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析仪操作基础

合集下载

网络分析仪 使用操作简介

网络分析仪 使用操作简介

首先设置频率:按CENTER键(假如设置中心频率为506M的滤波器,就直接设置为506M)。

在设置带宽(显示带宽):按SPAN键,一般设置为100M。

再按CAL键→ CAL IBRATE MENU(第三个键) → RESPONSE(再第二个键)→ THRU 再按MARKER键设置第一个标记点,再按MARKER设置第二点,在依次内推(一般设置5个标记点。

比如说设计414M(带宽16M)的滤波器各MARKER应如下标记:
频谱使用:
一、设置起始频率2GHz、结束频率3GHz
二、设置Maker点,MARKer1---2.402GHz
MARKer2----2.441GHz
MARKer3----2.80GHz
三、校准:
面板Cal键------〉Cal Kit(屏幕菜单)-------〉选择校准件的类型(暂时为N50)-------〉面板Cal键------〉Calibrate menu-------〉接入Open校准件后,按屏幕Open键-------〉更换Short标准件后,按屏幕Short键-------〉更换Load标准件后,按屏幕Load键四、补偿
接入连接电缆,按面板display------>按屏幕Data+Mem------按屏幕Data/Mem,这时所有Marker点在smith圆图上,都回到电阻圆的相交点
五、调试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Pi型滤波电路的参数,一般看Smith圆图上Marker点靠近50欧母,并查看屏幕显示的Marker点的阻抗值在40~60欧母范围内;同时,还要查看回波系数都在-10以下,或者驻波比(SWR)小于2。

网络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网络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网络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网络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中,为保障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和经常保养。

本文将介绍网络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网络分析仪的安全操作1.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网络分析仪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做好测试对象的准备工作;•确认测试仪器的型号、规格和性能;•检查测试仪器的电源、电缆、接线等是否符合要求。

1.2 安全操作的基本要素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要素:•熟悉仪器的操作和使用说明;•根据测试对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模式;•根据测试对象的要求,设置测试仪器的参数;•将测试仪器与测试对象连接;•将测试仪器的电源接通;•开始测试。

1.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禁止在高温、高湿、高尘等环境中使用,防止测试仪器的电路部件受损;•禁止在强磁场或强电场下使用,避免测试数据不准确或测试仪器受损;•不要使用有锈迹或破损的电缆或电源线;•不要在测试仪器电源关闭前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座拔出,以免造成测试仪器的电路部件受损;•不要在测试仪器电源关闭前将测试仪器与测试对象的电缆或电源线拔出;•在测试前,关掉测试对象上的其他设备和网络服务,以免对测试数据造成干扰。

二、网络分析仪的保养规程2.1 常规保养网络分析仪的常规保养包括以下内容:•定期进行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定期检查测试仪器的电源、电缆、接线等是否与测试要求相符;•定期检查测试仪器的电路和信号通路是否正常;•定期检查测试仪器的屏幕是否清晰、不良显示。

2.2 不使用时的保养当网络分析仪不使用时,应做好以下保养:•检查测试仪器的状态,关闭测试仪器的电源;•清理测试仪器的电路板和通路,使用防静电布擦拭;•将测试仪器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潮湿和过热环境;•将测试仪器存放在防尘仓内,防止灰尘和杂物堆积。

2.3 维护与检修当网络分析仪需要维护和检修时,应做好以下工作:•确认维护和检修人员是否具有相关证书和经验;•取出所有的电源,在操作前使用特殊工具将电源耦合;•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维护和检修操作;•完成维护和检修后,进行指标测试和反复试验,并将测试数据记录下来。

网络分析仪原理及操作培训

网络分析仪原理及操作培训
网络分析仪原理及操作培 训
网络分析仪原理
深入探讨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解析、频谱分析和波动分析。了解其在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网络分析仪操作说明
1
连接设备
学习如何正确连接网络分析仪与被测设备,并确保准确的信号采集。
2
设置测量参数
详细了解如何根据需求设置测量参数,包括频率范围、带宽和增益等。
网络分析仪操境因素 的影响,尽量在低干扰环境 下进行测量。
正确校准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解读
学会正确解读测量数据,结 合实际场景进行问题分析和 故障排查。
网络分析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无法连接设备
检查网络连接、设备设置以及驱 动程序是否正确安装。
测量结果异常
测量精度问题
排查设备故障、信号干扰等因素, 并参考厂商文档进行适当的疑难 解答。
检查仪器校准情况,保证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网络分析仪的应用案例
1
无线网络排障
利用网络分析仪分析无线信号,定位并解决无线网络中的故障。
2
网络容量规划
通过测量网络流量和带宽利用率,优化网络规划和资源分配。
3
网络安全检测
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和识别异常行为,发现并抵御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分析仪在电信行业中的重 要性和作用
介绍网络分析仪在电信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包括网络故障排查、网络优化和 服务质量保障。
3
执行测量
掌握如何进行各种测量操作,比如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和网络监测等。
网络分析仪使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 频谱分析
通过频率分析技术,准确 测量并显示信号的频谱分 布。
2 时域分析

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

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

网络分析仪使用教程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网络数据流量和性能的设备。

它能够监测网络中的数据包,并提供关于网络流量、带宽使用情况、网络延迟等参数的详细信息。

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网络,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教程。

首先,使用网络分析仪前需要正确连接设备。

一般而言,网络分析仪需要与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

确保网络分析仪和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正确,以便正常传输网络数据包。

接下来,打开网络分析仪的电源,等待其启动。

一般来说,网络分析仪会有一个启动界面,显示设备的基本信息和菜单选项。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菜单选项,以进入不同的功能界面。

在网络分析仪的功能界面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功能来分析网络数据流量和性能。

一般来说,网络分析仪提供诸多功能,如流量监测、流量统计、带宽监控、网络延迟测试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并按照提示操作。

如果需要监测网络流量,可以选择流量监测功能。

网络分析仪会显示当前网络中的数据包信息,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数据包大小等。

同时,网络分析仪还能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分类,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监测网络流量。

如果需要统计网络流量,可以选择流量统计功能。

网络分析仪会根据一定的时间段,统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和带宽使用情况。

管理员可以通过统计结果来评估和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如果需要监控网络带宽,可以选择带宽监控功能。

网络分析仪会实时显示网络中的带宽使用情况,如当前的带宽占用率、最大带宽等。

管理员可以根据带宽监控结果来调整网络带宽的分配和配置,以满足实际需求。

如果需要测试网络延迟,可以选择网络延迟测试功能。

网络分析仪会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包,并记录数据包的往返时间。

管理员可以根据延迟测试结果来评估网络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最后,在使用网络分析仪后,记得将其关闭,并进行适当的存储和维护。

网络分析仪通常会提供数据的保存和导出功能,可以将分析结果保存到本地或导出为其他格式的文件,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1. 简介
1.1 功能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网络分析仪的功能和用途。

1.2 设备外观及组成部件
这里详细描述了设备的外观特征以及各个组成部件的作用。

2. 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网络分析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2.1 检查设备完整性与安全性能;
描述如何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2 安装所需软件或驱动程序;
提供并指导用户正确地安装所需软件或驱动程序。

3.操作流程
这一章节会按照步骤来讲解如何正确地操作该网络分析仪。

具体包括:
- 步骤A:连接电源和信号线路;
描述如何连接电源以及信号线路,并注意事项。

- 步骤B:打开设备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解释在首次启动时应执行哪些初始化设置步骤。

- 步鐚C: 设置测量参数;
讲解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测量参数.
...
4.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
这一章节了用户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附录A:设备规格表;
提供详细的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 附录B:示例测量数据;
展示实验中获得的典型测量结果,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操作该仪器。

6. 法律名词及注释
- 名词1: 定义1
- 名词2: 定义2
7. 结束语
请注意,在您编写具体内容之前,请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章节进行扩展或缩减。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使用操作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使用操作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使用操作1、在面板“SYSTEM”区域中,按下的“PRESET”键进行复位;2、在面板“STIMULUS”区域中,按下“START”键,设置起始频率和截止频率;3、在“TRACE”区域中进行如下操作:<1>、点击“TRACE CONFIG”键,Traces > Add Trace增加两条S21曲线;<2>、点击“MEAS”键,S-Params > S11/S21/S22 将三条S21曲线按该顺序整理;<3>、点击“FORMAT”键,将S11、S22曲线的单位变为Smith,S21曲线的单位变为dB;<4>、点击“MARKER”键,设置频点,勾选“Coupled Markers”4、在“CHANNEL”区域中进行如下操作:<1>、点击“CAL”键,Start Cal > Start …(Manual),使用校准套件进行端口校准。

<2>、选中端口组合P1和P2,选择端口校准类型TOSM(Through、Open、Short、Match),点击NEXT。

<3>、根据校准套件的规格选择测试端口连接器的类型、类别以及校准套件:Connector > 3.5mm,Gender > Female,Cal Kit > ZV-Z135,点击Start。

<4>、在P1、P2端口处分别使用校准套件,依次进行Open、Short、Match 校准;连通P1、P2端口,进行Through校准。

点击Apply。

<5>、Apply之后的图形如下所示,光标显示在50欧姆位置,端口校准成功。

接下来解下校准套件,进行延长线校准。

<6>、选中端口组合P1和P2,Measurement Type > Open,点击Take。

<7>、Take之后图形上的光标位于开路点位置,延长线校准成功。

网络分析仪使用手册

网络分析仪使用手册

1 2
4
二.注意事项
1 在测试设备前面始终有一个导电的工作台垫 2 在进行清洁、检查或连接到对静电敏感的器件或测试端 口之前,您自己始终应接地 3 在连接到分析仪测试端口或其它对静电敏感的器件上之 前,始终应将测试电缆的内导体接地 4 在进行器件连结时,请利用利用扭力扳手完成最终连接,进行 紧固,直到达到扭力扳手,不要冲过起始停止点,可以利用辅 助扳手防止连接器主体旋转
图9
第 9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一. 操作說明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操作步骤<4-2>
版 本
0
2 设置测试状态
a. 配置最大通道数和迹线数 System Setup Press: Misc Setup Return Channel/Trace
5 4 图7 3
第 7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一. 操作說明
1 2 3 4 5 6 7 8 9 Handler I/O 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键盘/鼠标接口 LAN/USB 接口 GPIB 接口 VGA 输出 内部参考输出 内部参考输入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接口<3-1>
Vinc
Vref=? 图3
第 3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测试基础知识<1-4>
版 本
0
一. 操作說明 1 S 参数 S 参数是用入射波和反射波和描述网络特性 如图4所示 Reflected S11= Incident Transmitted S21= incident Reflected S22= Incident Transmitted S12= Incident 二.注意事项

网络分析仪 操作使用说明

网络分析仪 操作使用说明

1
2
• 資料設置(2) 1.按DISPLAY(顯示)鍵 2.按軟體鍵MORE DISPLAY(更多顯示)
1
• 資料設置(3) 1.按SPLITE DISP FULL SPLIT(屏幕分隔)﹐分隔成兩部分
• 資料設置(4) 屏幕分隔完成后如上圖
2
1
• 資料設置(5) 1.按MEAS1,選擇通道一 2.按TRANSMISSN(傳輸)將該通道選為傳輸通道
資料設置(6) 1.按DISPLAY(顯示鍵) 2.按軟體鍵LIMIT MENU(極限菜單)
1 2
1
• 資料設置(7) 1.按ADD LIMIT(增加極限)
資料設置(7) 按照測試規格書輸入最大﹑最小限﹐最大﹑最小點
• 資料設置(8) BEGING FREQUENEY(輸入開始頻率) END FREQUENEY(輸入結束頻率) BEGING LIMIT(輸入開始限制) END LIMIT(輸入結束限制)
5.放樣本2﹐按MEAS1 6.按CAL 7.按軟體第6鍵﹐ 使通道1曲線和0dB吻合
測試圖
1 2
• 資料設置(1) 1.按PRESET鍵(預設分析開關) 2.按FREQ(頻率)﹐設置頻率 3.按START鍵(軟體1鍵)設置起始頻率﹐再按軟體鍵選擇相應單位 4.按STOP(軟體第2鍵)設置終止頻率﹐再按軟體鍵選擇相應單位
2
1
• 資料設置(9) 1.按PRIOR MENU兩次﹐返回LIMIT MENU菜單 2.按LIMIT TEST on OFF對應的軟體鍵﹐屏幕顯示是:FAIL
• 資料設置(10) 1.按MEAS2(通道2) 2.按REFLECTION(反饋鍵)﹐后同通道1的操作
• 開機 接通電源﹐扳動電源開關﹐出現如圖狀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参数测量
Port 1a
Forward
S S = =
Incident
1
S
21
Transmitted
DUT
b2 Z0
Load
Port 2
S 11 b1
Reflected
a2 = 0
11
b1 Reflected = a Incident 1
Transmitted
a2 = 0 a2 = 0
b
S S
22
= =
基本测量实例
以HP 8753D为例
连接电缆,确定校准面(与待测试面保持一致) Preset---设置频率范围(center,span)---设置源功率大小(menu---power--0dBm---source on/off)---设置测量参数(测量点数,中频带宽) Chan 1---S11(或S22)---Cal---Cal Kit---Select Cal Kit---Calibration menu--S11 (或S22) 1-Port ---连接Open,Short,Load于Port 1(或Port 2)端口--Done 1-Port Cal---出现Cor Chan 2---S21(或S12)---Cal---Calibration menu---response ---使用直通头 连接---Thru ---出现Cor Display dual---dual chan on 连接待测品 Scale---显示刻度---显示位置 Marke 读数---marke search ---search Max 输出测量结果 Copy---Print monochrome
=
V V
增益 (dB) = 20 Log
Trans Inc
- 20 log
τ
=
V
20 log
τ
传输系数的相位部分称为插入相位
群延时 是相位失真的一个有用的度量.是信号通过被测器件的传输时间
随频率变化的量度.群时延可以由对被测器件的相位响应随时间的变 化取微分进行计算.
Frequency ω
Phase
传输电压与入射电平之比
V Incident V Transmitted V Transmitted V Incident
DUT
传输系数
Τ
=
插入损耗与增益
增益:传输电压的绝对值大于入射电压的绝对值 插入损耗:传输电压的绝对值小于入射电压的绝对值
V
插入损耗 (dB) = - 20 Log
Trans Inc
误差修正
网络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较大.误差修正是提高测量准确度的过程. 误差修正是对已知校准标准进行测量,将这 些测量结果贮存到分析仪的存储器内,利用这些 数据来计算误差模型.然后,利用误差模型从后 续测量中去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误差修正(续)
误差修正只对特定的激励状态有效. 当更改仪器的以下设置,将使误差修正无 效或降低: 频率范围,系统带宽,输出功率,扫描点 数,扫描类型,扫描时间 误差修正有效判断:C 或C?或 Cor或Cor?
传输线三种状态
2.纯驻波状态 短路:负载阻抗ZL=0时,Γ=-1, RL=0, SWR →∞ . 开路:负载阻抗ZL=∞, Γ=1, RL=0 , SWR →∞ 3.行驻波状态:当ZL≠Z0时,Γ<1,传输线上 为"部分 行波"状态,"部分反射"状态, 此时负 载失配,导致传输线上出现部分驻 波
传输系数
三,操作操作规范
1,仪器通电前检查及要求 仪器交流供电的电源线使用三芯电源线, 并检查仪器后面板电源转换开关是否置于 230V档 确保仪器良好接地 操作人员佩带防静电腕带,身着防静电服 接打印机
2,测试产品前仪器检查
传输特性检查:
将网络分析仪复位后,用用一根低损耗的电缆 将仪器二端口连接,网络分析仪设置为S21参数 (或S12参数)测量,频率为全频段,源电平输出 0dBm,测试其在全频段范围内传输损耗值,若其 损耗值≤±1dB,则仪器传输特性正常 (注不可直 通校准,无C或Cor标识) 解释 :传输系数
反射系数Γ
反射系数是反射信号功率与入射信号功率之 比.
Γ
V reflected = = V incident
ρ
Φ
ZL ZO = ZL + ZO
当ZL=Z0时, ρ=0; ρ=0; 当ZL≠ Z0时,0<ρ≤1 ρ≤1 ZL为负载阻抗,Z0为传输线特性阻抗
回波损耗
反射信号低于入射信号的dB数,是用对数 表示反射系数的幅度特性的一种方法
21
= a Incident
2 1
b2 Reflected = a Incident 2
Transmitted
a1 = 0 a1 = 0
b
12
= a Incident
b2
1 2
a1 = 0
Z0
Load
DUT
S 22
Reflected Incident
Reverse
a2
b1
Transmitted
S 12
功率传输条件(续)
我们希望传输线无损耗传输信号功率,传输线上只有入射 电压,无反射电压,而实际上反射总是存在的.因此关心 功率最大传输问题
RS RL
对于复数阻抗,只有当 负载阻抗与源阻抗 呈现复数共轭时(ZL = ZS*)才产生最大功率
传输
1.2
Rs
+jX -jX RL
Load Power (normalized)
高频,为什么要功率测量? 电压和电流可能随无损传输线的位置改变,但功率仍保持 常数值.在射频和微波频率,作为基本量的功率更容易测量, 更易了解,更有用. 在低频上,波长非常长,简单的导线便适于传导功率 在较高频率上,波长与高频电路中导体的长度相当或者更小, 功率传输可认为是以行波方式进行. 需要高效率的功率传送是在较高频率上使用传输线的主要原 因之一
测量需求
检查复杂RF系统各个组件特性 确保传输信号无失真 线性失真:幅度,恒定群延时 非线性失真:谐波,互调,压缩 确保良好匹配,功率最大传输 网络分析仪测试应用:
无源: 双工器,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 滤波器,隔离器,环行器,衰减器,天线,适配器, 电缆,波导,传输线等 有源:放大器,混频器,取样器等
网络分析仪分类
矢网(Vector network):能测量和显示电气 网络和整体幅度和相位特性.包括:S参 数,幅度和相位,驻波比,插入损耗/增 益,群延时,回波损耗,复数阻抗等 标网(Scalar network) :只能测量S参数的幅 度部分,测量结果包括:传输损耗/增益, 回波损耗和驻波比,反向隔离度等
tg
群延时
ω
to
φ φ
Group Delay (tg) =
d φ dω dφ df
平均延时
Frequency
=
1 360 o
*
群延时波动表示失真 平均延时代表信号通过被测器件的平均传输时间
φ ω φ
in radians in radians/sec in degrees
f in Hertz (ω = 2 π f)
当传输线终端为短路与开路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Zs = Zo
V
入射波
V反射波 负载开路相位同相 (0oo) ,
短路相位为反向(180 )
对于短路和开路二种情况,在传输线上都会建立驻波
当传输线终端为25
Zs = Zo ZL = 25
Vinc
Vrefl Standing wave pattern
相关概念
反射系数 回波损耗 驻波比 传输系数 增益/插入损耗 群延时 史密斯圆图
1,回波损耗
0
检查结果处理
若网络分析仪的传输特性和反射特性的检 查均正常,需在日校验记录或日维护卡上记 录,然后使用; 若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本部门仪器 管理人员和质管部仪校室人员对仪器进行检 查分析,并停止使用仪器.
3,校准件及配件检查 ,
网络分析仪的测试准确度受外界因素影 响较大,在测试前需要对校准套件,测试 电缆,接头,连接器等进行检查 . 检查对象主要为校准负载和测试电缆. 可直接接于网络分析仪的端口对其进行测 试,或使用Smith圆图进行性能检查.
Z0为系统特性阻抗,设置:CAL
more CAL
System Z0
测试误差分析
测量系统存在误差: 系统误差: 是由测试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不完善所引起 随机误差: 以随机方式随时间而变,不可通过校准来 消除.主要影响:噪声,开关重复性,连接重 复性. 漂移误差:频率漂移,温度漂移
系统误差为主要误差,可通过校准消除. 网络分析仪系统误差 存在6种类型12个误差项: 与信号泄漏有关的方向误差和串扰误差 与反射有关的源失匹配和负载阻抗失配; 由反射和传输跟踪引起的频率响应误差
校准
单端口校准:单端口校准能测量并消除反 射测量中的三项系统误差(方向性,源匹 配,频率响应):
反射特性校准(常用校准件:开路,短路,负载) 传输特性校准(常用校准件:直通连接器)
双端口校准:能消除所有主要的系统误差 源
小结
传输特性测量 S21参数或S12参数,如测量插损,传输时延 反射特性测量 S11参数或S22参数,如测量驻波比,回波损耗 单端口校准 反射误差修正,传输误差修正 双端口校准 反射误差修正+传输误差修正
网络分析仪操作基础
主要内容 网络分析基础知识 网络分析仪测试技术及应用 操作规范及测试注意事项 实际操作 ---郭林风---
一,网络分析基础知识
光波同射频信号
入射波
传输波 反射波 光波 DUT 反射功率 射频和微波信号 传输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