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复习

合集下载

刑事科学技术题

刑事科学技术题

《刑事科学技术》模拟试卷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1.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

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

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

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

5.笔迹。

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运笔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笔)、(收笔)、(行笔)和(连笔)特征上。

2.摹仿笔迹按摹仿手法分三种:()、()、()。

3.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包括()、()、()和()。

4.足迹按造型客体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不能进行人身同一认定。

5.弹壳在发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有()、()、()、()、()。

6.近距离摄影中,理论上增大影像的方法有()和()。

7.感光度低的胶片,宽容度()。

8.左手伪装笔迹有机械性特点,表现为(左高右低)。

9.常见的制式枪弹是由弹头、弹壳、()和()构成的。

10.枪管的内表面叫枪膛,它可分为线膛、()和()三个区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照相机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

2.目前能进行红外线反射摄影的波段是750nm~1350nm。

3.弓型纹由内部、外围和根基三个系统所构成。

4.人行走时,碾脚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痕迹是蹬痕。

5.穿鞋足迹不能对留痕鞋进行同一认定。

6.用石膏制模法提取足迹前,必须将足迹中的石块,树枝,树叶等杂物清除。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第一篇: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温度在20℃左右,死后10小时内,尸温每小时约下降()℃。

A.0.5 B.1 C.2 D.52.法医检验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施中有关()问题的一项专门工作。

A.物理 B.医学 C.法律 D.尸体3.法医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现场勘查B.尸体检验C.活体检查D.笔迹检验4.法医鉴定是法医鉴定人按照法律程序,根据司法、公安机关的委派或聘请,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人身、尸体、物品等进行检验;对()进行审查,做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A.尸体 B.物证 C.文证 D.笔迹5.脑死亡,是()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A.脑干B.大脑C.全脑D.小脑6.一般情况下,生命的终止需一个过程。

不属于死亡过程的是()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7.()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8.()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9.死亡过程的()阶段,没有抢救价值。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10.检验呼吸是否存在,不能用(C)方法。

A.玻璃杯试验B.镜片冷却法C.结扎手指末端D.泡沫试验 11.检验心跳是否存在,不能用()方法。

A.听诊器 B.X光射线 C.心电图 D.泡沫试验 12.属于非自然死亡的有()A.心脏病死亡B.溺死C.老死D.脑出血死亡 13.属于自然死亡的有()A.猝死 B.溺死 C.烧死 D.溢死 14.不属于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B.失血C.中毒D.感染 15.属于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B.感染C.中毒D.失血 16.属于死亡诱因的是()。

A.情绪激动B.感染C.中毒D.失血 17.()小时内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早期尸体现象。

A.24 B.36 C.48 D.72 18.()小时后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晚期尸体现象。

刑事技术复习题

刑事技术复习题

刑事技术复习题刑事技术复习题一、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是刑事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科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中。

它通过对DNA样本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个体的遗传信息,从而判断是否与犯罪现场的DNA样本相匹配,进而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DNA鉴定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人类DNA序列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DNA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分子,由四种碱基组成,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每个人的DNA序列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同卵双胞胎,其他人的DNA序列都是不同的。

DNA鉴定技术主要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和比对等步骤。

首先,从犯罪现场的生物痕迹中提取出DNA样本,通常可以从血液、唾液、头发等物质中提取。

然后,通过PCR扩增技术,将DNA样本中特定的DNA片段进行复制,以增加其数量。

接下来,通过电泳分离,将扩增的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形成特定的DNA条带图谱。

最后,将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与犯罪现场的DNA样本进行比对,根据DNA条带图谱的相似性来判断是否匹配。

二、指纹鉴定技术指纹鉴定技术是一种以指纹图案为基础的个体识别技术,也是刑事技术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每个人的指纹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同卵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指纹。

指纹鉴定技术主要包括指纹提取、指纹图案比对和指纹特征提取等步骤。

首先,从犯罪现场或物证中提取出指纹样本,可以通过粉末法、化学法或光学法进行提取。

然后,通过显微镜或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将提取的指纹图案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图案相匹配。

最后,通过指纹特征提取技术,提取出指纹图案中的特征点,如纹线的形状、长度、分叉等信息,用于进一步的鉴定和比对。

指纹鉴定技术的优点在于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通过比对指纹图案可以确定个体的身份,从而帮助侦破犯罪案件。

指纹鉴定技术在刑事审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刑技复习资料

刑技复习资料

文件检验1、概念文件检验:简称文检,是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与违法犯罪案件相关的各种文件物证,确定文件与案件事实、与当事人关系的一种技术侦察和司法鉴定手段。

笔迹检验: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手段。

污损文件检验:是根据文件的整体结构和物质材料的理化性质,对污损文件进行整复和辨读,揭露文件变造事实的过程和技术。

文件物证勘验:是以揭露违法犯罪、收集证据为目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运用侦查学和文件检验学的知识,由侦查员、文检技术人员及其他法定人员,对有关文件进行的发现、检查、固定、提取和分析判断活动过程。

2、文件检验的任务:1、鉴别文件的真伪;2、刻画作案人的特点;3、鉴别印刷机具;4、辩读文件内容;5、鉴别印刷品的来源;6、认定书写人和言语人。

3、文检学研究的对象(或文检的内容体系):笔迹检验、言语识别、印刷文件检验、污损文件检验、文件材料检验、文件的其他检验。

4、文检的原理(同一、种属):种属鉴别原理、同一认定原理5、理解笔迹特征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

1、笔迹的概貌特征,表现为:①书写水平;②字体、字形特征;③整体布局特征。

2、局部安排特征,表现为:①分段开头的位置;②程式语安排;③字间的组合;④页码的位置。

3、字的写法特征:①现行规范写法;②异体写法;③习俗简化写法;④行草写法;⑤简缩写法;⑥外来写法。

4、错别字特征,表现为:①错字;②别字。

5、笔顺特征,表现为:①笔顺的先后顺序;②偏旁及各组成部分的先后书写顺序。

6、搭配比例特征,表现为:①搭配特征;②比例特征。

7、运笔特征,表现为:①起笔、收笔动作;②单一笔画的行笔动作;③连笔动作。

8、笔痕特征,表现为:①墨点与白点;②墨线与白线;③划痕与压痕;④粗细与浓淡。

9、笔迹的其他特征:①标点及其他符号特征;②阿拉伯数字笔迹特征;③拼音文字的笔迹特征。

6、在运用笔迹特征时应注意的问题:1、要客观全面,防止以偏概全;2、要认真细致,不能粗枝大叶;3、要抓实质性特征,不能机械比对;4、要反复、深入地认识和把握特征。

刑事技术考试(试卷编号141)

刑事技术考试(试卷编号141)

刑事技术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 )不能做为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A)尸体现象B)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C)血迹分布范围大小D)蝇蛆生长发育情況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不属于尸斑发展过程的是( )。

A)坠积期B)尸僵期C)扩散期D)浸润期答案:B解析:3.[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C)在办公大楼抢劫的D)入户抢劫的答案:C解析:4.[单选题]机械性损伤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不包括( )。

A)致伤物B)功能障碍C)人体组织D)作用力答案:B解析:5.[单选题]属于死亡诱因的是( )。

A)情绪激动B)感染C)中毒D)失血6.[单选题]人民法院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哪个机关派员临场监督( )。

A)上级人民法院B)上级检察院C)同级人民法院D)同级人民检察院答案:D解析:7.[单选题]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 )。

A)免除处罚B)减轻处罚C)从轻处罚D)不予处罚答案:B解析: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现场拍照描述不当的是( )?A)只需按照现场拍照的要求开展即可,概貌照片可适当减少。

B)只需保证每个物证在概貌照片中有体现即可。

C)细目照片只需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即可,不加比例尺。

D)对比例尺的种类不做要求,比例尺要在照片中基本反映清楚。

答案:C解析:9.[单选题]某铁路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死因不明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解剖尸体不用通知死者家属到场B)死者家属必须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C)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不能解剖尸体D)为了确定死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答案:D解析:10.[单选题]张某于某晚到公园散步时,看到一“姑娘”,张某即上前摁倒该人欲实施强奸,随即发现对方是男人,张某只好停止侵害逃离现场。

张某的行为属于( )。

济宁医学院期末复习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济宁医学院期末复习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18法医学专升本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检验的内容:A.溶解试验B.颜色反应C.燃烧反应D.荧光检验2.下列哪一项不是现场图的种类:A.现场方位图B.现场平面图C.现场展开图D.现场细目图3.下列哪一项属于现场摄影的种类:A. 概貌摄影B.单向摄影C.回转分段摄影D.直线分段摄影4.指纹按照系统所处的部位及形态,将花纹分为内部系统、外围系统和:A.上层系统B.根基系统C.下层系统D.根源系统5.右图型纹属于哪种纹型:A.斗型纹B. 箕型纹C. 弓型纹D.混杂型纹6.甲某为了报复乙某将其杀死,该案件的性质属于:A.财杀B.仇杀C.情杀D.殴斗杀人7.平面赤足足迹身高分析公式为:身高H=平面赤足足迹长×:A.6B.7C.8D.98.常见的步幅特征反映的行走姿势有直行步、外展步、内收步和:A.宽步B.窄步C.不对称步D. 步长9.下面哪一项不是射击弹头上痕迹的分类及特征:A.磕碰痕迹B. 拔弹痕迹C. 主次棱线痕迹D. 击针痕迹10.枪弹痕迹的比对检验方法不包括:A.个别比对B.线条接合比对C.重叠比对D.综合比对11.有一人头部伤口长5cm,深0.5cm,其一侧向外翻转,该痕迹是何种痕迹:A. 撬别痕迹B.打击痕迹C.剪钳痕迹D.刺切痕迹12.下列哪一项是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A.照相固定提取法B.刷显法C.熏显提取法D.静电复印法13.下列哪一项属于笔迹特征中的单字结构特征:A.书写水平特征B.搭配比例特征C.写法特征D.书写压力特征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的毒品中,不含()。

A、鸦片B、海洛因C、冰毒D、安定15.检验一氧化碳中毒的最好检材是()。

A、心血B、胃内容C、玻璃体D、肝脏16.中毒症状类似“癫痫”发作,倒地抽搐、昏迷,属于()中毒。

A、一氧化碳B、毒鼠强C、有机磷D、氰化物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检材:A、血痕B、精斑C、撬压痕迹D、唾液斑18.下列哪种微量物证可以用溶剂擦取?A、纸片B、黏合剂C、射击残留物D、泥土19.下列哪种微量物证可以适用生物显微镜进行分析?A、矿物油B、花粉C、玻璃纸D、泥土20.公民个人资料的保护原则不包括哪一项:A、法律强制原则B、限制收集原则C、目的明确原则D、安全原则二、名词解释1. 刑事科学技术:2. 斗型纹:3. 枪弹痕迹:4. 毒物:5. 微量物证:三、填空题1.按照印痕中心花纹的构成不同,将手印分为弓型纹印、、、。

刑事侦查刑事技术公共部分

刑事侦查刑事技术公共部分

刑事侦查刑事技术公共部分总共600题一. 单选题(共200题)1. 现场中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有哪些( )。

A.标示保护法B.记录保护法C.遮盖保护法D.以上都是★标准答案:D2. 根据《重庆市公安局差异化打击侵财犯罪工作机制》规定,刑警总队对每月盗窃车内物品立案同比增幅()以上,且立破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局进行预警。

A.40%B.50%C.60%D.70%★标准答案:A3. 反差是指( )对比差别。

A.底片与照片亮度的B.景物或影像亮部与暗部C.人物影像脸部与服装的亮度D.风光的天空与景物亮度★标准答案:B4. 哪项不是现场勘验主要解决的问题( )。

A.摄录现场原貌,固定、记录现场物证B.发现、提取和记录现场痕迹物证C.解决现场上的其他技术问题D.调查访问★标准答案:D5. 犯罪侦查过程中,不能体现侦技结合的侦查方式的是()A.调查访问和视频侦查相结合B.追击堵截和手机定位技术相结合C.辨认和DNA检验认定相结合D.查询冻结和通缉通报相结合★标准答案:D6. 我国刑法规定的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D.14周岁以上不满20周岁★标准答案:A7. ( )是视频侦查中视频分析的基础。

A.案件过程B.案件人、物C.案件时空D.视频情节★标准答案:C8.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如何定性()A.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构成故意杀人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应当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标准答案:D9. 视频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 )。

A.收集证据B.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C.收集犯罪嫌疑人、物的视频信息D.查明案件性质★标准答案:D10. 哪个不是驱暴犬的队形()。

A.复杂队形B.箭驱队形C.押解队形D.围歼队形★标准答案:A11. 合成作战中侦查单位是指()A.治安部门B.刑事技术部门C.交巡警部门D.刑事案件办案部门★标准答案:D12. 发现可疑爆炸装置后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

刑技 简答题

刑技 简答题

1、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有哪些?(具体结合手、足、工、枪痕迹的特点回答)(一)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依据(1)提供有关案情的信息:案发时间,作案人数、手段,作案过程(2)提供有关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案发时间,作案人数、手段,串并案件(3)提供确定案件的性质的依据(4)提供侦查案件的方向和范围(5)为侦查破案提供基础信息支持(二)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1)痕迹物证本身:作案工具、血迹、毛发、文件材料等(2)各种鉴定结论2、纹线的一般形态有哪些?请绘图表示。

(1)弓形线(2)箕形线(3)环形线(4)螺形线(5)曲形线(6)直形线(7)波浪线3、指纹可以换分为哪几类?请绘图示意。

(1)弓形纹(2)箕形纹(3)斗形纹4、常见的纹线的细节特征有哪些?请绘图示意。

(1)起点(2)中点(3)分歧(4)结合(5)小桥(6)小沟(7)小眼(8)小棒(9)小点5、寻找手印的重点部位有哪些?(脚印<第13题>、工具痕迹)答:(1)中心现场(2)现场进出口及来往路线(3)作案工具及作案人的遗留物(4)照明设备、擦拭器具等(5)作案人在作案时必须接触和可能接触的其他客体6、手印显现方法中烟熏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1)点燃烟熏物(2)将待显物面置于火苗上方5—10cm处,由远及近。

(3)待烟均匀覆盖待显物后,可稍微靠近,加浓加黑。

(4)然后充分冷却(5)用软毛刷(撒粉显现法)刷去多余的烟子。

7、简述硝酸银显现法的适用范围答:硝酸银适用于浅色纸张,较新的本色木、单色彩色纸张上的汗液手印以及纸质较差的纸张或水溶液吸附不上的物体上的手印。

8、请简述对烧毁文件的提取的要点。

(1)对于正在燃烧的文件,应利用现场条件采取盆扣等方式熄灭。

(2)已烧成黑色炭化的文件,如仍有一定的韧性,可下插厚纸或玻璃板托起。

(3)提取前,可用喷雾法,即用10%左右的甘油水溶液(或温水)将纸灰略加湿润。

(4)提取的烧毁文件,应小心放置在铺有棉花等蓬松衬垫物的盒子内,防止破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技术复习资料(三藤出品)
1.微量物证: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量小体微的物质.
2.微量物证与常规物证相比自身特点:a,出现几率高b,不易被发现,采取c,易被污染丢失d,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检验e,具有分离性和不完整性
3.微量物证发现的方式:a,进行搜查b,进行现场勘察
4.微量物证发现的注意事项:a,准确识别物证和非物证b,既要重点勘察又要兼顾其他c,反复寻找d,利用现代化器材和技术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5.微量物证的采取方法:扫取法,粘取法,剥刮法,夹取法,擦拭法,吸附法,抖动法或拍打法,塑料薄膜覆盖法
6.微量物证检验的基本方法:a,一般物理检验,b,化学检验法c,仪器分析法
7.法医学的概念:运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人身伤亡和涉及法律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科学
8.法医学的任务:a,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依据b,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依据c,对提高医疗卫生质量有重要意义
9.死亡: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并且不能在使其恢复时就可判断机体已经死亡
10.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1.假死:人体的生物功能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从外表看来似乎已经死亡,但如积极救治能暂时或长期复苏,这种状态称为假死
12.法医学的死亡分类:暴力死,非暴力死
13.尸冷:人死后产热停止,而散热仍在继续,于是尸体逐渐变冷,称为尸冷。

春秋十小时内每小时下降一度,十小时后降0.5度14.肌肉松弛:人死后,肌肉的
紧张性丧失而出现的肢体变软
的现象。

15.尸斑:人死后血液循环停
止,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本身的
重力作用而坠积尸体低下部位
的血管内,并制造皮肤显现有
色斑痕。

仰卧位,尸斑分布于
枕、项、背、腰、臀部及四肢
脊侧。

尸体俯卧时,分布于胸
腹、四肢腹侧面。

尸体悬空时,
位于四肢远端,水中尸体不易
出现或尸斑浅淡。

尸斑一般呈
紫红色。

16.尸斑的分期:坠积期、扩散
期、浸润期
17.尸斑影响因素:死于机械性
窒息,急性中毒,猝死的尸体,
尸斑出现快而强。

急性失血的
尸体尸斑出现慢而弱。

尸体的
受压部位皮肤常不出现尸斑。

18.尸斑的法医学意义:a、作
为死亡确定。

b、估计死亡时间。

c、分析死亡原因。

d、根据尸
斑颜色和程度可作为分析死因
的参考
19.尸僵:人死后肌肉经过短时
间的松弛,逐渐变坚实、强硬、
使各关节固定,称为尸僵。

1-3
小时出现,4-6小时扩到全身,
12-24发展高峰,24-48开始缓
解,3-7天完全缓解。

20.影响尸僵的因素:环境因
素、个体差异、死因的影响。

21.尸体痉挛:死前有剧烈的肌
肉运动或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
态,死后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立
即发生僵直的现象,是一种特
殊的尸僵现象。

22.尸僵的法医学意义:a、为
较早出现的死亡确证之一。

b、
尸僵发生的情况和程度,可估
计死亡时间。

c、根据尸体痉挛,
可分析死亡时的相关情况。

23.尸体角膜混浊:人死后角膜
逐渐呈灰白色混浊,无法透视
瞳孔的现象。

24.自溶:人死后,组织细胞因
受细胞内酶的作用而溶解。

25.腐败的发展及形态变化:尸
臭、尸绿、腐败气泡与水泡、
死后循环、泡沫脏器、腐败静
脉网、巨人观、死后呕吐和口
鼻血性液体流出。

26.影响腐败因素:个体差异、
环境因素
27.腐败的法医学意义:a、可
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

b、掌握
各种腐败现象后,可区别损伤
和病理变化。

c、辨认损伤和鉴
定死因带来困难。

28.DNA技术:STR复合扩增检
测、线粒体测序。

29.DNA作用:(1)比对检验:
认定、摸排。

(2)数据库查询:
串并案件、了解作案人、查失
踪人员(3)特征分析
30.微量DNA常用检材:唾液、
皮肤脱落细胞
31.法医学物证提取原则:防止
污染,防止DNA破坏
32.国家数据库构成:犯罪数据
库、打拐数据库、群体辨认数
据库。

犯罪数据库:前科人员
数据库、现场数据库、无名尸
体数据库(Y染色体库、现场
勘验人员库、DNA分析人员库
材料生产人员库)
33.超生反应:人体作为整个机
体已经死亡,但体内的组织、
细胞及某些器官在一定时间内
对某些外界刺激仍能发生一定
反应,称为超生反应。

34.Y染色体是于男性身上的性
染色体。

它具有遗传的功能,
公安机关利用它进行家族识
别。

35.法医学:伤情鉴定,尸体检
验,法医物证检验。

擦拭法:先用浸湿的棉签反复
擦拭后,再用干棉签擦拭至表
面干燥,擦拭时尽量使用棉签
擦拭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