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调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

三、调查结果1.农村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下。

大部分农民依赖农业生产维持生计,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经济途径。

2.农村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3.教育和医疗条件不足。

农村学校设施简陋,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服务覆盖范围狭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4.农村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由于过度开发,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环境问题突出。

5.社会服务不完善。

农村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就业服务等社会服务缺乏,给农民带来困扰。

四、问题分析1.政府投入不足。

农村欠发达地区得到的财政资金有限,缺乏资金支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转型。

2.缺乏科技支持。

农村欠发达地区对科技创新的引入和应用缺乏重视,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3.教育和医疗资源不均衡。

农村欠发达地区教师和医生流失严重,导致教育和医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

4.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农村欠发达地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恶化。

五、解决方案4.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普及,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5.完善社会服务机构。

建立健全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保障,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六、结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只有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科技支持,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社会服务机构,才能实现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以期提出对策,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本文将从调查的结果出发,分析当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调查结果概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农村欠发达地区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

这些问题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二、问题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低、人口流失严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

这些问题源于当地的土地资源不足、资金、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当地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和竞争力。

因此,加强土地整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创业创新等措施是有效解决经济落后问题的途径。

2.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但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多数落后,导致人民群众的出行、通信等生活方式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建设更高效、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3.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教育和医疗资源是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教育和医疗资源比较匮乏。

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资源不足,大学、职业教育等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

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导致农民的健康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慢性病的治疗资源相对很少。

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发展教育和医疗事业,增加相关资源,吸引更多有才干的人才。

4.生态环境恶劣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恶劣,主要是由于环境治理水平低、集体经济活动不规范以及缺乏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等多种因素造成。

环境恶劣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这份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主要总结了调查工作的相关情况和结果。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农村发展现状、问题与需求,以便为农村发展提出合适的建议和措施。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

调查时间为一个月,共收集到了XXX份有效问卷和XXX个实地考察的数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运输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给农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缺乏合适的电力供应和通信设施,阻碍了农村的信息交流和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困难,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缺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致使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

3.教育医疗资源不足我们发现在该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孩子的教育机会有限,很多孩子只能接受低水平的教育。

医疗设施少、医疗资源不足,农民的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村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农田污染和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农民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比例较高,导致农田受到污染。

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管措施,农村的污水处理不到位,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三、问题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分析了农村欠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农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等方面。

3.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难以得到保障。

4.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农田的生产造成了威胁。

四、解决建议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通行便利度和生活质量。

2.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情况,掌握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教育医疗水平以及居民生活状况等,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农村发展和对策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居民进行个别访谈,同时还结合实地考察的方式,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情况。

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农民的收入来源、家庭支出、基础设施情况、教育医疗水平等,共计发放问卷100份。

三、调查结果1. 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受制于技术水平低下和天候因素,农业收入较为不稳定。

除农业外,部分村民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显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条件较差,甚至有些山区村庄无法通车。

自来水、电力供应也存在问题,部分村庄仍未通自来水和电力,居民生活水平较为艰苦。

3. 教育医疗水平情况:调查显示,该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

医疗资源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服务水平较低,远离医院的村民就医困难。

4. 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显示,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和外出打工,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部分村民居住条件较差,缺乏饮水、饮食、卫生等基本条件。

脱贫工作中的困难家庭和特困家庭较为突出。

四、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欠发达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 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收入不稳定、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自来水和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 教育医疗水平低下: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和医疗机构条件差,限制了村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和支持。

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现状的调研报告

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现状的调研报告

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现状的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位于中国的湖南省,地理环境复杂,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

为了了解该地区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次调研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以及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了与调研目的相关的问题,并通过网络和实地分发给被调查对象。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个由相关专家和调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密集的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学校教师、医生以及少数民族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4. 调研结果与分析4.1 经济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导致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议加大对该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2 教育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相对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设施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教育障碍。

因此,建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4.3 医疗卫生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相对较差。

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在医疗健康方面存在一些特殊需求和心理障碍。

因此,建议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设施水平,加强医疗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4 文化保护调研结果显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相对较为保护完好。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

农村欠发达地区调查报告_调查工作总结调查工作总结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我所在的地区属于农村欠发达地区。

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状况以及生产状况,特组织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方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生活和生产两个方面的问卷,向当地居民发放。

问卷主要涉及生活水平、生产状况、土地利用等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发展现状。

2.实地走访在收集问卷调查结果的同时,我们也利用时间对该地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到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三、调查结果1.生活状况经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他们的住房面积普遍较小,居住环境较为简陋。

此外,当地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部分儿童甚至无法获得基本的义务教育。

在对当地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当地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

但是,由于受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限制,当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都不太理想。

同时,由于交通和市场条件不佳,导致当地的农产品销售需要依靠外地中间商和物流企业,从而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经过本次调查,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收集和整理调查结果的同时,我们也更好地了解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帮助。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1.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

2.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改善当地土地和气候条件,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技能。

4.支持当地居民开展非农产业,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帮助,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手段,从多个方面对农民群众进行全面的扶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振兴和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对于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1. 经济基础薄弱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或草原地带,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2. 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大多以农业为主,农村居民占比较高。

而且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

3. 教育水平低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支持,缺乏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造成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5. 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 提高教育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3. 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4. 加强生态保护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保护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少数民族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少数民族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少数民族发展现状“郡县治,天下安”。

内蒙古自治区**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地区。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莫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和**市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牧民为本”,重点扶持欠发达农牧区,积极发挥政策的主导性,充分调动旗市的主动性,突出优势产业,明确特色定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以莫旗为代表的农牧业旗县向多元型、创新型、特色型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策主导,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上级政策的主导性,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入和外部援助,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规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通过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合理积极的转移支付,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20xx年启动“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37亿元,改造危草房5482栋。

2019年组织18个厅局单位对莫旗进行重点帮扶,实施了一批农牧林水、教育卫生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

2019年已落实帮扶资金5734万元。

同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草原围栏、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

**市坚持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莫旗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岭西煤炭资源向莫旗远程配置,2019年重点实施2×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报批立项,积极做好华润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Normal7.8 磅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郡县治,天下安”。

内蒙古自治区**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地区。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莫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和**市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牧民为本”,重点扶持欠发达农牧区,积极发挥政策的主导性,充分调动旗市的主动性,突出优势产业,明确特色定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以莫旗为代表的农牧业旗县向多元型、创新型、特色型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策主导,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上级政策的主导性,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入和外部援助,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规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通过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合理积极的转移支付,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20XX年启动“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37亿元,改造危草房5482栋。

20XX年组织18个厅局单位对莫旗进行重点帮扶,实施了一批农牧林水、教育卫生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

20XX年已落实帮扶资金5734万元。

同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草原围栏、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

**市坚持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莫旗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岭西煤炭资源向莫旗远程配置,20XX年重点实施2×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报批立项,积极做好华润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组织申报阿—莫铁路项目,围绕尼尔基湖建立水上航线。

调整**支线机场建设规划,将莫旗纳入规划范围,积极争取立项实施。

20XX年,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总投资2.7亿元,修路573公里。

20XX年,积极争取尼尔基至腾克公路项目、111线至李屯大桥公路工程、111线那吉屯至尼尔基镇升级一级公路项目,力争早日立项开工。

二、坚持发挥优势,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培育内在源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受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制约,欠发达地区不能照搬沿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也不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更不能全面开花,四面出击。

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优势、发挥特色,围绕重点领域、核心产业,引入先进技术和工艺,努力培育区域品牌,使优势产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莫旗()拥有**面积最大的耕地资源和最丰富的水资源,长期以来,这两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却没有实现优化配置。

今后一个时期,**将支持莫旗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整合优势生产要素资源,切实改变“种植业靠天吃饭、过境水浪费流失”的不利局面。

(一)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做好“土地”文章莫旗拥有耕地面积669万亩,人均20亩,是全国人均1.4亩的14倍。

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作好“土地”这篇大文章。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各级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水利基金、扶贫等各渠道的农田水利项目,整合资金,统一使用,连片实施,整体推进,切实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二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进一步稳定豆、薯、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地位。

大力发展菇娘、黄烟、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积极引进新型节水、抗旱品种。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农牧结合型发展道路。

继续保持“南乳北肉”的发展格局,加快种畜改良步伐,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

四是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成立精干高效的工作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大户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社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做好“水”文章莫旗拥有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144亿立方米,占**市水资源总量的60%,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

其中,尼尔基湖总库容8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近510平方公里,是莫旗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一是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战略性转变,适应水资源分布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农牧林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农牧林业。

依托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大力发展北部山区节水农业、节水灌溉。

重点抓好下游30万亩灌区工程审查立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依托尼尔基湖丰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多元生态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湖区渔业经济和民俗生态旅游。

进一步完善规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积极发展湖区渔业经济,科学制定《尼尔基湖渔业发展规划》,防控源头污染,加强渔业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成立专业化公司,建设渔业生产设施,适度发展湖中网箱养殖,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推进渔业产业化、集团化发展。

三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引入大型旅游集团,着力构建民族民俗游、绿色生态游、环湖水上游、休闲度假游、冰雪达乡游的大旅游格局,建好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打造国内知名民俗生态旅游胜地。

努力争取额尔和那日松蒙古部落景区二期开发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全面打造腾克霍日里绰罗达斡尔部落景区。

积极做好大型旅游活动。

全面筹划湖区野外冬钓活动,争取在20XX年举办中国首届野外“冬钓节”。

四是进一步保护现有林地资源,规划建设绿化隔离带和生态保护带。

大力推进湖区上游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湖区源头优美和谐的生态屏障。

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工作重心要向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变农业是莫旗的优势主导产业。

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

18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9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

一是坚持以内源型增长为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特色工业。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力做好大豆加工、畜禽加工及中药饮片等产业。

继续支持华润雪花、草原清江、蒙鹅工贸、富达药业、京达米业等企业,打出品牌、做大规模。

二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集群化发展。

发挥大豆资源优势,加快鑫豆都等企业的重组整合步伐。

围绕华润雪花公司,积极引进麦芽厂,培育大麦种植基地,努力破解“有基地无企业、有企业无基地”的矛盾。

四、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产业格局要向多元型、外向型转变产业结构单一、相对封闭保守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

欠发达地区要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强化地域分工、明确区域定位的基础上,突出地区民族特色,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将欠发达地区的低成本优势和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莫旗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仅170公里,位于哈大齐2小时经济圈以内,是**对接黑龙江省的东大门。

20XX年招商引资37个项目,其中来自东三省25个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7%,资金占41%,资金额为39836万元。

**市积极支持莫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合作,积极融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整合生产要素,加强产业协作,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农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业等重点产业,主动对接、联合协作、共创品牌,建设生态型绿色产业开发基地,实现“借船出海”。

继续支持大庆隆赫达集团番茄酱项目,落实原料基地建设。

围绕粮食、石材、肉类等优势产品,积极引进商贸物流企业,主动对接黑龙江省邻近县市,建立商贸联系、打造合作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民族之乡”、“歌舞之乡”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先导的第三产业。

依托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努力提升斡包节和昆米勒文化艺术节、民族风达乡情等文化旅游活动的知名度。

努力扩大“曲棍球之乡”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承办曲棍球、水上、冰上等体育赛事。

五、坚持夯实基础,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市全力支持莫旗实施“科教兴旗”战略,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行动”,确保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巩固“两基”达标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围绕农、工、旅、贸多元产业格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农业科技大集等好经验、好做法。

加大智力支持力度,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特派员,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素质,整合城乡党建、农牧、科技、教育、就业等各类资源,实施专业化、订单式培训。

牵头组建“**百万农民创业先导团”,增强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水平,强化技能培训,增强致富能力。

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在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提高理论修养,拓宽工作视野,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战斗堡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