
信上鸡毛的多少,象征着这封信的紧急和重要程度。
3、读文质疑快速阅读读课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预设:(1)鸡毛信是什么意思?(2)海娃是怎样把鸡毛信送到张连长手中的?(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
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重点强调:拧.成队伍.宰.割胳膊..缴.枪..踮.起哆嗦2、感知大意。
这篇课文按照()的顺序,写了海娃()、()、()、()。
指名概括,评价。
(三)自读探究。
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二、解疑合探(一)交流第一个问题,感悟鸡毛信的紧急和重要。
“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的鸡毛信。
”....,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引导:假如你是海娃,接到这封信,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强调读出信的“重要”、“紧急”。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感悟人物品质。
过渡:爸爸让海娃把一封非常紧急、非常重要的鸡毛信送给八路军张连长。
14岁的海娃能做到吗?他是怎样做到的?A 感悟海娃的机智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他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一个怎样的海娃?(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B 感悟海娃的勇敢海娃一点也不怕。
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
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打呀!赶快打呀!(1)自由读这几段话。
(2)小组内交流感受。
(3)指导朗读。
海娃的送信过程一波三折,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战胜了重重困难,这样的海娃怎不让人敬佩?让我们带着对海娃的敬佩之情读一读。
(三)课内延伸,升华认识1、同学们,研读了作者笔下的海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2、你还知道哪些像海娃一样小英雄?三、质疑再探课文学到这里,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你都弄明白了吗?浏览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设:课文为什么要以“鸡毛信”为题?四、运用拓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出一两道练习题考考你的同桌。
学生出题,教师巡视,相机展示有价值的习题。
3、教师补充作业:课后搜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20、鸡毛信抗日小英雄海娃傍晚送信——被敌所困——逃跑被抓——引敌入围(机智勇敢)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