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件—02儿童权利与保护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儿童权利与保护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

第四章 儿童权利与保护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件
作为一名了解了《儿童权利公约》的教师,你如何看待 这一事件?
分析:教师颜 艳红强行揪住幼儿双耳向上提起离地近20
厘米,导致幼儿表情痛苦,嚎啕不止,而颜艳红神情愉悦, 乐在其中违反了《公约》第十九条关于“应采取一切适当的 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 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 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 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以及违反了《公约》第三十六条关 于“应保护儿童免遭有损儿童福利的任何方面的一切其他形 式的剥削之害。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 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 违背了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侵犯了幼儿的受保护权
儿童的定义 基本原则 儿童权利
实质 性条 款
42-45条
具体规定缔约国 义务,儿童权利
委员会的组 成和任期等
程序 性条 款
46-54条
公约的签署、 批准、加入
等事项
缔约 条款
第一节《儿童权利公约》的理解与应用
(一)《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的定义
《儿童权利公约》第1条规定:“ 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 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公约》将儿童定义为18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并认为每 一位儿童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又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 《儿童权利公约》中所指的“儿童”与中国法律中“未成 年人”的概念一致。
第二十八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在机会均 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
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公约》第二十三条规定:① 缔约国确认身心有残疾的儿 童应能在确保其尊严、促进其自立、有利于其积极参与社 会生活的条件下享有充实而适当的生活。② 缔约国确认 残疾儿童有接受特别照顾的权利,应鼓励并确保在现有资 源范围内,依据申请斟酌儿童的情况和儿童的父母或其他 照料人的情况,对合格儿童及负责照料该儿童的人提供援 助。

幼儿权利及其保护ppt课件

幼儿权利及其保护ppt课件
为了实现这一职能,要求在幼教实践中贯彻执行 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将“立法” 这一政府行为变为每个幼教工作者的意识和行为。
5
(四)幼儿园法律责任的特殊性 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义务程度的加重性 举证责任的倒置性
6
幼儿权利保护的内容
(一)幼儿的人身权 人身权: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17
违背幼儿天性,就是在侵犯幼儿健康成长的权利。 这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行为,也是违反相应法律法规 的行为。
18
幼儿权利保护的措施
1. 健全幼儿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19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效保护幼儿权利 正确认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规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权利的实现 尊重幼儿权利,防止幼儿权利损害
《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定义为18岁以下的男孩和女 孩,并认为每一位儿童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又是家庭 和社会的一分子。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
《公约》确立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时时刻刻应享有的 基本人权:生存权;全面发展的权利;免遭有害影响、 虐待和剥削的受保护权;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 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公约》通过确立保健、教育以及 法律、公民和社会等方面的服务标准来保护儿童的上述 权利。这些标准是评价进步情况的尺度。批准《公约》 的国家有义务在采取行动和制定政策时考虑儿童的最高 利益。
9
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 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 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包括 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支配权。
常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1.未经许可,公开他人姓 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 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 室内情况;3.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 其财产状况;4.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 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5.调查、刺探他人社会 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6.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 众或扩大公开范围;7.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 人的情况。

(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

(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

儿童权利与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权利相关政策与法规。

2.掌握儿童权利的要紧内容。

【教学重点】1.儿童的要紧权利2.幼儿园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及保护【教学难点】1.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2.幼儿法律权利的具体内容【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有关儿童权利的政策与法规我国有关儿童权利及其保护的相关法律要紧有国际条约和国内法,政策性文件要紧是国务院及教育部在不同时期公布的儿童开展指导性纲要。

1.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全然权利,但该宣言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为此,通过近十年的努力,1989年11月20日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公约》,迄今为止已有190多个国家批准履行国际《儿童权利公约》。

该公约是国际间有关儿童保护的根底性文件,对保护儿童和青青年权利产生了深远阻碍。

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共同提案国之一。

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3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该公约,公约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

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承担并认真履行公约规定的保障儿童全然人权的各项义务。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实质性条款41条,其中被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十种,如姓名权、国籍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

但其最全然的权利能够概括为4种,即: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开展权——充分开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开展阻碍的、被保护的权利。

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制定了国别方案,即《90年代中国儿童开展纲要》。

2.国内相关法规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看,有关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要紧有:〔1〕宪法:宪法中有许多涉及到有关儿童权利的条款,如第49条规定,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等。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ppt课件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ppt课件
三、严格教师准入
幼儿园应按国家规定配足配齐保教人员,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 卫生保健人员等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保教人员培训,规范师德行为,提高专业化水平。 对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现任幼儿园教师要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对不适合岗位 要求和任职资格条件的应予辞退或调离岗位。
四、加强园长培训
☺ 案例: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行 为,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水平,维护幼儿 合法权益,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根据国家和省有 关文件精神,现就规范我市幼儿园办园行为的有 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落实监管责任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幼儿园实施属地化行业管理的职责, 积极会同卫生、安监、食药监和公安等相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加强对幼儿园的 监管,完善分级管理和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按照“谁主管、谁负 责”,“谁开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规范办园行为责任制,将规范办园责任落实 到人。督促、指导本区域内各类幼儿园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 等,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措施,规范办园行为,主动接受家长、社会监督,形成 依法办园、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各类幼儿园应依法履行保育教育工作职责,不得开 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不得组织幼儿参加商业性活动,未经属地教育行政
3
幼儿园内部管理与岗位职责分工
一所好的幼儿园,离不开老师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一所好的幼 儿园,离不开一个好园长的指导,更离不开幼儿园的正确管理方式— —民主管理方式。我们的幼儿园一直采用民主型管理方式,幼儿园的 每一位教师对幼儿园的管理、重大制度的制定以及保育教育每一个孩 子的具体方式方法,都有献计献策,发言的义务、权利和机会,园长 择优录用,使幼儿园呈现出良好的动态发展趋势。

幼儿的权力与保护原则ppt课件

幼儿的权力与保护原则ppt课件
对幼儿的问题行为随意进行否定评价,“小偷”“笨蛋”等 对幼儿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对特立独行的孩子作为反面例子,进行孤立和忽视
名誉权是自然人或法 人就其自身特征所表 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 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 权利,是人格权的一 种,受法律保护。
3.名誉权
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 依法享有名誉权。任 何侮辱、诽谤、捏造 事实、散播流言蜚语 损害幼儿名誉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
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 适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 活和艺术活动。
第二节
幼儿权利的保护
一、幼儿权利保护的主体
CONTENTS
主 体
1 家庭保护 2 幼儿园保护 3 社会保护 4 立法保护
(一)家庭保护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做到:
☺ 1.尊重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不应剥夺幼儿接受教 育的权利,不得使在幼儿园的幼儿辍学。
06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生命健康权
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是最基本的人权 是幼儿得以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和侵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使 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 健康的校舍或园舍及其他教 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受教育机会权
也称版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 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享 有的权利。 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我国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务、地 位及文化程度,也不论年龄大小,只 要其作品符合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 即形成著作权。
幼儿也有著作权,幼儿园使用幼儿作 品,必须与其监护人协商,征得同意, 并按合同支付稿酬。
据此判断,本案中警察的上承担义务,履行 相关职责来实现对幼儿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明 确规定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保护未成年人所应承担的 各种义务。幼儿园作为保育、教育机构,在保育、教育 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本园的各类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从教, 尊重、保护幼儿的各项合法权益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在 保教工作中防范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如家长、其他部门 的人员等)可能对幼儿合法权益成的侵害。

(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

(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

(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学前教育——儿童权利与保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教材《儿童权利与保护》这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2. 儿童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3. 儿童权利和保护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认识到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心和尊重儿童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儿童权利保护意识;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和实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儿童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儿童权利和保护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和实践。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儿童权利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关心和尊重儿童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儿童权利被侵犯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儿童权利和保护的关注。

2. 教材讲解:讲解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儿童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儿童权利和保护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和实践。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儿童权利的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心和尊重儿童,以及如何保护儿童的权益。

6. 分享讨论成果: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7. 板书设计:板书上写下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儿童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儿童权利和保护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和实践。

8.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涵。

题目2:请说明儿童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题目3:请列举我国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和实践。

答案:题目1: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依照其自身的规定性和需要,在成人社会中所拥有的一切正当权利。

它主要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等。

幼儿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幼儿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幼儿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pt课件,幼儿园的权利与义务,幼儿保护的基本途径,分析等内容,。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结论学前教育是终生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我国幼儿教育体系和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幼儿园教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幼儿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幼儿园内部管理与岗位职责分工幼儿权利的基本内容幼儿的生存权幼儿的发展权幼儿的受保护权幼儿的参与权幼儿的受教育权幼儿保护的一般原则儿童优先原则平等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的原则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多方共担责任原则案例:读幼儿园大班的晶晶和奶奶一起住,他们家所在的胡同只住了两户人,两天前,领居家来的客人将一个装有手机和几千元现金的提包落在了停在门口的摩托车上,几分钟后想起来时,提包已经不在了,邻居向派出所报了案,并提出可能是晶晶的奶奶拿走了提包,由于事发当天,晶晶因病没有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跟奶奶一起,负责报案的警察便希望通过问晶晶获得线索。

不过,警察来到幼儿园要求找晶晶了解情况时,幼儿园园长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日益成为学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对幼儿的各项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或无意侵害幼儿合法权利的现象还时常发生,使幼儿的身心受到损害。

对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幼儿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任何人侵犯。

因此,为了预防和有效制止教师侵害幼儿权利行为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movie/v-408251.html幼儿保护的基本途径(一)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幼儿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教师不知法、不懂法,自己犯了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呢?因此,应要求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对幼儿权益保障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使教师明确幼儿所享有的权利,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学校应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提升广大教师的法律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受教育权无法得到保障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对进 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农村女童教育问题给予了许多关注,但还是存在一 些客观原因,无法保障儿童的教育权益。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二、儿童的教育质量权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儿童“有学上”并不必然意味着儿童在教育方面的最大利益得到了保障,还要 看教育的质量、教育的方式,是否真正符合儿童的利益。儿童天真可爱,同时 又是脆弱、幼稚而被动的,这个特点意味着,如果教育质量低,儿童接受教育 可能会比不接受教育受到的伤害更大。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1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2
儿童的教育利益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从《儿童权利宣言》到《儿童权利公约》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儿童在战乱中遭受的苦难,英国发起成立“救助儿 童国际联盟”,随后发布了《儿童权利宪章》。1924年,国际联盟大会 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 宣告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标志着儿童权利保护进入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该宣言首次在国际范围内宣布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从此,儿 童最大利益原则成为保护儿童权利的一项国际性指导原则。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 儿童的教育利益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儿童的教育公平权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根据《宪法》的原则性规定, 《教育法》强调了教育平等。《教育法》第九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 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法国禁止随意上传儿童照片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CMRAAGSNA儿和将UDL童参为ITCR时与儿TIUC期的童IME是机一PSO人 会 生LRIT生 和 的GAU.发 条 发LA展 件 展S的 , 奠ED关 最 定键 大 重时 限 要期 度 基。 地 础为 满 。儿 足 而童 儿 儿提童童供的最必发大要展利的需益生要原存,则、发和发挥儿展儿童、童受受潜教保能育护,权 的保护是保证儿童权利的前提条件。
将儿童权利保护和最大利益原则推向新阶段的是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 约》。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的制定和通过是“儿童的最大利益”作 为一项国际普遍承认的原则得以确立的里程碑。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二、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的中国法律实践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我国于1990年签署、1992年批准《儿童权利公约》后,首先体现的 是儿童教育在政府教育事业发展安排上的优先。1996年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的儿童状况》白皮书提出:“中国政府一直把儿童教育置于整个教育 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显然,这里的“优先”还不是处理儿童利益相关人 之间的纠纷时的儿童利益优先。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 CMRAAGSNA23UDL..ITCRTI知理UCIM道解EPSO《 《LRIT儿儿GAU.童童LA权权SE利利D 公公约约》》中中儿儿童童的最年大龄利规益定原。则。 4.熟悉《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基本原则。
《儿童权利公约》关于教育质量权的规定
我国关于儿童教育质量权的法律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思考与练习 一、问答题 12CM..RAAG简举SNA述例UDLIT说《CRTI明儿UCIME童 《PSO儿权LRIT童利GAU.L权公A 利约SE公》D 约中儿》童中保儿护童的最四大项利基益本原原则则。。 3.简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基本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请依照儿童发展权保护的相关内容分析下面两个材料。
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THANK YOU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其基本原则与《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一致。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签署《儿童权利公约》近30年来 的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干, 包括《婚姻法》《继承法》《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以及有关的行政 法规、地方法规在内的一套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