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金缕梅亚纲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1)

被子植物(1)

2、配子体极度简化,成熟的雌配子体在许多种 类中仅有7细胞8核的胚囊,没有颈卵器;成熟的雄 配子体为具有3细胞的花粉粒。 3、生殖器官出现了真正的花的结构,其胚珠包 括在子房内,使下一代的幼小植物体有了更好的保 护结构。 4、具有雌蕊。子房受精形成了果实,对下一代 起保护和传播的作用。 5、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除了胚是 通过卵细胞受精作用形成的产物外,胚乳也是受精 后的产物。胚乳使胚在发育过程中更具有生命力和 适应环境的能力。
产我国陕西、湖北及西南地区。
二、金缕梅目Hamameliales (一)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1、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绿化观赏树种,果入药,名为路路通。
枫香
2、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绿化观赏树种。
蜡瓣花
3、金缕梅 Hamamelis mollis Oliver 花瓣4,黄色条形。
大麻
古柯
古柯科,以枝叶为原料,提取可卡因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金缕梅亚纲各目之间的演化关系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rders between the subclass Hamamelidae
杜仲目 Eucommiales
荨麻目 Urticales
木兰科
雄 蕊
雌 蕊
玉兰花解剖
玉兰花雌、雄蕊
花 药
花 丝
雌 蕊
1、木兰属( Magnolia ) (1)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荷 花 玉 兰
2、玉兰(Magnolia denudata)
(3)辛夷(Magnolia liliflora)

被子植物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

被子植物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
详细描述
主要科属
金缕梅亚纲
02
总结词
金缕梅亚纲是种子植物门中的一个亚纲,包含了多种树木和灌木,具有独特的生长和繁殖特点。
详细描述
金缕梅亚纲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多心皮、多胚珠的果实,通常称为聚合果。这些植物的叶子多为单叶,少数为复叶,且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具有锯齿或齿牙。此外,金缕梅亚纲植物的木材通常比较软,且多数植物具有芳香或药用价值。
定义与特征
VS
金缕梅亚纲植物分为多个科和属,分布于全球各地,但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详细描述
金缕梅亚纲植物包括了许多科和属,如金缕梅科、榆科、壳斗科等。这些科和属的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亚洲和欧洲。此外,一些属的植物也分布在南半球,如南非的柏树属等。
总结词
定义与特征
木兰亚纲植物分为多个科和属,包括木兰科、樟科、毛茛科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总结词
木兰亚纲植物包括许多科和属,如木兰科、樟科、毛茛科等。这些科和属的植物在形态和生态上各有特点。木兰亚纲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要点一
要点二
展望
未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有望实施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遗传改良、推广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为被子植物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等植物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
保护现状与展望
感谢观看
THANKS
金缕梅亚纲
形态特征比较
木兰亚纲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种子繁殖,也有一些种类可以通过分株或根茎繁殖。

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亚纲:悬铃木科金缕梅科杜仲科榆科桑科胡桃科壳斗科桦木科杨梅科荨麻科悬铃木科Platanaceae乔木,树皮片状剥落。

1属,6种,分布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l属,3种,江苏亦产。

悬铃木学名:Platanusacerifolia(Ait.)Willd.英文名:LondonPlanetree科名:悬铃木科Platanaceae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枝条开展,树冠广阔;树皮灰绿色,不规则片状剥落,剥落后呈粉绿色,光滑。

叶片三角状,长9—15厘米,宽9—17厘米,3—5掌状分裂,边缘有不规则尖齿和波状齿,基部截形或近心脏形,嫩时有星状毛,后近于无毛。

球形花序直径2.5—3.5厘米,通常2个一串,状如悬挂着的铃;花长约4毫米;萼片4;花瓣4;雄花有4—8个雄蕊;雌花有6个分离心皮。

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木本。

具星状毛。

本科有26属,130余种,主产亚洲的亚热带地区,少数产北美、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岛。

一半以上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有17属,75种。

枫香学名: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英文名:BeautifulSweetgum科名: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乔木,高可达40米,树杆挺直;老树皮深灰色,具不规则深裂,幼树或中年树的树皮淡灰色,浅纵裂。

叶纸质,常为掌状3裂,萌芽枝的叶常为5—7裂,长6—12厘米,宽9—17厘米,掌状脉5—7条;叶柄长达11厘米;托叶线形,红色,早落。

雄蕊多数;雌花排成头状花序,有细长花序梗,萼齿5,花后增长,子房半下位, 2室,胚珠多数,花柱2,长约1厘米。

头状果序球形,直径2.5—4.5厘米,下垂,宿存花柱和萼齿针刺状。

花期4—5月,果期10月。

产苏南各地及苏北连云港,生于平原或丘陵的向阳沃土上;分布于黄河以南,西至四川、贵州,南至广东,东至台湾。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

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六被子植物(1)——木兰亚纲和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观察被子植物通常依据子叶的数目、叶脉特征和花的基数特点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按照克朗奎斯特系统,双子叶植物纲分成6个亚纲。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木兰亚纲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有的系统称这类植物为离生心皮类;金缕梅亚纲是从原始的木兰亚纲起源的一个侧支,这类植物相当于有些系统中的柔荑花序类。

一、实验目的掌握原始被子植物的特征,以及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识别特征和金缕梅亚纲的演化地位。

二、器材和试剂1.实验材料木兰、毛茛、乌头、桑和栓皮栎的花与果标本;木兰科、毛茛科、桑科和壳斗科的常见植物的腊叶标本。

2.实验器材实体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针、双面刀片、玻璃皿、载玻片和盖玻片三、操作步骤1.木兰亚纲(Magnoliidea)该亚纲包括8目,39科,约12000种,以木兰科与毛莨科为代表进行观察。

(1)木兰科(Magnoliaceae)①代表植物玉兰(Magnlia denudata Desr.)花的解剖观察:由外向内剥离,观察记录,注意花被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有无萼片及与花瓣的区别,注意雄蕊、雌蕊的数目与排列方式,雄蕊有无特别之处,花托是什么形状。

心皮是离生还是合生。

纵剖心皮,观察胚珠的数目。

绘图:绘玉兰花去掉花被片的外形图。

标本观察:注意叶形、叶脉和叶缘,是否具有环状托叶痕;形成什么样的果,果成熟时如何开裂。

②木兰科其他植物的观察洋玉兰(M.grandiflora L.)常绿乔木。

注意观察在叶与果上与玉兰有什么不同,在哪些方面又有共同之处。

含笑[Michelioa figo(Lour)Spreng.]注意观察其小枝及叶柄上是否有锈色毛,花是否为顶生,雌、雄蕊之间有元雌蕊柄。

鹅掌楸[Liriodertdron chinense(Hems1.)Sarg.]注意观察其叶片和果有何特色。

通过以上标本观察,理解木兰科植物所具有的原始性状。

木兰纲_金缕梅亚纲

木兰纲_金缕梅亚纲
种类与分布:本科有16属,23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
温带,少见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有8属,50余种,8变种, 全国皆有分布。
榆科花图式
榆科花图式
榆科主要识别特征
木本。 单叶,互生,叶缘常有锯齿,基部常偏斜,羽状脉 , 直达叶缘。 花小,单被花;花萼近钟形,4~8裂,宿存; 雄蕊与花被同数而对生,花丝在芽内直伸; 子房上位,2心皮,1~2室,每室1胚珠,花柱2。 翅果、坚果或核果。 染色体:X=10、11、14。
♀K(4-8) C0G(3-6:3-6:2)
榆科教学设计
• 1、观看榆科植物的图片 • 2、榆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
途和系统地位。 •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榆科花图式
榆科(Ulmaceae)
属荨麻目(Urticales),本目包括榆科、桑科、大 麻科(Cannab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等6科。
药用: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常绿乔木。树液有剧毒,可制毒箭, 猎兽用。分布于云南南部和海南省。印度、中南半岛等地也有。
食用:柘(Cudrania tricuspidat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硬棘刺,聚花 果近球形,红色。广布于我国中部、东部。茎皮作纤维用;根皮和枝药用;叶可 饲蚕;果可食并酿酒。木菠萝(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常绿乔 木。聚花果肉质,外皮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是一种热带果树。花被生食,种子 富含淀粉,炒熟食用,树液和叶药用。
多数学者认为金缕梅亚纲和木兰亚纲几乎有着同样的 古老性,它是次生的、退化的(指无花瓣,集成柔荑花序 等)一类植物。板栗的雌花中存在着退化的雄蕊也说明它 的祖先是两性花,走风媒的道路使它退化成单性。

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又称柔荑花序类
主要特征:
1、以木本植物为主; 以木本植物为主; 单性花,多组成柔荑花序 柔荑花序; 2、单性花,多组成柔荑花序; 单被花或无被花,多风媒传粉; 3、单被花或无被花,多风媒传粉; 雄蕊A 至数枚(稀多数); 4、雄蕊A2至数枚(稀多数); 雌蕊分离或联合;胚珠少数, 5、雌蕊分离或联合;胚珠少数,常具双 珠被、厚珠心。 珠被、厚珠心。 6、合点受精。 合点受精。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荨麻目 Urticales
桑科 Moraceae
1、木本,常有乳汁,具钟乳体。 、木本,常有乳汁,具钟乳体。 2、雌雄同株或异株,柔荑花序呈头状、假穗状或隐 、雌雄同株或异株,柔荑花序呈头状、 头花序。 头花序。 ♂K4-6 A4-6 ;♀ K4-6 G(2:1) - - - 3、坚果或核果,常形成聚花果,如桑椹、无花果等。 、坚果或核果,常形成聚花果,如桑椹、无花果等。 食用植物: 无花果、薛荔、菠萝蜜等; 食用植物 桑、无花果、薛荔、菠萝蜜等 有毒植 见血封喉; 栽培树种: 菩提树、榕树。 物: 见血封喉 栽培树种 菩提树、榕树。
苎麻属 Boehmeria
胡桃目 Juglandales
胡桃科 Juglandaceae
1、落叶乔木,有树脂;羽状复叶,无托叶。 、落叶乔木,有树脂;羽状复叶,无托叶。 2、雌雄同株;雄花构成柔荑花序,雌花单生或直 同株; 、雌雄同株 雄花构成柔荑花序, 立的柔荑花序。 立的柔荑花序。 ♂P3-6 A4-6 ;♀ P3-5 G(2:1) - - - 花柱羽毛状;子房下位,为不完全的两室。 花柱羽毛状;子房下位,为不完全的两室。 3、果实核果状或具翅。种子无胚乳,子叶常皱褶, 、果实核果状或具翅。种子无胚乳,子叶常皱褶, 核果状或具翅 含大量油脂。 含大量油脂。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木兰纲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Rosidae6. 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4. 姜亚纲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

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

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园林树木学-金缕梅亚纲

园林树木学-金缕梅亚纲
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叶基心型,偶阔楔形,蒴果长7~9mm,表面 平滑;花瓣线形,白色 。产云南、贵州、广 西。 树形美观。树皮耐火力强,优良防火树。
大果马蹄荷E. tonkinensis: 叶基阔楔形,蒴果长10~15mm,表面常有瘤 状突起。无花瓣 。
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江南最著名秋色叶。低山风景区大面积。城市公 园-庭园。
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
北美糖胶树Liquidambar styraciflua
枫香
1. 花枝;2. 果枝 ; 3. 雌蕊 ;4. 雄蕊; 5. 种子
枫香 Liquidambar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约30种,东亚;我国20 余。蜡瓣花-阔瓣蜡瓣花。
蜡瓣花
蜡瓣花
蜡瓣花(中华蜡瓣花) Corylopsis sinensis
四川蜡瓣花Corylopsis willmottiae
红花荷Rhodoleia
常绿乔灌木。叶全缘,羽状脉。头状花序腋生, 花5~8,托以多个苞片;花瓣4~6,红色。
9种,产热带亚洲。我国6种,为美丽的观赏树。
二球悬铃木P. hispanica ——英桐。 杂交种,果序常2个,有刺毛,叶中裂片长宽 近等。
比较
三球悬铃木。中裂片长大于宽;果序;宿存花柱长。树皮光。 一球悬铃木。中裂片宽大于长,果序,宿存花柱短。树皮固。
三球悬铃木
中裂片长大于宽;果序;宿存花柱长。树皮光。
三球悬铃木P. orientalis
Liquidambar formosan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Liquidamb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金缕梅亚纲
金缕梅目(Hamamelidales)
1.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2.领春木科(Eupteliaceae)
3.悬铃木科(Platanaceae)
4.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5.Myrothamnaceae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金缕梅科植物的图片
2.通过预习在书上找出金缕梅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容的位置。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金缕梅科花图式。

难点:花的各部分相对位置的确定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枫香、檵木、蚊母树、蜡瓣花
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liver](摄于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
观察:在校园花坛内,找到檵木,仔细观察叶的毛被和子房类型。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Franch.)Diel.)(摄于湖北鹤峰)资料查询:枫香的树脂什么时候利用最好,有何用途?
录像资料:放映在湖北芭蕉河拍摄的中华蚊母树的录像,观察此种的生态利用和被破坏状况。

金缕梅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常具星状毛,子房下位,2室,中轴胎座蒴果木质。

2.金缕梅目的进化地位:
本目由木兰科、昆栏树目向着适应风媒传粉的方向发展而来,同时,因有穗状花序,花被常一轮不甚发育,雄蕊对花被,推断其与柔夷花序类有关。

3.经济用途
观赏——金缕梅、枫香、檵木
药用——枫香、檵木、喇叭花
香料——枫香
杜仲目(Eucommiales)
1.杜仲科(Eucommiaceae)
杜仲科(Eucommi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杜仲科植物的图片
2杜仲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杜仲科花图式
杜仲科(Eucommi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杜仲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资料查询:杜仲的保护级别、利用价值、保护现状
杜仲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枝具片状髓心,叶和树皮折断后有白色胶丝,雌雄异株。

2.经济用途
观赏与药用
3.国家保护种类
杜仲为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种类。

4.进化地位
杜仲目可能由金缕梅目的领春木科向着雄蕊定数、心皮减少的方向发展而来,而它的两个心皮,翅果呈环状,很像榆树果。

因而认为它和荨麻目的榆科有共同的起源。

荨麻目(Urticales)
1.Barbeyaceae
2.榆科(Ulmaceae)
3.大麻科(Cannabaceae)
4.桑科(Moraceae)
5.Cecropiaceae
6.荨麻科(Urtiaceae)
榆科(Ulm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榆科植物的图片
2.榆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了解榆科花图式
榆科(Ulm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榆树、朴树、榔榆、榉树、青檀
榆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子房上位。

2.经济用途
观赏——榔榆、朴树
木材——榉树
造纸原料——青檀(茎皮纤维为中国画纸张“宣纸”的原料)
3.国家保护种类
榉树,国家二级保护种类。

青檀,国家三级保护种类。

桑科(Mor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桑科植物的图片
2.桑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桑科花图式
资料查询:我国种桑的历史及重要作用
桑科(Mor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桑、无花果、构树、印度橡胶树、菠萝蜜、见血封喉、榕树、薜荔思考:在教材P231图8-20中的结构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种结构?
思考:何为聚花果,何为聚合果?
思考:榕树的气生根有何作用?
资料查询:什么是隐头花序? 我们吃的无花果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桑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花4基数,雄蕊5,花被裂片同数且对生,花丝蕾期内折,子房1室,倒生胚珠1枚,悬垂,聚花果
2.经济用途
观赏——印度橡胶树
药用——见血封喉
纤维——桑、构
果树——桑、无花果、菠萝蜜
大麻科(Cannab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大麻科植物的图片
2.大麻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了解大麻科花图式
大麻科(Cannab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大麻、律草、忽布(啤酒花)
律草(Humulus lupulus L.)资料查询:毒品大麻和纤维大麻分别主要产在何处?
大麻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草本,叶常掌状分裂,花单性异株,5基数,坚果。

2.科的进化地位:
大麻科与桑科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因其无乳汁,草本,故另列为单科。

3.经济用途
纤维——大麻、葎草
药用——啤酒花(忽布)
荨麻科(Urtic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荨麻科植物的图片
2.荨麻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了解荨麻科花图式
荨麻科(Urtic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苎麻
荨麻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单性花,2~5基数,雄蕊与花被片同数且对生,花丝蕾期内折,叶表皮具种乳体,子房1胚珠直立
2.荨麻目的进化地位:
荨麻目植物是向风媒道路上演化的一支,共同的特征是花小,单性、单被或无被,常集成各式花序。

3.经济用途
纤维——苎麻(茎皮纤维为制夏布及优质纸的原料)
胡桃目(Juglandales)
1.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e)
2.胡桃科(Juglandaceae)
胡桃科(Jugland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胡桃科植物的图片
2.胡桃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胡桃科花图式
胡桃科(Jugland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胡桃、山核桃、枫杨、化香树、青钱柳
思考:枫杨的小坚果悬翅,是否可称为翅果?
胡桃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雌雄同株,雄花为柔荑花序,有花被1~4,具苞片,子房下位。

2.目的进化地位:
可能和壳斗目、杨梅目有联系。

3.经济用途
观赏——枫杨、化香
药用——胡桃
油料——山胡桃、胡桃
壳斗目(Fagales)
1.Balanopaceae
2.壳斗科(Fagaceae)
3.桦木科(Betulaceae)
壳斗科(Fagaceae)教学设计
1.观看壳斗科植物的图片
2.壳斗科的特征,分布、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系统地位。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壳斗科花图式
难点:壳斗科三属的花图式的识别。

壳斗科(Fagaceae)
分布:
花程式:
花图式:
识别特征:
经济用途:
系统地位:
代表:板栗、水青冈、苦楮、青冈、麻栎、栓皮栎
了解:板栗是我国的木本粮食
壳斗科小结
1.野外识别要点:
雌雄同株或异株,至少雄花为柔荑花序,子房下位,坚果具明显果脐疤痕,并全包或半包在总苞内,种子无胚乳。

2.经济用途
组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用材
淀粉
鞣料植物
金缕梅亚纲总结
1.特征
花单性,组成柔荑花序,常无花瓣,多为风媒传粉;胚珠少数。

植物体一般含单宁。

过渡类型:木兰亚纲昆栏树目金缕梅亚纲
演化中心:金缕梅目
演化路线:
金缕梅目-----杜仲目(翅果呈环状)
金缕梅目-----山毛榉目(苞片发达与结合)
金缕梅目-----木麻黄目
金缕梅目-----杨梅目
金缕梅目-----交让木目
金缕梅目-----胡桃目(单叶演化成复叶)
金缕梅目-----荨麻目(聚伞花序)
思考:
金缕梅亚纲的系统地位为什么是植物学家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你有何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