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课外阅读后附答案.doc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狼》阅读答案附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狼》阅读答案附翻译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
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
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
②顾:然而,可是。
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
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
这里是活吹。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2.狼自苫中探爪入()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二、翻译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
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
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
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
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
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
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
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 3.满 4.大腿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狼》蒲松龄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9、表现狼阴险狡诈的语句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目似瞑,意暇甚D、途中两狼,缀行甚远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第三则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狼第三则文言文阅读答案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您的位置:〉〉狼三则其三阅读答案_文言文狼三则其三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选自其如下:【前言】《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
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夫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原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sh n)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一亦可用也。
【注释】暮(mu):傍晚。
为(wei):被。
遗(yi):留下。
伏(fu):躲藏(也有人说是埋伏,躲藏更符合当时情景。
)去(qu):离开。
盈(ying):超过。
不盈(bu ying):不满,不足.负(fu):背.行室(xing shi):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苫(sh n):用草编的席子.去(qu):离开。
豕(shǐ):猪.方(fang):才.则(ze):就。
股(gu):大腿。
乌(wu):哪里,怎么.顾(gu):但是死之(sizhi):杀死它【翻译】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
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只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狼_蒲松龄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6)

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他刚刚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稍微大了点,还是很驯服。
竟然(就)忘了它是狼。
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
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
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
表面上假装亲昵,而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单单有这么点野心。
野兽有这样的情况不并足以说什么,为什么连人都回这样而延误自身呢?(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居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①。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狼》蒲松龄精品练习题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课外阅读
课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冋答问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sha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满)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i猪)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宜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请用表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两处)。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②惟有小刀不盈寸()
• •
③方缚以带()④遂负之以归()
• •
3.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的“之”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以吹豕之法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
■
B.屠急捉之:代词,它,代狼。
■
C.顾无计可以死之:代词,它,代狼。
■
D.遂负之以归:代词,它,代狼。
■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顾无计可以死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故事与课文《狼》中人与狼搏斗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这两则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
6•请写出三个带有“狼”的成语。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二:阅读下面文章,冋答问题。
有屠人货①肉归,日已暮,钦②一狼来,瞰③担上肉,似其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④;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味爽⑤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⑥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吋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⑦Z,是可笑也。
[注]①货:出售、卖。
②钦(xu):忽然。
③瞰(kan):看、窥视。
④却:退。
⑤味爽:拂晓、黎明。
⑥逡巡(qUnxiin):因有顾虑而徘徊。
⑦罹(li):遭遇祸患。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及走,又从之___________ (2)屠思狼所欲者肉__________________ • •
(3)遂钩肉(4)示以空担
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④茗:茶。
⑤淡巴菰:烟草。
⑥下陈芦:地下铺上芦席。
(1)置行人大道旁((3)
必令畅谈乃亘( (2)必强执与适( )(4)越笔法超绝( ) A. 坐壬上 B. 或奉亘烟
C. 归而粉饰之归血粉饰之
(5)似人缢死状,大骇 _____________ (6)时狼皮价昂 _______________
• •
(7)屠小裕焉 ____________ (8)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 ............... 不如__________ 蚤取之。
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直十余金。
_______ 通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如悬诸树而蚤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文中出现的“看”的同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这则故事与课文《狼》相同Z 处在哪里?请简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外阅读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
蒲留仙写书
(清)邹張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 仅抗
于左史、龙门①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②,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 0帀, 食►贫•自纟合, 彳从寸W 于.人“
作:匕书吋,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④,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 道
旁,下陈芦⑥,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
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
十余年,此书方告蔵⑦。
故笔法超绝。
【注释】[蒲留仙]:蒲松龄。
①左史、龙门:左丘明和司马迁。
左丘明著《左
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②落拓无偶:因不随从世俗之见,显得孤傲。
③罂(ylng): ⑦蔵(chan):完成。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
2.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有亭翼然临工泉上者 域民不亘封疆之界 辍耕之陇上 环而攻之血不胜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
4. 最后一节中“如是二十余年”中“是”具体指上文哪些内容? (3分)
课外阅读一答案:1.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2.①留下。
②只。
③才。
④回去。
3.Ao
4.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
5.不同Z处:这则故事屮屠户杀狼主要靠的是智谋,而《狼》一文屮屠户杀狼主耍靠的是勇气。
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6.①狼心狗肺。
②狼狈为奸。
③狼子野心。
④鬼哭狼嚎。
⑤狼奔豕突。
课外阅读二答案:1・(1)跟从。
(2)想要。
(3)于是。
(4)把。
(5)害怕。
(6)贵。
(7)富裕。
(8)顺着、沿着。
2.(1)“蚤”通“早”。
(2)“直”通“值”。
3.(1)屠户害怕了,拿刀对着狼,狼稍微退了一点。
(2)不如把它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3)拂晓时分去取肉,远远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
(4)爬到树上去捉鱼,狼就遭到杀身之祸,这也很可笑啊。
4.瞰、示、望、视、审、见。
5.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6.都写了狼虽然凶残贪焚,但都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课外阅读三答案:1. (4分)(1)放置(2)说话(3)停止、罢休(4)所以。
2.(3 分)A.
3.(2分)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呈上烟。
(关键词:贝IJ、或、奉,错一个扌111 分)
4.(3分)(1)每天清晨带着东西坐到大路边;(2)遇到行人必定强拉他和自己说话,收罗传说故事;(3)听到一个故事,回家后就加工创作。
附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脫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止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抗衡。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很孤傲,不轻易和人交往,性格特别怪僻,当村屮孩子的教书先生,生活贫穷,自给自足,从不求助于人。
写《聊斋志异》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礎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预备一包香烟,放到行人人道旁,地下铺上芦席,先生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说话,搜罗奇妙的故事说一些奇异的传说,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对方讲个痛快才算完。
偶尔听到一个故事,冋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冋去就加工创作)。
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所以他的笔法远远超过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