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

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学位论文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作者姓名:郝冬冬学科专业:通信太原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学号:092027111指导教师:焦冬莉讲师完成日期:2013-6-9太原工业学院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诚信申明本人申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的所有材料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完成的成果,设计(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我的设计(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设计(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本设计(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特此申明。
本人签名:2013年06月15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RM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系部:电子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学号: 092027111学生:郝冬冬指导教师(含职称):焦冬莉(讲师)专业负责人:焦冬莉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多,但是信息时代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依赖信息技术,从而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约经费的目的。
目前,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是远程温度监测技术,温度是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的生活与其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度监测可以分为现场和远程监测,现场监测就是在测量对象附近显示数值,特定场合下由于监测地点比较分散、偏远、环境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害等,采用传统的温度测量方式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工作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测量,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且不便于管理。
远程监测就是在测量对象附近放置信号发射装置,将现场采集到的温度数值发射到工程师的接收器上。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采用单片机来对他们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地进行生产,必须对它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二电阻。
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这些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
我们用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测量。
温度范围为-55~125 ºC,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ºC。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一种温度测量及报警电路,该电路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监测元件,测量范围0℃-~+100℃,使用七级数码管LED模块显示,能设置温度报警上下限。
正文着重给出了软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介绍了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AT89C51单片机功能和应用,该电路设计新颖、功能强大、结构简单。
关键词:温度测量;DS18B20 ; AT89C51Design of Digital Thermomer Based on SCMABSTRACTControlled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not only to them,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flexibil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specification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produce, it must be the main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flow, and other effective control.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component thermocouple and resistance. Are generally voltage of thermocouple and thermal resistance measured, then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these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requires more external hardware support. We are in a relatively simple way to measure.-55~125 ºc temperature range, maximum resolution up to 0.0625 ºc. DS18B20 can read temperature value, and wire connec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reduced external hardware circuits, low cost and ease of use features.The introduction of a cost-based AT89C51 MCU a temperatur measurement circuits, the circuits used DS18B20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 sensor, measuring scope 0℃-~+100℃,can set the warning limitation, the use of Seven digital tube seven segments LED that can be display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The paper focuses on providing a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components circuit,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DS18B20, the fo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AT89C51 .This circuit design innovative, powerful, can be expansionary strong.Keywords: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S18B20 ;AT89C51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1.1 国内外现状 (1)1.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1.2 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2)1.3 系统概述 (3)1.3.1 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 (3)1.3.2 系统设计原理与组成 (5)第二章开发工具Proteus与Keil (6)2.1 Proteus软件 (6)2.1.1 Proteus简介 (6)2.1.2 4大功能模块 (6)2.1.3 Proteus简单应用 (8)2.2 Keil软件 (8)2.2.1 Keil软件简介 (8)2.2.2 Keil软件调试功能 (9)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10)3.1 单片机的选择 (10)3.1.1 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10)3.1.2 AT89C51单片机主要特性 (11)3.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3)3.3 硬件电路设计 (17)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0)4.1 各模块的程序设计 (20)4.2 Protues测温仿真 (25)4.3 系统调试 (28)4.4 结果分析 (30)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1 全部程序清单 (34)附录2 系统总体设计图 (41)第一章绪论1.1引言1.1.1 国内外现状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基于ARM的多功能环境检测系统

基于ARM的多功能环境检测系统曲爱玲;马长路【摘要】为了实时检测环境中的PM2.5浓度及温湿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多功能环境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利用ARM处理器、PM2.5激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当前环境PM2.5浓度、温度和湿度的实时检测,并具有液晶屏实时显示和外部触发语音播报双重感知功能,可满足不同领域及各种群体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环境检测系统检测精确度高、实时性强、显示与播报功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In order to det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PM 2.5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al time ,a multifunctional environment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ARM was designed .The system can detect efficiently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al time with ARM processor , PM2.5 laser sensor ,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 and it has the real-time LCD display and external trigger voice broadcast func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fields and differentuse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ng system has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stable display and voice broadcast performance , and the system is very practical and has strong promotional value.【期刊名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3页(P91-93)【关键词】ARM;PM2.5;温湿度;液晶屏显示;语音播报【作者】曲爱玲;马长路【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Abstract:In order to det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al time,a multifunctional environment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ARM was designed. The system can detect efficiently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al time with ARM processor, PM2.5 laser sens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and it has the real-time LCD display and external trigger voice broadcast function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fields and different use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ng system has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stable display and voice broadcast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is very practical and has strong promotional value.Keywords:ARM; PM2.5;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CD display; voice broadcast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发关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摘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疫情条件下对温度快速测量的需求,采用无接触式测温既有效规避病毒传染风险,又可以第一时间检测疑似病例。
在此基础上添加口罩识别功能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人工识别的负担,为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目前市场现有系统存在价格高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并且目前市场应用的大部分装置都是单独的口罩识别或是无接触测温系统。
与之相比该系统将两种功能结合在同一系统中,具有体积小、便携、易操作等优点,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装置适用于学校、工厂、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可以为进出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人机交互式装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其效率远高于人工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引言患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因此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以当今人流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该系统利用OPENMV对目标人脸进行快速检测,精准识别目标身份信息和口罩佩戴情况,利用MLX90614准确测量目标体表温度,实时将测量信息通过显示屏直观地展示并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App上,实现系统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任务完成的效率最优解。
1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系统的组成以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基础,利用传感器测量温度,通过通信和控制技术,形成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具体可分为基于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模块、LCD12864液晶屏显示模块、4X4矩阵键盘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晶振模块、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震动传感器模块。
1.2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进行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红外测温传感器、震动传感器、LCD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键盘输入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通过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数据的处理。
基于ARM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图 3 Windows CE 操作界面
开发人员进行基于 Windows CE 平台下嵌入式操作 系统定制的集成开发环境。它提供了所有进行设 计、创建、编译、测试和调试 Windows CE 操作系统 平台的工具。它运行在桌面 Windows 下,开发人员 可以通过交互式的环境来设计和定制内核、选择系 统特性,然后进行编译和调试。同时,开发人员还可 以利用 Platform Builder 来进行驱动程序开发和应用 程序项目的开发等等。 1. 3. 2 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 + + 4. 0
图 7 温度界面
3 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温度采集软件程序流程如图 8 所示。
图 6 DS18B20 测温原理框图
2. 2 ARM 控制模块 2. 2. 1 ARM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Samsung 公司的 16 /32 位 RISC 处理器 S3C2440 为手持设备和一般应用提供高性价比和高性能的微 控制器解决方案。S3C2440 采用 ARM920T 的内核, 0. 13 m 的 CMOS 标准宏单元和存储器单元。 2. 2. 2 ARM 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结构
系统。
研究也显 得 异 常 重 要。文 中 采 用 的 基 于 嵌 入 式 ARM 处理器和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构 建的测温监控系统具有设计简便、操作灵活、抗干扰 能力强、分辨率高、处理数据快等优势而且误差范围 相较模拟温度传感器来说也要小的多。这个温度监 控系统实现的功能如下。
基于嵌入式芯片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芯片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对于多维信息的采集与可视化系统通常采用嵌入式芯片进行系统的设计。
本文主要从智能化系统的原理出发,对嵌入式芯片的选择、系统平台的搭建进行探讨,对智能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加以诠释。
【关键词】嵌入式芯片;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系统做为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日照、温度、湿度、电流、电压、视频)使得原来的集中化生产转向智能化、信息化生产。
智能工程产业的资源虚拟化以及制造工程中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使得智能监控系统已成为大势所趋。
面对如此趋势,进一步优化多维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可视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融入智能控制系统,使得机器具备更高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一、智能系统的理论原理智能系统具有包括智能信息、智能反馈、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特点,在被控制对象与环境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克制作用,而智能系统理论原理又包括深度学习理论与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理论。
深度学习理论是一种具备对数据进行表征作用学习的一种深层次数据观测理念,由深度学习发展而来的信息观测技术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上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而分层递阶智能控制则是利用嵌入式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其具有集中式、分布式的优点,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1.智能监控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搭建智能监控系统的多维信息采集与可视化系统,在数据采集终端中利用Raspberry Pi作为信息采集的开发板,它是一款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MicroSD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1/2/4个USB接口和一个10/100 以太网接口(A型没有网口),可连接键盘、鼠标和网线,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HDMI高清视频输出接口,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张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具备所有PC的基本功能只需接通电视机和键盘,就能执行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玩游戏、播放高清视频等诸多功能。
基于STM32的温室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

2、软件设计
2、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是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和控制输出三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实时采集各传感器数据并 进行A/D转换;数据处理模块则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数据分析 处 理,判断环境因素是否符合植物生长需求;控制输出模块则根据数据处理结果,通 过执行器调整温室大棚的环境因素。
3、软件设计
3、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包括主程序、数据采集程序和串口通信程序等。主 程序主要负责各个模块的初始化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程序负责从各个传感器中 读取环境参数,串口通信程序则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或执行控制指 令 。
、实现
4、实现
将各个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并编程实现后,通过测试和调试,系统可以实现对 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同时可以通过串口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展示 和分析。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温室大棚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 提高温室大棚的产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中。 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基于STM32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 的 设计方案、实验结果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背景
背景
温室大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种植方式,可以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和 光照等环境条件,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室大棚控制系 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应用, 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精确调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生 产成本。
系统设计
1、传感器的选择
1、传感器的选择
在温室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中,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 境参数,选择常用的DHT11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传感器分别 采用数字型和模拟型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答辩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学院2010届本科生毕业答辩答辩第一小组组长:王金海成员:高华、高强、段晓杰、徐伟秘书:徐伟地点:主楼A501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3:3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2号下午13:3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二小组组长:唐新宇成员:王豪、李金桐、荣峰、张艳丽秘书:张艳丽地点:主楼A座414时间:2010年6月21号上午8: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3:30(周一)时间: 2010年6月22号下午13:3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三小组组长:郑羽成员:任智华、冯永茂、张诚、周勇秘书:周勇地点:主楼A座417时间:2010年6月21号上午8: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3:3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2号下午13:3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四小组组长:苗长云成员:邢林海、潘崧、夏靖、刘敏秘书:夏靖地点:教六308时间:2010年6月21号上午8: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4: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2号下午14:0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五小组组长:郭翠娟成员:缪竟鸿、王学静、石博雅、武志刚秘书:石博雅地点:主楼A座1102时间:2010年6月21号上午8: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4:00(周一)时间: 2010年6月22号下午14:0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六小组组长:李现国成员:宋培林、李建雄、李杰、黄伟志秘书:李杰地点:主楼A座514时间:2010年6月21号上午8: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1号下午14:00(周一)时间:2010年6月22号下午14:00(周二)时间:2010年6月23号上午8:00(周三)答辩第七小组组长:张隆成员:徐妮妮、郭文平、耿磊秘书:龙帮强地点:教六 511答辩第八小组组长:吴骏成员:王巍、林志贵秘书:徐秀知地点:主A51711答辩第九小组组长:肖志涛成员:吴涛、韩晓军秘书:刘丽杰地点:教六-50812答辩第十小组组长:李鸿强成员:王中伟、李晓云、刘宏伟秘书:张芳地点:主楼A51113答辩第十一小组组长:牛萍娟成员:于莉媛、田海涛、高铁成、张建新秘书:邢海英地点:主楼A40514答辩第十二小组组长:卢克清成员:付贤松、杨广华、曲丹、田会娟秘书:王莎莎地点:主楼A506时间:2010年6月21日上午8:3015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NandFlash(K9F1208)组成,其中NorFlash用于 现任务延时,还具有基本的时钟管理。
存放执行代码,SDRAM用于运行代码,NandFlash 3.1操作系统移植和驱动代码实现
用于存储温度数据。数据由s3C4480的UART与
首先在S3CA480上进行uc/os—II的移植。uc/
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用户可以分别
设定各路温度的上、下限。本设计采用4480的
GPE6 IO口来驱动多个DSl8820,实现了分布式测
温。测温部分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
一8一
万方数据
图1 系统总体结构图
GPE6 VSS
图2 DSl8820硬件连接
基于ARM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王 勇。等
(1)多点温度监测系统硬件设计。采用以ARM微处理器
LPC2290芯片为核心的嵌入式工控板,通过对Benq无线通信模块M22的控制,接收并识别监测中心发过来的短消息内容,实现了多点温度的采集及显示
;采用八个带有I2C总线接口的数字温度传感器LM75,组成八点温度采集电路:利用带有I2C总线接口的LED驱动器件ZLG7290及共阴式数码管为温度显示
动函数实现缓冲区设置和点、线、数字等的显示。
器,调度是线程级的,调度的基本单位是任务,调度策略
2.3存储和通信部分
是采用静态分配优先级的方式,并且采用占先式的调度
本设计的外部存储器由2M的NorFlash 原则。为了实现基本的任务调度功能,uc/os-n提供了
(SST39VFl60)、8M的SDRAM(K4S61632H)、64M 必备的任务间通讯手段,包括信号量、邮箱等。为了实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8年第3期
基于ARM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The Design of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
王 勇1 耿 辉1 韩丽娟1 帅立国2
(1.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2.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4 结束语
基于ARM和HC/OS—II的温度监控系统,电路简 单,显示友好,通讯能力强,可扩展性好,具有良好的 实际应用价值。可在本系统的基础上扩展湿度等监 测指标,实现多功能监测,同时在通信功能上可扩展 GSM、GPRS等无线通信模块以实现远程监测。
参考文献 [1]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北
4.Jean brosse.邵贝贝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 2005 5.DALLAS公司 DS18820数据手册 2006
相似文献(9条)
1.学位论文 朱周春 基于ARM平台及短消息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2008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够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和显示系统已经应用于诸多领域。传统的温度监测系统可靠性
和实时性相对较差,温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较低,而且大多采用有线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这不利于应用的扩展。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和无线通
信技术(特别是短消息业务)受到远程监测领域研究者的密切关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带有I2C总线的ARM嵌入式微处理器和短消息业
务(SMS)用于温度检测系统中的方法,实现了温度的多点监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ARM芯片有利于简化系统的硬件电路,提高系统的运 行速度;在软件实现过程中,移植了开放源码的uc/os—II 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缩短了软 件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1 测温部分 采用DALLAS公司的DSl8820数字温度传感
器作为测温元件。DSl8820采用单总线专用技术, 无须经过其它变换电路,直接输出被测温度值(9~ 12位二进制数);测温范围为一55℃~125℃,测量分 辨率为0.062 5℃;内含64位经过激光修正的只读 存储器ROM,用于存储唯一64位序列号,因此可以 在一条总线上挂接多个DSl8820而不会出现混乱; 内含暂存RAM,用于存放工作参数和测量值;具有
电路,保证了温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
(2)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根据整个监测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软件设计的总体思路,并以ADS1.2为
集成开发环境,将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相关代码移植到LPC2290中;采用分层体系思想,使用标准C语言编写程序,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任务管
理、信号量等机制,并调用相关的应用程序接口函数(API函数),设计了包括温度采集、温度显示、短消息接收与发送等多个子程序。
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2]焦哲勇,程友联.基于ARM的农业温室多点
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l-J].农业开发研究,2007
(3):19-21.
[3] 沈洪盎,傅建中,陈子辰.基于ARM和 DSl8820的数字测温系统[J].机电工程,
2005,22(11):50一53.
[4][美]Jean J.Labrosse著,邵贝贝译.嵌入式实 时操作系统uC/OS-II[M].2版.北京: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栌 频率较高且LCD排线较长,在信号线上加74HC244
以增强驱动能力。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4串口电平转换
温度数据存储在NandFlash中。NandFlash具 有写入速度快、擦除时间短、价格便宜等优点,普遍 适用于文件存储。64M的NandFlash共有4 096个 区块,每个区块有32页,每页有528字节,每页的后 16字节为空闲区域,通常被用于记录坏块信息、损耗 均衡和其他软件开销功能。NandFlash的擦除操作 以区块为单位,读写以页为单位。由于NandFlash 的工艺不能保证在其出厂和使用周期内不产生坏 块,因此要对NandFlash进行坏块检查,同时因为
嵌入式技术和短消息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点温度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对改进远程监测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数据传输方
式有一定的意义,也为对嵌入式应用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学位论文 张亮 基于ARM和μC/OS-Ⅱ的多通道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07
在工业领域,温度、压力、流量是最常见的三大被监测的物理参数,其中最广泛的还是温度量的测量,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
据DSl8820的通讯协议,须经3个步骤:每一次读写
之前都要对DSl8820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发送1
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
DSl8820进行预定的操作。DSl8820有5种ROM
操作命令:Read ROM、Match ROM、Search ROM、
Skip ROM、Alarm ROM。暂存RAM控制命令主要
由于DSl8820为单总线结构,在使用时必须先 PC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由于ARM输出的为TTL
对DSl8820进行初始化,才能进一步进行ROM操 电平,而PC机串口是RS232电平,因此需要用
作命令,最后对RAM存储器和数据进行操作。 MAX232芯片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外
DSl8820每一步操作都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时序和通 部存储器是ARM最小系统的必需部分。UART电 信协议,如控制DSl8820完成温度转换这一过程,根 平转换电路如图4所示。
[关键词]ARM;温度监测;液晶显示器;NandFlash;串口通信
[中图分类号]TP 274+.2
[文献标志码]B
温度监测在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领域占有重要
本系统采用SAMSUNG公司主流的32位TDMI
地位。本设计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单总线 ARM7芯片¥3C4480作为微控制器,¥3C4480内部集成 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为测温单元,提高了数 了丰富的外围控制模块,工作频率可达66 MHz,采用该
TIMEGEN产生VFRAME、VFLINE、VFCLK、VM 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性能。本软件设计 的控制时序,控制信号由寄存器LCDCON设置,设 采用公开源码的uc/盼ii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ue/os-
置寄存器LCDSADDR支持16级灰度显示。通过驱 n作为一个实时微内核,实际上是一个高效的任务调度
现场温度的测量也由过去的刻度温度计、指针温度计向数字显示的智能温度计发展,而且,对测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尽管市场上也有高精
度的温度测量仪,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一般价格都很昂贵。
一9一
万方数据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8年第3期
罩
要赛l
竺室 ( ) 1■____-。______________。·-。一
围4温度采集流程
万方数据
图5数据存储流程
系统启动后首先完成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初始 化,然后对LCD进行初始化,创建任务,在启动操作 系统后,各任务间便可以基于操作系统协调运作了。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微控制器的数字温度监测系统的实现。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应用数字传
感器DSl8820的测温部分、LCD显示部分、Flash数据存储部分以及UART串口通讯部分。重点描述了各
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基于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系统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测温精
度高、扩展性好等优点。
有温度转换、读暂存器、写暂存器、复制暂存器等。
2.2 LCD显示部分
液晶显示器(LCD)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
厚度薄等许多其他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普遍应
用于基于微处理器的仪器仪表及监视、控制等智能 装置的终端显示和人机接口中。¥3C4480内置了 LCD控制器,支持4级、16级灰度LCD和256色 STN LCD。为了简化电路,充分发挥ARM的性能, 采用了320*240的16级灰度LCD,使用¥3C4480 内置的LCD控制器直接进行控制。由于LCD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