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观后感_观后感
读《少年天子》有感_读后感_1

读《少年天子》有感我曾读过一本有关历史题材的书,通过这本书,我读懂了作为帝王的悲哀。
凌力写的小说很注重对人物描述的真实性,从她写的后记中可以看出对人物的重视。
《少年天子》中写的是清朝皇帝福临,他是有远大报负和理想的帝王,可惜的是当时在朝庭之中的那些清朝老臣的迂腐思想阻碍了他。
可想而知,一个帝王不能行使主权是一种多大的悲哀。
通过这本书,再联系中国清王朝,不难看出作为一个皇帝实在是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不易。
人既可有情又会无情,身为帝王就注定他不能将喜怒哀乐摆在脸上,所以有诗日:“自古帝王皆无情。
”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一句句诗无不向人们展示了“情”之一字内涵。
少年天子福临也是在“情”的大军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误了他的远大抱负。
所以我想人还是不要被情迷惑的好。
少年天子福临是一个孝顺的人,作为帝王,他实现了自己治国的目的一以孝治国,我想作为母亲的孝庄太后应该感到欣慰吧,有儿如此她也不枉此生。
我觉得既然他一个帝王都可以孝顺母亲,作为一个普通就更应该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孝敬父母。
在物质与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我们作为一个现代学生更应该孝顺父母,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我想《少年天子》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对少年天子福临的描述,历史中以清朝第一个入关皇帝福临的描述很少,最让人吃惊的是各种各样的小说对于这位英年早逝的皇帝的最终结束千奇百怪。
这让我们疑惑不解,我想这位皇帝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学习,他不是一位无所作为的皇帝,他可以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所有人借鉴。
少年天子福临让我很佩服,我想可以通过对他们学习,在今天道路上一帆风顺,更容易获取成功。
人的路上都希望一帆风顺,鲜花永随,但是那不是人希望幸福、成功就是可以吧。
人在成功的路上如果不是布满棘刺,那又如何获得成功的喜悦呢?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曾读过一本有关历史题材的书,通过这本书,我读懂了作为帝王的悲哀。
最新《少年天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少年天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少年天子顺治》读后感读《少年天子》有感-----岳翔《少年天子》这部历史小说讲述了顺治皇帝福临与皇贵妃乌云珠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以皇室的朝政大事为辅线,从头至尾贯穿始终,读后十分感慨。
作者用细腻的笔端描绘出当时清朝初年,天下初定,年仅十六岁的天子福临在母后的辅佐下,治国安邦,体现了他的胆识,也表现出他脆弱的一面。
这部小说展示了少年顺治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曾经爱情上的春风得意以及政治上的踌躇满志,又有后来改革失败时的心灰意冷和爱人离去时的伤心欲绝。
他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跃然纸上,感人至深,让读者忘了他是高高在上、年代久远的皇帝,不觉为之感慨,为之叹惜。
作者凌力是研究清史的研究人员,自然地这本书也是以清朝为历史背景的,描绘的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
正值青春年少的顺治本应天真、热情、活泼,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但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却必须将这些天性深深埋藏在帝王的威严之下。
这一特殊身份注定他不能自由地享受普通少年的快乐,注定他要承受比普通人的更沉重的担子。
顺治聪明好学`温文尔雅,但敏感脆弱,是个性格十分复杂矛盾的人。
清初,处处充满了未开化的崇尚武力的满族与文化灿烂历史悠久的汉族之间的矛盾,宫廷内部的矛盾,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面对此严峻形势,雄心壮志的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推行汉化,但这些措施不断受到朝廷中保守势力的阻挠而最终失败;顺治与乌云珠之间有着令人感动的纯洁的爱情——乌云珠是内心敏感脆弱的顺治的精神支柱,顺治是乌云珠的知己,但云珠却不能陪伴他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中的弱点使他难以承受不断的打击和失败,也承受不住乌云珠的病逝,导致他最终循入佛门净地以求心灵的解脱。
皇帝顺治终年24岁,他的一生繁美又凄凉,灿烂又阴晦,就像春,让人惆怅,令人感伤。
他胸怀天下,他深爱中国这片土地,深爱中国的百姓。
他立志要成为唐皇汉武之类甚至超越他们的君王,他在努力寻找治国强国之道,无数个挑灯夜读不眠之夜,无数个苦闷之日。
《少年天子》读后感

《少年天子》读后感《〈少年天子〉读后感》读完《少年天子》这本书,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
这本书里的顺治帝,让我看到了一个身处高位却满心无奈与挣扎的少年天子形象。
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有着无法言说的苦衷。
还记得书中描绘顺治帝初登皇位时的情景,那盛大的典礼,众人的朝拜,看似风光无限。
可谁能知道,这个少年心中的恐惧和迷茫呢?他被推上了这个位置,还没来得及准备好,就不得不面对复杂的朝政和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
就像我们普通人,突然被扔到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那种无助感是难以言喻的。
顺治帝的爱情也是曲折动人。
他与董鄂妃之间的深情,在那冰冷的宫廷中,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不被世俗所容,遭受着各方的压力和阻碍。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感情,虽然没有他们那么惊天动地,但也是充满了曲折。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满心满眼都是对方,可现实却总是横在中间,像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
在治理国家方面,顺治帝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想要推行改革,想要让国家变得更好。
可是,那些守旧的势力却像一堵堵无形的墙,阻挡着他前进的脚步。
这多像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却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束缚住手脚。
有时候,明明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是为了大家好,可就是得不到理解和支持,那种失落和沮丧真的让人很难受。
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顺治帝在朝堂上与大臣们争论一项政策的实施,顺治帝据理力争,想要推行这项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可那些大臣们,却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纷纷反对。
顺治帝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他只能妥协,但眼中的失望和愤怒让人看了心疼。
这让我想到了在工作中,有时候自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满心期待能够得到认可和实施,结果却被上级或者同事以各种理由否定。
那种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回报的感觉,真的会让人怀疑自己的价值。
还有顺治帝面对亲情的无奈。
他与母亲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既有着尊敬,又有着隔阂。
读《少年天子》有感 (2)

读《少年天子》有感 (2)
《少年天子》是一部描写一个少年在人生困境中成长的故事,他跌宕起伏,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主人公的不断转变和努力,学习到了勇于承担失败与挫折的重要性。
书中的男主角张凡是一个勤勉而坚毅的少年,他在受到负面批评之后,仍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一步步走上成功的道路,直到最终成功,收获了自己的成就与快乐。
他还遇到了很多朋友,他们一起在曲折中成长,思想发展,给他带来诸多鼓舞与愉悦。
孩子们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畏惧失败,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天子》给了我这样的教训,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在人生中所承受的责任,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去实现更大的目标,去变得更优秀、成为更好的自己。
少年天子读后感600

少年天子读后感600《少年天子》读后感。
《少年天子》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皇帝的成长故事。
这部小说通过对少年皇帝的生活、成长和执政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少年天子在政治斗争和个人成长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对于少年天子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少年天子在小说中所面临的政治斗争和挑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仅要面对朝臣的争权夺利,还要应对外敌的侵略和内乱的动荡。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得不学会如何处理政治上的矛盾和冲突,如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皇帝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现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和平发展。
其次,少年天子在个人成长和情感方面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
在小说中,他不仅要应对家族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还要处理自己与爱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皇帝在个人成长和情感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他不得不在政治和个人生活之间做出选择,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这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最后,少年天子在小说中的坚韧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皇帝所具有的坚强和勇敢,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困难和挑战。
他的坚韧和勇气不仅激励着我,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成长。
总的来说,读完《少年天子》让我对于少年天子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他在政治斗争和个人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现代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和平发展,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理解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够像少年天子一样,坚韧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少年天子》读后感

《少年天子》读后感最近读了《少年天子》这本书,感受颇多。
书中描绘的那个少年天子顺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饱含着无尽的无奈与悲哀。
顺治帝福临,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故事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顺治帝在登基之初,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他身处权力的漩涡之中,周围是各方势力的争斗与权谋。
他就像一只被无形的线牵扯着的风筝,看似高高在上,实则身不由己。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顺治帝的爱情。
他与董鄂妃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真挚深沉的爱,让人动容。
在那个充满规矩和束缚的宫廷中,他们的爱情如同黑暗中的一丝亮光。
董鄂妃的出现,像是给顺治帝苦闷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
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慰藉,在彼此的眼神中找到了温暖和安宁。
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那真的是到了极致。
每次董鄂妃生病,顺治都焦急得不行,恨不得自己替她受苦。
有一次,董鄂妃不小心染上了风寒,顺治一夜未眠,守在她的床边,一会儿让太医来诊治,一会儿又亲自喂药,那紧张的样子,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董鄂妃稍微皱一下眉头,顺治的心都要揪起来。
他握着董鄂妃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着,眼神里满是关切和心疼。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心,在宫廷中是多么难得啊!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宫廷中的勾心斗角,各方势力的打压,让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了荆棘。
董鄂妃在重重压力下,身体越来越差,最终香消玉殒。
顺治帝的心也跟着碎了,他的世界瞬间变得灰暗无光。
顺治帝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想要推行一些新的政策,想要改变一些陈旧的制度,但是却遭到了重重的阻力。
那些老臣们,一个个抱着祖宗的规矩不放,根本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
顺治帝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在面对这些顽固的势力时,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就说那次他想要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可是那些大臣们却纷纷反对,说什么这样会破坏祖宗的成法,会让天下大乱。
顺治帝据理力争,甚至大发雷霆,可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少年天子》读后感

《少年天子》读后感《〈少年天子〉读后感》最近读了《少年天子》这本书,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书里的顺治皇帝,一个少年天子,身处高位,却有着无尽的烦恼和无奈。
他就像是被关在华丽笼子里的鸟,看似拥有一切,实则被种种规矩和责任束缚着。
顺治的爱情,那叫一个曲折。
他与董鄂妃之间的感情,真的是让人又感动又心疼。
董鄂妃,那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温柔、聪慧、善解人意,顺治在她那里得到了真正的温暖和理解。
还记得书中描写他们相处的那些细节,顺治政务繁忙一天下来疲惫不堪,董鄂妃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递上一杯热茶,轻轻地为他揉揉肩膀,说上几句贴心的话。
那些话语不是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普普通通却饱含真情的家常话,却能让顺治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然而,他们的爱情在宫廷这个大染缸里,显得那么脆弱。
宫廷里的勾心斗角、各种规矩和势力的牵扯,让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了荆棘。
每次看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刁难董鄂妃,我这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顺治呢,他想保护心爱的人,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他是皇帝没错,但皇帝也不是万能的呀!再说说顺治和他母亲孝庄太后的关系,那也是相当复杂。
孝庄太后一心为了儿子的皇位稳固,为了大清的江山,做事果断、强硬。
可顺治偏偏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理想,不愿意完全按照母亲规划好的路走。
这母子俩经常因为各种事情闹别扭,每次争执起来,顺治那一脸的倔强和孝庄太后的无奈,都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就像有一次,顺治想要推行一项新的政策,孝庄太后觉得风险太大,坚决反对。
顺治呢,梗着脖子据理力争,说什么也要试一试。
最后母子俩不欢而散,顺治回到寝宫气得摔了好几个杯子,嘴里还嘟囔着:“朕是皇帝,为什么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孝庄太后呢,在自己宫里也是气得直掉眼泪,一边抹泪一边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顺治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操碎了心。
他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大臣们各有各的心思,阳奉阴违的事儿没少干。
顺治常常为此发愁,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读《少年天子》有感 (4)

读《少年天子》有感 (4)
《少年天子》是一本让我震撼的书,它丰富的情节和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无不令我深思不已。
该书通过一个少年的灵魂探索之旅来表现出孩子们独特的心理变化。
小说中游走于城市中的坑洼老街,夹杂着政治、经济、历史等各种节奏,构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古老文化背景。
主人公少年天子在文化混乱中找到自我,他以勤劳踏实的精神在社会上趴着站立,渴望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意志决定,在苦难中也可以拥有高尚的士气,他身上散发出坚强的信念,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使他心灵牢固地把持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本书还暗喻社会青年应尽其责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要陷入社会乱象,也不要被外界环境支配。
里面赋予少年们充满责任感,用坚定的信念、善良的心灵和无悔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从而成为崇高的天子。
《少年天子》令我获益良多,书中的人物,情节以及时代背景,都使我深思不已,让我领悟到一个人的始终如一是多么重要!少年天子最终找到了自我,书中的内容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用心去生活。
这是一本充满力量,让人受益匪浅的好书,也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天子》观后感刚看完电视剧版《少年天子》,久久无法缓过神来,脑海里一直萦绕着那四个字“悲辛无尽”。
这是一部十年前的老剧了,很可惜我最近才看到,却即刻成为这些年来最打动我的内地清宫剧。
顺治,历史上比较悲剧的皇帝之一,对于他我知道的只有寥寥几个词,英年早逝,志高才疏,逃避现实,软弱,多情。
每一条都是我不屑关注的特质,然我确实在剧中为他的命运纠结心痛,唏嘘不已,也许这正是此剧的魅力,也许我比较容易被那种努力和命运抗争,却又时时身不由己,活的很拧巴的人触动到,因为这样的人,其实往往都是太珍爱生活中的一切。
如何形容这部剧呢?首先,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作品。
这部剧的台词设计耐人寻味,电视剧透着话剧的浓重味道,火候十足。
剧情也不错,当然原著优秀是功不可没,演员阵容强大,配角很多都是老戏骨,塑造角色入木三分,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里都是戏。
光看配角,每一个都觉得很精彩。
主演中的邓超和郝蕾也都是很有实力的演员。
这是一部写人性的剧,剧里并没有重墨描写善恶的分明,没有如同大多数宫斗剧中那些跌宕起伏的斗争。
只是用心细致的刻画每一个人物,无论是主角配角,大到皇上,小到宫里的一个太监,都有血有肉,有情义也有私心。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无奈,都有自己的宿命和归宿,一个也不潦草,用编剧自己的话说,就是宫里的一块砖头,都知道冷,知道热。
这是一部写宿命的剧,基调灰暗压抑,纵使千般努力万般抗争,命运永远都是你抛不掉的敌人,有多少人能明白,这只是一场单方面的较量,完全没有胜算。
宿命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一部悲剧,不仅是几个主角的悲剧,每一个人都很悲剧,整个一部悲惨世界。
可是它就是那么真实,你不揭生活的面纱,你可以藏在后面协调好自己,快乐的生活,可是一旦你决定要直面,真相就是这么血淋淋。
强如孝庄又能如何。
孝庄太后是历史上数得上名字的女强人之一,顺治在位这些年,大部分还是由她来决策很多事情,这也是顺治很悲剧的缘由之一。
这个女人没有错,她一切以大清的江山为先,她深爱自己的儿子,全力辅佐他。
可是终究还是亲手毁了他,福临死后她撕心裂肺的哭喊,伤心欲绝,真真可悲之极。
美如佟妃又能如何。
放在其他很多皇帝那里,佟妃具备被盛宠的很多特质吧。
她美艳动人,妩媚娇羞,聪慧温柔,懂礼仪知进退,身边还有多人指点相助。
可是偏偏她面对的是福临,这个特别的男人,他最需要的东西,她没有。
她,慰籍不了这个男人的灵魂。
聪明如她又怎样,她知道如何惹人怜爱,懂得如何伪装自己,对宫里的生存法则一点就通,可是爱终究是人间最算计不了的东西。
如果没有乌云珠出现,也或许她这个可人儿依然会被宠爱下去,可是没有如果,她最终还是败给了属于她的宿命。
再说花束子,这个善良却又可怜的女孩。
皇上的爱本就不应该属于她这样的女子,可是阴差阳错,因为对嚣张的皇后赌气,而花束子的柔弱正好填补了福临被压抑的疲惫不堪的心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太多的因素集中在一起,他需要一个这样的女人,于是便有了这段短暂的宠幸。
其实她知道,皇上对她的感情夹杂了太多的杂质,一开头就注定了后面悲惨的结局,可是她还是禁不住幻想。
直到孩子没了的那一刻,这个美梦才彻底醒了,这是一个灰姑娘的破灭故事,零时的钟声一响,所有的恩惠全部消失殆尽。
两个人境界差了那么远,即使一时吸引,最终只能被弃如破布。
还有吴良辅对佟妃,静妃和花束子,太妃和太后,济度和岳乐等等。
这些对手戏都太精彩,足以看到编剧导演的用心良苦,下面说说最触动我的这些人物吧。
皇后静妃是个刚烈的女人,她聪明,好强,骄傲,倔强,执着,极端,每一个能用来形容她的词都极具个性,但是每一个词代表的都是悲剧。
这样的性格,注定很难幸福,即使得到了所有,最终都会失去。
这样的女子,感情如同木炭与白雪一般强烈而纯洁,爱恨分明,但是却无法给爱的人带来幸福,更加无法给自己幸福。
静妃便是这样,因为失爱而狠毒,做了很多错事,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傻的让人心疼,表面上她骄傲冷酷,事实上她比谁都需要爱和温暖。
她一直在和皇上赌气,和自己赌气,和命运赌气,直到无法回头。
终于在最后领悟“下辈子,我要做象贵妃一样的女人”。
其实福临最后对她说的对,“你身上的种种好处,只是睡着了,它们会一一醒过来”,可惜,福临终究没有福气享受到她的好。
正如有人说过,福慧双修才是大智慧。
福临的特点有很多,他仁慈,倔强,敏感,脆弱,他一生都在抗争,一心想作出成绩,却总是被压制被控制。
他天资聪颖又才气过人,勇于在政治上改革,勇于接受汉族的文化,勇于创新废除迂腐落后的制度,是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年轻人。
但是他生错了时代,在这个保守专制,信奉野蛮手腕的满洲朝廷,他是个异类的皇帝,注定人生之路充满阻碍。
他为了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选择,为了别人娶不喜欢的女人,事事身不由己,举步维艰。
其实当时执意要废除皇后难道真的是对她完全不能忍受吗,抑或也有对控制自己的人作出反抗和报复的原因?皇后成了牺牲品,皇上一样也是牺牲品。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的包容对方,没有好好感受对方。
双方心里满满的,都是怨恨。
福临是个善良的人,善良的有些软弱。
正如太后的感叹,福临天生就不是做帝王的胚子,如果他只是贵族公子,那将是极品的男人。
可是作为皇上,就不能有这种妇人之仁,这是他的母亲对他的要求,他每时每刻都要挑战自己。
无奈,暴躁,寂寞,失意充斥着生活,直到遇到了乌云珠。
历史上顺治和董颚妃的爱情是非常经典的。
但是在这部剧中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光只用了几个片段一笔带过,反而是前面种种失之交臂,想见不能见,宛如初恋的青涩情感的描写比较动人。
我觉得这是此剧一个遗憾。
博果尔自杀后没多少天,他们两人就在一起幸福甜蜜了,完全没有过渡,快的让人无法接受,这多多少少有点道德败坏的味道,也不知道是不是中间有部分删减,所以对这段惊世爱情,我有点欣赏无能。
一直到后来乌云珠离世的部分,才给我特别深刻的感触,在那段戏中,他们的情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
乌云珠病危无法救治。
绝望的福临去找到玉琳大师,大师送他一句禅语“面对心爱的病患之人,不可哀伤,不可落泪诉说一己的情怀。
”此后每次见面,福临都隐忍、克制。
他把所有的悲痛都压在自己心里,直到乌云珠弥留之际,她问福临:“您真的不说吗”福临答“不说”。
乌云珠便让福临为她背《江城子》,千言万语,全在这首词里:一口气不来,去何处安身立命。
一口气不来,去山水间安身立命。
这,是福临给乌云珠最后的归宿。
这一刻感受到福临对乌云珠的感情,那绝不仅仅是皇上对宠妃的男女之爱或是少年对女神之才情的仰慕之情,这是两个平等的人在心灵上的互相依恋和惺惺相惜。
乌云珠是福临的支柱,是精神支柱,生命的支柱,福临抱着将死的乌云珠慌乱绝望的不能自已,到最后一刻,他甚至不敢看她还是否活着。
她最终还是走了,他也崩溃了,终于哭喊了出来:“我真的没有办法了!”他用尽了一切办法,做了所有能做的努力,也没能留住最心爱的女人。
他的眼神中不仅仅是悲痛,更多的是恐惧,极度的恐惧。
她就像他救命的稻草,失去了她,人生从此又回到了痛苦绝望的境地,万念俱灰,生不如死。
天子这一刻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让人心碎。
安亲王岳乐这个人我放在最后写是因为对他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一开始看剧,不喜欢他。
总感觉他和其他人的蓬勃朝气相比显得特别的老气横秋,少了些精神和灵气,说话做事都内敛的过了分,没什么个性。
他是皇上最亲密的知己,让人多少对他有很多期待。
然而他终究埋没在一众各有味道的角色下,暗淡着。
,剧中一直到剧末,开始慢慢适应,他博学多才,英勇善战;他忠诚护主,稳重淡定;他顾全大局,睿智,自律,他有着一等一的能力和品格。
在我看来他是个完美的角色。
一直到剧末,岳乐因为皇上执意传位于他之事受到牵连,在被发往宁古塔受刑途中,宫中侍卫策马追逐相告:“安亲王,皇上驾崩了,太后命您返京服丧。
”安亲王接到消息,一言没发,他目光空洞的望着远方,缓缓的跪下,跪在荒凉的空地上,默默的磕了个头。
这是他最后一次为他最亲密的友人,他的圣上磕头了吧。
此刻,他的心一定被撕裂了,因为我同他一样,心痛到无法形容。
那一刻,我好像身临其境的走到了他的位置,一瞬间就感同身受到了他对皇上那种深厚的情,一瞬间,前面的点点滴滴就全部涌上来了,力量之大,足以翻盘。
岳乐为辅佐福临做了很多事情,屡立战功,至善至仁。
但在福临临走前决定传位于他时,他跪着说:“臣不能受。
”福临曾对岳乐说“你脸冲着我的时候,我看见的是诸葛孔明,你转过身去,我看见的是有情有义的关云长”。
曾几何时,师傅想把乌云珠许配于他。
对于岳乐,乌云珠几乎是唾手可得,可是岳乐一口拒绝了。
虽然他对她有如海般深沉的倾慕,可是他明白,她不属于他。
他把这个宝贵的机会让给了最合适的人。
这,是怎样的成全。
剧看完了,我却开始经常有意无意回味岳乐这个角色和演员,开始越来越喜欢。
我想,等有空再看一遍的时候,一定要从每个细节去好好感受岳乐和福临的感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这部戏还有一处非常优秀的地方是最后一集,很厉害的收官方式。
功力之深厚,可见一斑。
那些爱,那些无奈,那些辛酸,那些挣扎,那些对人生宿命的无力感...之前几十集所有零零散散的感受和情绪全回到这一处,然后瞬间爆发。
我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受,这一集我看完后心里凉到彻骨。
福临把自己摔碎了,观众也跟着碎了。
这样认真用心的结尾,在我看过的电视剧,即使是我喜欢的剧中也数不出几部。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戏。
它没有刻意的浓重笔墨,甚至多处都是半遮半掩、点到为止,但是含蓄的外表下深藏的却是激情澎湃的深意,让我这个看大部分剧如同复习考试,考完已经不记得学过什么,看完已经不记得演了些什么的人,回味无穷,无法忘怀。
王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