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动物住哪里

合集下载

小班科学教案小动物住新房

小班科学教案小动物住新房

小班科学教案小动物住新房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命名一些常见的小动物。

2.能够描述小动物的住所和生活习性。

3.能够理解和使用与小动物住所相关的词汇。

教学准备:图片或卡片,描述小动物住所的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或卡片,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并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些动物的住所。

Step 2:词汇学习(15分钟)教师呈现描述小动物住所的词汇卡片,如:den (洞穴), nest (巢穴), burrow (地洞), tree (树), pond (池塘)等。

教师通过图示或实物,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并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发音。

Step 3:学习不同动物的住所(30分钟)通过呈现动物图片或卡片,教师逐个介绍不同动物的住所及其特点。

例如:1. 小鸟:鸟巢(nest)是鸟类的住所,鸟妈妈会在树上或灌木丛中筑巢来孵蛋。

2. 小兔子:兔子喜欢住在洞穴(den)里,因为洞穴可以保护它们不受其他动物的威胁。

3.小刺猬:刺猬可以选择在树洞、草丛或灌木丛中筑巢。

4.小蜜蜂:蜜蜂居住在蜂巢,蜂巢是由蜜蜂用蜡筑成的,里面存放着蜜蜂采集的花蜜和蜜粉。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片,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动物的住所特点。

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利用所学的词汇和知识,设计一个该动物的住所模型,并给予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板、彩纸、剪刀等。

学生可以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一个形象逼真的小动物住所模型。

学生完成后,可以向全班进行简要的展示,并描述他们设计的住所。

Step 5:巩固与拓展(15分钟)通过游戏或课堂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1.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动物的描述,例如“有尖刺、常常住在树洞中”,学生根据描述猜测是什么动物,并说出该动物的住所。

2.课堂活动:教师发放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与动物住所相关的图片或卡片,并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科学 动物住哪里

科学 动物住哪里

活动内容:
大班科学——《动物住哪里》
活动目标:
1.认识动物生长环境的特色。

2.认识常见的水生、陆生动物。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的图片、图卡。

2.陆地与水中不同环境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参观动物园的经验,或是照顾宠物的经验为话题进行讨论活动。

2.认识动物生长的环境特色。

(1)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这种动物住在哪里?
(2)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以页面的引导儿歌“天黑了,要回家,哪里才是动物的家?”为主题,请幼儿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原来住在哪儿。

幼儿回答后,引导幼儿认识。

——居住在草原上的动物,如:羚羊、豹。

——居住在干热沙漠中的动物,如骆驼。

——居住在寒冷极地的动物,如:企鹅、北极熊。

——居住在山林里的动物,如:黑熊。

——居住在水里的动物,如:各种鱼类等。

(3)师:这些动物为什么住在这里?这里有它们爱吃的东西吗?
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装备”可以适应这里的环境?
3.教师拿出动物图卡及陆地和海洋的海报,利用随机抽取动物图卡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图中动物是属于陆地还是水中的动物。

再请幼儿将图卡放置在陆地或海洋的海报上。

动物住的洞科学教案幼儿

动物住的洞科学教案幼儿

动物住的洞科学教案教案名称:动物的家探索洞穴年龄组:3-5岁的幼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特别是洞穴。

2. 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动物住在洞穴中的原因。

3. 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和自然的兴趣。

所需材料: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动物和它们的洞穴。

2. 模拟洞穴,如玩具或手工制作的小洞穴模型。

3. 绘画材料。

4. 阅读材料,例如儿童书籍有关动物和洞穴的。

5. 安全用具,如手电筒。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动物栖息地图为孩子们展示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动物,包括熊、蝙蝠、兔子、狐狸等,以及它们的洞穴。

通过讨论,询问孩子们有关动物住在洞穴中的问题,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洞穴探索:带孩子们到户外或室内的模拟洞穴中。

如果没有现成的模拟洞穴,可以使用毛毯和枕头搭建一个小型的洞穴。

让孩子们进入洞穴,用手电筒或灯光来模拟洞穴内的黑暗环境。

这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动物为什么喜欢住在洞穴中。

3. 手工制作:我的洞穴画给孩子提供绘画材料,让他们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洞穴场景。

他们可以画动物、石头、树枝等,以及洞穴的内部。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他们描述他们所绘制的,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个动物选择住在这个洞穴中。

4. 阅读和讨论:洞穴的故事读一本适合年龄的儿童书籍,其中涉及到动物和它们的洞穴。

讨论书中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5. 总结:回顾当天的活动,问孩子们他们学到了什么。

提醒他们动物住在洞穴中的原因,以及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鼓励孩子们对自然和动物保持好奇心。

这个教案将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栖息地的多样性,特别是洞穴,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观察能力。

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教案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参考教案,活动目标是了解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关系,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活动目标:1.了解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2.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1.纸巾盒10个,10种不同小动物图片(幼儿喜欢的)、标记小花和大树。

2.数字卡1:10,"前排"和"后排"卡片,小礼物若干(幼儿课前准备好)。

活动过程:1.出示10个空盒排成一排房子,请幼儿猜猜有哪些动物要住进去?2.逐一将小动物住进房子,要求幼儿记住你喜欢的小动物分别住进了哪间房?3.游戏:送礼物。

(1)出示小花和大树,请幼儿给小动物们送礼物。

要求:先说出你是从哪边开始数,想要把你的礼物送给第几间的哪个小动物。

(2)抽数字牌送礼物。

4.将10个空盒排成10楼高的大楼,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住进高楼里,并说出他们分别住进了第几层楼。

5.再将空盒排成前后两排,先抽数字,再将小动物送进相应的房子里。

如抽到前排5,则把礼物送给前排第5间房子的小动物,按照此规则玩序数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前由幼儿自己选出喜欢的小动物和准备好小礼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对序数游戏很感兴趣,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数教学中大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在初步认识序数的时候,整齐的排列、习惯性的排列,都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序数的关系。

而这个活动用了三种序数形式,幼儿都能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即使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大部分幼儿也能很快地知道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序数"这个概念。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住在哪儿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住在哪儿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住在哪儿中班科学教案:动物住在哪儿一、引入(150字)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学知识是“动物住在哪儿”。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它们有自己独特的住所。

通过本节课,我们将了解一些动物的住所,并学习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会了解到人类是如何为这些动物提供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的。

二、主体(1200字)1. 动物的住所多样性(300字)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它们有各自的住所。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些动物的住所。

2. 海洋中的住所(300字)海洋是许多生物的家园,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海洋中一些常见动物的住所。

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海豚和鲸鱼生活在海洋里,它们的住所是海洋。

它们的身体适应了海洋生活的特点。

它们有流线型的身体,有助于它们在水中快速移动。

大多数海豚和鲸鱼都有鳍来帮助它们游泳。

而强壮的尾巴可以帮助它们追赶猎物或逃离危险。

鱼类是另外一类适应海洋环境的动物。

它们用鳞片覆盖着身体,鳃可以帮助它们呼吸水中的氧气。

鱼类通常有独特的鳍,不同类型的鳍适用于不同的功能。

例如,背鳍和胸鳍可以帮助鱼类平衡和转向。

海龟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动物。

它们的住所是海洋中的珊瑚礁或沙滩。

海龟特别适应生活在这些环境中。

它们的大型鳍使它们能够游泳到深水区域。

而坚硬的甲壳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天敌的伤害。

3. 陆地上的住所(300字)除了海洋,地球上还有许多陆地,这里也有很多动物的住所。

熊是一些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之一。

它们的住所通常是山林地带。

熊有强壮的四肢和钩爪,这有助于它们攀爬树木和捕食。

沙漠中还有一些适应极端环境的动物。

例如骆驼,它们住在沙漠中。

骆驼的长腿和弯曲的脚趾帮助它们移动在沙子上。

此外,骆驼还可以存储大量的水分,以便在沙漠中生活。

有些动物住在树上,比如猴子。

猴子具有灵活的四肢和强壮的尾巴,可以帮助它们在树枝之间跳跃和攀爬。

它们的住所是热带雨林等可以提供足够食物和安全的树木。

4. 构建动物住所(300字)有些动物无法在自然环境中找到适合生活的住所,人类便会为它们构建住所。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动物的栖息地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动物的栖息地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动物的栖息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及其特点;2.探究动物与栖息地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照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2.纸张、铅笔、颜色笔等绘画工具;3.课件或教材有关动物栖息地的知识;4.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通过展示照片或幻灯片来向幼儿们介绍一些动物的栖息地,如森林、河流、草原、海洋等,并向幼儿们提出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动物住在哪里呢?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地方呢?探究动手1.分发纸张、铅笔和颜色笔给每个幼儿。

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些动物的栖息地。

2.引导幼儿们分别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让他们描述画中的栖息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地方。

3.通过讨论和展示绘画作品,学生们互相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知识传递1.利用课件或教材,向学生展示关于动物栖息地的知识,例如不同的动物适应不同的环境,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2.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动物为什么选择某种栖息地,为什么有些动物能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

3.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逐渐理解不同的动物栖息地与其特点之间的关系。

游戏体验1.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栖息地的理解。

例如,设置一个模拟海洋的游戏区域,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体验海洋动物的栖息环境,并观察和认识一些海洋动物。

2.设计游戏规则,让幼儿们根据栖息地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动物角色,并模拟动物在现实场景中的行为。

总结展示1.回顾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引导幼儿们总结动物栖息地与其特点之间的关系。

2.展示幼儿们的绘画作品和游戏体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对幼儿们完成的绘画作品和游戏过程提出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2.整个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对幼儿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对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否有所培养和提高;4.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动物住哪里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动物住哪里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动物住哪里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自然数列,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

2 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确定物体排列顺序。

3 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火车图片、火车音乐,1~5数字卡两套,动物贴饰:小兔、小猪、熊、青蛙、猫各两套(其中一套小动物身上编上1~5序号),楼房挂图(窗户立体设计可开合)。

学具:操作卡(树、苹果、蛋糕图形各一排,每排数量均为5),蜡笔。

活动过程一、游戏:小动物坐火车1 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火车有几节?(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谁来用数字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呢?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头,从左到右贴数字卡。

2 今天小动物们要坐火车回家去,火车就要开了,它们却不知道自己该上哪节车厢,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出示小兔图片)小兔的车票上有数字几?它应该上第几节车厢呢?(请幼儿操作。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送小猪、熊、青蛙、猫上火车。

音乐起火车开动,收好图片。

)二、游戏:小动物住哪里1 小动物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出示房子挂图)谁来用数字表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楼呢?引导幼儿从下到上贴数字卡。

2 每层楼住着谁呢?老师依次打开窗户,幼儿说出xx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上。

3 我们请小动物下楼来玩好吗?我们先到第几层楼请谁?又到第几层楼请谁?幼儿说出序数词,依次请所有动物下楼。

4 老师将小动物排成一排,请幼儿说出:谁排第一、第二?交换小动物位置,再说说各个动物排第几。

三、图卡操作请幼儿取出操作卡,老师逐一提出要求:请给第三棵树涂色,请给第一、第四个苹果涂色,请给第二、第五块蛋糕涂色。

老师巡回检查。

动物住哪里大班科学教案 (2)

动物住哪里大班科学教案 (2)

动物住哪里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动物的栖息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幻灯片等相关教具。

2. 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3. 大班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用图片或模型引入动物住所的主题,让学生观察和猜测动物的住所。

例如,教师拿出一张狮子的图片,问学生:“狮子住在哪里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探索动物的住所(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动物。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一份计划,决定探索该动物的住所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小组成员在制定计划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该动物是陆生动物还是水生动物?- 该动物是栖息在林地、草原、沙漠还是海洋中?- 该动物喜欢栖息在高处还是低处?- 该动物需要什么样的栖息环境?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将探索结果记录在卡片或幻灯片上。

3. 分享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探索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动物的住所特点,并与学生一同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例如,学生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绝大多数陆生动物都有固定的栖息地,如狮子栖息在非洲的草原上,熊猫栖息在中国的竹林中。

- 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各异,有些栖息在淡水中,如鱼类和蛙类,有些栖息在海洋中,如海豚和鲨鱼。

- 森林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有些动物喜欢栖息在树上,如松鼠和猴子,有些动物喜欢栖息在地面上,如老虎和狼。

- 室内宠物通常住在人们的家中,如猫和狗。

4. 扩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科学教案的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了一些常见动物的栖息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且通过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内容:
大班科学——《动物住哪里》
活动目标:
1.认识动物生长环境的特色。

2.认识常见的水生、陆生动物。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的图片、图卡。

2.陆地与水中不同环境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参观动物园的经验,或是照顾宠物的经验为话题进行讨论活动。

2.认识动物生长的环境特色。

(1)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这种动物住在哪里?
(2)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以页面的引导儿歌“天黑了,要回家,哪里才是动物的家?”为主题,请幼儿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原来住在哪儿。

幼儿回答后,引导幼儿认识。

——居住在草原上的动物,如:羚羊、豹。

——居住在干热沙漠中的动物,如骆驼。

——居住在寒冷极地的动物,如:企鹅、北极熊。

——居住在山林里的动物,如:黑熊。

——居住在水里的动物,如:各种鱼类等。

(3)师:这些动物为什么住在这里?这里有它们爱吃的东西吗?
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装备”可以适应这里的环境?
3.教师拿出动物图卡及陆地和海洋的海报,利用随机抽取动物图卡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图中动物是属于陆地还是水中的动物。

再请幼儿将图卡放置在陆地或海洋的海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