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小小的船》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如何制作一艘小小的船,并且通过船的漂浮来了解水的性质。
这篇课文既有教育意义,也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材。
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男孩叫辉,他非常喜欢玩沙子,经常在海边玩耍。
有一天,他看到一艘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非常令人羡慕。
于是,他决定自己也要制作一艘小船。
辉用沙子堆出了船的形状,接着用小木棒把它刻制成一艘小小的船,最后在船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辉”字。
辉把自己的小船放在水面上,看着小船随着海浪一起舞动,心里非常开心。
不过,辉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小船时而漂浮,时而沉没。
他开始思考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让小船可以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这个经验,辉学到了水的性质,也学会了如何制作一艘小小的船,让自己在海边玩耍的时候更加有乐趣。
知识点分析1.生字词语:船、随着、舞动、稳定这些词语是孩子们接触到的新单词,孩子们需要通过老师的教导,耐心地了解词义、记忆词形,并且加强对语文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比画、联想、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生字词。
2.学习表达能力该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小学生学习表达能力,让孩子们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辉制作小船的过程,或者想象自己是辉,通过对话来描绘小船漂浮的场景。
3.认识新概念通过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认识水的性质、船的形状和制作方法等新概念。
这些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新的,他们需要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知识书籍,加强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小小的船》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们了解水的性质和制作一艘小船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生字词的教导、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让孩子们认识新概念,从而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课文及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课文及教案(精选11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课文及教案(精选11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课文及教案 1《小小的船》课文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2、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3、课前让学生收集谜语,并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
1、激趣: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大家一起来唱《闪烁的小星》好吗?(放伴奏带,师生共唱)今天,我们请星星弟弟和蓝天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好吗?播放课件(蓝蓝夜空图),看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象什么?你还希望有什么?你平时都看到过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弯弯的)你见过的月亮都象什么?点击课件(弯弯的月亮来了。
)你看它象什么?这么美的夜空,这么美的月亮,老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师唱歌曲《小小的船》)你们也想唱吗?学完课文以后,相信你也一定会唱的!(板题,齐读。
)(树立课程整合的意识,充分利用歌曲和动画这些教学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欣赏美,感受美。
)2、猜谜: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能把你收集到的谜语让大家猜猜吗?(猜谜语)老师也有个谜语请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教师适时引出课题。
)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引入课题,开扩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由叶圣陶先生创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妙的夜景,月儿是小船,“我”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中,这首诗通常被作为韵文来教授。
通过对韵律、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和模仿,学生可以培养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小的船》这首诗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2 小小的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2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教学方案》1. 教材分析1.1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儿童情趣。
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弯弯的月儿像小船,“我”坐在小船里看到了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这首诗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另一方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1.2 认识“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等10个生字,会写“月、儿、头、里”4个字。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2.2.2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3.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识字、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语文,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这篇课文中要让学生扎实地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例如在教学“船”字时,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船,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船”这个字的字形,并且理解它的含义。
3.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诗歌的朗读是感受诗歌意境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弯弯的月儿和小船之间的相似之处,感受夜空的美丽。
比如在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句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舒缓的语调,强调“弯弯”和“小小”这两个叠词的韵律美。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夜空的想象可能比较模糊,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生活中的观察,理解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这一比喻,想象自己坐在小船上看到的星星和蓝天的情景。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
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
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
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
课文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暇思,对美丽神奇夜空的深切感受,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原文、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原文篇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知识点篇二会认字及组词:的de(好的、坏的、有的)船chuán(开船、小船、船儿)两liǎng(两边、两只、两个)在zài(在家、不在、有在)看kàn(看见、看到、看星星)见jiàn(见人、不见、见到)闪shǎn(闪闪、闪光、闪开)星xīng(星星、星光、五角星)3.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知识点篇三会写字及组词:月yuè(月儿、月亮、明月)儿ér(月儿、儿子、男儿)头tóu(桥头、头发、两头)里lǐ(公里、里面、里外)4.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知识点篇四多音字:只zhǐ(只是)zhī(一只鸟)反义词:里——外头——尾5.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知识点篇五词语理解:蓝蓝的:文中指天空的颜色。
闪闪的:指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样子。
句子解析: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把月儿比作小船,形象生动。
2、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只”指仅仅,“只看见”是仅仅看见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什么都没看见。
这句话写“我”看着月儿产生的想象,新奇独特。
6.一年级小学生语文《小小的船》教案篇六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小星星》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好不好?(同唱歌曲)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月亮,看星星。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课文原文及教案一、《小小的船》课文原文小小的小船,在小小的河里。
小小的小船,象一只小燕子。
船夫推着小船,小船快快地去,划过一片片绿叶,穿过一座座小桥。
二、《小小的船》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1.能够读出《小小的船》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表述自己的感受。
3.通过动手操作制作一艘小船模型。
2. 教学重难点1.初步理解课文的意义,表述自己的感受。
2.在动手制作小船模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坐在一起,老师发一些小小的泡泡,让学生仿佛在小小的河流上漂流,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2.朗读课文并讲述课文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看课文:小小的船在哪里?船夫在干什么?船快快地去了哪里?等。
3.课文内容解释。
老师解释课文:“小小的小船,象一只小燕子。
”中的“象”、“小小”,以及“划过一片片绿叶,穿过一座座小桥。
”等内容。
4.情感引导。
老师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小船划得好快啊,好像在飞翔一样!”“绿叶和小桥看起来好漂亮!”等。
5.动手制作小船模型。
老师为学生展示如何制作小船模型,并分配好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小船模型。
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过程和表述感受,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5.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估发现,有些学生在动手制作小船模型的过程中迷失在了形式,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文的内容解析,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课文的内涵和个人感受。
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

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引言《小小的船》是一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散文。
它描述了一个小小的船在池塘中航行的情景。
通过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船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本文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为基础,对这篇课文进行详细解读。
正文1. 小小的船课文以“小湖上,小船在水面上向前轻轻地飘”作为开篇,介绍了一个小小的船在池塘中的情景。
通过细腻的描写,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随后,课文描述了船的特点和结构,如“小小的船,船头是尖的,能刺进水中”、“一只桅杆高高地矗立在船上”等,让孩子们对船的形状和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
2. 船的运动该篇课文接着描述了船的运动方式,“船身踩在水上,船头一下子向前划去”、“船尾一下子顶起水花”等描写带给孩子们画面感,让他们可以想象到船在水中的运动过程。
同时,这些描写也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船的浮力和推进力的作用原理。
3. 小小船的用途除了从形状和运动中了解船的特点,课文还介绍了小小船的用途。
作者写道,“小小船可以载着许多许多东西”,教给孩子们船的运货功能。
这样的描述可以引发孩子们对船的实际应用的思考,帮助他们认识到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船和人类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小小船在湖面上稍一晃,好像是摇头示意”来传达船和人类的联系。
这个细节给孩子们带来共鸣和情感共鸣,让他们认识到船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生动性和意识。
结论《小小的船》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通过对船的描绘和描述,帮助孩子们对船的结构、功能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这篇课文也激发了孩子们对船的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的输出,可以清晰地呈现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希望通过这样的文档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2《小小的船》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2《小小的船》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小小的船》是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之一,属于人物记叙类文章。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制作小木船,在积水中放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男孩的勇敢和聪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本文,掌握本文的词汇和内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词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文内容,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讲解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分角色朗读(10分钟)分组让学生按照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分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小的船》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故事内容也更好地传达给了学生。
但在故事解读方面,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2《小小的船》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颗童心看月亮
《小小的船》文本解读
江海小学崔思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
作者完全地以一颗童心,一个儿童的视角与审美,创作了《小小的船》这一首儿童诗。
一颗童心看月亮
当我们在夜晚仰望苍穹,那一弯新月也许在不同人的眼里会读出不同的滋味,也许离愁别绪,也许是不圆满的遗憾……然而在孩子那在那颗无忧无虑的心中,那好奇的眼中,弯弯的月儿不就是一艘小小的船么!蓝蓝的天空就如同大海一般,那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就是大海里的翻滚着的美丽浪花……月亮船就在这云海中飘呀、摇呀……孩子的心都飞到那浩瀚的天空上去了……多有意思的月亮船呀!多好玩呀!
正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完完全全地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去看这一弯月亮,所有的比喻,所有的想像,都显得那么的自然、有趣、理所当然了!因为孩子的世界本就是如此!
一颗童心说月亮
叶圣陶先生在创作《小小的船》这一儿童诗时,使用了许多叠词,如:“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
其中“小小的”更是使用了三次之多。
正是这此叠词的使用使整首诗歌的语言显得富有节奏、韵律欢快。
看深一层,其实叶先生仍是在以一颗童心的视角在创作。
为人父母的我们都了解,在孩子牙牙学语之始,孩童的语言里一开始就接触了许多叠词,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孩子的语言里也喜欢使用叠词,如:吃饭饭、喝水水、拉巴巴……叶圣陶先生在创作《小小的船》时,叠词的高频率使用就是在以一个儿童的语言习惯来写儿童读的诗歌,使得这一小诗不光韵律上朗朗上口,也更贴近孩子的表达习惯。
另外,诗歌中“船”、“尖”、“天”三字押韵,也是一种贴近儿童的语言表达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押韵的诗文不仅孩子们读起来更有节
奏感,而且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诗文
一颗童心编“月亮”
《小小的船》选入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的第二个小单元,同一小单元的课文还有《静夜思》、《阳光》、《影子》、《比尾巴》。
本组单元的课文均以介绍大自然的各种事物为主题。
《小小的船》这一小诗向孩子们展开了一幅有趣的月亮图,使孩子初步地认识和体会了新月“小、弯、尖”的特点。
在诗中不难发现生动的比喻句。
而学习中,也许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比喻句,更不知道什么是本体、喻体,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
当孩子们读到: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充满想像力的诗句时,也许小脑袋里也禁不住蹦出许名奇特的想法,想说一说。
看来,这就是为什么教材的编者要在课后设置“我会说”的原因了吧。
我会说:
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想必也是想激发孩子说的欲望,为想表达的孩子架设起一个“说”的桥梁
一颗童心教月亮
《小小的船》以儿童化的视角进行创作,我们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也应尊重文本的特点:突出童趣,感悟美。
除了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的想像之妙,本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生字学习之趣。
一年级语文以识字、写字任务为主,且本学期拼音教学为贯穿整个学期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应在后面的生字教学中不继地巩固拼音的学习。
以下是我设计的主要教学板块:
板块一、初步体会韵律之美,快乐生字学习。
1、生自由朗读这首儿歌,初步体会节奏之美。
2、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叠词,并相机学习生字。
3、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孩子体会诗歌中“船” 、“尖”、“天”三字韵脚,更深
地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诗文,熟读成诵。
板块二、结全课文插图,感受诗文想像之妙。
1、创设情境。
2、作者看到了天上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
3、“月亮”和“小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在月亮船里看到了什么?
4、你觉得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
5、欣赏图片,跟唱《小小的船》。
板块三、感受汉字书写的“变” 。
本课的书写没有新的笔画,书写教学重点:
1、以巩固较难写好的“竖弯钩”为主。
2、区分“田、电”中的“横” ,与“白”字中的“横”书写要点的不同。