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刘后村除兵侍兼直院

合集下载

《源贺传》阅读练习

《源贺传》阅读练习

《源贺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源贺,西平乐都人,私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

傉檀为乞伏炽盘所灭,贺自乐都奔魏。

贺伟容貌,善风仪。

太武素闻其名。

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

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登陷阵。

以功进号平西将军。

太武征凉州,以为乡导,问攻战之计。

帝曰:“善。

”拜散骑常侍。

从驾临江,为前锋大将,善抚士卒,加有料敌制胜之谋。

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

贺本名破羌,是役也,帝谓曰:“人之立名,宜保其实,何可滥也?”赐名贺焉。

拜殿中尚书。

南安王余为宗爱所杀,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与南部尚书陆丽决议定策,翼戴文成。

令丽与刘尼驰诣苑中奉迎,贺营中为内应。

俄而丽抱文成,单骑而至。

及即位,贺有力焉。

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

及班赐百寮,敕贺任意取之,辞以江南未宾,汉北不款,府库不宜致匮。

固使取之,唯取戎马一疋。

出为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

既受除,上书。

帝喜纳之,已后入死者,皆恕死徙边。

久之,帝谓群臣曰:“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

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

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

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群臣咸曰:“非忠臣不能进此计,非圣明不能纳此言。

”贺之临州,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清约宽裕,甚得人心。

时武邑郡奸人石华告沙门道可与贺谋反,有司以闻。

及献文将传位于京兆王子推,时贺都督诸军事屯漠南,乃驰传征贺。

贺至,正色固执不可。

即诏持节奉皇帝玺绶以授孝文。

是岁,河西叛,敕遣贺讨之,多所降破。

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上之,献文览而嘉焉。

又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

上书称病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

(选自《北史·源贺传》》原文有删减)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勒:统率、率领B.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勋:功勋、功劳C.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济:拯救、救济D.贺之临州,鞫狱以情鞫:捆绑、拘押5.以下各组句中,最能表明源贺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3分)A.①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②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B.①善抚士卒,加有料敌制胜之谋②固使取之,唯取戎马一疋C.①贺部勒禁兵,静遏外内②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上之D.①鞫狱以情,徭役简省,清约宽裕②已后入死者,皆恕死徙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源贺先后在征讨胡人叛贼白龙、吐京胡等战役中,冲锋陷阵,先后被晋封为平西将军、前锋大将,他具有料敌制胜的谋略,并善抚士兵。

《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公孙述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公孙述字子阳。

父仁为河南都尉.述补清水长。

仁以述年少,遣门下掾随之官。

月余,掾辞归,白仁曰:“非待教者也。

”后太守以其能,使兼摄五县,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谓有鬼神。

及更始立,豪杰各起其县以应汉,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入略汉中。

述闻之,遣使迎成等。

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

述意恶之,召县中豪杰谓曰:“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

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室屋烧燔,此寇贼,非义兵也。

吾欲保郡自守,以待真主。

诸卿欲并力者即留,不欲者便去。

”豪杰皆叩头曰:“愿效死。

”述于是使人诈称汉使者自东方来,假述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绶。

乃选精兵千余人,西击成等。

比至成都,众数千人,遂攻成,大破之。

成将垣副杀成,以其众降。

二年秋,述恃其地险众附,有自立志。

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

十一年,帝[注]遣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

帝乃与述书,陈言祸福。

述省书叹息,以示所亲光禄勋张隆,隆劝降。

述曰:“兴命也。

岂有降天子哉!”左右莫敢复言。

十二年,述弟恢及子婿史兴并为大司马吴汉所破,战死。

自是将帅恐惧,日夜离叛。

帝必欲降之,乃下诏喻述曰:“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

”述终无降意。

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汉兵遂守成都。

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

”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岑于市桥伪建旗帜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选自《后汉书·公孙述列传》)[注]帝:指光武帝,下同。

译文:公孙述字子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也。

少孤,独侍母居。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于乡里。

及长,能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

哀帝时,察孝ᓿ,再迁五原属国候,遭母忧去官;服竟.后为沮阳令。

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建武二年归,为郡门下掾。

时,赤眉二十余万众攻郡县,杀长吏及府掾史。

茂负太守孙福逾墙藏空穴中,得免。

其暮,俱奔盂县。

昼则逃隐,夜求粮食。

积百余日,贼去,乃得归府。

明年,诏书求天下义士。

福言茂曰:“臣前为赤眉所攻,吏民坏死,奔走趣山。

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出保盂县。

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

宜蒙表擢,以厉义士。

”诏书即征茂,拜议郎,迁宗正丞。

后拜侍中,卒官。

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

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显蹙令进,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阵。

显拔刃追散兵,不能制,虏射中显,主簿卫福、功曹徐咸遽赴之,显遂堕马,福以身拥蔽,虏并杀之。

朝廷愍授等节,诏书褒叹,厚加赏赐,各除子一人为郎中。

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

至厌次河,与贼合战。

雄败,执雄,以矛刺之。

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

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

东郡太守捕得豪等,具以状上。

诏书追伤之,赐钱二十万,除父奉为郎中。

译文: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

年幼时失去了父亲。

一个人跟母亲住在一起。

家里贫穷,靠劳动所得来奉养母亲,孝行为乡里所称道。

长大成人以后,能习《礼经》,教授门生常几百人。

哀帝时,举孝廉,升五原属国侯,遭母亲逝世去官。

服丧期满,任沮阳令。

逢王莽篡了汉朝的皇位,刘茂弃官,躲在弘农山中教授门生。

建武二年(26),从弘农山中回来,任郡门下掾。

这时赤眉二十几万人来攻打郡县,杀死长吏和府掾史。

刘茂背着太守孙福,爬墙躲藏在一个空洞中,侥幸免于死难。

当天晚上,两个人逃到盂县。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卒.辞不受()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8.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9.【甲】诗和【丙】文都写到百姓的不幸遭遇。

【甲】诗“老翁逾墻走”的原因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相——南宋遗民诗人萧立之考论

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相——南宋遗民诗人萧立之考论

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相——南宋遗民诗人萧立之考论熊海英【摘要】萧立之是晚宋江湖诗人.考辨其诗集和相关文献发现:萧立之幼子仕元;江西宁都萧氏父子应举、仕元等重大决策是世变之际基于家族发展需要作出的理性选择.通行对萧立之仕履经历的叙述颇有错谬,应予修正.萧立之曾入湖南郴州幕,旋知福建长汀县;宋末至京城改官任籍田令,后得通守之缺,未赴任;萧立之诗学李贺、陈师道、黄庭坚,皆肖,又融晚唐、江西于一炉,是晚宋诗坛少数能自成一家者.文学史上萧立之作为遗民诗人的形象省略了诸多有意味的细节,将其一一勾勒,对于清晰认识其人及其诗作的特点,深入理解宋元之际士人的经历和心境,以及了解晚宋诗歌发展进程的复杂性是非常必要的.【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5)002【总页数】6页(P144-149)【关键词】萧立之;遗民;仕履;江西派;江湖诗人【作者】熊海英【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萧立之是南宋遗民诗人,所著《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

明弘治十八年,萧立之九世从孙萧敏纂辑并刊刻《萧冰崖诗集拾遗》三卷,今《全宋诗》补入《桃源》《杜鹃》《秋日》三首绝句,收诗共计 396首[1]。

在宋元之际的诗人中,钱钟书先生格外推举萧立之,《宋诗选注》选了萧立之5首诗作为终卷,并在小传中高度评价其人品与文品,“这位有坚强民族气节的诗人没有同时的谢翱、真山民等那些遗民来得著名,可是在艺术上超过了他们的造诣”[2]。

不过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①,目前学者对晚宋江湖诗人尤其是地方诗人的关注还不够,对萧立之遗民身份的强调也不免遮蔽了其他观察角度。

读《萧冰崖诗集拾遗》后,笔者拟就萧立之的家世生平、仕履行迹、诗歌艺术等方面加以补正和阐释,对其作为遗民诗人、江西派、江湖诗人的多重身份加以解析,以期还原萧立之的真实面貌,并深入认识其诗歌成就和晚宋至元初诗风嬗变的复杂性。

《后汉书·李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李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李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后汉书·李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李业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

少有志操,介特。

习《鲁诗》,师博士许晃。

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

太守刘咸强召之,业乃载病诣门,咸怒,出教曰:“贤者不避害,譬犹彀①弩射市,薄命者先死。

闻业名称,故欲与之为治,而反托疾乎?”令诣狱养病,欲杀之。

客有说咸曰:“赵杀鸣犊②。

,孔子临河而逝。

未闻求贤而胁以牢狱者也”咸乃出之,因举方正。

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莽之世。

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

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

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投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

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犟,逃避不受。

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注]①彀(gu):使劲张弓。

②赵杀鸣犊:赵简子杀其大夫鸣铵。

鸣犊,人名,《孔子世家》作窦鸣犊,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译文:李业,字巨游,广漠梓潼人,李业从小有志气和操守孤高而不随流俗。

他学习《鲁诗》(汉初鲁人中公所传),拜博士许晃为师。

元始年间,因明经科目被推荐,授予郎官。

赶上王莽代皇帝处理政事,李业就借病辞去官,关起门来不接受州郡的任命。

太守刘咸强行召他任职,李业于是抱病到郡府,刘咸发怒,发出教今说:“贤明的人不躲避灾难,就像张满引向人多的地方射去,命薄的人先死。

端午节赛龙舟诗句

端午节赛龙舟诗句

端午节赛龙舟诗句1、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白珽《湖居杂兴八首》2、不逐猇亭天子便,龙舟何用到江滨。

陈普《咏史下·曹丕》3、不逐猇亭天子便,龙舟何用到江滨。

陈普《咏史其二曹丕》4、相鼓儱,还如曾斗快龙舟,碧眼胡僧笑不休。

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二》5、还如曾斗快龙舟,一度赢来方始休。

释智朋《偈倾一百六十九首》6、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7、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8、金明水上浮仙岛,画舸龙舟非草草。

宋太宗《缘识》9、龙舟花桨榾,骝马紫绦韁。

赵孟坚《追咏西湖行乐寄傅清叔》10、民情咸自得,何必泛龙舟。

玄烨《长江夜月》11、日曛未放龙舟泊,中使传宣趣郓王。

刘子翚《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四》12、内湖三月赏新荷,锦缆龙舟缓缓拖。

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13、银烛夜攒喧凤吹,金鞍晓织卫龙舟。

汪元量《扬州》14、前月葵榴还照眼,又见龙舟斗虎。

陈维崧《贺新郎闰五月五日金沙道中次刘后村韵》15、鸡笼龙舟碧相揖,对蛾对镜画春妍。

文翔凤《后湖行(黄册贮湖洲中民部领之)》16、龙舟近晚传回辇,催进姚黄一朵花。

岳珂《宫词一百首》17、青翰龙舟云外横,黄金殿阁镜中明。

郑獬《吕稚卿唐彦范并赋游西池亦成菲句》18、金舆时幸龙舟宴,花外风飘万岁声。

郑獬《游金明池》19、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

阮恩滦《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20、层楼天下无,结构如龙舟。

仇远《居游行寄费廷玉》21、桥昏柳浪龙舟雨,亭冷花光雉扇风。

董嗣杲《聚景园》22、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

徐熥《午日过江郎山》23、记凤凰城下,走飞骑、扈龙舟。

魏初《木兰花慢为安总管寿》24、不似津亭供怅望,一生长得系龙舟。

李质《艮岳百咏柳岸》25、龙舟渡马,依然先帝玉花骢。

王夫之《金人捧露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26、翠柳缆龙舟。

但老树寒蝉,荒祠野鼠,古渡闲鸥。

张可久《木兰花慢维扬怀古》27、复道龙舟方竞渡,衔恩共许向昆池。

九的诗句经典名句

九的诗句经典名句

九的诗句经典名句百诗一不补,十口九欲癯《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宋·曾丰我起为太息,厚意敢不从,吾生行逆境,平地九折邛,况今又老退,如子岂易逢,但愿从今健,衰疾缓见攻,遇兴即扣门,草具烦炊舂,但恐乘月来,妨子睡味浓《赠湖上父老十八韵》宋·陆游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金荷浅酌闲传酒,银叶无烟静炷香《久旱忽大雨凉甚小饮醉眠觉而有作》宋·陆游更待九秋月亭午,白玉壶中有新句,烦君赤手双拾取《题永丰刘伯英双清亭》宋·杨万里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九歌》先秦·屈原九垓垂定弃谋臣,一阵无功便杀身《秦门·项籍》唐·周昙望诗十步九回头,目断江山望未休《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宋·高翥尾闾不禁沧溟竭,九转神丹都谩说《歌》唐·蜀酒阁道人十客九常在,古人今不忘《静香轩》宋·释慧空柔肠九曲细于丝,万缕春愁正如织《织女图》元·萨都剌九锁山扉元不闭,对闲诗句为谁吟《初入洞霄》宋·闻九成时违运往岂无才,老气峥嵘隘九垓《送孙君文还桐庐二首其一》宋·方回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宋·洪迈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黄溪夜泊》宋·欧阳修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宋·陈与义落在京华九陌尘,镜中无日不眉颦《中都值东广便驰寄管漕》宋·曾丰老杜九日诗:“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念奴娇·九日作》宋·姚述尧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白发吟》唐·杜荀鹤太白十诗九言酒,醉翁无诗不说山《饮酒望西山戏咏》宋·陆游九州骨岂皆黄坯,百岁人谁尽白头《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宋·汪炎昶神龙九鬣兮杂蛟鲲,瞠眼飞涎兮翻伏潜羲和兮止星辰,一洒万里兮倾河津《叙雨:》宋·张耒九姓如今尽臣妾,归期那肯待秋风《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唐·赵嘏世间万事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麈《梦游》宋·陆游病懒两相宜,閒吟九日诗《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宋·岳珂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宿州道中》宋·张耒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和李尧俞郎中西归有感》宋·冯时行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再过泗上二首?此二诗为张耒作?》宋·苏轼九日真佳节,年年长赋诗《九日三首其一》宋·苏辙自伤枥骥心千里,空羡冥鹏志九过《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宋·穆修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送蕲州裴员外》唐·罗隐烟云万石古,风月九岩秋《寄冯永州》宋·文同九年面壁,用尽心肝,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指直指待驴年《达磨大师赞》宋·释普岩静而涵万古,动时濡九垓《汲斋吟》宋·王柏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戏题滩傍驿壁》宋·林外客堪共醉百无一,事不谐心十常九《娥江野饮赠刘道士》宋·陆游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唐·孟郊九重虚己竚论思,千载风云彼一时《代梁总挽郑舜举侍郎四首其一》宋·刘宰虾须深梵阁,豹尾静尘军,词吐三江水,胸开九梦山《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宋·李弥逊九日无白醪,萸烹茗是好《偈颂五十一首其一》宋·释大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先秦·屈原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因赋风筝与黄郎偶》宋·李曾伯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唐·李群玉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梅二首其一》宋·张嵲苍梧何如出飞雨,不崇朝兮苏九土《题江国录先生石室》宋·陈尚文道德功惭情不已,常如取朽九重里《缘识》宋·宋太宗映彻九泉明一世,清言须让晋诸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方蒙仲中九下七,有口挂壁《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宋·释心月寥阳宫殿老夜叉,九头狞狞发髿髿《朱可绍去秋许棕靸明年夏当见寄今及期矣辄以》宋·黎廷瑞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题僧壁(一本有和韦蟾三字)》唐·段成式三岩九洞绝尘寰,问讯真人得纵观《题灵岩洞》宋·李知已千载松楸嗟已老,九原霜露不胜思《先翁捐世姑氏继没哀挽(一首)》明·邓氏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九章》先秦·屈原恰便似刀剜九曲柔肠碎,离恨天人难觅《【商调】集贤宾_怨别倚帏屏》元·高栻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先秦·李斯春风十九归桃李,白白红红得最多,未抵垂杨春最惜,娇娇袅袅奈渠何《春色三首其一》宋·项安世爵锡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犹馨《悼梁公》宋·赵汝谔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赋九月梅花》宋·梁克家牡丹亭闲却秋千架,好春光谁共肌消玉,脸褪霞,怎打熬九秋三夏《【双调】新水令念远》元·童童学士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徵古今閒自況,何翅九牛毛《谋退四首其一》宋·宋庠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送晊师》唐·张籍血面何须九坠臂,忮心终不怨镆鎁《有感二首其一》宋·刘克庄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金牛《送聘儒侄秋试》宋·袁说友好继谪仙留绝唱,云屏九叠倚晴虚《黄旦宰江州德化县》宋·杨亿有高人兮逆知其然,养成羽仪兮纵之於千仞之巅,使全其性兮逍遥乎九天《放鹤操》宋·释文珦君虽未必去,一去胜九迁《送陈君举舍人东归》宋·楼钥万杵黄金屑,九烝碧梧骨《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其一》宋·杨万里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九日诸人集于林》唐·杜甫四禅未到风犹梗,九转无功火不烧,学道若为调鹿马,是身不实似芭蕉《卧病月余呈子由二首其一》宋·张耒逡巡九闰过,迢递一书来《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宋·范成大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清·黄景仁江天饶雾未能开,閒拉孤筇睨九垓《生意堂三首其一》宋·董嗣杲白发重来嗟老矣,青山九锁故依然《庆元四年五月再游》宋·赵公硕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偶作》唐·贯休九日黄华晴亦好,底须风雨又潇潇《次韵吴枢密乌衣园旧韵》宋·方岳今年九十,仰荷乾坤垂佑,赐以福寿康宁,愿益加景覆,令其耳目聪明,手足便顺,五脏六腑,和气流通,常获平安之庆,子孙贤顺,寸禄足以供甘旨也《鹧鸪天·家居日寿词》宋·邹应博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念奴娇·上洪帅王予道生辰正月十六日,用东坡韵》宋·石孝友岂可不饮负此春,向来风雨十朝九《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其一》宋·方回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宋·王安石西出阳关九千里,归来莫惜鬓萧萧《赠王使君》明·楚石梵琦厌见大官医,十谒九不值《药翁吟》宋·彭龟年相逢无酒恨如酣,九市三玄俱不谈《三送先之》宋·晁说之精诚彻九垓,德音走重译《彗星》宋·戴埴胸次包天烛九垓,正须博大济时材《寿高内翰》宋·汪莘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悼玉溪》宋·张九成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其一》宋·陈师道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傍《次韵夏日》宋·陈师道百首清诗夜上,九重温诏晨颁《纪恩诗》宋·姜特立泉流珠玉千年润,山作灵丹九转成《戏题洞霄》宋·锺震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贺新郎·用前韵赋黄荼_》宋·刘克庄几欲拿舟九曲,便拟扪参绝顶,直下俯尘寰《水调歌头·游武夷》宋·覃怀高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酬赠张众甫》唐·戴叔伦西塞山高截九垓,谶谣终日自相催《吴·武昌》唐·孙元晏所学政应如陆九,只消一语了平生《题徐赞府不负堂》宋·方回曈曨日出迎赦来,沸渭颂声何休哉,陛下万岁御九垓,王母献寿沧海杯,更看正仗单于陪《迎赦一首其一》宋·晁说之离别蹉跎岁月深,故人带未九环金《寄温倅江十四》宋·晁说之诗亦於人不相累,黄金九鐶腰十围《嘲无咎文潜》宋·陈师道吟咏九日菊,沈酣八月酎《和十二兄五首其一》宋·晃冲之十步九还辟,清芬袭肺肝《晚步青溪上》明·宋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