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理念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及扎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技能及信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模和数据应用,以及无人机遥感等领域的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包括GIS原理、GIS应用、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模、遥感原理、遥感数据处理、无人机遥感技术、GIS数据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

三、教学实践
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等,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中强调实际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毕业要求
毕业生在学术上要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及相关联系,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应用技能;在实践能力上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工作,具有较强的空间表达与分析能力,有能力完成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建模与应用,具备相应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面向山东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基础知识、较高综合素质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农业信息、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一)基本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信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在业务上能够较好的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系统、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与地图学、遥感技术、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政策、法规、法律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解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的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相临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农学与水利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在农、林、水、城建、城管方面的应用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饿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理空间分析等专业课程。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遥感图像处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二、实践教学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还应该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实践基地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应该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可以选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文件编号: 2020 年 4月版本号: A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育方案改正号: 1页次: 1.0编制:会签:审核:批准:公布日期:实行日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育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代码: 070703 二、培育目标及培育要求培育目标:本专业旨在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能在城市、地区、资源、环境、土地、规划管理等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教育咨询、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材。

培育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学习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测绘及遥感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术,遇到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训练,拥有较好的科学修养,具备地理信息收集与办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术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取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热爱祖国,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遥感、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拥有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土地、城市、规划、资源、环境、基础设备建设等领域的能力;3、掌握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基来源理和方法,而且能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联合,进行相应的应用与开发;4、认识相邻专业如地理科学、测绘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5、熟习信息家产目标、政策和法例,认识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资源、环境与可连续发展战略等有关的政策和法例;6、拥有创新精神,认识3S( GIS、GPS、RS)技术一体化的理论前沿、应用远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家产发展情况;7、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问及获取的基本方法,拥有初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沟通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 GIS 设计与开发、 GIS 空间剖析、计算机地图制图、空间数据库基础、地学剖析与建模、遥感数字图像办理、网络基础与WebGIS、虚构现实与 3DGIS技术等。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组成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等。

(3)具备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熟悉GIS软件的使用。

(4)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以便查阅和使用国内外的最新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料。

2.创新能力要求(1)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GIS项目。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GIS领域内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

三、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1.地理学基础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WebGIS技术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应用、遥感与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库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GIS编程与算法等。

4.实践环节四、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外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1.实习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实习,实习期限不少于8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The Teaching Schem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本领、能在水利、环境、城建、交通、资源、人口、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生既可以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规划和管理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1、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语水平普遍提高,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普遍过关,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

2、系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受到良好的实际操作训练,并具有较强的实验室动手能力。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功底,掌握计算机应用科学技术,并能够较好地运用于解决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问题。

4、系统掌握地图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专业知识,至少熟练掌握两套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主干课程与专业方向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数据结构、测量学、计算机图形学、地理数据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原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全球定位系统及应用、环境学概论、地籍测量与管理、数字地球、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与Internet、WEB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水资源保护、土地利用信息系统、Vc语言程序设计等。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一个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一个是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要求下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不超过六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最低学分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97学分必修课121.5学分,选修课35.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0学分,方准毕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拟培养的学生类型为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具备开发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地理数据库构建、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地理信息分析能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可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拟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专业的本科生。

二、专业基本要求1.t系统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2.t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数据库构建、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地理信息分析相关技术能力;3.t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等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4.t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及应用能力;5.t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科学知识把握宏观形势的能力及思维能力,把握和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发展趋势。

三、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解决地理环境、资源与产业发展问题,和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课程和课程安排1. 专业必修课程:(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2)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及实现(3)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原理(4)地理信息系统应用(5)地理信息分析方法2. 专业选修课程:(1)GIS技术基础(2)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3)地理空间数据分析(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5)移动GIS技术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管理(7)数据可视化技术五、社会实践和实习(1)参加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等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科研项目,以便掌握实际情况,拓宽视野,提高技术能力;(2)在政府部门、企业及高等院校实习,以便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示范,实践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其他(1)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以便增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2)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参加国内外学术组织、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活动;(3)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竞赛精神和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力。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和可视化表达及初步的GIS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素质,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稳定的专业意识,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团队意识。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地理信息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结合社会需求进行GIS应用模型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系统学习GIS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沟通技巧、学习能力和在GIS应用中解决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利用GIS专业知识对相关应用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处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具备较强的数理建模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面向山东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基础知识、较高综合素质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农业信息、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一)基本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信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在业务上能够较好的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系统、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与地图学、遥感技术、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政策、法规、法律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解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的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相临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农学与水利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在农、林、水、城建、城管方面的应用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饿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修读的学分和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学制四年,要求四年内必须修完175学分。

提前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的,可以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必须个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延长年限最多为两年。

毕业生应该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和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完成毕业论文或通过学位综合考试,并符合各项具体的要求,准予毕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山东农业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实施细则》,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

五、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一)课程设置与总学时、学分本专业课程总学时为2556学时。

总学分175学分。

其中必修课35门,1926学时,107学分,占75.3%。

其中公共课7门,585学时,32.5学分,占22.8%;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21门,1008学时,56学分,占39.4%;专业课7门,333学时,18.5学分,占13%;选修课630学时,35学分,占有24.6%;实践教学环节27学分;课外及第二课堂活动6学分。

(二)必修课学时、学分1、公共课(7门、585学时、32.5学分)2、基础及专业基础课(20门,1008学时,56学分)3、专业课(7门,333学时,18.5学分)(三)选修课学时、学分(630学时,35学分)学生应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8学分(政治课除外),其余选修课全校统一开课,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实践环节学分(27学分)军事训练1周1学分生产劳动2周2学分专业劳动2周2学分教学实习9周9学分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8学分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3周3学分课程论文2周2学分合计27学分(五)课外及第二课堂学分(至少6学分)课外读书报告2学分课外科技活动小组2学分参加教师科研活动2学分创新活动2学分六、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四年的教学全过程,一、二年级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二、三、四年级安排专业劳动和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16周。

1、生产劳动、专业劳动:第一学年,第1、2学期各安排1周生产劳动,结合农忙和专业特点集中进行;第二学年第1、2学期各安排1周专业劳动;共4周,每周记1学分,共4学分。

2、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共9周,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具体安排(见下表)。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共16周,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或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实习计划表课程实习时间周数地质地貌学第一学期,第13周 1 测量与地籍测量学第三学期,第13周 1土地调查与规划第四学期,第14周 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第五学期,第13周 1全球定位系统第五学期,第12周 1遥感技术应用第五学期,第13周 1GIS设计与开发第七学期,第12周 1综合专业实习第七学期,第13、14周 2合计93、社会实践:第一学年暑假期间安排社会实践1周;第二学年暑假期间安排社会实践2周,各完成调查报告1份。

共3周,2学分。

4、课程论文与科研训练:自第五学期起,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安排部分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撰写研究论文。

记2学分。

5、综合专业实践课:安排在第七学期,2周,2.0学分。

七、附表总学时讲授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4000020德育与法律基础3545434000030马克思主义哲学3545434000040毛泽东思想概论236362400005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363624000060邓小平理论3545434500020-45000504300020-43000500300130大学数学 14727240300140大学数学 2 5.5999095.50300150大学数学 3 1.52727 1.50400020大学物理 2.545452.50400030物理实验1.527271.5计算机应用基础 2.5452718 2.5数据库技术2.5452718 2.5200150计算机网络技术2362792VB 语言程序设计 2.5452718 2.5自然地理学 2.5452718 2.51400220经济地理学2.5452718 2.5水资源与水环境2362792地图学35436183资源学导论354361831400260城市规划236362测量与地籍测量学47245274地质地貌学2.545369 2.5土地调查与规划354361831300020环境科学导论236362旅游地理与旅游信息管理 2.545369 2.5企业管理信息学2.545369 2.51400310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5436183全球定位系统 2.5452718 2.5基础遥感35436183GIS 设计与开发 2.545369 2.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2.545369 2.5常用GIS 软件 2.5452718 2.5遥感技术应用 2.5453692.5总计10719261575351222021.518.512.57.55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附表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表体育6.5117117 1.52 1.5 1.53大学英语A 、B 、C 、D13234234学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433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周次学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Ⅰ第一学期☆×☉地学∶#####第二学期×∶#######Ⅱ第一学期△☉测量∶#####第二学期☉土调∶#######Ⅲ第一学期☉定位☉城市☉遥感∶#####第二学期∶#######Ⅳ第一学期☉GIS☉综合☉综合∶#####第二学期∞∞∞∞∞∞∞∞∞∞∞∞∞∞∞∞‖○符号说明:□理论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考试∶考试×生产劳动△专业劳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假期各教学环节学时周数统计表项目类别理论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考试生产劳动(包括专业劳动)军训其他入学毕业教育机动假期合计必修选修期终毕业(论文)学时1926 630周数113 9 16 7 1 4 1 1.5 3.5 41 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